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德育问题被提了出来。本文在对隐性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组成部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德育的主要功能,进而对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出了若干设想,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设想
  
  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德育问题被提了出来。然而,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关注得不多,研究得亦不够透彻。值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做一探析,旨在抛砖引玉,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一、隐性德育的界定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 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使“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
  1.隐性德育的内涵
  所谓隐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采取间接、内隐的方式对受教育者(学生)施加道德影响,受教育者(学生)则在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中以无意识的方式获取有益于个体道德水平全面提高的道德价值规范。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目的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受教育者(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使其更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从而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隐性德育就是通过学校整体德育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受教育者传递德育信息的教育活动。
  2.隐性德育的特点
  (1)隐性德育是一种与显性德育相对应的德育形式。学校中有计划的正规课程均为显性课程。具体到显性德育课程,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而隐性德育是一种与显性德育相对应的德育形式,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是依靠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即通过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的。
  (2)隐性德育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隐性德育的教育内容不是教材事先规定好的,它的教育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校风班风等等,这些因素是教育计划中未规定而又确实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教育者有意识地使这些因素悄然地、不自觉地流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受教育者建构起相应的道德心理结构。
  (3)隐性德育课程是非学术性的。隐性德育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形态,如社会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因而具有非学术性。
  3.隐性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1)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它主要是指校园主体建筑,如门面、路径、教学楼、学生宿舍及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如体育场、俱乐部、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展览室、音乐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校园美化物态,如草坪、雕塑、花坛、亭台、纪念碑、假山、班级教室设置等。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什么。”所以,校园内的这些客观物体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它们经过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的教育目标,并适应学生成长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也变得活起来,并显现了它们的德育教育功能。
  (2)行为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它主要是指学校领导作风和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服饰等生活习惯;学术活动、课外文体娱乐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异性之间、师师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这些精神性因素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它主要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外活动管理制度、生活秩序和环境管理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思想教育管理制度等体系制度以及校训、校徽、校歌等延展性文化标志。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这些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
  
  二、隐性德育的功能表现
  
  科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可以作为促进道德成长的手段。日本的岩桥文吉认为:道德教育如不关注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隐性德育有如下功能:
  1.提升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除了需要显性德育课程的道德灌输与说理外,还需要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即为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前文提及的诸多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数,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2.陶冶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不能只依靠显性课程,还需依靠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熏陶和感染。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及爱心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
  3.养成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行为习惯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例如,良好的校风、班风能够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并逐渐使成员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会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隐性德育的影响是潜意识的、隐蔽的、不易被觉察到的,其效果的产生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隐性德育的影响却具有不可测量性,它的功能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显性德育。
  
  三、关于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若干设想
  
  在德育实践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切实发挥出隐性德育课程的功效是重要之举。前文已提及,隐性德育课程主要由物质形态、行为形态和制度形态的课程组成,因此,加强隐性德育的课程建设,亦应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1.确立良好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在这方面可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些做法: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明确“以学生为友”,“不强迫、不‘管’学生”等理念与原则,十分明确地把学生看成主体,不是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服务。
  2.创建集审美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启迪性于一体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持续不断的、自然而然地进行的,因此,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创造,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能够通过客观现实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此外,校园中的物质文化环境还应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和启迪性,这样会更好地发挥其隐性德育的教育功能。例如,校园中的草坪、雕塑、花坛、亭台、纪念碑、假山等的净化、绿化、美化,教学楼墙壁的布置、装饰,教学楼走廊的名人名言的张贴,校训、办学理念的书写,班级教室的设置等各方面都要尽可能地具有审美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启迪性。这样,学生的心灵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中容易被陶冶和升华。
  3.优化行为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创建审美化的校园精神文化。优化行为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一要养成良好的学校集体领导作风和独具魅力的个体领导风格;二要重视教师的品格、气质的培养和教师的“情感”德育。作为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品质的同时,对学生还要师爱传情,做到“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真心要诚心”;三要注意引导“集体舆论”德育,好的集体舆论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校内的校风、班风、学风是集中在价值上、言论上、行为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会对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熏陶和感染,所以,良好的班风、校风和学风就是校内的一个德育基地;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文化活动。这样做对学生情操、情趣的培养可谓匠心独具而又亲切人文、浑然天成。比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读书讨论、专题演讲等教学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了解社会,了解过去、现在、将来,从而激发情感德育,进行自我教育。参加艺术活动,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等。
  上述一系列因素,从整体上构成了具有审美化的校园精神文化,这种校园精神集中反映为不懈努力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敬业守道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
  4.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创建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为学生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衡量的标准,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又维护了校园的秩序和规范。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使学校制度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其次,要增强学校制度的执行力,学校制度只有被严格执行了,才是真实的、生活中的制度。再次,要注意适时地对制度进行完善、更新,使制度更趋合理化,使操作更加有效。最后,要提高制度建设的民主化程度,学校制度建设要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各种目标、计划、规则等的制定,使制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同时,在参与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制度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持久的心理定式。
  此外,在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中,还应注意减少隐性德育中的负面因素,保持隐性德育的“隐性”,发挥其“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功能。同时,学校德育还必须依靠社会提供适宜的大伦理环境。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洪军.从社会学视角浅析隐性德育课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2).
  [2]薛莉.隐性德育的特点[J].中国德育,2006,(10).
  [3]任源.隐性德育环境的空间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10).
  [4]刘任丰,杜时忠.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06,(8).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所谓的守恒解题思想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恒定或等价关系,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案。其中包括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等。其中质量守恒我们初中就已经接纳了这种思想,到了高中以后,后三种却是我们惯常使用的思想了。特别是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以后,这些思想就更是应该深入人心了。运用守恒定律,不纠缠过程细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
为了研究GF-1影像在水稻长势监测中的可行性,利用GF-1影像对信阳市部分县区进行水稻苗情的长势监测。该过程通过样点实地采集LAI与对应的GF-1影像提取EVI建立统计关系模型,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1.本课分为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一、陵墓雕塑,二、宗教雕塑,而这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一、中国陵墓雕塑欣赏。  2.这节课既是本学期的第一课,本册书又是联系初一和初二美术学习的关键课程,因此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本书是在初一美术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注重学习内容与生
期刊
英语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  语法教学的误区表现在语法教学周期过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
在河南省黄褐土区,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补充灌水量(0、450、900、1 350 m^3/hm^2)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补灌水处理土壤水分亏缺比较严重,20-40 cm是土
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辅助了音乐教学。它是融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诸多特点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的立体化教学形式。那么,如何正确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整体教学呢?笔者认为找准课件的最佳作用点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课前,给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设问,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可见,灵活巧妙的设问,不仅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创造精神    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养成,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求异品质的塑造
为了明确宁夏固原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0个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性最强的品种是宁薯12号,其次为冀张薯5号、虎头、
课改的本意是要课堂教学消尽浮华,祛魅、解弊、寻根,回归本原。一切教育的改革归根到底是在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传授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经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只能在生活、学习和实践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小学生思维活跃,随意性大,自觉性较差。教师要注重情感智商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