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第三季度,首档语言竞技真人秀《超级演说家》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口号,集结各路能说会道的选手在音乐节目盛行的年代异军突起。
一组数据说明了《超级演说家》的成功——2013年省级卫视原创节目收视冠军;2013年第三季度非音乐类节目收视冠军;十四期节目中九次拿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其余五次第二;不仅创造了近四年来安徽卫视8到10月份周四晚间收视率的最高值,还大大拓展了安徽卫视的男性和中青年观众规模。
《超级演说家》贵在有自己的坚持,不跟风,无论内容方案还是技术方案都有全新的打造。
创新意味着冒险和不确定性。“初期,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个节目不成立、不能做、不是节目。”能量传播副总经理、节目总监、《超级演说家》总制片人曹志雄说。大家的顾虑主要在于,不比歌唱类节目的大众化,“让人听你说话”门槛太高。“观众可能对歌声有比较迅速的心理反应和共鸣,但通过说话吸引人的注意进而让别人高度关注你,这点非常难。”但十年《鲁豫有约》的工作经历,他和团队始终相信人物的力量、故事的力量。“我们面临的压力是,不仅要让它成立,还要做成市场第一的节目。”
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目的,那么又该如何界定“最会说话”?在面试选手的过程中,节目组发现,那些口才很厉害、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那些能够讲述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对生活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人,让节目组叹为观止。“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做这个节目我们传递的价值观定义,我们不是教人巧舌如簧,而是要让大家知道,生活中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用话语解决,打开心扉,完整、真实、有力量地来表达自己,就能赢得对方的信任。这是个自我表达的年代,你的观点、呼吁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人听到,这就是话语的力量。”
于是,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有男选手酣畅淋漓表达对继父的爱,有残疾人选手娓娓道来述说自己的经历,也有一位90后女孩振臂高呼为自己的群体发声。选手们的话题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节目播出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如是评价:“观众可以轻易在节目当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意见或观点透过演讲者的口传达出来,获得共鸣,同时还可以在观看过程当中得到很多的启发,这是一档电视节目很难得的价值体现,这款节目如果能为当下社会中比较纠结的问题提供一些智慧,那么这样的节目就是很好的节目,是节目最大的收益。通过这个节目人为的设计能看到社会的话语游戏规则、表达游戏规则、倾听游戏规则。”
仅有价值观不够,还要做得好看。《超级演说家》由林志颖、乐嘉、李咏和陈鲁豫担任导师,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选手在舞台上进行约5分钟的演说。300位现场观众利用手中的表决器向选手投出支持或反对票,反对票过半,选手将直接淘汰。反之,支持票过半,将进入导师选人阶段。节目以导师战队的对抗为主要形式,最终将诞生一名“中国最会说话”的人。说话到底有没有感染力,节目更多地把权力交给现场观众,这也符合节目组设置的“说话是给大家听”的原则。
《超级演说家》最大创新之处在于,用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表达摆脱了多年来谈话类节目一人演讲或者几人聊天的窠臼,引入环节、赛制、导师、新鲜的话题、真人秀等元素,将“说话”的内核与选拔的外壳相嫁接,创造了谈话类节目新的体裁。通过这种体裁,《超级演说家》将不同风格的导师和选手装进去,以真人秀的方式呈现了选手的成长历程。
第一季《超级演说家》以选手演说为主,选手之间的正面交锋,比如辩论没有太多呈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可看性。曹志雄表示,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很多选手不适合辩论,另外是政策风险。”
今年4月份,安徽卫视即将推出《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新的一季将在赛制、环节、导师、话题等方面有所升级,也会考虑呈现辩论的部分。同时,节目将引入国外操盘格莱美的舞美灯光团队,更加突出装置的引领作用。
曹志雄清楚地知道,《超级演说家》距离一档成熟的节目模式来说尚需要走更远的路。“从原创到模式是很慢的过程,因为只有当节目播出后才能看到它的效果,修正的部分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也许到了第三季、第四季,节目模式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型。”
一组数据说明了《超级演说家》的成功——2013年省级卫视原创节目收视冠军;2013年第三季度非音乐类节目收视冠军;十四期节目中九次拿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其余五次第二;不仅创造了近四年来安徽卫视8到10月份周四晚间收视率的最高值,还大大拓展了安徽卫视的男性和中青年观众规模。
《超级演说家》贵在有自己的坚持,不跟风,无论内容方案还是技术方案都有全新的打造。
创新意味着冒险和不确定性。“初期,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个节目不成立、不能做、不是节目。”能量传播副总经理、节目总监、《超级演说家》总制片人曹志雄说。大家的顾虑主要在于,不比歌唱类节目的大众化,“让人听你说话”门槛太高。“观众可能对歌声有比较迅速的心理反应和共鸣,但通过说话吸引人的注意进而让别人高度关注你,这点非常难。”但十年《鲁豫有约》的工作经历,他和团队始终相信人物的力量、故事的力量。“我们面临的压力是,不仅要让它成立,还要做成市场第一的节目。”
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目的,那么又该如何界定“最会说话”?在面试选手的过程中,节目组发现,那些口才很厉害、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是那些能够讲述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对生活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人,让节目组叹为观止。“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做这个节目我们传递的价值观定义,我们不是教人巧舌如簧,而是要让大家知道,生活中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用话语解决,打开心扉,完整、真实、有力量地来表达自己,就能赢得对方的信任。这是个自我表达的年代,你的观点、呼吁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人听到,这就是话语的力量。”
于是,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有男选手酣畅淋漓表达对继父的爱,有残疾人选手娓娓道来述说自己的经历,也有一位90后女孩振臂高呼为自己的群体发声。选手们的话题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节目播出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如是评价:“观众可以轻易在节目当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意见或观点透过演讲者的口传达出来,获得共鸣,同时还可以在观看过程当中得到很多的启发,这是一档电视节目很难得的价值体现,这款节目如果能为当下社会中比较纠结的问题提供一些智慧,那么这样的节目就是很好的节目,是节目最大的收益。通过这个节目人为的设计能看到社会的话语游戏规则、表达游戏规则、倾听游戏规则。”
仅有价值观不够,还要做得好看。《超级演说家》由林志颖、乐嘉、李咏和陈鲁豫担任导师,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选手在舞台上进行约5分钟的演说。300位现场观众利用手中的表决器向选手投出支持或反对票,反对票过半,选手将直接淘汰。反之,支持票过半,将进入导师选人阶段。节目以导师战队的对抗为主要形式,最终将诞生一名“中国最会说话”的人。说话到底有没有感染力,节目更多地把权力交给现场观众,这也符合节目组设置的“说话是给大家听”的原则。
《超级演说家》最大创新之处在于,用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表达摆脱了多年来谈话类节目一人演讲或者几人聊天的窠臼,引入环节、赛制、导师、新鲜的话题、真人秀等元素,将“说话”的内核与选拔的外壳相嫁接,创造了谈话类节目新的体裁。通过这种体裁,《超级演说家》将不同风格的导师和选手装进去,以真人秀的方式呈现了选手的成长历程。
第一季《超级演说家》以选手演说为主,选手之间的正面交锋,比如辩论没有太多呈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可看性。曹志雄表示,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很多选手不适合辩论,另外是政策风险。”
今年4月份,安徽卫视即将推出《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新的一季将在赛制、环节、导师、话题等方面有所升级,也会考虑呈现辩论的部分。同时,节目将引入国外操盘格莱美的舞美灯光团队,更加突出装置的引领作用。
曹志雄清楚地知道,《超级演说家》距离一档成熟的节目模式来说尚需要走更远的路。“从原创到模式是很慢的过程,因为只有当节目播出后才能看到它的效果,修正的部分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也许到了第三季、第四季,节目模式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