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颠:行进方式和搬家法门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翻书的伴随习惯之一,是乱买书。几年前从摊上捡回来的一部“破书”(家长和老师昔日的评语,这话表明他们当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济公活佛》。付钱之际瞥见还有一部《济公后传》,便也都买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儿女见笑,说老爹返老还童;带到班上也怕同事见笑,就塞在乱书堆里。坦率说一句,那书里大量的故事实在不高明:皇权与佛法相结合(活佛身为相爷的“替僧”);神通与无赖行径相结合(抓起新出笼的包子佯作要咬又放下,说是买不起;但既已留下了黑指纹和黄牙印,行为者又是出家人,又气又笑的小贩只得索性布施给他,他便拿去权当送相爷的寿礼);皈依三宝的妖精(“悟禅”)与归顺朝廷的绿林好汉(“多亏徒儿杨雷陈”)相结合。这几结合中浸淫且滴流而出的小市民低级趣味全然压倒了他们在苦难中对侠的仰慕和渴求,愚昧淹没了神话,成为对一卷卷佛教经典的嘲弄。但我还是买了,而且至今不舍得扔掉,因为书中有两个细节我一直挂念。
  细节之一讲的是济公生擒了一个强盗——用定身法固定了他,然后把他扛在肩上,穿过闹市,直奔官府而去。路上行人见而诧异,问和尚怎么回事。和尚答曰:庙里搬家,小和尚搬大和尚。
  另一个讲的是从官府出来,不是奔官府而去:和尚与两个差役当堂领下海捕公文,到外地捕盗。在大堂之上和之下时,大约他还是正常行走的罢。一出衙门口那走法便别出心裁:走三步,退两步;再走三步,再退两步。两差役显然着急了,问道(多半是怯生生的罢?当差者中可算难得一见):这样走法,多咱才能到?答曰:路都是这么走的。
  “路都是这么走的”,书中未必有这句话,有也未必是这个说法。但我懒得去查。老实说,我估计是按自己的理解对故事的总结。然而,济公既行此寓言,则说不说出来、由说书人说出来或众看官循美学原理自行补充以完成认识过程,结论都是一样的:世路如斯,世人行路如斯。放眼历史,这恐怕是如实的写照。所以阮籍哭穷途,鲁迅咏叹“人间直道空”。而济颠笑着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玩世不恭恐怕比后现代派的黑色幽默还要超前。鲁迅先生有名言:有人走了才有路。先生又有“名问”:“娜拉走后怎样?”恕我大胆学舌:有路之后怎样?思路和世路岂不都是这样的么?先行者的仁爱加上后来者的困顿,法相庶几得其全。
  至于济公实践的搬家方式,那似乎恰恰是“佛法精严”的解读。“佛法”之“法”,与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之法至少有一点相通:都要“制下”,而“佛法精严”则包括等级森严在内。不信,就到任何的大雄宝殿去“随喜”一番罢。众佛像不但上下有序,坐立有别,就连个儿大小也都不同。这后一条每每令我不解:这从大至小的系列终不成是在娘胎内有序地定做的么?岂不为难煞人?而且,如来佛慈祥而且含笑,罗汉们有些便已横眉怒目;及至看到山门内外、左右两廊,则护法诸神无非手持凶器,凶像毕露。既有这样的一种排列组合,则庙里搬家若不失序,小和尚势必只得扛着大和尚走。而如若众看官记得前面提到的情节,想到济公肩上端坐如塑像的并非打坐修行的和尚而是一位强人,那就尤其有意思。从强人的角度来看,端坐别人肩上由别人扛着走,自是高人一等且省气力。但这算得什么趣味、属何种的享受或幸福,同样费解。虽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济公身体力行的这种行走方式和搬家法门,在原书原属不同章回,在我的思绪中这两种形象却叠印而重合。众庶人进三退二乃至进二退三之际总是有诸侯高踞肩背之上的;如果踉踉跄跄,颠踬困顿,又有什么办法?思路和世路从来如此,历史写满了无奈。
  转述细节,原应查书,书也已找出来放在案头,却发现早已失去了童年的胃口。那就凭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随便说说如上,幸而不过是闲话。
其他文献
欧洲中心论的多重形式和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并不必然合成一幅和谐一致的图画。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是尝试性地评价有关的主要争论。正像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业已制度化了的社会科学在欧洲过去是作为一种行动开始的。它(被指责)描绘了一幅错误的图画,因为它误解、严重夸大和歪曲了欧洲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欧洲在现代世界中的历史作用。  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批评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和有些彼此矛盾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无
期刊
一九九七年对全球投资(机)者来说是个灾难。首先是东南亚的货币大幅贬值,继而是香港股市暴跌,从而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进一步带动全球股市动荡不安。引起这次灾难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全球金融投机(资)者——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用其金融哲学理论来说:东南亚的货币汇率和香港股市指数的高企是不合理的,而维持这种不合理的人必将受到损失。据说索罗斯在阻击港元汇率时受到损失,但其做空港股指
期刊
一九九七年秋,有事于江西,道出南昌。事毕,主人邀作腾王阁之游。王勃序文传世,已历一千四百多年。在我这一代的老知识分子中,大概很少不在早年就熟悉王序这篇骈文的。我在童年就受父命背诵此文,文中许多字还念不准,更谈不到理解文中的典故了。但是可能就因为这篇序文,使以这个名义建立的高阁,几经兴废,现在还屹立在赣江边上。阁以文存,不能不承认文学魅力的强劲了。  现在这座以钢骨水泥建成的滕王阁,是在民国末年军阀
期刊
四卷本的《新凤霞回忆文丛》即将出版。新凤霞女士是名满中外的戏曲表演艺术大师、散文作家、水墨画家,从六、七岁的幼龄就在京剧舞台上扎了根,七岁起开始学京剧基本功,八岁登台就受到观众的激赏。十四岁改唱评剧一鸣惊人,迅速远近驰名。进入新中国,更以《刘巧儿》、《牛郎织女》、《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以及一些传统剧目名扬中外;而且桃李满园,入室弟子遍全国……五十年代以后,因历次政治运动以病、伤致残
期刊
在《旧约全书》的创世故事里,神花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六天“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神不仅造了人,还“赐福”给他们,并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若干千年过去了,被“赐福”的人终究没有辜负神的期望,果真按神的吩咐“生养众多”(姑且不论是否“生养”过多),“遍满地面”。但一心进步、天天向上的人,却并不满足于那“遍满地面”的绝对霸权。人还要随心所欲地造物,甚至要“造”而非生育自己的子女。这
期刊
要不是撞上推行计划生育的“大运”,我国的人口研究恐怕不会在七十年代初就重见天日。现实的需要使人口学成为一门“问题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形塑了人口学学术群体最基本的研究风格。这固然促成了人口研究的繁荣,可对问题本身过多的偏好,使得研究者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往往不太注意在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不过,《综论中国人口态势》这本论文集,应该属“例外”。  近代以来,学科间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导致学术领域的“诸
期刊
清华大学旧图书馆的四层阁楼,灯光昏暗,倾斜的屋顶使多数地方几乎无法直起身来行走,满是灰尘的地板上,一直堆满了各种各样同样满是灰尘的旧书,让人觉得是一个埋葬多年的古墓,那里边的各种书籍也仿佛是等待出土的文物,当我走进去,在里边慢慢地翻检那些旧日书籍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考古”,在那些尘埃中巡视着过去。在一角的地板上,有几百本形制不一的毕业论文,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从中文系、历史系、外文系、政治
期刊
在一九九六年的中国图书市场,《唐文集》显得朴素、厚重。它昭示着写作的尊严——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似乎已经久违了的写作的尊严。  唐老师始终写得很慢、很艰难。他说过自己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磨,进展甚慢”;他说过有时为了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四、五次,七、八次地,重写过;他说过每写一篇长些的论文,就像生了一场病那样消耗体力。在晚年的一篇短文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这个人时间概念很淡薄,早晨起来,便坐到
期刊
十九世纪俄国革命史上,涅察也夫是一个今人鲜知的名字,至少很多对这段革命史有相当了解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他。对于那些希望从正面意义上叙述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涅察也夫的棘手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极端专制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长期以来这个名字成为了某种禁忌。然而,一部俄国革命史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革命家手册”,那不但是一个缺憾,而且是对这个漫长的革命过程中某种内在连续性的忽视
期刊
新疆人民出版社约一些学人为鲁迅画像,作一个“世纪末”的回顾。  “世纪末”本是人为。人为的东西成了习惯,也就信以为真,似乎这世界真有所谓世纪之分。一年之末,十年之末,百年之末,人们都惯于回首历史。  对过往的回忆是在遗忘了一部分情绪之中进行的,所以往往可以让人“去蔽”,使人比较的澄明。我想这就是回忆的价值,编书者的匠意也与此有关吧。  大概是受这回顾之风的感染或时间之“末”的暗示,近年来笔者很有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