明确政府责任,办好普惠性学前教育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7日,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草案》)。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政策取向愈发明晰,即以公益普惠为导向,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百姓“入园难”“入园贵”破局。
  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学前教育管理和保障职责?如何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使用效率,有效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的政策信号下,民办园又何去何从?《教育家》杂志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请他谈谈学前教育应如何借立法东风顺势发展。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家》:《草案》对公办园、民办园作了详细规定。在您看来,《草案》体现出学前教育怎样的发展思路与格局?
  吴遵民:《草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及其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指出它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二是明确规定要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制度。三是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草案》亦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多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某种困境,一些本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了社会和家庭。对此,《草案》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办。另外,《草案》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并把坚持普惠底线,加大对“贵族”幼儿园、高收费幼儿园的调控力度,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支持等提升到了保障教育公平的高度。无论贫富贵贱,适龄儿童都要能够进入幼儿园,并且不大幅增加家庭支出。此外,还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的主体作用,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平衡。
  总体来说,《草案》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内涵与发展方向,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特别强调政府的责任,彰显了立法的价值基础。
  《教育家》:《草案》规定公办园不得转为民办园,不得参与营利性民办园的办学,并限制民办园的过度逐利行为。这将对民办园举办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公办园、民办园两套办学体制的矛盾张力问题有何缓解之道?
  吴遵民:近年来,民办园举办者通过资本买卖运作操控公办幼儿园,部分民办园与优质公办园合作办学,名义上是公办园,实则是按民办营利的方式办园,办学过程亦缺少有效监管。《草案》针对此类现象明确作出了限制,规定公办园有义务帮助普惠性民办园提升办学质量,而对于营利性民办园,公办园的园长和老师则不得参与其任何营利性的办学行为。
  对每一位民办园的举办者而言,都要思考今后的生存之道,也必须作出选择:是办成非营利性幼儿园还是营利性幼儿园?如果选择非营利性,办成普惠性幼儿园,那么就可以持续得到政府的支持,举办者也有合理的回报,但大部分利润要用于幼儿园的再投入。如果选择营利性幼儿园,则会受到法律的规范,收费标准需要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经营和纳税。换言之,政府仍然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是民办教育必须规范办学,收费要合理合规,办学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虽然相关文件明确限制民办园的过度逐利行为,但对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的行为还是持鼓励的态度,其大方向是鼓励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同时允许少部分营利性民办园的存在,以满足部分家庭多元的教育需求。
  为什么公办园和民办园两套体制会产生矛盾?这是因为部分民办园采取逐利办学模式,冲击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办学格局,而政府又没有给予公办园足够的支持力度,于是一些公办园在市场竞争中就渐渐落了下风。如果不在立法层面明确幼儿园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的性质,并明晰政府的主导地位与主办责任,那么公办园的生存空间就可能被民办资本不断挤压。而如果由政府主导主办,并建设大量的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那么学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就得到了保障,两套办学体制之间的矛盾,也可以得到缓解。
  落实政府责任,多渠道增加供给
  《教育家》: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长期不足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难点在哪里?
  吴遵民: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发展存在困难的原因,主要还是行使公权力的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导致公办园办学力量削弱。
  在主观意愿上,部分地方政府对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首先,经费的来源没有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次,对地方政府推进學前教育也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学前教育在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计划中优先级别不高。再次,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管理力量不足。如在湖南省某县,全县有一百多所幼儿园,而教育局幼教科只有一个科长和一个科员,他们想管也管不过来。
  上述导致经费投入渠道不明确、办学意愿不积极、管理力量堪称薄弱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学前教育领域始终没有制定一部实体法。学前教育的性质和法律地位长期不够清晰,同时对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制度的关系也没有给予明确定位,这就使得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陷入有心无力、有力无处使的困境。
  《教育家》: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吴遵民:一方面,《草案》明确规定了公办幼儿园要由政府来办,但“公”的范畴包括国营企业、事业单位、街道集体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幼儿园的托幼并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原因就是社会上各种单位纷纷举办福利型的托幼设施,分担了政府的负担与压力。而改革开放以后,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教分离的结果是将原本附属于企事业单位的托幼机构交给社会来办,而公办园的数量又无法满足幼儿教育普及的需求,于是大量民间资本开始介入学前教育,资本的逐利性又导致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异质化的问题与倾向。
  《草案》明确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团体等组织举办幼儿园,这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例如本人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就利用自有场地,自筹资金举办附属幼儿园,面向教职工子女开放。此举既为教职工谋了福利,又承担了部分教育责任,为社会和政府分担了压力。如果幼儿园有空余的学位,还可以向周边社区开放。
  另一方面,需要补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政府要鼓励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对其应该予以大力支持;同时,需加强引导和监督营利性幼儿园,确保其办学行为合法合规。如果民办园举办者选择停办或撤出,地方政府则应做好资产清算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可以通过地方政府接管,派驻专业园长和教师,将幼儿园改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前教育公益性事业的性质,还有利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充足供给。
  《教育家》: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定,未来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完善,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吴遵民:国外一些国家制定的政策可操作性较强,同时运用法律的手段赋予政府执法的权威性。如日本为了保障所有幼儿享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出台了“分税减免”制度,即按家庭税收多少决定幼儿学费减免的额度。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幅员辽阔,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大,所以政策的制定更需要朝着细致化的方向努力。当前,针对学前教育的政策一直是比较模糊和不够明确的,甚至存在政策的缺位。今后,学前教育应当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对人从摇篮到拐杖的教育给以整体规划,保证连贯性。同时还应当用立法的形式将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长久性和稳定性。同时,要防止已制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这就需要建立评估和监督的体系。此外,还须建立配套培训制度,使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理解透彻到位,以确保政策能够落地见效。
其他文献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不劳动,儿童的活力就会走向衰竭。”劳动的意义,贵在让人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如何以其为基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秉承“生活即阅读,阅读即生活”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读”好劳动这本“百科全书”。  // 共融:理念的浸润与创想 //  劳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基础课”。要实现劳动教育
期刊
“一切皆游戏。”1938年出版的《游戏的人》中,荷兰社会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曾这样断言。他将游戏范畴定义为生活中基本范畴之一,阐述游戏与神话、法律、战争、诗歌、知识、哲学等诸多社会文化现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游戲中包含的游戏精神——公平、秩序、自律,能帮助人类社会和文化持续繁荣,让“真正的文明”得以存在。这种泛游戏的概念,在今天越来越得到佐证。积极努力、灵活变通和创造力绽放,这是游戏赋予我们的重要能
期刊
让教育回归正轨,离不开基层园所的坚守。在幼儿园开展足球运动有哪些制约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我们邀请两所全国足球示范园代表,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点面结合 激发能量  聚焦点,激发教师兴趣内驱力。通过自主报名、年级推荐、组建教师足球项目组,并安排项目组成员参加专业机构培训,以聚焦足球游戏实验班。开展“两个一”活动:每周一听——每周蹲点一个实验班足球游戏,深入解剖足球游戏价值;每月一评——通过教师自我评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活动,表现为幼儿之间或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介入行为是否适宜影响着游戏效果,而教师本人对游戏的理解和游戏能力也会影响教育智慧的发挥。面对幼兒在不同活动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如何适宜、适时的介入,才能既不影响幼儿游戏,又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提问介入打破固定游戏圈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户外游戏中,建构区里的轮胎、木板等游戏材料,一眨眼就被幼儿搭成了一条有
期刊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当下,传统教育的边界正在被消解和重构,学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基于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面临巨大挑战。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
期刊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被人们视作“小儿科”的学前教育无疑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短板,高水平幼教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因此,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幼教队伍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为此,我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周峰开展了一次对话,结合学院建设情况探讨一流学前教育专业建
期刊
读懂幼儿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追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与自我、与幼儿的对话,探寻自身角色的转变,重塑儿童观。赵旭莹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月,由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主持。工作室以“研究引领,素养提升”为培养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伙伴合作式的研究共同体。围绕“读懂幼儿,寻教育真谛”,每位学员用理论丰盈思想,在实践中走近幼儿、认识幼儿、了解幼儿。  读懂幼儿,要能够察觉幼儿与自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将教育与幸福相联系,在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述中均可寻觅。近年来,“幸福教育”不仅成为众多教育人的诗意追求,更升华为一种办学理念,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校扎根。  在收获一众拥趸的同时,“幸福教育”也遭受了 “理念空泛”“界定模糊”等质疑。“幸福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幸福如何不在教育
期刊
朱小蔓老师的为人如同她的文字一样,不仅纯洁无瑕,而且感性、睿智。每一位与朱小蔓老师相处的人,无论是学生、同事,還是并不相熟、初次见面的基层教师,她都是热情相待,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学者居高临下的“架势”。  8月10日早晨,我收到朱小棣先生发来的微信,简短的一行字:“我姐姐今天早晨走了。”  我当时的感觉,有些难以接受,因为朱小蔓老师与癌症搏斗,十多年来心态、情绪一直都很积极。大约半年多以前,我经
期刊
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隶属于通州区教育委员会,是北京市级示范园,共24个教学班,可提供720个学位。其中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一分部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约360个学位;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二分部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约360个学位。  2019年3月,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家有能力接纳市直机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