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书目略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石学于宋代诞生,收藏青铜器便成为官宦文人的一种渴望,到20世纪初20至40年代达到了顶峰,“吉金”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为了学习青铜知识,吉金书籍成为了当时的抢手货。进入21世纪初,与上个世纪初的情形相同,青铜器成为收藏热中不可小觑的一项,了解学习青铜器的有关书籍应该是必要的。
  青铜器书籍可按读者的需要来划分:青铜器专业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几个方面,如收藏者又分为青铜器收藏、铜镜收藏、佛教文物收藏、宣炉收藏、钱币收藏等。
  有关青铜器方面的著录从时间上可分为三类:历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版的。从内容上又分为介绍性、研究性、器型学、文字学、铸造学、辨伪、现代科技检测分析等几类。
  青铜器方面的著录成书至今有近千年历史,具有目前所有文物门类中著录时间最长、研究方面最广、著录文献最多、相互佐证连续最长、考证研究最深、专家学者学问最高、研究学者数量最多等特点。
  宋代以前没有人系统地研究青铜器。北宋吕大临《考古图》成书时间为元佑七年(1092年),是我国第一部青铜器学的学术著作。他将铜器按类分为:鼎属、鬲、、、簋、彝、卣、尊、壶、、爵属、豆属、杂食器、钟,开辟了青铜器分类的先河。同时期的还有王黼《博古图》,成书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王俅《啸堂集古录》成书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这一时期主要以介绍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功能、组合和分类定名为主,一般不做细致考证。
  元明两代青铜器研究没有重要著录,涉及青铜器的书籍有元代吾邱衍《学古编》;杨绚《增广钟鼎篆韵》,为增补宋王楚《钟鼎篆论》,铜器在上卷,后王佐又增补为十三卷《新增格古要论》。
  明朝覆亡,清人入关,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为避祸而潜心朴学,攻金石文字,考名物制度,于是考据学大盛。乾嘉前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青铜器鉴赏热又复兴起来。由于官家和文人对金石学的重视,清代出版了一批著录,代表性的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成书的梁诗正《西清古鉴》、乾隆敕编《宁寿鉴古》(1779年)、王杰等《西清续鉴》甲乙编(1793年)、嘉庆元年(1796年)的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嘉庆九年(1804年)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道光二十年(1840年)曹载奎的《怀米山房吉金图》、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吴荣光的《筠清馆金文》、咸丰二年(1852年)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编》、同治十一年(1872年)吴云的《两轩彝器图释》、同年潘祖荫的《攀古楼彝器款识》及吴大的《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光绪十二年(1886年)徐同柏的《从古堂款识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式芬的《古录金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端方的《陶斋吉金录》。这一时期青铜器研究成果巨大,研究学者人数之多、著作之丰富远远超过宋代。由于考据学大盛,学者崇尚文字考据,清代研究青铜器的成绩主要在于铭文考释。
  


  民国时期是青铜器研究的发展时期。郭沫若《两周全金文辞大辞图录考释》将资料按年代、国别排列,成为一套有系统的史料,不仅有巨大的鉴定价值,而且具备了科学价值。这一时期青铜器著作大量涌现,门类齐全,有字典式的《金文编》,著录式的《双剑吉金图录》,通考式的《商周彝器通考》。清人主要侧重于铭文研究,而这一时期由于考古的发现,学者们多以综合研究青铜器铭文、形制、纹饰三要素为手段,间或注重组合与铸造工艺,对于更好地判别青铜器的年代有重要意义。如容庚《武英殿彝器图录》很注重图像、花纹。《颂斋吉金录》也有很多花纹拓片。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则标志着青铜器三位一体的研究已成大势。
  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著作有邹安《周金文存》(1916年)、罗振玉《殷文存》、《梦韦草堂吉金图》(1917年)、吴大《斋集古录》(1918年)、容庚《金文编》(1925年)、容庚《宝蕴楼彝器图录》(1929年)、关百益《新郑古器图录》(1929年)、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1930年)、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余释之余》(1932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32年)、容庚《颂斋吉金图录》(1933年)、吴生《吉金文录》(1933年)、容庚《武英殿彝器图录》(1934年)、于省吾《双剑吉金图》(1934年)、刘体智《善斋吉金录》(1934年)、方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1935年)、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1935年)、容庚《海外吉金图录》(1935年)、商承《十二家吉金图录》(1935年)、黄《邺中片羽》(1935年)、容庚《善斋彝器图录》(1936年)、黄《尊古斋所见吉金图》(1936年)、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37年)、容庚《商周彝器通考》(1941年)等。这一时期继承了清代学风,弘扬考释传统,如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于省吾《双剑吉金文选》、日本白川静先生的《金文通释》等等。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青铜器著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为建国初至70年代末年,第二阶段为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为90年代末至今。
  第一阶段的有: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1952年),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1955年),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1956年),中国考古报告集新编《古器物研究专刊》(1956-1964年),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195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故宫铜器图录》(1958年),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1959年),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青铜器图释》(1960年)、《扶风齐家青铜器群》(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年),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长安张家坡西周铜器群》(1965年),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1974年),巴纳、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1978年),陕西省考古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197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妇好墓》(1980年)。
  第二阶段的有: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1981年)、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1981年)、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1981年)、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1982年)、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1983年)、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1984年)、徐中舒《殷周金文集录》(1984年)、李学勤《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青铜器》(1986年)等。这一时期青铜器研究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其总的趋势表现为:以考古学为根据,以田野考古发掘材料为主体,逐渐积累了大量有发掘记录的青铜器,结合发掘材料研究的条件逐渐成熟;注意分区域研究;结合科技史成果,探讨古代青铜器制造工艺;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与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科技史、美术史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多角度、多层面的全面研究已经开始。
  第三阶段的有: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1993年),马承源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青铜器全集》(1993-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青铜器研究学者的论文集相继出版,代表性的有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1998年)和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2002年)。地域性研究也有了新的进步,如《楚文化青铜器研究》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青铜器研究专著陆续出版,中原地区以外地区的青铜器演变大系成形。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全国性的青铜器研究演变序列基本形成。
  另外,海外学者也有很多研究著作。代表性的有:滨田耕作《泉屋清赏》(1919年,后又有《续编、订删、新收编、新修》等版本)、梅原末治《欧米搜储支那古铜精华》(1933年)、《白鹤吉金集》(1934年)、《战国式铜器之研究》(1936年)、《冠楼吉金图》(1947年)、《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马克思·劳埃《中国青铜时代的礼器》(1968年)、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1984年)。外国学者的视野不同于中国学者注重青铜器的器型等方面的研究,而是更注重铸造方法的研究,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古今重多的吉金书目,学习青铜器可以从各时期著名青铜器学者的代表性论著或论文开始,从王国维、罗振玉、郭沫若、郭宝钧、容庚、唐兰、商承祚、于省吾、陈梦家、李学勤、马承源等学者入手。也可按器型、用途、断代、组合、金文、分类等专著分别学习。
  如果是初学者,应以简单认识、全面了解青铜器为主,我认为可参考马承源先生《中国青铜器》修订本(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此书是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分八章,全面地介绍了青铜器研的究对象和任务、类别、纹饰、铭文、断代分期、华夏族以外地区的青铜器、冶炼和铸造、鉴定,通俗易懂,是初学者必看的参考书。如再想加深,可参考朱凤翰先生的《古代中国青铜器》(199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此书收录总结了80年代前出版的40余部青铜器研究著作,以考古发掘材料为主,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和成果,并结合古文字学和科学、美术方面的研究,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适合各种读者需要。
  古文字方面可看李学勤先生《古文字学初阶》的入门小册,金文方面可看容庚先生《金文编》修订本。
  纹饰方面可看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
  辨伪方面可看程长新、程瑞秀《青铜器鉴定》。此书是程长新先生60多年对青铜器鉴定、辨伪的经验总结。全书将器物与用途统一起来进行分类、定名,使读者对古铜器有系统地认识。并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铭辞以及铜质、声音、重量、味道、地子和锈色诸方面的综合特征来辨别青铜器的真伪,确定其年代及价值,同时以考古发掘和征集的标准器作比较证其时代特征。这本书对初学鉴定者了解青铜器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荣宝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终于落下帷幕,总成交近3.4亿元。其中中国书画(一)成交13639.2万元,成交率97.46%;中国书画(二)成交11856.9万元,成交率83.49%;中国书画(三)(当代)成交4368.2万元,成交率98.47%;中国油画成交4080.6万元,成交率83.17%。  从本场拍卖看,大师、名家作品的走势依然强劲,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
期刊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这是邓拓195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首名叫《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的诗词作品,从全诗看,邓拓对于他辛勤工作多年的报社和朝夕相处的同志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从“文章满纸书生累”一句,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位党报总编辑、社长的甘苦。  但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七年之后,即1
期刊
太平洋2005 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12月15日顺利收槌,总成交2497万元,其中陈逸飞的《女笛手》以319 万元成交。总体来看,大多数拍品都拍到了理想的价位。  油画专场中,老一辈画家的作品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关良《静物》以42.9万元成交。陈逸飞的《女笛手》是画家“音乐人物”系列的一幅力作。画中少女穿着淡蓝色的长裙,金色长发,淡定地吹着一支长笛。静默无言又意味深长的面部、柔美的体态、优雅的举止以及
期刊
自南昌溯赣江而上,行六十公里即至丰城。丰城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盆地南端,赣江自西向东斜贯全境。境内湖溪遍布,水网发达;丘陵与低山连绵不断,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历史悠久的洪州窑遗址就坐落在这里。  洪州窑最早见于陆羽著录的《茶经》,唐代就已闻名全国,是我国唐代六大青瓷名窑和我国青瓷器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和同时代的其他窑址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在制瓷工艺方面多有创造,较早地掌握了点彩装饰技法、使用
期刊
12月12日,第四期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的7个专场圆满结束,总成交8807万元。  中国书画专场总成交7237.3万元,成交率79.7%。从整场成交来看,古代书画仍然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并继续呈现出上扬的趋势。同时,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中,非理性竞投的因素也越来越少。另外,关注古画的人群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主要是海外买家活跃在拍场上,现在随着国内买家对古画的重视、理解和认同程度的提升,逐步成为
期刊
继2003年、2004年之后,2005年中国古陶瓷拍卖市场呈继续走强的趋势。不但上海、北京等各大拍卖公司再创业绩新高,天津、杭州、无锡、厦门、云南等地拍卖会或竞买会,也都表现抢眼;欧美、香港拍场都受了中国大陆的影响,拍品数量增加,拍卖场次增加,成交价也不断被刷新。    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屡创高价    过去的2005年,中国瓷器拍卖在国际市场屡创高价,精品纷呈。 5月2日,香港苏富比以4492万
期刊
2005年岁尾的秋拍,一向被内地各拍卖公司视为重头戏的书画拍卖不见了往日成交火爆的场面,人气低迷,成交渐冷,除了个别专场成交率达到90%以上外,大部分在50%—80%之间徘徊,行情出现回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流”。进入2006年,各拍卖公司纷纷推出迎春拍卖为春季大拍预热,但从成交结果看,成交率多在60%左右,市场人气并未复苏。唯一的亮点是油画行情被激活,启动飙升行情。    市场为何遭遇寒流?原
期刊
中国书画在内地拍卖会上遭遇寒流,艺术品投资人在一掷千金的冲动过后转入持币观望。业内人士分析,大量资金暂时还不会撤出艺术品市场,一方面是投资回报的诱惑,另一方面就是庞大的收藏群体依然承托着无限商机。  纵观内地收藏人群的结构,近30%的人是集邮和集币的忠实拥趸,另外很多人通过收藏钱币邮品之后又涉足其他项目,但对邮币市场始终保持关注。如此巨大的买方市场,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拍卖业界而言,无疑是一个众人瞩
期刊
作为经典样本的秋季拍卖    2005年的中国油画市场一路走红,在艺术市场中独树一帜。秋季大拍的市场交易情况,可谓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时段。此季拍卖不仅持续了春季拍卖的旺盛走势,更在年度艺术品市场中表现出“笑傲江湖”式的英雄气概。从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到香港、纽约,各大拍卖行陆续在秋季推出了与中国油画有关的专场拍卖,急速地推高了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整体价格。  单从2005年度的秋季拍卖情况来看,
期刊
预测书画市场,对笔者而言,这个题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相当的风险。因为一是舂拍具体情况不清,无法做到知己知彼;二是拍卖在即,市场不久即作出验证。既然推脱不掉,只能勉强操刀,读者自会作出判断。  基于我对书画市场“近期震荡式整理,远期螺旋式攀升”的总体认识,从2006年春拍开始,调整、巩固将取代此前的高歌猛进,成为市场主旋律。通过整理、淘汰、清洗、选择,消化和缓解市场累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赝品泛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