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名主义”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受批判的部分,甚至经常被拿来当作嘲笑儒家“迂腐”的例子。其实如果深入分析,“正名主义”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名”本是“虚”的,但当它一旦和现实的事物发生具体的联系,便有了一种规定性的力量。其实归根结底,儒家所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力量,儒家希望通过“名”这样一个“轻巧”的东西,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得社会的发展多了一份约束的力量。“正名主义”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有高度的意义。
【关键词】正名主义;意识形态;社会秩序
“正名”说是儒家重要的政治学说。《论语·子路篇》中有一段对话,子路问孔子为政之要?孔子答曰“必也正名乎!”子路笑孔子迂腐,而孔子则严肃的教育了他一番,并讲了“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如果“名不正”,则百姓将“无所错手足”,国家将会陷入混乱。
孔子高度重视“正名”的意义。《左传·成公二年》记录孔子的言论:“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名”被当成了比“器”更重要的东西,所谓“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名”是国家权威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对“名”的掌控,则将没有“威信”来守护“国之重器”,最后将导致政亡国灭,后果极为严重。
孔子曾对酒器兴发无奈的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杨伯峻解释道:“觚有棱角,才能叫做觚。可是做出棱角比做圆的难,可能孔子所见的觚只是一个酒器,而不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的了。但也名为觚,因之孔子慨叹当日事物名实不符。”1孔子生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的混乱时代,益发感到“正名”的必要,然而“道不行”的现实只能令其空有感慨。
“正名”说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孔子之前,管子就曾说:“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国语·齐语》)可谓是“正名”的先声。而后孟子亦多有阐发,而荀子、董子则有专篇论述。《荀子·正名》云“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则一焉。……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云“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义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春秋繁露?玉英篇》则云“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后世附和者比比皆是,皆高度强调了正名的意义。
“正名”何以如此重要?梁启超说他小时候读《论语》这章,也和子路一样觉得孔子实在太过迂腐了,这恐怕亦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梁启超广读群书后,则明了其中存在深意。“正名何故可以为政治之本也?其作用在于使人顾名思义。”2冯友兰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物之要素或概念也。”3“名”的重要作用,在于其“义”。
“名”相当于逻辑学上所说的概念。概念一方面是从具体事物中主观抽象出来的,另一方面自归纳出来后,其又有了客观规定性。如“善”一开始从日常言行中归纳出来,而自归纳出来后,它所指的便不是某种具体的“善”的行为,而是某些抽象特征的集合,符合这些特征的,可以称为“善”,不符合这些特征的,便不能称为“善”。“善”这个“名”之下蕴含着客观的“善”的标准。
“名”的作用正在于此,符合一定的标准,便可以用这个“名”来称呼,不符合,便不能用这个“名”来称呼,给事物或者人冠以什么样的“名”,便包含了人们的是非判断。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指的正是名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准绳。《韩诗外传·卷五》中有一个常被引用的具体例子:“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充分体现了正名的意义。
关于孔子与齐景公的一个对答,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辜鸿铭打趣说这里还得加两条,即“官官,商商”,他说,“盖今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此天下之民所以几成饿殍也。”4什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记·大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荀子?君道》云:“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文。”儒家给君臣父子都下了明确的定义,而君臣父子诚然都符合这样的标准,这个社会无疑是十分和谐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准绳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名,名充斥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说我们不断的在用“名”来判断各种言行,来衡量这个社会。《吕氏春秋?审分览》云“今有人於此,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百官,众有司也;万物,群牛马也。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故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百官与群众都需要用“名”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规范自己的言行,社会离开了“名”一刻也不行。于是如果名正了,那么社会便会显得有秩序,而如果名乱了,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因此正名在儒家的政治学中占据了至高的地位。
而孔子做《春秋》,正是利用“名”,来给予不同人物在历史中一个“正确”的位置,一个符合儒家仁义道德的评价。他使得不同的人“名”“实”相符,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便给予什么样的“名”,“好人”将因此“名”而得以彰显,“恶人”则将因此“名”而遗臭万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就是“名”的力量。 但这只是儒家理想化的想法。“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力量,能发挥怎么样的作用,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同时如果深入审视,其自身也有诸多的局限性。
首先,“名”确定之后,固然有客观规定性,但我们每个人对“名”的理解都是主观的。同样的“名”儒家有一套说法,道家有一套说法,墨家有一套说法,而且各都说的十分有理。纵是儒家之间,也是有不同解释的。纵然可以借用国家强制力来推行某个概念,但概念所能涵盖的永远只能是其中的要素,
比如“狗”这个概念在词典里有具体的定义,但我们理解的“狗”却是与我们所见的“狗”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所见的都是藏獒,大约会以为 “狗”都是如此的凶猛,反之如果我们所见的都是吉娃娃,大约会以为“狗”都是如此可爱的。也就是说,“名”的定义永远无法涵盖所有方面,相关细节只能通过不同人的具体实践去补充,每个人对于同一个“名”的理解,都会有所偏差,有时候偏差可能会十分巨大。我们很难对名有一个充分的、统一的理解。
其次,即使对于“名”的根本性规定,也可能存在的巨大的争议。究竟该听谁的?固然可以用行政的方式强制推行某种概念,但强制推行,人们心里怕未必能全然认可,没有真正的认可,那么便容易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于是所谓欺世盗名者比比皆是。
再次,对“名”的认识,是可以不断发展的,“百科全书派”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其赋予“名”全新的含义,由此颠覆了人们对旧世界的理解。这也证明了“名”固然有其主观规定性,但也有主观局限性,一个时期人们对“名”的理解停留在一个水平,但这并不代表“真理”,非要用它来普遍衡量一切,那面造就许多“冤假错案”。
此外,“名”只是一个标准,但是如何利用这个标准来判定事实,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活。也就是说,“正名”的实际操作性存在诸多困难。现实往往不是“名”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名”只是一个大纲似的概括,只能包含一定的要素,而事实是多方位的,是立体的,并且可能是多种情况混杂的,“名”只是一个“相马经”,如果按图索骥,可能找来的只是“蟾蜍”。而在事实难以辨别清楚的情况下,挥舞“名”的大棒,可能造成许多恶劣的影响。我们当初所谓的“反右”不正是鲜明的例子么?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谁来决定这些名号的授予?一个社会流行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决定的,同样的,赋予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内涵,或者把什么样的名给予什么人,也是统治阶级决定。如果没有权力基础,“名”是无从可正的。其实,儒家学说最重要的弱点,正在于几乎将一切都寄托给有着高尚道德修养的统治阶级,或者说他们希望培育出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君子”来统治人民。然而权力的规则并不是儒家想象的那么天真,道德学说在现实面前往往不过成了人们的伪饰,“名”与“实”在现实面前渐行渐远。
既然“正名”如此困难,那么是否我们就应该要放弃?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共产主义理想无比艰难,但那应该是我们坚定不渝的追求。假如有一天,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符合一定的标准,我们通过“名”便真正可得知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是什么样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谐运行,这样的社会是值得追求的。
总而言之,“正名”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实行起来有诸多局限性。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正义社会”所必须要追求的。
注释:
1.《论语译注》P70
2.《先秦政治思想史》P83
3.《中国哲学史》P56
4.《辜鸿铭讲论语》P213
【关键词】正名主义;意识形态;社会秩序
“正名”说是儒家重要的政治学说。《论语·子路篇》中有一段对话,子路问孔子为政之要?孔子答曰“必也正名乎!”子路笑孔子迂腐,而孔子则严肃的教育了他一番,并讲了“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如果“名不正”,则百姓将“无所错手足”,国家将会陷入混乱。
孔子高度重视“正名”的意义。《左传·成公二年》记录孔子的言论:“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名”被当成了比“器”更重要的东西,所谓“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名”是国家权威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对“名”的掌控,则将没有“威信”来守护“国之重器”,最后将导致政亡国灭,后果极为严重。
孔子曾对酒器兴发无奈的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杨伯峻解释道:“觚有棱角,才能叫做觚。可是做出棱角比做圆的难,可能孔子所见的觚只是一个酒器,而不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的了。但也名为觚,因之孔子慨叹当日事物名实不符。”1孔子生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的混乱时代,益发感到“正名”的必要,然而“道不行”的现实只能令其空有感慨。
“正名”说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孔子之前,管子就曾说:“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国语·齐语》)可谓是“正名”的先声。而后孟子亦多有阐发,而荀子、董子则有专篇论述。《荀子·正名》云“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则一焉。……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云“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义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著。”《春秋繁露?玉英篇》则云“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后世附和者比比皆是,皆高度强调了正名的意义。
“正名”何以如此重要?梁启超说他小时候读《论语》这章,也和子路一样觉得孔子实在太过迂腐了,这恐怕亦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梁启超广读群书后,则明了其中存在深意。“正名何故可以为政治之本也?其作用在于使人顾名思义。”2冯友兰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物之要素或概念也。”3“名”的重要作用,在于其“义”。
“名”相当于逻辑学上所说的概念。概念一方面是从具体事物中主观抽象出来的,另一方面自归纳出来后,其又有了客观规定性。如“善”一开始从日常言行中归纳出来,而自归纳出来后,它所指的便不是某种具体的“善”的行为,而是某些抽象特征的集合,符合这些特征的,可以称为“善”,不符合这些特征的,便不能称为“善”。“善”这个“名”之下蕴含着客观的“善”的标准。
“名”的作用正在于此,符合一定的标准,便可以用这个“名”来称呼,不符合,便不能用这个“名”来称呼,给事物或者人冠以什么样的“名”,便包含了人们的是非判断。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指的正是名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准绳。《韩诗外传·卷五》中有一个常被引用的具体例子:“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充分体现了正名的意义。
关于孔子与齐景公的一个对答,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辜鸿铭打趣说这里还得加两条,即“官官,商商”,他说,“盖今日中国,大半官而劣则商,商而劣则官。此天下之民所以几成饿殍也。”4什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记·大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荀子?君道》云:“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文。”儒家给君臣父子都下了明确的定义,而君臣父子诚然都符合这样的标准,这个社会无疑是十分和谐的。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准绳是无处不在的。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名,名充斥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说我们不断的在用“名”来判断各种言行,来衡量这个社会。《吕氏春秋?审分览》云“今有人於此,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百官,众有司也;万物,群牛马也。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故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百官与群众都需要用“名”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规范自己的言行,社会离开了“名”一刻也不行。于是如果名正了,那么社会便会显得有秩序,而如果名乱了,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因此正名在儒家的政治学中占据了至高的地位。
而孔子做《春秋》,正是利用“名”,来给予不同人物在历史中一个“正确”的位置,一个符合儒家仁义道德的评价。他使得不同的人“名”“实”相符,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便给予什么样的“名”,“好人”将因此“名”而得以彰显,“恶人”则将因此“名”而遗臭万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就是“名”的力量。 但这只是儒家理想化的想法。“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力量,能发挥怎么样的作用,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同时如果深入审视,其自身也有诸多的局限性。
首先,“名”确定之后,固然有客观规定性,但我们每个人对“名”的理解都是主观的。同样的“名”儒家有一套说法,道家有一套说法,墨家有一套说法,而且各都说的十分有理。纵是儒家之间,也是有不同解释的。纵然可以借用国家强制力来推行某个概念,但概念所能涵盖的永远只能是其中的要素,
比如“狗”这个概念在词典里有具体的定义,但我们理解的“狗”却是与我们所见的“狗”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所见的都是藏獒,大约会以为 “狗”都是如此的凶猛,反之如果我们所见的都是吉娃娃,大约会以为“狗”都是如此可爱的。也就是说,“名”的定义永远无法涵盖所有方面,相关细节只能通过不同人的具体实践去补充,每个人对于同一个“名”的理解,都会有所偏差,有时候偏差可能会十分巨大。我们很难对名有一个充分的、统一的理解。
其次,即使对于“名”的根本性规定,也可能存在的巨大的争议。究竟该听谁的?固然可以用行政的方式强制推行某种概念,但强制推行,人们心里怕未必能全然认可,没有真正的认可,那么便容易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于是所谓欺世盗名者比比皆是。
再次,对“名”的认识,是可以不断发展的,“百科全书派”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其赋予“名”全新的含义,由此颠覆了人们对旧世界的理解。这也证明了“名”固然有其主观规定性,但也有主观局限性,一个时期人们对“名”的理解停留在一个水平,但这并不代表“真理”,非要用它来普遍衡量一切,那面造就许多“冤假错案”。
此外,“名”只是一个标准,但是如何利用这个标准来判定事实,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活。也就是说,“正名”的实际操作性存在诸多困难。现实往往不是“名”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名”只是一个大纲似的概括,只能包含一定的要素,而事实是多方位的,是立体的,并且可能是多种情况混杂的,“名”只是一个“相马经”,如果按图索骥,可能找来的只是“蟾蜍”。而在事实难以辨别清楚的情况下,挥舞“名”的大棒,可能造成许多恶劣的影响。我们当初所谓的“反右”不正是鲜明的例子么?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谁来决定这些名号的授予?一个社会流行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决定的,同样的,赋予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内涵,或者把什么样的名给予什么人,也是统治阶级决定。如果没有权力基础,“名”是无从可正的。其实,儒家学说最重要的弱点,正在于几乎将一切都寄托给有着高尚道德修养的统治阶级,或者说他们希望培育出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君子”来统治人民。然而权力的规则并不是儒家想象的那么天真,道德学说在现实面前往往不过成了人们的伪饰,“名”与“实”在现实面前渐行渐远。
既然“正名”如此困难,那么是否我们就应该要放弃?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共产主义理想无比艰难,但那应该是我们坚定不渝的追求。假如有一天,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符合一定的标准,我们通过“名”便真正可得知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是什么样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谐运行,这样的社会是值得追求的。
总而言之,“正名”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实行起来有诸多局限性。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正义社会”所必须要追求的。
注释:
1.《论语译注》P70
2.《先秦政治思想史》P83
3.《中国哲学史》P56
4.《辜鸿铭讲论语》P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