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调整了教育教学的重点,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更要以此为教学目标.而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听讲,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也没有任何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而且学生也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物理知识,能力方面没有任何突破,更提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推动学生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抽象是高中物理的“固有特点”,其内容相较于初中物理也比较复杂难懂.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灌溉”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充当一个聆听者、旁观者,很难让学生从心灵上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以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机械波》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波,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这样的物理情境: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教具——一条绳子.师:下面,有哪位同学愿意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游戏操作呢?我们两个各自抓住这条绳子的一端,然后我们将绳子拉直,并放在地上,注意你的手不要松开绳子,我们两个要一直抓着这根绳子的两端.然后,我抓着这根绳子的这端轻轻的左右方向摆动一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根绳子的变化,并思考一下,这根绳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绳子又是以怎样的规律变化着?在教师做完这个游戏后,学生发现这条绳子开始在离教师这一端近的一段绳子呈波浪形状,而且教师这端摆动了之后,过了段时间另一端才有反应.学生在教师开始做游戏的那一刻,就被带入到了这个物理情境中,而且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出现的这个游戏结果有极大的好奇心,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对学习物理知识充满了热情.于是,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开始了探索,创新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有的自己重新做这个游戏继续观察;有的开始在课本上寻找自己的答案等等.总之,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的对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向着波的知识方向进行思考.由此可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 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问题是活跃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工具,有效提问这一教学方法能很好的实现这一工具的价值.而且它的使用,能够促进物理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一直都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任何独自思考的时间,也没有任何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碰撞,剥削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充满生命力的问题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为了让物理课堂活力四射,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提问.师:同学们,你们在观看足球比赛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发现,有的运动员在玩球的过程中会用头部来顶球.相信你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也尝试过用头部去顶足球.可是,如果我将足球换成一个实心铅球,让这个铅球以和足球同样的速度向你飞来,你还敢用头去顶吗?学生们听到老师的假设后,感到非常的可笑,除非他想不开,否则不可能会用头去顶飞来的实心球,这是明显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学生还说:“让我用手去接,我都不敢.”这时候教师趁机提问:明明都是一样的运动方式,只是球变了,为什么就不敢用头去顶了呢?其中有什么奥秘是我们不知道的吗?教师的问题使学生陷入了沉思.学生对这些现象也非常熟悉,这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但却不知道这一现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好地体验了物理知识的价值应用.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推动学生思考,利用问题为学生指[JP3]明方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加快了教学目标的达成.[JP]
  3 鼓励猜想,推动学生创新思考
  许多伟大的发明名家都是通过自己大胆地猜想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猜想是创造的开始.然而,在课堂中教师总是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存在,习惯于将真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猜想,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的时候,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有哪些因素,而是选择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地猜想它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生1:老师,我认为它的影响因素有可能是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接触面的材质.生2:我认为还可能与物体与其接触面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生3:还可能与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的大小有关,也可能物体的材质也是影响它大小的一个因素.师:同学们,你们都很棒!你们的这些猜想都有可能是正确的,联系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到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你们说的因素有没有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与此同时,学生对真理充满了好奇,也很想确认自己的猜想的准确性.因此,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其知识的探究中.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采用鼓励学生猜想的教学方法,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4 自主实验,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如今的物理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包办”教学模式,不再将知识全部讲解给学生,而是为学生预留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再承包整个实验操作,而是将学生带入到实验室中,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带入到实验室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而且教师早已为学生备好各种实验工具:电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刻度尺、导线、小车以及钩码,让学生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组织学生自由结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很快就组装好实验设备.之后,学生让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开电源,纸带上会被打出多个点,之后学生便共同分析探讨这些点.小组成员都参与其操作中,有学生测量,有学生记录数据,有学生进行计算.为了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学生将此实验重复操作了数次.当然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要适时的深入到小组内部,为其适当的指点迷津.学生经过自主实验,自主探究,对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种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落实了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自由发挥,体验知识的形成,感受生成的乐趣,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教育教学的今天,教师要注重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教师在今后教学物理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变换自己的课堂教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思考,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其他文献
有效性的正确定义关乎着教学的真正效果,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有效性的的教学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有效性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而且物理作为一门科学课程,有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培养功能,对学生将来科学方面的发展或是在处理问题方面都很有帮助.  1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也能帮助他们尽快的理解,还是学习更多.但是因为物理学科特有的强逻
翻转课堂是当下的一个热门教学词汇,但正如每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一样,要将美好的概念变成可操作的现实,还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笔者翻阅了与翻转课堂相关的诸多文献,发现当前对翻转课堂的描述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有所举例,也更多的是顶着翻转课堂的帽子行着传统教学的事实,从实质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对翻转课堂作出有意义的阐释.对于这些现象,笔者以为是对翻转课堂可操作性的忽视.而结合这些现状,笔者以为有必要对翻转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强调单元教学的实践模型,其有四个要素: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它提倡“教”为“学”服务,“教”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全身心积极参与、成功体验、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普遍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课堂中学
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基于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学生生活融入物理课堂,加强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设置有效的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体会物理学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文题设计】rn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我国中小学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浪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国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要使高中物理教学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高中物理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必须提升,也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更宽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专业能力,具有更全面和更多创新的教学技能以及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是专业发展
1案例背景  “专家制”小组学习模式是笔者本学年研究的市级个人课题《“专家制”:初中物理小班教学小组学习的一种新模式的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把班上28名学生分为5个小组拼桌上课,每组5~6人,每个组设有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实验等活动.笔者将一学期教学内容分成5~6个知识模块,每个组员认领一块知识模块成为“专家”,如“声学专家”、“物态专家”等.“专家”在本模块学习期间要力争学到本组最好,并且参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完美的学情分析是一份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学情分析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显的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借助于问卷调查、访谈、作业反馈等方式,可以比较充实了获得对学生真实情况的了解,为学情分析提供了最精准的一手资料.  1 学情分析及意义  学情分析,是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整个设计体现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标志.  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流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文中设计的两个教学片段,突显了这两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让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参与实验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的主干路线和策略.教学思路不仅要清晰,有条不紊,而且逻辑性要严密.课堂要讲什么,怎样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层次,循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学期课本中的第六章第3节,主要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其知识点包括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压强知识的应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液体的特点、密度知识为基础.在知识结构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且知道通过观察形变效果来判断压强的大小.在思维能力上,初中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通过演示实验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