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般安静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美,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的心卷里反复吟诵,反复咀嚼,才可得其深韵。比如露重的晚秋和如诗如画的残荷。
  会爱上荷,是不奇怪的。那么多年的朝夕相处,那么多次的凝眸对视。她盛开时的娇艳醉人,她初绽放的带露含羞,她的娉娉婷婷,她的勃勃生机,抑或她那可以将生命的火种毫不遗力点燃的自信,都曾经那么令我着迷不已。那时的我,青春如她,芳华里也有她的影子,浓烈、张扬、释放。那会儿的我,把外在的美看得比生命还要重,不着高跟鞋,不化个美妆,是绝对不走出家门的。那会儿的我,最怕见到叶残花落,因为萧条与颓败,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就连寂寞灰色的秋天,特别是了无生气的晚秋,都令我下意识地抗拒。
  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往往会变得“情好朴素,不尚虚饰”。也不是不装扮了,只是妆容上越发喜欢淡雅,棉麻布衣成了最爱。一本书,一张琴,一个人的瑜伽,足以让我沉静、独自欢喜上一天。心静了,语也轻了,就连走路的步伐似乎也不知不觉慢了下来。语轻步缓地,唯恐扰了周遭的一切,哪怕是在脚边穿行的小蚂蚁……就在这样的心境里,我遇见了荷。不,是遇見了残荷,含蓄而静安,独守一隅的残荷。枝叶凋零,灰头土脸。然而就这么一眼,她却惊艳到我,轻易地把我掠获。只是,这一池荷花我日守夜守近十年,她的美,她的语,她的韵,她的每一个姿态,我都了如指掌。何来惊艳之觉?更何况还是我最不屑的花落叶残之姿?
  只是,此刻的我,心意是如此真实,百般情愿臣服于她的裙下。这样的心情,就如两年前邂逅汤唯主演的电影《晚秋》。也是在那会儿,晚秋的安静,晚秋的诗意,晚秋的萧瑟,晚秋的别样美丽才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撩我心魄……人们怀疑这场短暂邂逅爱的真实,可我却是笃定的。我知道,也愿意相信,爱是很简单的事,是一个瞬间的事。就如眼前静默不语的残荷,不动声色地就将我掠获。我的慌乱与羞怯不亚于少女时期的怀春,七上八下的心跳,令我只敢远远地观望。
  远观残荷,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恣意。她意态静穆,古朴拙然,每一根枯枝都清风透骨,每一片残叶都沉静柔美,就连那记录生命的果蓬都似要开出花儿来。原来残荷的世界里,没有绝望,没有落寞,也没有悲伤。如同电影《晚秋》里灰蒙蒙的安静,不语却自带力量。是的,时值晚秋,荷残香冷。此情此景,若是搁在以往,我善感的心定会为此生生发疼。可此刻并不,我的眼里分明被喜悦填满———眼前,由晚秋和残荷共同铺设起来的阔朗远意,是如此的跌宕、迷人,合二为一。原来残荷的低婉清凉,描的就是晚秋的阔清舒朗;残荷的恬静远意,即是晚秋的明亮澹泊;残荷的浓光清晓,就是晚秋的澹色烟昏……原来,荷的声在心内不以外喧的寂静是与生俱来的;原来,晚秋透见生命的慈悲里装满了辽远的天地与万物;原来,素净才是最动人的装扮;原来,安静才是最具力量的。是的,晚秋里的荷,形销骨立,身上已没有了取悦于人的色彩。可是,此刻的她却气象万千,熠熠生辉……
  一种我无法诠释的称为气息的东西,就在此刻腾腾升起……就在这一瞬间里,我喜欢上了残荷,喜欢上了晚秋,喜欢上了自己的样子。棉麻布衣,止水般安静的自己。
  选自《福建日报》
其他文献
秋高气爽,门口的石榴树累得弯下了腰。我蹲在树下,想为它拍一张日出时分的逆光照片,一枚藏在枝叶深处的笑石榴突然闯进了我的眼帘。小时候,老屋的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沧桑的树干虬曲交错,华盖如伞高过了屋檐。每年夏天,满树石榴花红红火火,令低矮的泥墙小院蓬荜生辉。父亲在树荫下用一根牛骨拨槌打绳儿,我就踢毽子跳方格写作业,被它偷偷地别一朵石榴花在发间,是常事。石榴的雄花像金盏,雌花像肚腹微凸的花瓶。花谢后雄花回
爱我的和我最爱的二姑姑走了。那个从台北移居洛杉矶、在洛杉矶一住四十多年的父亲的二姐,于二〇二〇年三月二十一日长辞于世。  那个在饥荒年代通过香港朋友给我们寄来香肠、奶粉、白糖的严家最不受待见的二小姐,在一个瘟疫横行、春风沉醉的日子里永远闭上了眼睛。  那个留下的家产提供了我们严家三代人十多年的服装面料、制鞋皮革、织毛衣的绒毛线、蕾丝花边、指甲油和香奈儿香水的深惠于我们的姑姑,突然撇下了我们。  那
春天来临的第一个征兆,不是柳树干硬的枝条上裹了淡若轻烟的青纱,不是去年扔在阳台上的花盆里抽出细若蚁腰的叶柄,而是忽然有一天出門发现天空变高了———像是被谁一下顶开了盖子,阳光毫无障碍地从极高处倾泻而下。忽然会有点眩晕,就像是睁开眼发现自己在升往天空的电梯里。这时各式各样的鸟叫也清晰起来,咕咕,唧唧,啾啾……虽然听不懂,媚丽得很,婉转得很。有些树还一片叶子也没,但鸟儿们不挑剔,穿梭上下,迷离左右,并
这是多年前的一个故事。那时我在湘西南的一座城市里生活。在这城市中心的休闲广场,晨练的人很多。我也常去晨练,在广场边上,我常看到一位瘦小的拉二胡的卖艺老人。那是一个明媚清新的早晨,太阳正慢慢升起,大地镀上了金色。晨练后,出于好奇,我与老人聊了起来。老人穿戴干净。这使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尽管那时我们兄妹穿着缝补过的破旧衣服,但父母总让我们保持着整洁。父母常说人穷志不短,不要因为家里穷而使自己失去追
我妈妈住在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县城。我曾经问过好几次她小时候的故事,她一次也没讲过自己的妈妈,包括我的后姥姥(她的后妈)。我小时候曾去姥爷家所在的乡下玩,在我和姐姐有限的童年记忆里,后姥姥是慈爱和蔼的。  春节将至,八十三岁的妈妈住进了医院。  这天晚上,我挤在她的病床上给她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常常闭着眼睛听的她,在我停顿时有时睁开眼看我。  读完时她看着我说:“真苦啊!”  我感叹:
大寒那天,太阳正好。朋友说,可以晒被子了。我说,不行。没有力量。  老农说,这牛力气不小。他打量牛的蹄子、毛发的光亮,抚摸牛身肌肉的饱满,观察牛行走的姿态。这种力量人们叫它辨识力。  看一棵树从崖壁的石头缝里生出,并长大。看冬天烧过的枯草地,春风一吹,又是生机盎然。看初生的婴儿啼哭,看刚刚生产的母亲微笑。这些都是力量,它的名字叫生长,它来自大自然又归于大自然。  听一首歌,观一段舞蹈,欣赏一场音乐
一场由武汉蔓延至全国的疫情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也注定将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前方,无数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放弃阖家欢乐的时光,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后方,有人组织赶制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物资,有人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有人宅居在家里利用难得的时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响应党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的号召,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为这场战“疫”贡献力量。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质量。当下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
大凡有过一些人生阅历的人,对幸福的涵义会有不同寻常的理解。这就好比饮茶,有人喜欢清淡、有人喜欢浓酽,有人喜欢西湖龙井,有人喜欢陈年普洱。年轻的时候,一度不满于现实的庸常,探究过幸福的奥秘,到底是阅历太浅,心气浮躁,归于枉然。年轻的时候,总是羡慕那些沉稳端庄、知性温婉的中年女性,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像她们那样,静若幽兰,韵致优雅活得不疾不徐让人羡慕。然而,人到中年,每日被生活和工作追赶着,诗意顿失,身心
给一个省级散文奖当评委,看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一部给我的印象极深,那就是太像散文了,典型的散文范式。才气、感情、思想一样不缺,但读起来不带劲,不刺激,昏昏欲睡。仔细一琢磨,明白了,才气,体现为文字华丽;感情,是大众的体验;思想,是现成的别人的。这样的散文,中规中矩,刻板教条,老实厚道,咋能吸引人?打动人?像吃人家嚼过的馍馍,还有啥滋味?  一位小说家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经典句式“多少年之后”在
岁月如此坚硬,季节如此松软。春风带着狂草的章法,于不经意间,在金盏菊、迎春、茶花、各色玉兰锦簇成团的芬芳中,将属于这个季节的心情纷然乍泄。紫燕的歌声联通了二十四节气的脉络,将大自然的序幕徐徐拉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犹如敲响了一个个奔腾有序的鼓点。许多年过去了,鼓点和鼓点的节奏从来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岁月,是与岁月相依相伴的时间,它苍老了多少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只是,那桃花依然红着脸颊在春风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