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考试板块 归纳答题要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些语文学科薄弱的同学急于提高语文成绩而沉迷于题海战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认为语文成绩已经定型,不会有提高,于是对语文复习采取敷衍态度甚至放弃。这两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中考前这几个月时间里,考生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复习语文,而且只要科学复习,语文成绩还是能有一定提升的。而这一阶段,语文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要想提升语文成绩,语文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语文考试有几大板块有清晰的认识,然后方可进行针对性复习。语文试卷分为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其中阅读三篇,两篇现代文,一篇文言文。针对这几大板块,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针对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诗词默写和文言文阅读,第二轮针对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其他题型、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第三轮主要是模拟考试。
   笔者建议:临近中考,教师在使学生对语文考试几大板块清晰认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板块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复习对策,抓实双基,归纳总结,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成竹在胸,稳中取胜。下面笔者对每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逐项分析。
   一.第一轮复习:针对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诗词默写和文言文阅读
   1.诗词文默写
   安徽考题诗词文默写的内容较为简单,考试范围全是《考纲》规定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句子,占10分。这些容易拿到的分数要让学生一定不能失掉。为此,复习时不仅要强调篇篇熟背,还要强调字字落实,避免一字出错,满“诗”皆输。其中前6分多以上下句衔接性的默写为主,通常会给8句让学生选择6句。这时一定要让学生选择把握大的6句,千万不要逞强,一来出错扣分不划算,二来耽误考试时间。前6分还会考到文言文篇目里的句子,所以要让学生把这些篇目熟背,尤其是名句更要烂熟于心。后4分经常考到整首诗默写,整首诗默写重点考查绝句,要格外注意。后4分也可能考查默写诗词的部分内容,例如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或尾联默写,其中颔联和颈联容易混淆,要让考生熟知这些术语。
   2.文言文阅读
   本项共15分,其中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约占9分。《考纲》关于文言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中明确规定: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复习时一定要求学生落实字句翻译,尤其课下注释中的词语要熟背,确保知识记忆没有盲点。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目,要让学生在做题时静下心来准确回忆。句子翻译要力求直译,同时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在翻译中要有所体现,否则会被扣分。断句类题目大多比较简单,通常在主谓宾之间断开。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性题目,重点的也要能背诵,比如文章的思想感情,主要的表现手法等。同时在做题时要审题准确,在准确回忆背诵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判断答题有几个要点。比如“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这个题目,要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示,也就是阐述道理,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再比如《桃花源记》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这两个题目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此外,文言文复习还有一项“温故而知新”的隐性任务:对原文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要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针对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其他题型、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
   1.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其他题型
   使用《新华字典》。查字典不仅有助于第2题的小语段阅读,在文言文词语解释或写作中也是较好的帮手。从现在开始,教师务必要求学生《新华字典》常备在手,随时翻查并能熟练使用,以便考试时节省查字典的时间。并且要强调,做第2题的小语段阅读时,如果考查的是词语在句中的具体含义,在利用字典解释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其具体含义。
   句式变换、应用文、病句、仿写、对联、修辞、标点等的考查。要使考生对每一种题型所涉及的知识点高度熟悉,通晓解题模式,同时适当练习,防止眼高手低。以仿写为例,仿写要求在内容上与整个语段情境保持一致,在句子结构上也要保持一致,要能判断哪些词语是不需要仿写的,哪些词语是要仿写的,在此基础上,保持语句通畅,没有病句。
   名著的考查。对于中考篇目,要阅读原著,只靠做题来积累相关知识的做法比较冒险,应在通读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做题。同时,复习时还应复习一些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复习部分名著的写作手法,力求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启发。
   2.阅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判断文章是哪种文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以及篇章结构特点,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再去做题,才能准确而快速地解决问题。
   阅读题尽管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但仍有规律可循,善于总结才能触类旁通,提炼升华,进步才会最大。不仅要总结知识点,还要总结考题考点,总结答题技巧,在总结中找出规律。
   ①阅读知识总结
   在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约占40分,主要以叙事类(含抒情散文和小说)、说明类和议论类为主。对于每一种文体,我们都应让学生掌握文体特点,总结考题考点,总结答题技巧。
   每一类文体的标准题型都有相对固定的答题模式,必须使学生了然于胸,才不会丢掉得分点。如:记叙文标题的作用,考生要清晰地知道可能有以下几点:鉴赏标题(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交代主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的线索,揭示或点明中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拟题新颖别致等。考生必须在高度熟悉所有的答题要点的基础上逐个对照,将适合考题的要点逐一列出,才不会丢掉得分点。又如议论文中开篇讲故事的作用,答题模式往往是: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论证了什么的观点,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并作为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如说明文中作比较的作用:把××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如果不熟悉答题模式,想当然回答或者跟着感觉走,往往会答题不全,从而被扣分。    每类文体的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都必须让学生掌握,这样学生对阅读才不仅不会望而生畏,反而对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能胸有成竹,迎刃而解。
   ②课本复习
   很多教师认为中考不考书上的现代文,而看过的文章学生也没有兴趣再读,便不愿意再复习学过的现代文。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前学过的现代文,当时学生理解的未必那么深入,对文章的表现技巧也可能一知半解或者是机械性记忆。当我们回过头来复习时,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对于写作方法的领悟,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如醍醐灌顶般顿悟。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重点篇目以及学生喜爱的篇目反刍。
   3.写作技巧总结及卷面
   作文55分,在试卷各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要高度重视。一要总结审题技巧,避免学生审题偏差;二要让学生迅速调取平时积累的材料,尤其是有关成长、情感和责任方面的材料,中考作文以这些主题为主,考场上最好使用自己较为熟悉的材料或在平时作文中较为成功的材料;三要总结文体特点,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不太满意,就找几篇文体特点较为典型的范文,让学生试着模仿,考试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自己较为擅长的文体,切忌文体不明,写出四不像的文章;四要力求选材有厚度、立意有深度,不要随随便便选取非常琐碎的小事大做文章,如借个修正带能写几百字,同时立意要深,如是家长里短力求微言大义,如写历史文化名人要有深刻的主题;五要学生养成快速写作的习惯,平时写作磨蹭的学生容易在考试时时间不够用,以至于考试时手忙脚乱,写出的作文与平时相差甚远。
   作文题型常见的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每一类型的作文的解题方法都要让学生掌握。安徽中考多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其中有一类命题作文要高度注意,如“假如有一天”,看似命题作文,实际相当于半命题作文,要求作者在行文中补充完整 假如有一天,发生了什么,还要提炼文章的中心。
   卷面5分,不容忽视。现在是网上阅卷,评判卷面主要是参照作文的卷面,卷面评判与作文同步进行,依据卷面书写的规范、工整、美观的程度判分,所以作文的书写要让学生力求给老师赏心悦目之感。更为重要的是,卷面潦草不仅影响卷面得分,也很有可能会影响阅卷老师对作文内容本身的印象,进而影响到作文得分。
   三.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模拟考试
   教师要强调做题时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做题速度要快,考完要总结。学习就像铺路,考试就是用来检测道路是否平整的,试卷中出现了问题就像路上出现了坑洼,只有让学生通过总结找出这些坑洼并进行牢固地修补,学习之路才能铺得很平,就不怕中考的检测。考前可以让学生把以往考过的试卷拿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做过的错题,归纳做错的原因,将错题归类,从而温故知新,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有薄弱的题型,还要适度加强训练。
   四.考前最后两周
   建议带领学生回归课本,温习一轮复习的内容;回顾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作文快速设计提纲。
   以上是笔者给大家的复习建议。中考在即,我们要让学生合理安排复习,切忌急躁,以免忙了手脚,乱了阵脚;更勿浮躁,坐等时日。只要让学生理清考试模块,冷静沉着,脚踏实地,抓实双基,归纳总结,相信他们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杨志勇,宋国侠,语文教师,现居安徽合肥。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文言文学习如果轻文重言,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唯“言”独尊,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
【课文特点】  《老人与海》来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课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这是一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遇无可挽回的失败。然而,从另
当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面临着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教师苦心经营,帮助学生寻找名家作品,推荐优秀文章,期望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写作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在大量的“读”后却仍然收获甚微,苦于写作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是教师推荐的精品“不精”,还是学生阅读的量不够?这种困惑的纠结曾经也苦苦地困扰笔者,在不断的反思过后,笔者才意识到作文训练如果一旦脱离文本的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中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趋向看,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单纯地就试卷分值计算(以江苏卷为例),文言阅读、诗歌阅读、散文(小说)阅读、文学(论述)类文本阅读等阅读类题总分值高达67分,这还不包括阅读能力体现在语言应用类题和作文题中的分值。因此,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一种共识。从实际教学中观察,目前学生在高三一模复习后期,阅读类题型中的失分仍然比较明显,归结起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
一、引言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以下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比较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PIRLS测评从2001年开始,每隔五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举办过4次。从2001年至2016年的历届PIRLS中,每次
《驿路梨花》是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已经连续很多年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了。文章主要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以发生在云南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先生1977年写作的作品。谈及《驿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
磨课是指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研磨之后,使课堂更加精彩。但大多数教师磨课时更注重斟酌、优化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的细节部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所谈的“一课多磨”指的是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让课上得更有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师能、师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说这种“一课多案”设计的磨课方法是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虽然在这条孤独前行的研修路上,需要
一、导入,语句有什么特征?  师:让大家预习的文章,大家有没有预习?能不能读懂这篇文章?  生:(七嘴八舌地说)预习了,不能读懂。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没读懂的原因,为什么读不懂,是什么情况下的读不懂,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而读不懂呢,还是就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呢,抑或是喜欢这样的文章但读不懂,既不喜欢也读不懂。大家到底是哪种情况?  生:(几乎一起回答)既不喜欢也读不懂。  师:喜不喜欢,是一种情感评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