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税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g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XX年,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空闲时间放在网络上,大多数人经常感到不开心。大多数人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别人过得太开心了——至少看起来如此。
  人生千差万别,本来没什么好抱怨的,可是有了比较就有了伤害。包罗万象的网络,尤其是熟人社交网络把每个人都拖进了比较的泥潭,在这里,人们又往往比在现实生活中更高调张扬。
  于是在这一年的5月1日,本着“不能向上看齐就要向下看齐”的指导思想,为遏制网络炫耀风气、平衡社会心态,大多数人投票通过一项法规,开始对网络上的炫耀行为征税,包括炫富、晒人脉、爆自拍、秀恩爱等。
  税额为每条信息0.5元,这个数额是立法委员会几十次开会讨论、喝掉八公斤茶叶后得出的,大致相当于受了忽悠的网络兼职校对员发现一个错别字的收入。之所以设置得这么低,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负担得起。其实委员会也很想搞阶梯式收费,按地域、个人收入水平、炫耀者的张扬程度、炫耀之物的价值等等来划分,可惜现有的技术还做不到进行这样大规模复杂的运算,而人力审核成本又太高。最后为了防止无尽扯皮导致委员们茶碱中毒,只得姑且统一设定为五毛钱。
  相关规定还规定,该项税收除了用于审核系统的运作,剩下的全部投入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如贫困人口生活保障计划、边缘人群心理疏导论坛、善待单身青年组织等。低廉的税率加上这条规定,使得网络炫耀税成为有史以来最不招纳税人反感的税种,获得了异常顺利的推行。除一个连洒水车都抵制的公益组织,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因为抗税闹上法庭,就连人工复核的申请量都比预期少得多。审核部门不得不连续两次大裁员,把人力资源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才保证了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大多数工作时间有事可做,而非通过互相比较脚指甲的形状打发时间。
  炫耀税实施半年之后,虽然炫耀信息的发布量未见明显减少,但社会幸福度猛增12个百分点。极度反感炫耀信息的网民,可以通过纳税标记轻易屏蔽这类信息,暗中嘲笑炫耀者花钱买虚荣;有意无意间偶尔炫耀一次的普通人,以极低的代价满足了优越感,顺便做了把慈善,内心洋溢着满足和欢欣;炫耀成性的重度用户互相怂恿和激将,批量发布炫耀内容,陶醉于霸屏和“不差钱”的快感中。大家自得其乐相安无事,直到当年11月21日——
  11月21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不是节假日,不是任何纪念日,也没有什么有趣的谐音供人附会或打趣。11月21日又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至少人们很快就发现这天被选中的原因——这是全民瞩目的网络购物节之后第十天,差不多正好在这一天,物流系统处理完手头的积压货物,大多数人拿到了他们在购物节血拼到的商品,一大波炫耀即将上演。就在这一天,网络炫耀信息审核系统遭到了攻击,全面瘫痪达48小时之久,即便审核部门当机立断,紧急召回之前裁撤的审核员,加班进行人工审核,仍旧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和麻烦。
  作案黑客留下信息,自称受雇于一个叫“唯我独尊联盟”的狂热炫耀爱好者团体(此处有黑客个人批注:我知道這组织名字不伦不类,我也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没办法),这次攻击是为了传达该组织的一项警告:必须在一个月内把炫耀税提高到至少每条一万元,并严厉打击普通人屏蔽炫耀信息的行为,最好从技术层面封锁其可行性(黑客批注:我可以提供这样的技术支持,价格好商量),因为“只有王者才配展示荣耀”,并且“王者的荣耀要让所有人看到”。最后,该组织还极其直白地暗示自己有深不可测的背景和资源,如若违抗,后果自负。(黑客批注:他们说的是真的,能雇得起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消息不胫而走,群众都把所谓的唯我独尊联盟当成笑料,把整个事件当成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富二代小屁孩凑巧成功钻了一回系统漏洞,而紧急会议上的立法委员们却异常严肃,并且伤透了脑筋。在某些不可透露的情报的支持下,他们知道“唯我独尊联盟”是个玩笑,但开这个玩笑的势力似笑非笑。那势力由无数股力量扭结而成,它们来自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金融业……它们无处不在,从人类的放纵、渴求、懊恼、冲动、焦虑中获取利益,维持自身以及整个消费主义社会的运转。
  换句话说,它们主要以人类的不满足为食。
  人们一满足,它们就开始慌张。
  它们一慌张,后果就不堪设想。
  ……
  20XX年12月31日,立法委员会低调地发布了《关于网络炫耀税征收方式的补充意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又陆续发布了几个《关于补充意见的补充意见》。与此同时,审核与缴税系统也在不断进行改版和升级:每条0.5元炫耀税并没有变化,但是多了一个旨在支持慈善事业的自由捐款功能。信息发布者在交税的同时,还可以自由输入金额进行额外捐款。该金额将显示在信息开头或标题处。用户仍然能够屏蔽交过税的信息,却无法屏蔽捐过款的信息,因为“他们做好事,值得被注视”。
  到了20XX+2年,世界已经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从社会幸福度调查数据来看,还更糟了一些。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空闲时间放在网络上,那些醒目到不容忽视的数字,使大多数人经常感到不开心,然而在道德感的约束下,大多数人没有说什么,只是通过买买买、吃吃吃、玩玩玩转移注意力。
其他文献
周日,从商场出来去停车场,在路边有人吆喝:刚出炉的热烧饼啊,热烧饼。我听着声音熟悉,抬头看去,原来是我的前同事老张。一头花白的头发,脸上布满了沟沟壑壑,我心里有点吃惊,这才几年没见,竟老成这样了?  老张也看到了我,一脸赧然:给孩子带几个烧饼回去吃吧,挺脆的。  我倒不好意思起来,赶紧放下大包小包掏钱给他,老张推辞着,涨红了脸。我问:张哥,你不是自己在开饭店吗,怎么跑这里摆起摊来了?  他叹了一口
期刊
那些内心有火焰的岁月是珍贵的,奔赴的燃料仅仅是一腔赤诚,这样的热血时分其实很短暂,不要因为觉得困难就轻易地放弃它,然后放任自己随波逐流。  有部英国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3年。  纪录片的主角是20名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影片记录了他们每隔7年的生活学习状态、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  听说每7年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全部更新一
期刊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野心,而是没有足够好的耐心和体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  学妹小景幽怨地跟我说:“七天学姐,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开始实习,每天都觉得特别累。本来想着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多做一点自己的事,看看书写写稿子,结果回到住处后只想瘫倒在床上。我才20岁,为什么每天坐在电脑前,都觉得这么累呢?”  其实不光是学妹有这种疲惫的感觉,我有时也常会觉得自己的体力配不上
期刊
作家李尚龙说:“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  之前的我并不相信人会这么轻易地堕落,直到身边出现一个真实的例子。  前段时间的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许久没见的W君。他学生时代清瘦的少年模样,如今竟发福得如同中年大叔。  和他聊天我才知道,毕业之后的他换了几次工作,仍无法适应上班生活。后来干脆辞职回家,他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加上一点
期刊
15岁那年,我在一个很安静的小镇读初三,老师给我的期末评语是“文静乖巧”。只有我自己知道,所谓的文静乖巧,就是老师拿着显微镜才能勉强在一堆同学里找到你。  我就这样沉默着,像一粒落在教室里的灰尘,如同经过一个冰河世纪般漫长时光的漠视。高一了,我长大了。看着自己柳枝一样细软的腰身,以及春笋破土一样的胸部,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春寒料峭中想要开放的蔷薇花。  我开始察觉男生躲闪着却追随着我背影的目光。同桌
期刊
欧阳夏丹说,她的家乡桂林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漓江的柔美,象鼻山的意趣,城市环抱着山水,青翠蕴涵着灵秀,这个被桂林山水滋养的南方女子,浑身透着一股灵气。她才气逼人,气质绝佳,似乎每次出现就是为了让人眼前一亮。有人说,这样的女子总是更容易被幸运女神眷顾。    高三的时候,老师告诉她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正好在桂林招生,鼓励她去报考。考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电局,那年有几千人报考,最后只录取她一
期刊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人,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如此之多。  “后来你是怎么走出来的?”有人问。    高三那年,课业极其繁重,翻开任何一页习题脑袋都是蒙的,我已然从心底彻底放弃了高考。直到有一天,数学老师领着我们开始从头复习高一的数学。  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我什么都学不会,那么还不如专注于一点,高一的数学,以我这个高三学生的智商还是能明白的吧?虽然我并不知
期刊
《还珠格格》第一部开拍的时候,范冰冰年仅十六岁。她的名字通过这部电视剧被观众耳熟能详。可是这种知名度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并不是什么幸事。    電视剧大火之后,诸多传言流出,加上范冰冰“狐狸精”般的美貌犯了人性中隐匿的忌讳,陆续地,各种绯闻爆料和小道消息铺天盖地般飞向她,誓要将其压垮。  2000~2010年,这十年,是中国内地逐步形成“造星”概念的阶段,是包装、炒作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艺人的
期刊
长大后才知道,离别是这世间最稀松平常的事。我们终其一生,或相聚或别离,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你,最后才让缘分把我们牵连在一起,成为令人羡慕的“我们”。  ——题记  01 ^^^  五月的北京,初夏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空气里弥漫着燥热和潮湿的意味,怕是不久后就会有一场雨。而这座北方的城,也只有在烟雨中,才有那么一瞬间,像极了氤氲朦胧的南方。  一个人待在星巴克的角落里,身边座位上的人换了又
期刊
权蓉,女,85后,现居呼和浩特,擅长写短篇故事,文笔清丽秀美,构思别致,有多篇文字见于各类刊物。  1我有个小哥哥,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跟人走了,爸爸对他非打即骂。那时他正换牙,拿着掉的牙齿大哭,以为惹了大事,不敢回家;我也不懂,陪着他哭,哭完两人琢磨用什么把牙齿粘住,但没有用。正巧有天我去姑姑家,她邻居家有个小孩换牙,大人站在一起讨论上边牙齿丢哪里,下边牙齿应该丢哪里。原来小孩掉牙齿是可以不被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