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异常反应的护理策略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e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举措,而接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是接种工作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目前尚无一种疫苗绝对安全的情况下[1],疫苗接种引起的異常反应日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接种后,一个儿童2岁前要完成18~20剂次全部疫苗的接种[2],随着接种疫苗剂次数的增多,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若处理不当,会增加人们对疫苗的疑虑,影响预防接种的继续开展,甚至防控良好的传染病都有复发的可能。本文就疫苗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护理策略进行如下综述。
  1 一般反应
  在所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不良反应占98%[3],包括一般反应的90%、异常反应的8%。异常反应中的>70%发生在接种1天内[4],67%左右的年龄小于1岁,不同年龄段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比例与儿童免疫程序的年龄或月龄基本一致,因此对1岁内的儿童接种后第1天要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发生异常反应。除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外,通常局部反应无需处理,稍重的用干净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min,基本能达到消肿、止痛效果。发生全身反应需对症处理,对高烧不退或伴有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院治疗。
  2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是预防接种后发生极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发病急,数分钟至1~2小时内出现症状,重症反应未及时救治会迅速死亡。国内文献[5]报道,接种疫苗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最短1min,最长4h,平均为10min。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体差异、疫苗种类、疫苗成分、接种剂次等等,过敏史是影响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重要因素,性别、年龄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无关。
  接种前接种人员要做好一般预防性体检,并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及接种禁忌证,且如实记录。准确掌握禁忌证,用其他药物后禁立即接种疫苗,通常疫苗接种剂次越多产生过敏的机率就越大。多次接种过无过敏反应的儿童,再用时仍应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接种后5~30分钟出现临床症状[5]。因此,儿童接种任何疫苗都需
  现场观察至少30min,同时现场观察结束未发现异常情况的,再交代家长或监护人在4h内还应多加注意,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对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平卧、吸氧、安静、保暖,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剂量1/3 支(0.33mL)。若症状无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1次;使用肾上腺素5min后病人未好转,可以重复使用,但最多只能注射3次;同时肌肉注射苯海拉明和使用激素(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待病情稍好转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h,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因此,接种任何疫苗都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准备好相应急救药品和器械,以防出现严重反应时,便于救治[6]。
  3 无菌性脓肿
  无菌性脓肿一般预后良好,但脓肿破溃排脓,或表面愈合、深部仍在溃烂形成脓腔,久治不愈,或手术切开排脓遗留术后疤痕。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DPaP)的无菌性脓肿的估算发生率为0.11/10万剂[4]。接种DPT、乙型肝炎疫苗后发生无菌性脓肿,切开引流遗留术后疤痕。
  为减少无菌性脓肿的发生,注射疫苗前须充分摇匀,且注射剂量准确;同时根据不同疫苗的使用要求,选择正确的接种部位、注射途径和使用剂量。对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注射太浅,可引起局部反应或注射部位脓肿[4]。出现无菌性脓肿(2~3周后发生),未破溃前切忌切开排脓,以防久不愈合。若脓肿已破溃或发生潜行型脓肿且有空腔则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进行扩创,剔除坏死组织。若有继发感染,应加用氯霉素、新霉素或磺胺药等药物治疗,同时3%硼酸溶液冲洗伤口,外敷10%鱼肝油软膏[7]。
  4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常常预后良好,但病情较重或因延误治疗损伤肾脏发生紫癜性肾炎,则可能遗留永久性损伤。预防接种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多见于麻疹减毒活疫苗(MV)、风疹减毒活疫苗(RubV)。接种卡介苗(BCG)、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白破联合疫苗(,DT)、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群流脑疫苗、甲型肝炎疫苗(HepA)、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后均有报告。其原因可能是疫苗作为一种致敏因素,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较强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损伤[8]。全国2011年MV过敏性紫癜的估算发生率为0.13/10万剂[4],发生率很低。
  对容易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疫苗注射后要吩咐家长注意观察,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皮疹及皮肤紫癜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多发生在四肢及臀部,做好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皮疹形态、颜色、数量、部位,有无新出血点,详细记录每日皮疹变化[9]。加强锻炼,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指导家长按医嘱坚持给患儿服药,讲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用激素要逐渐停药并注意观察副反应,不可突然减量、停药。在病情未痊愈之前不要接种各种预防疫苗,痊愈3~6个月后才能进行
  5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
  控制和消灭脊灰最重要的措施是接种OPV,但在服苗者中出现了极少数VAPP病例,造成患儿出现明显的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后遗症。VAPP诊断标准:有明显的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的后遗症[10]。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研究显示:按OPV使用剂量计算,服苗者VAPP发生率仅为0.15/100万[11],所有参加国VAPP的危险性均<1/100万剂[10]。美国1980~1994年的报告发生率为1/240万剂[12]。Andrus等分析了拉丁美洲1989~199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VAPP发生率为1/150万~1/220万份疫苗[13]。Joca报告,在英国VAPP发生率为1/140万[14]。   为减少VAPP的发生,接种疫苗时应理解并严格掌握禁忌证,首次使用OPV的应详细询问儿童健康状况,遇到肛周脓肿和反复感染、早产、免疫缺陷、长期腹泻等状况应推迟接种或建议使用脊灰灭活疫苗[15],且30分钟内避免进食温度超过370C的食品,30天内尽量避免臀部肌肉注射,以降低激发性麻痹发生的危险。第2、3次接种前,婴幼儿上次接种OPV若有无发热、腹泻、双下肢肌无力等症状表现,须暂停接种,待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接种。采用IPV-OPV序贯策略,能够有效减少VAPP的发生[16]。
  6 卡介苗异常反应
  过量深部注射卡介苗可引起局部脓肿、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或骨髓炎等反应,也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原因可能是超量所致的机体内抗体强烈反应,导致后遗症发生[11]。宋文虎的研究显示卡介苗接种后包括癜痕瘤、皮疹、眼症等非特异性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2.5/10万[17]。来自国际痨联报告1948 ~1973年全世界接种卡介苗13.85亿后,全身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率在0.22/100万左右,大多发生在免疫缺陷儿童。卡介苗淋巴结炎是卡介苗最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国家监测系统报告2011年估算发生率为4.53/10万剂[4]。略高于李克莉等报道[18] 的2009~2010年卡介苗淋巴结炎估算发生率。
  为减少卡介苗异常反应的发生,接种卡介苗时部位要对、剂量要准,皮内注射越浅越好,注射越深局部反应越大,超剂量深部注射后,机体可能会发生全身性反應、较强烈的局部反应和淋巴结反应[19]。加强接种人员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增强责任心,规范操作制度,切实履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杜绝错种、误种的事故发生。出现小水疱或脓疱时使用1%龙胆紫溶液涂搽,使其干燥结痂;大水疱或脓疱先用灭菌注射器抽出液体,然后涂搽1%龙胆紫溶液;出现溃疡时,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然后局部涂撒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用无菌纱布包扎,每1~2天换药一次[7]。
  7 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Arthus反应是一种罕见的接种疫苗后发生的变态反应,重复注射某种疫苗后易发生,持续月余,预后良好。重者注射部位坏死,深部组织变硬,个别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发生坏死和溃烂,较罕见。全国2011年HepB Arthus反应估算发生率0.01/10万剂,多见于抗血清治疗,偶见于接种伤寒疫苗、麻疹、HepB [11]。
  Arthus反应范围较小,仅有红肿或硬块时,一般不需处理。症状较重者可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如有组织坏死,可用激素注射,连用1周。 局部保持清洁,加强护理,防止感染,也可用中药生肌散,促使坏死组织更新[20]。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会对被种者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害生命。为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应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知识培训,提高应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能力;认识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其后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各种反应的处理方法;规范疫苗的使用和管理,降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民众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认识。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合理解释、规范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降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疾病控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104-132.
  [2] 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S].2007-12-30.
  [3] ]谢广中等.免疫接种的反应和处理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8-51.
  [4] 武文娣,李克莉,郑景山,等.中国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疫苗与免疫,2013,19(2):97-109.
  [5] 常利民,王华庆.接种疫苗所致过敏性休克临床特征的系统评价[J] .中国疫苗与免疫,2011,17(4):368-373.
  [6] 王富珍,崔富强,刘大卫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0例婴儿死亡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J] .中国疫苗与免疫,2009,15(1):52-56.
  [7] 王鸣.实用免疫接种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7-207.
  [8] 马传贞,王智侠,候树平,等.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近况[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1-20.
  [9]王芳.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9(10):2759-2760.
  [10] Esteves K. Safety of 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result of a WHO enquiry[J].Bull WHO,1988,66(6):739.
  [11] 吴冰冰,刘大卫,武文娣,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遗症的危险性综述[J].中国疫苗与免疫,2009,15(6):554-557.
  [12]CDC.Paralytic poliomyelitis-United States.1980-1994[J].MMWR,1997,46(4):79-83.
  [13]Andrus JK,Strebel PM,deQuadros CA,et al.Risk of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in Latin America,1989-1991[J].Bull WHO,1995,73(1):33-40.
  [14]Joce R,Wood D,Brown D,et al.Paralytic Poliomyelitis in England and wales,1985-1991[J].British Medical Joural,1992,305(6845):69-70.
  [15]金江基,缪仕栋,许秋芳.等,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2例报告[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3):89-90.
  [16]WTO.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意见[J].Wyly Epidem Ree,2010,85(23):213-228.
  [17]宋文虎.卡介苗接种的少见并发症[EB].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1994-2009:28-30.
  [18]李克莉,刘大卫,武文娣,等.2009-2010全国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免疫与免疫,2012,18(3):252-260.
  [19]欧阳淑萍.1例卡介苗接种事故调查处理报告[J].中国疫苗与免疫,2010,16(4):377-378.
  [20] 张杏婷.浅谈儿童在预防接种中的过敏反应和处理方法[J].广东科技,2013,3-4:15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
期刊
【中圖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临床观察表明,分娩虽是自然规律,但不少临产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产妇的这些心理反应,将有可能导致产程延长,造成心理性难产,甚至给母婴带来各种并发症。本文从产妇临产前的心理状态入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帮助其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依据每天标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的制订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和修正的循环过程,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有时、有序、有效的服务,还能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以促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自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自月经第1~3天开始,每晚睡前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服一个疗程。测定患者服药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服药前后的体内激素水平,观察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血糖监测是每个病区都会遇到的问题,通常接收医嘱的护士,将测血糖的种類(测三餐前、三餐前+22:00、三餐后+22:00、三餐前后+22:00、早晚餐前后、血糖谱等)和床号,写在白班上。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繁忙,每天测血糖人次达到80次以上,出入院病人频繁,移床患者多,白板上若不及时擦去出院者的床号、更改移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除在医院进行治疗,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中度过。因此,对心力衰竭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护理得当可极大减轻心衰病人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大多数急性心衰病人存在诱因如患者是因为肺部感染引起的心衰,那么就要首先控制感染;解决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适当利用利尿药,治疗心衰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当症状出现时发现相对较晚,易于转移复发。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女性情绪、焦虑、恐惧、担心,患者心情很复杂。卵巢对每个女性来说都很重要,卵巢分泌雌激素,当卵巢切除后,患者心理变化较大。患者患卵巢癌一般都要行手术化疗,使卵巢癌患者手术化疗生命质量也不高,复发率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键词】麻疹 护理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是麻疹的好发病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随着普遍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麻疹得病的人逐渐减少,但近几年来成人也时有发生麻疹的状况。一旦发病,可终身免疫。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热,咽痛,眼结膜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小儿烧伤合并感染是小儿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优质的住院期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缩短病程。  【关键词】小儿、烧伤、护理  由于小儿系统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反抗力低,以及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差,烧伤后患儿创面大量血浆渗出和电解质丢失,使小儿烧伤伤情严重、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腹腔灌注化疗是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及恶性腹水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腹腔灌注化疗一般均使用单次钢针穿刺法。科室自2012年10月开始,所有腹腔灌注化疗均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代替传统的腹腔穿刺针,经临床使用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2、方法: 根据病人腹壁脂肪厚度选择合适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