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件相当复杂和漫长的事。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家长不仅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战术”,更要重视决定全局成败的“战略”。比如,孩子从小到大,你对他的管教应该“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呢?这个问题,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应该有所考虑,并做到心里有数。
  孩子从柔弱无力、无知无识、不能独立生存的新生儿,长到十八九岁成年进入社会,其间,他的身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个子长高了,力量增强了,知识丰富了,能力提高了,生活经验更多了,能独立生存了,和成年人的关系也跟小时候不一样了。而这一切,都要求家长随时调整对孩子的管教态度,以及管理他的宽严程度。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
  “先松后严”,说的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不管教,放任自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管束得越来越严;而“先严后松”则恰恰相反,说的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严加管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管束得越来越松。
  这两种教育“战略”,究竟哪个更好呢?
  在我国,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往往对小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舍不得严格管教,任其自由发展,理由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管了也没用。”“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孩子长大后再管也不迟。”这类家长持有的就是“先松后严”的教育理念。
  还有些家长则主张在孩子小时候严加管教。他们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步放松要求,给孩子一个渐渐宽松的环境,让其拥有更多自我教育、自由发展的机会。这类家长持有的则是“先严后松”的教育理念。
  究竟哪种“战略”更好,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合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就是好的;反之,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就是不好的。
  “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前有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他把这个儿子看成无价之宝,成天乐得合不拢嘴,迁就放任,任其为所欲为。儿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但富翁觉得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孩子做错了事,他也不认真管教,随便敷衍两句拉倒。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恶习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竟然偷父亲的钱,到外面赌博,且一掷千金。富翁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儿子就不行了,于是当众把儿子骂了一顿。结果,儿子不但不怕,还口出狂言:“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弄死你!”富翁听了这话,气得浑身发抖。当晚,他想:儿子的浑话虽说是气头上说的,可也不能不防。于是,他把一只小斗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伪装有人在睡觉。他则悄悄躲在床后边,屏息静气地等着。过了一刻钟,他见儿子轻手轻脚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斧头,一到床前便怒气冲冲地举起斧头,朝床上乱砍一通。只听“啪”的一声,小斗桶碎了,儿子以为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慌忙丢下斧头,仓皇逃走。
  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富翁已有八十多岁,老婆已经去世,他暮年孤独,苦不堪言。虽恨儿子无良,但仍希望儿子能够脱胎换骨,改邪归正,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富翁正在桑园散步,忽见一个年逾三十的农夫朝他走来。农夫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富翁说:“你开什么玩笑,老桑枝哪里还弯得动?”那农夫说:“有理、有理,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富翁听了这话,顿触旧恨,不禁泣不成声。农夫又说:“老人家,你仔细看看我是谁?”富翁上下打量,细细端详,发现眼前之人正是自己逃命在外的儿子。父子二人久别重逢,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和儿子都从自身经历中明白了这个道理。而很多生活实际例子也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先松后严”往往会害了孩子。
  “先严后松”建立家长威信
  家长的威信是教育子女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孩子小时候对父母都很崇敬,此时家长的威信比较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能建立起较高的威信,那么以后他对孩子的管教就会顺利很多。
  但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传统却是“先松后严”。宋朝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中就指出,在孩子小时候,中国父母往往对其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孩子有了错误不批评,反而指责别人,这叫“曲爱”,即溺爱;当孩子长大后,则“爱心渐疏”,抓住孩子的一个缺点就大做文章,有时孩子根本没什么过错,父母却吹毛求疵,这叫“妄憎”,即过分苛刻。父母这样做,肯定会引起孩子情绪上的对立,从而无法接受父母的教育。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使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如果你希望儿子过了儿童期仍旧服从你,你就要从他刚刚知道服从的时候起,就树立做父亲的威信。”当时英国许多家庭对子女的管理理念也是“先松后严”,对此洛克持反对态度。他说:“我觉得大家对待子女的方法不正确。子女幼小时,父母一味放纵亲狎,一旦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又对之声色俱厉。要知道,儿时的自由与放纵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这会导致他们遇事没有判断能力。而孩子长大后,有了理智和主见,父母再去专制或严厉管教,则会引起子女的极大反感。”因此,他主张管教子女要“先严后松”,他说:“孩子年龄渐长,能够运用理智之后,管束就应该渐渐放松,父亲的脸色要和蔼起来,父子间的距离便会渐渐缩短,父亲此时的和蔼反而更能增加孩子的敬爱。”
  “先严后松”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小时候,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但是感受力很强,若能在此时加以培养训练,则比较容易形成好的习惯。即便此时孩子有一些毛病,也容易纠正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管束可以逐步放松,管束放松后孩子并不会变坏,因为习惯有惯性,以前养成的好习惯会继续发挥作用,制约孩子的言行,不让他有出格行为。
  如果孩子小时候,家长对其不加管束,任其为所欲为,孩子就很容易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家长再想严厉管教,予以纠正,坏习惯亦有惯性,想纠正也不容易了。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良師益友不能劝勉,醲赏重罚不能匡正矣。”不仅效果不好,强行纠正还容易引起孩子情感上的抵触,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
  宋朝司马光曾在《温公家范》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分析,他说:“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意思是说,大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管不教、娇纵溺爱,一般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管教无用,等长大后再管教也不迟。这就好比树小的时候不修剪,任其自由发展,长得歪歪斜斜;等长成合抱之木,再去修剪,岂不要费极大的力气吗?又好比打开鸟笼把鸟放走,解开缰绳把马放跑,再重新去捕捉,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哪如当初就不打开鸟笼、不解开缰绳更省力呢?
  “先严后松”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趋势
  “先严后松”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也易于被孩子接受;而“先松后严”则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易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长大后的他不希望父母还像小时候那样事无巨细地约束他。遇到事情,他愿意独立分析、判断、处理和解决。而逐步放松管教正好符合了这种心理,同时也有利于促使他走向成熟。
  逐步放松管教,让孩子独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当孩子体会到这一点后,会更加自尊、自重,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谨慎从事,不让父母失望。这样做,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会和谐、亲密,孩子也会更加尊重、爱戴家长,遇事主动和家长商量。
  总之,“先严后松”的战略就像放风筝,起初要拉紧线,不拉紧线风筝就飞不起来。等风筝飞起来后,你就可以慢慢地把线放松一些,这样风筝会飞得更高。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本刊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多半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多数家长认为,此类亲子冲突是孩子身心突变(叛逆)引起的,所以孩子要负主要责任,但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大呼冤枉,甚至反唇相讥,“世上本无事,都是家长没事找事”。为什么青春期孩子最难打交道?亲子冲突究竟由谁负责?如何对待代沟问题?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朝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代沟是谁挖的  朱毓新(14岁
早期的情感满足是孩子未来走向独立的基础,建立信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因而父母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多花时间是不行的,还要讲究陪伴质量。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少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陪伴质量有高低  姜海威(5岁女孩的爸爸):我工作比较忙,陪女儿玩耍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我知道,我不配做父亲,但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辞职回家
由于我工作调动,女儿小学三年级时转到了新学校。她有点不适应新环境,成绩一落千丈。“我要回老家!”女儿时不时发出呐喊,还经常睡懒觉、挑食、迟到。  我煞费苦心制订了一系列诱人的奖励计划。刚开始,效果挺明显,可没过多久,女儿就懈怠了。怎么越奖励越懈怠了呢?我一筹莫展。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损失厌恶心理”,说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我灵机一动,调整了每日奖励计划。
英 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5400万美元。据介绍,这项改革涉及全英国约一半小学。  英国政府称,亚洲国家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世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相比较而言,英国15岁学生中不会基本数学运算的比例比亚洲国家要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自2014年以来,英国部分地区已开始进行亚洲教学法试点。此前,英国小学班级往往根据能力分
策划人语  淮海一直都在渴望崛起。  这里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20年前,基于板块隆起的梦想,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经济合作区--淮海经济区,横空出世。  淮海经济区跨苏鲁豫皖四省,由20个成员市联合而成。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多省交界性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延续20年不间断,并且成立固定的联络办公机构,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堪称“典范”。  然而,20年后,地处东部沿海的淮海经济区并没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
儿子月考成绩出来了,语文71分,数学79分,英语57分。他沮丧地把试卷递给我之后就躺在床上不再看我。我顿时怒火中烧:考得这么差还有理了?  儿子的考试成绩一直是我的心病。每次考完试,我比他都紧张,生怕他成绩不理想,结果每次他都让我失望。更要命的是,他沮丧地告诉我,一到考试他就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这不就是典型的晕场吗?平时小考都这样,将来大考会如何?我开始想办法补救,找人给他补课,送他上培优班,可效
中国家长说起育儿,总是异口同声:“我太难了!”而作为教育家的俞敏洪,不仅一手创办了新东方教育集团,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却从自身经验出发,说当个好家长其实并不难,大家都感觉家长难当,那是因为不会当。  他为什么这么说?好家长又该如何当呢?第一,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始终给孩子输入正能量  笔者:家长难当是中国父母的共识,可您说家长其实不难当,这倒是万千中国父母的福音。请您详细说
和孩子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否则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我就曾多次因为信口开河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痛定思痛,跟儿子交流时我变得小心谨慎,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与措辞。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扬,勿笼统  有一阵子,儿子喜欢上了《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一集接一集地看。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儿子追剧的热情大减。我有些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看了,他淡淡地来了句:“我对这些
2012年,秦岭暴风雪,10人被困山上,他赶去营救;2013年,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他立马赶往现场;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他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又和队友出现在抗疫一线……2020年4月28日,他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是於若飞,他说——  你摔疼了,别人帮你;今后,别人遇到困难,你也要帮别人哦  於若飞小时候的一天,妈妈看到他膝盖有些红肿,还
交通部门的职责在于“运输”,它要保障公共运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具有“多拉快跑”的冲动;公安部门的职责在于“安全”,它在保障公共安全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交通安全形势。    “公交超载”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2004年“新交法”实施前后就曾引起热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敏感的媒体马上作出反应:城市公交显然是机动车,那么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