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进化论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变迁与未来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全电力驱动车辆的生产成本分析中,电池占整车成本40%~50%,电池可说是电动车最关键的零组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动车的性能高低!


02.车用动力电池经历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多种类型的发展和探索之后,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大功率充放电能力强、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

电池的巨大商机


  以往我们会说,一辆车的心脏是发动机,但对于电动车来说,它的心脏则是包括两部份——马达与电池!
  不可否认,2018年堪称中国车市“充满挑战”的一年:中国车市在保持28年持续增长之后首次面临下行。然而在中国车市哀鸿遍野的状况下,新能源车市场却逆风上行,由于参与厂商的高度热情与政策法规的鼓励,中国目前不但是全球最大电动车单一市场,其规模更远远领先其他国家!
  而对于电动车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电池来说呢?拿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举例,一辆电动车需搭载可供1000~2000台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锂电池,这意味着只要1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就能达到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对锂电池的需求量。目前中国境内的乘用电动车平均电池容量为35kWh,意味着每年这部分的电池需求将近27 GWh(gigawatts:十亿瓦),已超过中国一年售出所有新手机的电池需求量,其市场规模的巨大可见一般。

如今的“锂”由


  打从公元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拉·伏特(Alessandro Volta)发明“伏特电堆(Voltaic piles)”至今,人类使用电池的历史已超过200年,甚至你不知道的是,电动车的发展历史也远早于内燃式汽油发动机车辆(美国人Thomas Davenport在1834年就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但电动车的发展之所以远远落后于内燃式发动机车辆,主因仍在于输出功率及制造成本在内的性能指标没有竞争力。而车用动力电池经历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多种类型发展和探索之后,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大功率充放电能力强、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首选。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其实泛指所有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的充电电池,此种电池使用不同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主要常见的有:锂钴氧化物(LiCoO2)、锰酸锂(LiMn2O4)、镍酸锂(LiNiO2)及磷酸锂铁(LiFePO4)等,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国际主流锂电池类型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价格与原料金属的价格行情一致,其中以钴(Co)最为稀缺,镍(Ni)、锰(Mn)较为便宜,但其价格也大幅制约电动车降低成本以达到普及化的可能性。一度以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作电池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被看好最适合电动车使用,原因在于铁砂的价格大大低于其他稀有金属。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大战


  三元锂电池材料中镍、钴、锰的组合由安全性尚可的3:3:3(镍、钴、锰三种金属的用量比例),一步一步地迈向5:2:3、6:2:2、8:1:1比例,随着镍金属用量的增加,在储电容量提高的同时,电池的热失控温度和安全性却也逐步下降,使用热失控温度越低的正极材料,电池的安全性越差。目前Tesla使用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热失控温度已不足200℃,若非聪明可靠的温控管理系统,实在危险!
  反观磷酸铁锂晶体中的P-O键稳固、难以分解,即便在高温或过充时也不会像钴酸锂一样结构崩塌发热或是形成强氧化性物质,因此拥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寿命是普通锂电池的4~5倍,还有高于锂电池8~10倍的高放电功率(可瞬间产生大电流),加上同样能量密度下的整体重量较锂电池减少30~50%等特性,让它被视为最合适需要大扭力之电动车辆所使用的二次电池技术。
  但磷酸铁锂电池在车用领域却面临最大瓶颈:其重量与容量(密度)比落后三元锂电池30%(意味着相同储电容量下,磷酸铁锂电池的重量增加30%),该劣势在固定不动的场景(家用储能等)问题不大,但却对电动车性能有绝对影响力:电动车的设计在本质上已经与歼15等航母舰载战斗机有着许多共同点,电池容量小则限制续航力,但电池增加也加大车身体积及重量,这一方面又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更强劲的电机来驱动车体,反而降低了电动车的性能。
  正因如此,从2018年開始、比亚迪旗下销售的大多数新能源车型已由磷酸铁锂电池转换为使用NCM三元锂电池,包括e5和秦Pro EV500等纯电动车型。
  但没办法,重量、电容量、安全性……这些诉求就是如此矛盾的存在着,非仅中国车厂,海外电动车龙头Tesla也不断挑战锂电池能量密度上限(以降低整车重量)——Model 3的车载电池能量密度在业内名列前茅,且新款电池的钴金属用量也显著降低。与先前车型相比,该厂特别为Model 3设计全新的电池架构(采用体积较大的21700锂电池电芯),并与Panasonic合作在内华达州1号“超级工厂(Gigafactory)”生产该款电池,以替代单颗容量较小(普遍在2~4Ah)的18650电池芯。









  01.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及安全性優势明显,但车用领域却面临最大瓶颈:其重量与容量(密度)比落后三元锂电池达到30%。
  02.根据高工产研咨询有限公司(GGⅡ)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比亚迪旗下销售的大多数ePV车型中已由磷酸铁锂电池转换为NCM三元锂电池。
  03.许多电池业者都积极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不过对性能的坚持也导致模块设计的复杂性及电池生产速度无法提升。
  04.包括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等厂商的电池装机量与Panasonic、三星SDI及LG化学等世界巨头相比已经不遑多让、更有大幅赶超的趋势。
  05.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中国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06.目前中国境内乘用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平均每个电池容量为35kWh,意味着每年电池需求将近27 GWh(gigawatts:十亿瓦),已超过中国一年售出所有新手机的电池需求量,未来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也成为重要课题。
  21700电池(直径21mm,长度70mm)的尺寸比18650电池(直径18mm,长度65mm)更大,若仅考虑电池芯单体的密集堆积进行测算,采用30个21700电池芯的模块体积是采用40个18650电池芯的模块体积1.1倍,但重量却仅为后者0.97。在同等能量下,21700电池芯模块所需电池芯数量可减少约1/3,而电池模块内的金属连接件数量减少还可进一步降1氐电池模块重量。一些Model 3车主测试过车内电芯后,宣称其单个电芯容量达到6Ah、整车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达到接近300 Wh/kg,这个数据超越同业平均达20%~30%。不过对性能的坚持也导致电池生产速度无法提升、成本无法降低,一些电池模块甚至必须通过手工才能完成!


不同电池能对比表

中国电池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2017年中国境内的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造成这般荣景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场之外,还在于锂元素来源的稀土,中国年产量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0%以上,出口总量占全球80%,未来我国锂电池产业将不会受制于人。
  而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大企业当中,中国占了7家。在出货量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更是雄踞榜首,第一、第三、第四、第六名均是中国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和国轩高科。面对未来快速的需求成长,它们莫不积极扩充产能,电池装机量与Panasonic、三星SDI及LG化学等世界巨头相比已经不遑多让,更有大幅赶超的趋势。
  毋庸讳言,在锂电池材料生产这一环节中,无论是上游的矿产资源,还是各种电池材料,中国均有竞争优势,且部分产品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在部分高端产品,尤其是事关电池安全性的核心材料和制造工艺上仍有较大差距。希望透过今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调整,间接促使中国电池产业也进入到质变阶段!




其他文献
谁说绅士不豹力?  捷豹品牌的车,我之前试驾过XEL、E-PACE、F-PACE等车型,总体感觉开起来就好像它的起源地英国一般,远隔欧洲大陆之外,有老钱、有扎实的工业基础,造出来的车是有欧洲风味,但跟其它品牌的欧洲车相比又有种不同调性,我总结是开起来硬桥硬马,精神抖擞,但又不像德系车那般说一不二,不像意大利车那般浪漫主义,应该最像那种就算内心火热澎湃也要表现得文质彬彬的英国绅士!  因为如此,很多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压大功率电能变换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多电平变换器具有结构优势,打破了功率开关器件与功率模块的自身容量约束,是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工程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相较传统多电平变换器,具有显著的拓扑优势,引发国内外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是当前实现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系统中最具吸
从马车进化到汽车,人类的出行经历了一次革命,很多媒体形容眼下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第二次的百年巨变,但这次汽车业的百年巨变显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19世纪末的汽车演进是工业革命的延伸,车辆的动力从马匹演进到内燃机,那时全球依靠汽车维持生计的相关从业人口恐怕不到今天的万分之一,而且,从马匹进化到内燃机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单选题,今天我们看到的汽车,其框架在100年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车展透露的讯息  回
期刊
土豪、速度、情怀? 陈家诚  汽车历史一百多年,已经衍生出数不清的细分车型,不一样车型又会被流行文化加注上不一样的符号定义。敞篷车,是很多人的dream car,对于你来说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1有钱  说到敞篷年,相信大多数人马上想到法拉利、兰博基尼的超级跑车,它们部是有钱人的身份象征,不管是现实中的富豪还是电影里的角色。如果你足一位漫威的粉丝,相信你肯定知道《钢铁侠2》中Tony Stark
期刊
杨家焕  Verdict★★★★  大概是这个价位带中对乘客照顾最到位的家用MPV车型吧,空间宽敞实用,驾驶感受中规中矩,想要更好的就得加钱买真正的“保姆车”了。  广汽传祺邀请我去体验全新MPV车型传祺GM6,不知道将试车地点选在珠海,是否因为这里路上常常跑着为数众多港澳地区来的优质“保姆车”?又或许传祺是在暗示自己的家用MPV,对乘客的照顾和那些动辄数十万元的高级“保姆车”一样到位?  总部位
期刊
公司楼下开了一间NIO House蔚来汽车体验店,环境温馨宜人,正像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一直以来强调的“消费者体验”那般,确实给人印象深刻的感觉。可是……这个品牌的产品销量却始终让人感到捉急。  其实这不只是蔚来一家独有的困境,全球经济不景气,2019年前7个月的全球汽车销量同比2018年足足下跌了7.1%,而且这个问题预估还不只是短期的——由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大陆的买气降温,车厂们为投入电动车
期刊
陈政义  VerdIct★★★★☆  从业这么多年来,我试过的各款911不下百辆,992确实空前强大,性能表现更像是991.2的升级版,而电子与主动安全设计则进入了全新世代。最传奇的数字组合  从1964年诞生至今,911可以说是汽车行业中最传奇的数字组合,费迪南·保时捷设计之初奠定了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蛙眼肥臀造型以及2+2座的空间组合,原本名为901,但因为注册问题阴错阳差定名911,第二代
期刊
2019.11.8成都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大家都把国产特斯拉的引进看作一个重要的拐点,认为它的投产之日,便会对自主新能源带来降级打击。的确,从之前普遍乐观的氛围猜测,国产Model3的定价预测在25万起,可当32.8万元的起售价公布后,一时间车迷愁、车企笑,似乎这次说狼来了又是逗人玩的。  相较于进口版本,国产版本的Model 3无论续航里程、加速时间、车身尺寸等等都保持了原汁原味,并未有本土化
期刊
逆袭  传统逆袭  有人说,纸媒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是真的吗?  你或许以为我会告诉你《汽车杂志》依然活得很好……balabala。抱歉!我们没想这样说,但我们坚信以专业、负责、认真的态度做内容,是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的。而凭借这般态度制作,呈现在《汽车杂志》10月刊的“封面故事”——“经典致敬经典”,已然不只是一篇报导,而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心血结晶,是车厂与美术学院里的许多人都认为值得典藏
期刊
“小狐狸,开车窗!”“好的,为您打开驾驶座车窗!”  有没看出这两句话中有啥玄机?  如果没有的话,那你更应该看看这篇文章,你会知道如今的智能座舱科技有多厉害!  PART 1强大的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这话题目前很热,在车圈更是形成百家争鸣态势。而“小狐狸”有何特出之处?  答案得从知名汽车音响、信息娱乐系统、智能网联软硬件等技术整合方案供应商哈曼国际的身上去挖掘……  听音识位,生态链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