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下旬,泰和县教育局组成全县师德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赴全县中小学校巡回演讲,长年坚守在山区教学点上默默奉献的戴长春老师,作为报告团的4名成员之一,先后到螺溪、禾市、苑前、万合等乡镇作事迹报告。他扎根山区、奉献青春的真实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听报告的人,每到一处,他的报告不时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长期工作在农村学校的老教师,听了戴长春的事迹之后,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感叹道:“以前总以为自己工作是最苦的,听了戴老师的报告,我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算不了什么,戴老师真是一个特别能奉献的人。”
报告团的第一场报告是在县教育局机关作的,局领导在总结时高度评价报告团成员的奉献精神。这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托起了泰和的明天和希望。
面对掌声、鲜花和如潮的赞许声,戴长春淡然如水,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常对人说:“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心中就有无穷的乐趣。我的生命是属于大山的,教书育人是我生命的全部。”
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戴长春老师的教育情怀,他的教育人生因奉献而熠熠闪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著名诗人艾青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是这样真切地表达了戴长春老师的心灵世界。
回答大山的呼唤
1971年孟春时节,作为推荐选拔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戴长春,在度过了一年半令许多人羡慕的大学生活后,因为学校停办而肄业回到了家乡。虽然当时不正式分配工作,但他还是面临着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供销社、化工厂、林场等单位都在招工,这些单位都希望他这个经过大学培训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去那儿就业,当时当老师比当工人的社会地位低,但戴长春却还是选择了当老师。一次公社分管文教的副书记对他说:“小戴,高市小学要办附中,找不到教物理、化学的老师,你刚从大学出来,是不是去附中把这两门课顶起来。”戴长春当时略加思考后就答应了。
“是党组织推荐我这个山民的后代到大学去读书,现在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当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戴长春说。
学校位于五龙山深处的白鹭湖畔,处于遂川、万安、泰和三县交界处,交通极不方便,要到公社所在地桥头镇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1998年省重点工程——南车水库(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下闸蓄水后,把通往山外的唯一道路切为三段,两头陆路中间水路。虽说每天开两趟渡船,但村里人来回一次往往天亮出门摸黑回家。水库没有固定的码头,碰上水涨水退,则没有现成的路,爬山绕道才能搭上船。
因为大山的阻挡,山村里相对闭塞和落后,山里有文化的人少,外面有文化愿意到山村学校当老师的更少,山里的学校配教师一直是一个难题。戴长春当年热血沸腾地走向讲台,当起了“孩子王”。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他一直耕耘在这片贫穷闭塞的大山深处,他忙碌着和快乐着。
坚守是一种幸福
执著是一种精神,坚守需要有一种精神支撑,戴长春老师的坚守是一支动人的歌。
弹指一挥间,戴长春当“赤脚老师”已十多年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他有个亲戚在县政府工作,见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民办教师还在受穷,知道他以前在大学里学的是水电专业,想把他“运作”到乡镇去当水利员,他婉言谢绝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执著,有人讥笑他是“一根筋”,不开窍,他一笑置之。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头脑活络的山民做木材、竹子等生意赚了很多钱,盖起了楼房,许多和戴长春一样的民办教师放下了教鞭,或经商或办厂,赚钱去了。这对还是民办教师的戴长春思想上冲击很大:自己一家八口,上有老下有小,而民办教师的工资微薄,难于养家糊口啊。他坦言那时候自己有过犹豫与彷徨,但一想到山区的孩子需要有人来教,山区的未来需要用文化科学知识来托起,他毅然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做一名前途渺茫的民办教师,直到1993年才被转为公办教师,当时又有人笑他傻。“为了山里的孩子,我乐意当这样的傻子。”戴长春说。
1998年,戴长春正在高市完小担任校长,因水库蓄水高市完小要撤并,组织上考虑他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还担任村小校长多年,工作努力且有成绩,主动征求他的意见,想把他调到镇中心小学去,他又婉言谢绝了。
“在山村教学点上教书虽然很苦,但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把山民的孩子教出来了,有的还很有出息,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戴长春说,山民的淳朴与善良,让他觉得那是一个值得去奉献的地方。他要出山办事,村民主动用摩托车送他去小镇乘车。从山外回来,碰到了自己原来教过的学生,他们经常会抢着给他买车票。有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多年了,如果有什么烦恼的事情还会千里迢迢打电话给他,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让他感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让他如沐春风。戴长春介绍说,1993年他转为公办教师,犹如领到了一张人生幸福的终身保险卡,工资到月就有,且比当民办教师翻了几倍。2004年教师节,春和小学还没有通公路,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夏经智副县长和县教育局肖红副局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一路爬山、行船来到学校看望他和学生。2007年教师节,县教育局龙晓飞局长一行又来到学校看望他和学生,把党的温暖送到他的心坎上。他激动地说,各级领导的关怀,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赞许,让他感到这一辈子坚守在大山值得,这就是他坚守大山的理由。
用奉献铺就的幸福人生
山村教师的生活,紧张而又单调,但戴长春还是充满工作的激情。教学点是一师一校,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保姆。他每周上课在20节以上,还要批改作业等,忙个不停。
他每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灶的水烧好。因为路远,学生都是从家里带来午饭。山区天气凉,孩子们中午吃着冷饭菜会伤身体的。学生到校后,一个个把饭菜放进戴老师为他们提前烧好热水的锅里,中午放学后又从戴老师手里接过热腾腾的午饭吃。学生吃饭时,他要守在班上做“服务员”:有的学生忘了带筷子,他要去找筷子;有的学生榨菜开不了包,他要帮学生开;有的学生把盐蛋在路上就吃掉了,他要去想办法弄点菜来……等孩子们全部吃好了午饭后,他才回家吃饭。
戴长春每天必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春夏压好一桶干干净净的井水,秋冬准备一壶冷开水放在教室,孩子们上学路程远,一到学校就口干舌燥,抢着去喝水。
一二年级的学生大都是六七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戴老师就成了他们在校保姆。天冷了,得提醒他们添加衣服,放学时下雨了,家长没有来接的则要挨个送到家门口。有时碰到某个学生把屎屙在裤子上,戴老师还得帮他们清洗,再换上干净的衣服。学生顽皮,把鞋子弄湿了,他要给孩子换上一双干鞋子;孩子突然生病了,他要用摩托车把孩子送到医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戴长春老师不厌其烦重复着这样烦琐、平凡的事情。
教学点上一般都是复式教学,教师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使,各门功课都会教。戴长春以前是教中学物理、化学的,后来转到教小学低年级,拼音字母是一只拦路虎,他必须过这一关。
当时学校里有一台外单位赠送的录音机,他一边看书一边放拼音教学磁带,跟着录音机一遍一遍地学。“a——o——e——”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像咿呀学语的婴儿,刻苦攻克拼音教学的难关。
为提高教育质量,他挤时间自学,钻研教学方法。他经常播放VCD教学光盘,研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参加中心小学组织的听课、集体备课等活动,他一次不落。一次他骑自行车去山外的同津小学听课,有一段淤泥很深的路不能通过,他就扛着自行车前行,走到一个山拐角的地方,路滑泥泞,他重重地摔倒了,车架子正正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感到浑身一阵剧痛。片刻之后,他又爬起来赶路,终于赶上公开课。老师们见他一身泥的样子,都吃惊地问他是怎么回事。
因为广泛地学习,所以他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探索出一整套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的土方法。
“一个人唱一支歌需要5分钟的时间,5个人齐唱这支歌需要多少时间?”戴老师问学生。
“需要25分钟时间。”话音刚落,一个学生抢着答道。
“不对,也只要5分钟,因为是齐唱。”其他学生纠正道。
“以后回答问题要先仔细想一想啊。”戴长春笑着对抢答的学生说……
戴长春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生活化,孩子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近年来,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平时能在田里和山上安心劳动,就把四五岁的孩子送到学校来跟读,一共有十几个。戴长春想,复式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些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放在班上会影响其他学生,况且自己年龄大了,精力有限,怎么办?他想到了大女儿,她曾经当过小学代课教师,有教育教学经验。他试着给在永丰县就业的大女儿打去一个电话,没想到女儿第二天就辞去了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回到家里当起了每月工资不足400元、没有编制保障的“孩子王”。
几年后大女儿成家了,戴长春又把在广东某厂打工当主管的三女儿叫回家,让她接过大姐的教鞭,和他一道坚守在白鹭湖畔的春和教学点上。他像新疆建设兵团的人一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每天放学后,当学生欢蹦乱跳的身影消失在沟坑村落时,陪伴他的是习习山风、淙淙溪水,他陶醉在山村的静谧之中,他的生命已经和大山融为一体了。
戴长春老师把事业作为信仰,在偏僻的山区快乐地教书育人,他无愧于“大山的儿子”这一称号。他先后荣获全县优秀班主任、全县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吉安市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等称号,他用忠诚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奉献之歌、幸福之歌!◆
报告团的第一场报告是在县教育局机关作的,局领导在总结时高度评价报告团成员的奉献精神。这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托起了泰和的明天和希望。
面对掌声、鲜花和如潮的赞许声,戴长春淡然如水,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常对人说:“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心中就有无穷的乐趣。我的生命是属于大山的,教书育人是我生命的全部。”
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戴长春老师的教育情怀,他的教育人生因奉献而熠熠闪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著名诗人艾青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是这样真切地表达了戴长春老师的心灵世界。
回答大山的呼唤
1971年孟春时节,作为推荐选拔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戴长春,在度过了一年半令许多人羡慕的大学生活后,因为学校停办而肄业回到了家乡。虽然当时不正式分配工作,但他还是面临着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供销社、化工厂、林场等单位都在招工,这些单位都希望他这个经过大学培训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去那儿就业,当时当老师比当工人的社会地位低,但戴长春却还是选择了当老师。一次公社分管文教的副书记对他说:“小戴,高市小学要办附中,找不到教物理、化学的老师,你刚从大学出来,是不是去附中把这两门课顶起来。”戴长春当时略加思考后就答应了。
“是党组织推荐我这个山民的后代到大学去读书,现在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当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戴长春说。
学校位于五龙山深处的白鹭湖畔,处于遂川、万安、泰和三县交界处,交通极不方便,要到公社所在地桥头镇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1998年省重点工程——南车水库(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下闸蓄水后,把通往山外的唯一道路切为三段,两头陆路中间水路。虽说每天开两趟渡船,但村里人来回一次往往天亮出门摸黑回家。水库没有固定的码头,碰上水涨水退,则没有现成的路,爬山绕道才能搭上船。
因为大山的阻挡,山村里相对闭塞和落后,山里有文化的人少,外面有文化愿意到山村学校当老师的更少,山里的学校配教师一直是一个难题。戴长春当年热血沸腾地走向讲台,当起了“孩子王”。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他一直耕耘在这片贫穷闭塞的大山深处,他忙碌着和快乐着。
坚守是一种幸福
执著是一种精神,坚守需要有一种精神支撑,戴长春老师的坚守是一支动人的歌。
弹指一挥间,戴长春当“赤脚老师”已十多年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他有个亲戚在县政府工作,见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民办教师还在受穷,知道他以前在大学里学的是水电专业,想把他“运作”到乡镇去当水利员,他婉言谢绝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执著,有人讥笑他是“一根筋”,不开窍,他一笑置之。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头脑活络的山民做木材、竹子等生意赚了很多钱,盖起了楼房,许多和戴长春一样的民办教师放下了教鞭,或经商或办厂,赚钱去了。这对还是民办教师的戴长春思想上冲击很大:自己一家八口,上有老下有小,而民办教师的工资微薄,难于养家糊口啊。他坦言那时候自己有过犹豫与彷徨,但一想到山区的孩子需要有人来教,山区的未来需要用文化科学知识来托起,他毅然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做一名前途渺茫的民办教师,直到1993年才被转为公办教师,当时又有人笑他傻。“为了山里的孩子,我乐意当这样的傻子。”戴长春说。
1998年,戴长春正在高市完小担任校长,因水库蓄水高市完小要撤并,组织上考虑他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还担任村小校长多年,工作努力且有成绩,主动征求他的意见,想把他调到镇中心小学去,他又婉言谢绝了。
“在山村教学点上教书虽然很苦,但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把山民的孩子教出来了,有的还很有出息,自己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戴长春说,山民的淳朴与善良,让他觉得那是一个值得去奉献的地方。他要出山办事,村民主动用摩托车送他去小镇乘车。从山外回来,碰到了自己原来教过的学生,他们经常会抢着给他买车票。有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多年了,如果有什么烦恼的事情还会千里迢迢打电话给他,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让他感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让他如沐春风。戴长春介绍说,1993年他转为公办教师,犹如领到了一张人生幸福的终身保险卡,工资到月就有,且比当民办教师翻了几倍。2004年教师节,春和小学还没有通公路,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夏经智副县长和县教育局肖红副局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一路爬山、行船来到学校看望他和学生。2007年教师节,县教育局龙晓飞局长一行又来到学校看望他和学生,把党的温暖送到他的心坎上。他激动地说,各级领导的关怀,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赞许,让他感到这一辈子坚守在大山值得,这就是他坚守大山的理由。
用奉献铺就的幸福人生
山村教师的生活,紧张而又单调,但戴长春还是充满工作的激情。教学点是一师一校,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保姆。他每周上课在20节以上,还要批改作业等,忙个不停。
他每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灶的水烧好。因为路远,学生都是从家里带来午饭。山区天气凉,孩子们中午吃着冷饭菜会伤身体的。学生到校后,一个个把饭菜放进戴老师为他们提前烧好热水的锅里,中午放学后又从戴老师手里接过热腾腾的午饭吃。学生吃饭时,他要守在班上做“服务员”:有的学生忘了带筷子,他要去找筷子;有的学生榨菜开不了包,他要帮学生开;有的学生把盐蛋在路上就吃掉了,他要去想办法弄点菜来……等孩子们全部吃好了午饭后,他才回家吃饭。
戴长春每天必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春夏压好一桶干干净净的井水,秋冬准备一壶冷开水放在教室,孩子们上学路程远,一到学校就口干舌燥,抢着去喝水。
一二年级的学生大都是六七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戴老师就成了他们在校保姆。天冷了,得提醒他们添加衣服,放学时下雨了,家长没有来接的则要挨个送到家门口。有时碰到某个学生把屎屙在裤子上,戴老师还得帮他们清洗,再换上干净的衣服。学生顽皮,把鞋子弄湿了,他要给孩子换上一双干鞋子;孩子突然生病了,他要用摩托车把孩子送到医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戴长春老师不厌其烦重复着这样烦琐、平凡的事情。
教学点上一般都是复式教学,教师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使,各门功课都会教。戴长春以前是教中学物理、化学的,后来转到教小学低年级,拼音字母是一只拦路虎,他必须过这一关。
当时学校里有一台外单位赠送的录音机,他一边看书一边放拼音教学磁带,跟着录音机一遍一遍地学。“a——o——e——”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像咿呀学语的婴儿,刻苦攻克拼音教学的难关。
为提高教育质量,他挤时间自学,钻研教学方法。他经常播放VCD教学光盘,研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参加中心小学组织的听课、集体备课等活动,他一次不落。一次他骑自行车去山外的同津小学听课,有一段淤泥很深的路不能通过,他就扛着自行车前行,走到一个山拐角的地方,路滑泥泞,他重重地摔倒了,车架子正正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感到浑身一阵剧痛。片刻之后,他又爬起来赶路,终于赶上公开课。老师们见他一身泥的样子,都吃惊地问他是怎么回事。
因为广泛地学习,所以他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探索出一整套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的土方法。
“一个人唱一支歌需要5分钟的时间,5个人齐唱这支歌需要多少时间?”戴老师问学生。
“需要25分钟时间。”话音刚落,一个学生抢着答道。
“不对,也只要5分钟,因为是齐唱。”其他学生纠正道。
“以后回答问题要先仔细想一想啊。”戴长春笑着对抢答的学生说……
戴长春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生活化,孩子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近年来,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平时能在田里和山上安心劳动,就把四五岁的孩子送到学校来跟读,一共有十几个。戴长春想,复式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些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放在班上会影响其他学生,况且自己年龄大了,精力有限,怎么办?他想到了大女儿,她曾经当过小学代课教师,有教育教学经验。他试着给在永丰县就业的大女儿打去一个电话,没想到女儿第二天就辞去了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回到家里当起了每月工资不足400元、没有编制保障的“孩子王”。
几年后大女儿成家了,戴长春又把在广东某厂打工当主管的三女儿叫回家,让她接过大姐的教鞭,和他一道坚守在白鹭湖畔的春和教学点上。他像新疆建设兵团的人一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每天放学后,当学生欢蹦乱跳的身影消失在沟坑村落时,陪伴他的是习习山风、淙淙溪水,他陶醉在山村的静谧之中,他的生命已经和大山融为一体了。
戴长春老师把事业作为信仰,在偏僻的山区快乐地教书育人,他无愧于“大山的儿子”这一称号。他先后荣获全县优秀班主任、全县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吉安市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优秀教师等称号,他用忠诚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奉献之歌、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