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火箭”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奶事件”,让中国乳业快速“增肥”的十年
  所潜藏的深层忧患,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人们曾这样形容牛根生领导下的蒙牛。
  从1999年创立至今,蒙牛确实跑出了火箭速度。
  1999年初创时,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国乳业第1116位,但在成立的最初1000天里,蒙牛平均一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
  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0.37亿元,同业排名第119位;
  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同业排名第11位;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2.14亿元,同业排名第2位;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13.18亿元,同业排名第1位。
  就是这么一头“猛牛”,当它以雷霆万钧之姿从原先慵懒吃草的牛群中冲出来时,可以想象的是,后面那些个“奶牛”,也都不安分了。因为这头“猛牛”速度太快,把前面的草都吃光了,后面的再不加点儿油已经不行了。于是,众奶牛争先恐后地狂奔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
  在这种速度带动之下,过去10年,中国乳业的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从而演绎了一个个商业“神话”:蒙牛9年增长了500倍,伊利7年内增长近15倍。
  但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这是不正常的。一个行业不可能长期的快速发展,或者是超越常规的发展,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必然会进入调整期。
  遗憾的是,中国乳业是以这种令人心痛的方式进入调整期的。中国乳业快速“增肥”的十年所潜藏的深层忧患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价值链之创
  
  10年之间,草原上的伊利、蒙牛两大巨头纷纷南下,北京三元欲拓展京外市场,上海光明则立足华东远望全国,
  完达山、圣元、雅士利等也搭乘了乳业每年20%以上的增速,迅猛发展。
  “得奶源者得天下”。这是这10年征战中,各路巨头割据广被传诵的要义。言外之义,生产和销售都不是问题,惟有奶源最重要。奶源如此重要,却并未得到乳业企业应有的重视。
  相反,在乳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处于产业链上端的奶农,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近年来,在饲料价格一再上涨的情况下,大型乳制品企业的收奶价却并未同比上涨。
  在我国,整个乳业链条中,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中间环节──牛奶收购者(奶站),由于奶农过于分散,奶站负责收购分散的奶源,再卖给乳业企业。这样一来,奶站还要在本来低廉的牛奶收购价格中赚得差价,分一杯羹。
  这足以说明,在乳业的价值链上,一方面奶源短缺,一方面分散的奶农面对厂家时的话语权却弱得可怜。“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利润比为1∶3.5∶5.5,这个数据是我在几年前算出来的。但从今天的趋势来看,这个比例还在恶化,分配比例大概在0.8∶3∶6.2!”中国乳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在接受采访时说。与此相反,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的成本比例正好掉头,为6∶3∶1。王丁棉多次在报告当中将这种分配模式比喻为“倒金字塔型”,以说明整个乳业价值链早已处于畸形状态。
  既然奶源如此之重要,乳业巨头们为什么不愿花大力气进行奶源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乳品企业不愿意建牧场的原因之一是:牧场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投入难以快速回收。乳品企业不愿意建设牧场的第二个原因是:企业在没有异地奶源的前提下,以广告开路,空降牛奶先占领异地市场,然后再建设奶源,这样才可以实现快速滚动发展。
  在伊利、蒙牛崛起的同时,伴随的是其主要对手——生产巴氏奶保鲜奶的本地乳企的萎靡与死亡。将精力放在下游的蒙牛和伊利,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在他们凌厉的市场攻势面前,那些拥有奶源的当地乳品企业纷纷败下阵来,奶源优势让他们死亡得更快。
  也就是说,在两种商业模式的争夺之中,追求高投入高回报,重视市场销售,尽量减少长期资本投入项目的模式占了上风。从蒙牛和伊利两家公司公开信息所披露原奶供应情况看,实际上蒙牛有6家牧场,除本部澳亚牧场(1万头奶牛)占股30%,其余只有10%的参股,这些牧场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90%的奶源还是靠奶农提供。而伊利的牧场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
  其实,合作模式或者“公司+农户”的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不应忽视价值链上的合作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一个生态环境,乳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效协作,而高速发展中的乳业企业为了完成快速扩张的任务,却忽略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注意到了让资源为我所用,让产业链共创价值,却没有想到要共享价值。
  因为无利可图,许多奶农甚至纷纷放弃养牛。2008年,多省一度出现宰杀牛犊的现象,全国原料奶价格高涨,企业利润率下滑。2007年9月27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乳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成为乳业近年来最“重量级”的指导文件——可见乳业价值链矛盾之深。
  乳品企业更愿意将资金和资源投入到高利润的产品开发当中。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无异于自绝出路。“如同车链一样,在一个产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润滑的。如果利益分布差异过大,产业链就难以滚动向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说。
  
  恶性竞争之痛
  
  畸形的价值链,忽视奶源环节的投入,也是引发乳制品行业频发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2001年以来,乳品行业就有了“有抗奶”、“还原奶”、“毒奶粉”各类丑闻。甚至只是在2005年这一年里,乳品行业就多次遭遇信任危机——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光明“回产奶”事件、三鹿“早产奶”事件、维他奶使用变质原料事件等。
  除了这一系列的危机事故之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乳业怪象莫过于,10年间,生产牛奶必需的原料——白糖、包装用的片材、饲料原料玉米、莜麦皮等都有不小的增长。在成本一路攀升的情况下,牛奶价格却在步步走低。中国乳品市场竞争究竟恶劣至何种地步?由此可见一斑。
  竞争加剧意味着产品价格无法提高,意味着销售成本的提高。于是,价格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买一赠六、降价促销、新品促销”的口号在各大超市随处可见,促销的企业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所有乳类产品。不打折、不促销已然成为了不正常的现象。而这样一场几乎颠覆了最基本价值规律的奶品价格战,不仅对成熟的市场而言是一种伤害,而且它伤害了那些辛辛苦苦的奶农。
  中国乳业价格战最初是从2002年开始打响的。开始每年只有两三个回合,力度也不是很大,但是自2004年起,乳业的促销大战便愈发激烈,差不多每半个月左右就有一次价格大战,参与的企业数量及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而这期间,一些小企业因不堪忍受价格大战破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006年时,我国乳业市场的全部利润为55亿,而因为促销和捆绑销售造成的乳业损失则高达50亿!在全球牛奶涨价的大环境下,面对可与盈利额“旗鼓相当”的经济损失,国内牛奶生产商却因为担心市场份额缩水不敢轻易放弃降价促销。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50ml利乐砖无菌纯牛奶,1997年售价3.6元/包,1999年售价2.4元/包,2007年售价2.0元/包。
  恶性竞争之下,“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由于乳业行业进入的门槛低,大量低水平、低技术含量、同质化项目的投产,加剧了我国乳品加工行业的恶性竞争,在大量企业进入情况之下,速度和规模成为摆脱竞争对手的有效武器。于是,在乳业企业不断“跑马圈地”中,不仅疏于管理几乎是整个行业的“通病”,而且导致了整个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毛利率集体下降。毛利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乳业的无序竞争,而无序竞争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毛利率的下降,让乳企的日子陷入越来越不好过的恶性循环。最终,苦果只能自己品尝。
  
  过度营销之累
  
  纵观10年来中国乳业的发展史,强大的营销能力无疑是支持乳企高速扩张模式的一大法宝。竞争中,各大乳业集团纷纷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想和对手一决高下。这不,从神五的上天蒙牛火了一把,伊利接着和奥运拉线,蒙牛又制造超级女声全民娱乐……蒙牛、伊利们的营销模式不断作为中国营销的经典案例广泛传播,高超的公关能力令业界赞叹不已,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迅速上升。
  乳企对营销的投入,从各家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入可见一斑。2003年11月18日这一天,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落下帷幕,不出意料,乳业成为当晚的闪亮明星。蒙牛以3.1亿元的巨额投入成为央视新标王,紧随其后的是伊利,投入2.14亿,此外,三鹿、完达山、维维等乳品企业也参加了竞标。一天内,乳业就“烧掉”了5亿元,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随后的几年里,乳企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也是有目共睹。
  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在营销高投入的同时却忽视最根本的管理问题,则无异于舍本逐末。以蒙牛为例,其2007年的年报显示:集团的总营收是213.181亿元(2006年是162.464亿元)。集团销售和经销费用是33.02亿元(2006年是23.803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5.5%(2006年是14.6%)。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是4亿多元。牧场建设投入却无从查考。2008年中期报告显示:蒙牛的“市场销售及经销费用”达到了22.9亿,占集团销售收入16.7%,而“广告费用”则占到了销售收入的9.2%。与此同时,蒙牛在牧场建设上的投资却仍微乎其微。乳品企业养殖环节投入过少,与营销费用投入逐年激增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说,营销确实给乳企带来了高收益。以蒙牛的高端产品特仑苏为例,由于营销成功,在短短两年时间,特仑苏成为了高端乳品市场的代名词,其2007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30亿。在营销中,蒙牛宣称:特仑苏奶源均来自自有牧场,为蒙牛精选的上等奶源。“这是蒙牛的一个暴利产品,该产品的成本最多不到2块,而销售却在5块钱,毛利润达到150%以上。”王丁棉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蒙牛如此重视营销环节的重要原因。高额的利润回报,让企业继续加大市场推广费用和广告费用的投入,“市场推广费用”与“牧场建设投入”之间的剪刀差越拉越大。“实际上,这是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普遍现象。”王丁棉表示。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
  
  如今,“三聚氰铵事件”使企业为其舍本逐末的做法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是不理性、不协调发展付出的代价。作为企业,为了发展,不惜旋风般跑马圈地,市场越做越大,却在奶源建设、质量监管等诸多环节失控,结果是矛盾一经引燃,诸多努力便化为乌有,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
  “这个行业为什么总出事?因为很少有人把它看成高危行业,也没把它当特殊行业来管理。包括企业经营者自己也没把自己当特殊行业,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业的特点和属性,缺少风险防范意识,这正是危险所在!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知道企业风险何在,然后在战略中做出规划:要投入多少来扩大生产规模,又投入多少在风险防范。多快的速度才能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保证企业的安全?这是中国乳业企业必须反思的。”熟悉乳业的仁慧特智业公司董事长李天田对《中外管理》说。
  追根溯源,我们发现:经济增长不等于全面发展;企业膨胀不等于产业做强;接受市场不等于放弃道德……所有这些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国家领导人提出来的:光想“发展”不行,要懂得“科学发展”。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漫谈“欲望管理”之二    “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这恐怕是每个管理者心向往之的。但这样的状态需要给精神一个支点。    “什么是深?”    笔者早年曾经遇到一位老师,一次在课堂上提出个奇怪的问题:“什么是深?”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就这个提问,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暂时放下杂志,做一番有益的思考。  当时很多同学试探着回答,比如“深就如同一口井”之类,但老师频频摇头。当时笔者脑
期刊
研究王永庆和台塑集团已5年有余,不久前我还曾见到王永庆董事长,当时他的身体还很硬朗。甫然听到噩耗,一时真是无法接受……尽管事过多日,但心中悲恸仍无法抹去。他在凌晨睡梦中去世,亦可谓仙逝;又因为他以92岁高龄,长途跋涉飞往美国,考察金融危机将给世界石化工业带来的影响……所以最终留给后人一个圆满的总结:生死两勤劳!    制度!  在王永庆眼里,他的台塑王国根本就是一组制度。  他一向要求他的管理层务
期刊
两大危机的相同点何在?  当今,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朋友集会,甚至街头巷尾,无不谈论“金融海啸”与“奶粉危机”。这两件事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中心的中心议题,也许“奶粉危机”与“金融海啸”在规模与影响上是不能相比的,但这两大事件爆发之后,人们都不得不思考:这两件事的底蕴惊人地相似。  如果我们对它们背后的动因认识不清,就无法杜绝以后祸害重演。  首先我们要理清二者相似之处:  第一,它们的出现如同泰坦尼
期刊
编者注:当我们遥望大洋彼岸争论是隔岸观火,还是赤膊相救时,殊不知这场灾难的根源也有我们的份儿。我们更应该思考:该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强大而平衡的经济体。    2008美国金融危机势将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并将进一步深化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全球经济危机。  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一个是微观角度,即它发源于美国房屋市场的泡沫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几乎无规范之下的无限操作,酿成了金融风暴,重挫了股市,瘫痪
期刊
严峻的牛年,该做什么?    和每年一样,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午餐,照例是杨辉坐东请部门全体成员吃一顿。  往年的这顿饭,通常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述过年回家乡或去外地度假的见闻,现学现卖刚听到的好笑段子,还不忘记经意不经意地嘲笑一下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在轻松中蕴涵着新一年大干一番,撸胳膊挽袖子的豪迈。  不得不承认,今年稍有不同。  杨辉早在春节期间就盘算过好多次,目前的原则是以现
期刊
“快”泥潭    国内,“毒奶事件”推倒了乳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滔天的谩骂中混杂着企业微弱的忏悔,一场针对乳业全行业的信任危机迅速蔓延开来……  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如火如荼上演,崩溃面正逐渐扩大……  殊不知,乳业危机的元凶并非三聚氰胺。是快速扩张引起的管理失控、疏于监管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两极分化的奶源模式,最终让中国民族乳业濒临悬崖。  “毒奶事件”也不是孤立的,机会导
期刊
民企的CFO确实难做。  仅牢狱之灾就足够吓退所有的CFO——老板出事了,CFO跟着进去的屡见不鲜。  那么作为CFO,该如何在民企做事呢?    不要抱怨民企太乱    民企发展从注册公司,到一天天长大,有其艰辛复杂的过程。老板从最初的一人,逐步发展到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的规模,营收也从千元、万元、亿元逐步发展起来,不可能像外企、国企那样一开始就有明细规范的账目。  民企一定是从记流水
期刊
奥运,我们成功了;太空,我们征服了,  “中国造”却为何在“三聚氰胺”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如何走好未来路?    中国制造 = 江湖制造?    《中外管理》:您是质量管理的专家,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这次“三聚氰胺事件”,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杨 钢:这些天,我的心情一直在随着CCTV和相关报纸对“三聚氰胺事件”真相披露及其处理的报道而波动。不管是在飞机上、酒店里,抑或是在餐厅里和家里。有一段
期刊
拿什么支撑下一个30年?    改革开放30年,成为盘点中国经济的最佳时点。  30年成就辉煌,被冠以“中国维新”美誉,更创造出令世人称奇的“中国速度”——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GDP已经达到1978年的13.45倍,现在一年净增的GDP数字,已经接近1978年前全年的GDP总数。  而在企业界,中国制造席卷全球,更是打造了中国企业“低成本”竞争战略的核心优势。  但是,站在30年的时点上
期刊
在处于无法掌控的外部危机时,该如何把握内在的能力,寻求机遇?    翀翀广东东莞大岭山镇,素有“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之称。但2008年,这里的大多数家具出口企业却都举步维艰。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增长,以及外贸出口环境的萎缩,对这些一直以来过度依赖低成本、没有核心技术和自我品牌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面对如此困境,何以自救?何以发展?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