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应具备的特征是:“近身性”、自主性、时效性、发展性。最终衡量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仍然是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关键词:“近身性”;自主性;实效性;发展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是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我认为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近身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能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让问题发端于展开的情景,让学生融入情境,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书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比0小的数》一课的新课教学时,从2-1=1,思考1-2=?,不够减,引入负数,就是一个用取的情境;它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一个比较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
  
  二、自主性
  
  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例如: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SAS”
  (1)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三角形Ⅰ的边K是4cm、6cm,夹角是60°三角形Ⅱ的边长是4cm、6cm,有—个角是60°,但这个角不是两条边的夹角;
  (2)让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把三角形Ⅰ重叠在一起,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你观察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让学生自己把三角形Ⅰ与三角形Ⅱ重叠在一起,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由此你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三、实效性
  
  教学追求的是实效。没有实效问题情境,即使再好也应舍去,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学习效果。有实效的问题情境具备以下条件:
  (1)可行性,可行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探索。
  例如:苏教版八下《你判断的对吗?》这一节的教材中给出的问题情境是“看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子底部的硬币”让学生感受视觉误差。我认为这个问题情境不如“把硬币改为竹筷”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感受视觉的误差。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针对性,针对性是指给出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切记设置的情境过于花俏,为了设置情境凑合制作,或是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勉强而为,这种情境可能起负面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这个“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这里又是数学的事,“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底端到墙面的距离和梯子的顶端与地而的高度这“两边的比”的大小问题,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研究三角函数概念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不仅数学味道浓浓,而且学生不会被动。
  
  四、发展性
  
  发展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2)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3)在拼图中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
  这样创设情境,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A ∠B ∠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一个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准,仍然是数学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脱离了教学目的去评价教学情境的优劣是舍本逐末,没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实践新课程的有效学习途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和思考。    一、选择课题,明确目标    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所学的理论和生动的生活实
古老的命题考试评价,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语文学科评价的一种方式。如何改革命题考试评价,让它彰显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传统的地理教学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其必要的思维过程得不到充分展示。掩盖思维过程不仅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习惯,而且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科学的训练,严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因此,在当前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展示必要的思维过程,再
2008年6月20日。辽宁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现场会在沈阳市第二中学召开。本次会议总结了辽宁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两年来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所取得的经验。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
期刊
设计意图:学生边听故事边听《流水》,暗示“高山”“流水”几乎是“知音”的代名词;再次熟悉《流水》主题音乐旋律。
重视学习资源的开发,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长期以来,语文学习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误认为是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其实,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
多媒体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给教学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乐学,从而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手段是
教学片断  (新教材人教版第十册P81例2)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师: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思考,寻找解题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  (教师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的会分别写出每个数的因数再找最大公因数;有的会找出其中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从大到小验证这些因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有的会进行分解质因数;个别同学可能会直接用短除法)  过了数分钟……  师:你们都
语文课教什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仔细打量这句话,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