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与西风的断想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一波小拍行情,使内地艺术品市场充满了猜测与紧张的情绪,各大拍卖企业的成交率明显滑坡,疯狂涌人的资本浪潮似乎在渐渐退去。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会有这样的一天,但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觉得难以接受。可是在苏富比中国大陆路演中,依旧是顶尖的拍品、惊人的天价和高涨的信心。在经历了喧嚣和浮躁之后,理性的思考就会应运而生。十年的成就堆砌了过剩的自信,在相形见绌的比较之后,发现追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才是中国大陆拍卖行业的终极目标。2006年春拍在即,记者走访了拍卖业内熟悉海外市场的有关人士,希望借助他们数十年身处国际艺术品市场的经历,了解一下西方拍卖的情况,同时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正视差距与盲目自大
  
  内地的艺术品拍卖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的,相对于欧洲拍卖公司上百年的历史而言,我们的积累是微不足道的。十年之前内地艺术品拍卖的开拓者们纷纷到香港观摩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会,从形式的模仿开始,亦步亦趋地打造了内地的拍卖市场。从几百万元的成交额,到今天动辄上亿元,量变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质变的飞跃却依然遥远。
  


  从内地拍卖图录看,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拍卖不保证真假原本是西方企业对个别难以把握的拍品所作的免责条款,现在却成为了内地企业的护身符,并且以此为依据漠视大量假货和赝品现身拍场,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这种思路上的差距无法回避。放眼亚洲艺术品市场,文物从欧美国家回流的先驱应该是日本人和中国香港人,他们从70年代中后期便已经投身于西方艺术品交易场所,台湾买家大概在80年代也开始介入,而内地艺术品大量回流的现象还只是近年才出现的。对于市场的把握和预期,内地拍卖企业还略显稚嫩。除此之外,在培养买方市场的环节上,内地拍卖企业也同样缺乏经验。前一段时间异常火爆的书画拍卖成绩斐然,但是很明显许多投资者缺乏理性的思考。与海外很多收藏家相比,内地的买方市场冲动多于理智,这也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虽然很多人都说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有看到端倪。我们不能避重就轻,应该大胆地承认差距,“西天取经”不代表妄自菲薄,学习西方拍卖的理念和发展思路才是当务之急。
  
  主流与支流
  
  不能否认在内地拍卖市场中,中国书画成交情况的确是气势如虹,很多名家作品创造了在西方市场尚未能企及的高价。只是,这并不代表内地市场优于国际市场。
  


  如果把国画放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作横向比较,就不难发现国画绝不是市场的主流,而瓷器、油画,特别是西方名家的油画却始终引领着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潮流和走向。文化的影响力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陶瓷文化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到了世界各地,而欧洲的油画和雕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与之相比,中国水墨文化的辐射面就显得局促了许多。由于国人对于书画艺术本身具有根深蒂固的情结,加之内地艺术品市场也随着收藏者的导向而偏重书画运作,这就造成了目前内地艺术品行业中,书画占据首要地位、价格节节攀升的局面。反观世界拍场,依然是以瓷器和西画为主的潮流。
  内地在瓷器、玉器以及杂项的拍卖上与国际差距还很大,其中肯定包括购买力的因素。内地买家的投资分配更多流向了书画市场,而陶瓷等杂项的买气明显与国际市场存在差距,或许也蕴含着内地收藏者对于某种文化情结特有的倾向性。而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中高端拍品也自然难以进入内地市场。目前,内地拍卖企业在瓷器、杂项等方面只能从海外藏家的手中拿到二三流的货物,顶级拍品或者更加直观地说500万元以上的拍品,往往更多地集中在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大企业的拍卖图录中,差距显而易见。
  
  投资与付税
  
  很多人在看待海外艺术品高价成交的问题上存在误区认为价格与拍品的价值不成比例。造成这种理解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税制。欧盟国家以及英国和美国,政府允许企业以投资公益事业的形式减免其所得税,因此很多一掷千金的海外买家从拍场购得昂贵的艺术品之后捐给博物馆,他们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价格与税款的平衡,至于艺术品是否能够升值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现象,海外很多买家实力雄厚,在购买艺术品时是从个人好恶出发,只要认为东西好,也会不惜重金收入囊中,但是这种购藏行为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的,他们的目的也绝不是待价而沽。同样,遗产税制度也是维系拍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达50%以上的遗产税,使很多企业家、收藏家的亲属不得不将收藏者生前的藏品拿到拍卖会上变现,这为许多西方知名拍卖企业精品层出不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使得西方的博物馆能够守株待兔地得到很多精美的藏品。
  


  这些客观因素涉及到国家税收政策,是拍卖企业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这些情况,从而选择好自身的发展方向。
  对于即将到来的春拍,作为国际拍卖旗舰的苏富比和佳士得的确有很多令人期待的表演,佳士得的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和苏富比张宗宪藏国画专场都是很有意义的看点,如果国际市场的行情依然坚挺的话,也许对于内地市场的滑坡可以起到一定的刹车作用。
其他文献
12月12日,第四期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的7个专场圆满结束,总成交8807万元。  中国书画专场总成交7237.3万元,成交率79.7%。从整场成交来看,古代书画仍然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并继续呈现出上扬的趋势。同时,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中,非理性竞投的因素也越来越少。另外,关注古画的人群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主要是海外买家活跃在拍场上,现在随着国内买家对古画的重视、理解和认同程度的提升,逐步成为
期刊
继2003年、2004年之后,2005年中国古陶瓷拍卖市场呈继续走强的趋势。不但上海、北京等各大拍卖公司再创业绩新高,天津、杭州、无锡、厦门、云南等地拍卖会或竞买会,也都表现抢眼;欧美、香港拍场都受了中国大陆的影响,拍品数量增加,拍卖场次增加,成交价也不断被刷新。    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屡创高价    过去的2005年,中国瓷器拍卖在国际市场屡创高价,精品纷呈。 5月2日,香港苏富比以4492万
期刊
2005年岁尾的秋拍,一向被内地各拍卖公司视为重头戏的书画拍卖不见了往日成交火爆的场面,人气低迷,成交渐冷,除了个别专场成交率达到90%以上外,大部分在50%—80%之间徘徊,行情出现回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流”。进入2006年,各拍卖公司纷纷推出迎春拍卖为春季大拍预热,但从成交结果看,成交率多在60%左右,市场人气并未复苏。唯一的亮点是油画行情被激活,启动飙升行情。    市场为何遭遇寒流?原
期刊
中国书画在内地拍卖会上遭遇寒流,艺术品投资人在一掷千金的冲动过后转入持币观望。业内人士分析,大量资金暂时还不会撤出艺术品市场,一方面是投资回报的诱惑,另一方面就是庞大的收藏群体依然承托着无限商机。  纵观内地收藏人群的结构,近30%的人是集邮和集币的忠实拥趸,另外很多人通过收藏钱币邮品之后又涉足其他项目,但对邮币市场始终保持关注。如此巨大的买方市场,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拍卖业界而言,无疑是一个众人瞩
期刊
作为经典样本的秋季拍卖    2005年的中国油画市场一路走红,在艺术市场中独树一帜。秋季大拍的市场交易情况,可谓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时段。此季拍卖不仅持续了春季拍卖的旺盛走势,更在年度艺术品市场中表现出“笑傲江湖”式的英雄气概。从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到香港、纽约,各大拍卖行陆续在秋季推出了与中国油画有关的专场拍卖,急速地推高了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整体价格。  单从2005年度的秋季拍卖情况来看,
期刊
预测书画市场,对笔者而言,这个题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相当的风险。因为一是舂拍具体情况不清,无法做到知己知彼;二是拍卖在即,市场不久即作出验证。既然推脱不掉,只能勉强操刀,读者自会作出判断。  基于我对书画市场“近期震荡式整理,远期螺旋式攀升”的总体认识,从2006年春拍开始,调整、巩固将取代此前的高歌猛进,成为市场主旋律。通过整理、淘汰、清洗、选择,消化和缓解市场累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赝品泛滥
期刊
自金石学于宋代诞生,收藏青铜器便成为官宦文人的一种渴望,到20世纪初20至40年代达到了顶峰,“吉金”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为了学习青铜知识,吉金书籍成为了当时的抢手货。进入21世纪初,与上个世纪初的情形相同,青铜器成为收藏热中不可小觑的一项,了解学习青铜器的有关书籍应该是必要的。  青铜器书籍可按读者的需要来划分:青铜器专业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几个方面,如收藏者又分为青铜
期刊
2005年11月18日,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馆隆重开幕,推出“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十大名家代表人物展”、“中央美院博士生研究生展”、中央美院教授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展”、“陕西名家专题展” 、“湖南名家专题展”和“实力派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等。许多艺术家、收藏家都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一盛会。  “天下第一驼”是香港《大公报》对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
期刊
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许多企业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钱总不能存在银行或埋在菜地里吧?在投资渠道上,储蓄呈负利率;债券利率低,存期长;股市虽略有上扬,但依旧低迷;房地产价格虚高,泡沫成分太多;黄金价格飘忽不定。怎么办?投资文物艺术晶的高回报率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渠道。    拍场买家主体及资金构成    中国高价艺术晶的频繁刷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活跃。艺术品市场是投资者正在发
期刊
见面之前,我们对董国强这个人还是相当陌生的,尽管知道他是艺术品市场里的行家,是匡时发起人之一并任总经理之职。对他的认识,主要来自采访前的案头工作。  随着采访的进行,随和的董国强消解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拘谨,谈话更像是朋友间的聊天。      《文物天地》:尽管晚了点,但我们还是祝贺匡时首拍获得圆满成功。自4月春拍结束以来,您有什么心得?  董国强:谢谢!我的体会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