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是文章的神,“文”是文章的形。读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深刻的思想,而不讲究文采技巧,如同面对一个机器人,形同槁木,又哪来美感呢?如果只有华美的语言,而缺乏思想情感,如同面对一个植物人,形貌再美,又有何用呢?所以,一篇文章应贵在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
  一、以完美的“形体”愉悦人
  这里所说的形体美,是指文章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具体说来包括题目、开头、结尾、正文的顺序安排、过渡和照应。只有这些方面都显示出美来,才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1)巧饰题目,勾住第一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文题,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的兴趣,人常说:“看书看皮,看报行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作文中,考生能为文章拟出一个新鲜的标题,就如同为美女画出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自然使文章生辉,从而产生“勾住第一眼”的魅力。平时的写作指导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巧设题目,如在以“希望”为话题的习作中,学生拟出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加油站”“为了那份完美的答卷”等十分精彩的题目,他们或直接或隐含地写出了话题中的关键词语,这些题目产生了“勾住第一眼”的艺术效果。
  (2)雕饰“凤头”,打好第一枪。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提出:为文“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果响亮。”“美丽”即“凤头”,“浩荡”是俗称的“猪肚”,“响亮”即“豹尾”,它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开头、正文和结尾的写法。
  俗话说“头好一半文”,是说文章有了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前面没有其他材料干扰,所以记忆最清楚,印象最深刻。读文章的人,最留意的是文章起笔处,如果开头如石破天惊,涌现珍宝,那么全篇文章就会像高崖泄水,汹涌澎湃。谈到美,有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美是什么样子的?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李白说“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此引用古诗文的开头,想必会更好地引出下文,利于抒情。
  (3)撑起“猪肚”,排好“花花肠”。古人将文章的主干比做“猪肚”,是由于它容量大,内容丰富,原来许多不相干的人、事,都被纳到作文中,来共同表现主题,体现情感。这些“花花肠”安排不妥,必然影响文章的质量。要安排好“花花肠”就要讲究合理的顺序,采用恰当的形式。文体不同,安排方法也不一样。总之,既要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使文章上下一体,前后贯通,气势浩荡,起伏有致。
  (4)修饰“豹尾”,撞响警世钟。如果说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感力,那么好的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因为后面没有其他信息的干扰,往往也能给人长时间的记忆。同时结尾处常常是文章内容升华之处,一些警示良言也集中于这个地方。为了能够让学生巧设结尾,一次我给学生布置“是啊,如果走不出内心的阴霾,就算给鸟儿一片广阔的天空,它仍然找不到快乐的感觉”的续写作文,有的学生就写出了“鸟儿走不出内心的阴霾不会快乐,人们啊,你能否冲出你内心中的那片阴霾呢?”我想,这样写就使本文结尾收束很是简洁有力。
  二、以华美的词采陶醉人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久远。在作文中,语言如无文采,也不会感染人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文采,让人陶醉呢?
  (1)要注意使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一般说来,比喻、比拟、夸张可使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鲜明;排比、对偶可增强文章气势;顶真、反复、仿词既可强化语意语势,又能使语言丰富多彩;设问、反问可增强语气。下面是几个摘自学生习作的句子:南国的雨轻柔、绵长,如同柔情温顺的女孩;父母的臂弯是你飞翔的双翼;我最快乐、也最忧郁,我最活泼、也最文静。这些句子,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或具体形象,或鲜明生动,极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2)化用名言佳句或采用一些流行的话也会使文章平添色彩。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名言佳句,如果能对这些名句进行改造化用,旧瓶装新酒,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同学在话题作文《挫折》中,把裴多菲的名句改为“若为人生故,挫折不可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电影电视、歌曲广告、报刊杂志上不断有流行的新歌词和流行的新语汇出现,如果能将这些语言恰当引用或活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往往能起到化平淡为生动的效果。如有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和我谈谈。”如此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3)多用名言警句类的语言,使文章(主要是论说文)平添一些分量。如一次在“谈自信”的写作中,有学生在文中引用这样几句名言: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鸟终为凤,为鱼须化鲲。顿时使文章增添了光彩,增强了说服力。
  三、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任何文章都应有感而发,才会产生“使人心动”的艺术魅力。古今中外许多作家、诗人的作品之所以千古流传、万人传诵,是因为每部作品中都蕴含了创作者的喜怒哀乐,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表现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的痛苦心情,其中“多情自古伤离别”句极其恰当地写出了离别者的心情,在千百万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心中产生情感共鸣。类似的例子很多,如:白居易《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以及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都含有作者的真挚情感。学生在写作中只有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于字里行间,写出的作品才会感染人,才会在考试中得高分。
  四、以恰当的手法亲近人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必不可缺的。《荷塘月色》一文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一段描写,正是作者展开了合理的联想,才会把那荷叶写得那么生动,仿佛“活”在眼前;杜甫靠想象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佳句:李白靠想象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瑰奇。写作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在构思行文的过程中,以活跃的思维触及鲜活的生活,于“触发点”上引燃思维的导火索,给心灵插上飞向蓝天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地翱翔,见一滴水,要能畅想海洋的浩瀚广阔;望一颗星,要能畅想天空的深邃渺远;看一棵嫩芽,要能畅想春天的绚丽多姿;观一片落叶,要能畅想秋日的萧瑟凄凉。
  除了联想和想象,还可以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如闻一多的《死水》,会给读者带来很亲切的感情共鸣。
  在每次成文之时,学生如果能设想这篇文章我要在某某内容上与众不同,某某手法上独具匠心,某某修辞上下些工夫,发乎真情,言人未尝言,那么这篇文章定会有引人注目的亮色,久而久之,定会形成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风格,也会在作文中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个性风采,写出情文并茂的珍品来。
  杨柳婀娜秀鹅黄,桃杏妩媚弄芳菲。雨润万物春色盎,风抚千山松声唱。为人师者当努力为风为雨,适当给学生一些方法,教学生一些技巧,“细雨”润“物”“春风”撼“松”,使他们在春光中“秀鹅黄”“弄芳非”“啸涛声”,展现个性风采,展露真情实感,展示飞扬文采,写出美文佳作,让我们这些园丁用我们的爱与执着浇灌出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来吧。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8~10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摘 要:针对当前化学探究教学中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窘境,分析影响学生提问的原因,提出促进学生提问的教学对策。并以具体教学案例,阐述这些对策在一堂课之前、之中、之后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化学探究教学;提出问题;实践问题;实践对策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化学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同时,科学探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锚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一、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导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的指引下,老师们的课堂大多实现了“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但在课堂教学的能力训练环节常常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教者碍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太“离谱”,直接公布题目的答案,能力“被知识化”;二是教者不顾学情,超越学生现有知识、能力、阶段水平,简单照搬照抄某些现成试题及答案(尤其是中考大题),知识“被能力
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上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何组织好生物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一节课堂教学为例,谈谈“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及思考。    一、“科学探究”教学案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一、在引导中走进生活    新课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第四部分由对话填空变成任务型阅读,常见解题指导如下: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框架及每段大意;扫读图表,分析表格结构和内容,明确填空要求;带着问题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