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界定,认为历史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时代的灵性,能不断与人们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人们在阅读历史著作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及美的享受;分析中学历史审美教育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其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 美育的意义 审美意识 美育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9-01
  
  何为美育?“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17—18世纪)的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席勒认为,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美,自始自终贯穿和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史存美在”。
  教师只有将美感教育运用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美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感悟学生的心灵,收到“树人”之佳效。我认为历史教学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谨供同行门参考。
  中学历史审美教育的意义
  历史的审美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教育为目的,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时代的新风尚。
  
  二、渗透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特别重要。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米,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远大理想的体现。
  
  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美育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四、渗透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许许多多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所建树。
  中学历史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学生受到创造美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劳动创造美”。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中“北京人创造的石器”、“战国时期的工具”、西汉“二牛一人犁耕法”、三国“翻车”、唐朝“敦煌壁画里的曲辕梨”和“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演变进步,证明人类创造和欣赏的能力不断提高?标志着美已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另外近代中国也有许多创造美的例子如詹天估设计京张铁路、冯如设计出世界一流飞机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情趣与远大理想,并准备以饱满的热情走向创造美的行列。
  二、通过教科书的诗、词、民歌、戏曲、小说题材进行美感教育
  教学中,应该紧紧依靠这些能够表现美的素材,加以发挥、渲染。如讲到唐诗时,先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诵、品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李白描绘祖国山河南省的诗: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语言轻快生动。达到对学生美育教育。
  三、通过杰出建筑进行美感教育
  古今中外有许多建筑,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气势宏伟,有的技术高超,如长安城、故宫、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在讲解这些建筑时,努力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唐长安城不但是亚洲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城市建筑水平也是名列前茅的,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
  总之,美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应注重把握直观手段,强化感应效应;把握历史大事,拓展理性效应;把握历史人物,克服崇拜效应;把握时代特色,升华艺术效应;把握历史活动,创设情境效应。这样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审美个性,美化学生心灵,进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准备良好的精神支柱。养成优美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理想。最后达到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洪美.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N].行知报
  [2]朱光潜著.美学概论[J].谈美书简
  [3]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
  [4]王旭晓.美学原理
  [5]陈小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探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0-01     一、情操与爱国情操    当人们把对某一事物的炽烈情感与深刻的思想认识、坚定的行为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情感就上升为情操了。情操属于人的高级情感,是一种持久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爱国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爱国认知、强烈的爱国情感和
摘 要:学校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大,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泄气;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培养 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1-01     随着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展开,对学生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新、
广电行业的盛会BIRTV2005胜利落幕之际,欣闻央视高清频道9月1日正式试播。本刊编辑部特围绕“高清”热点,广泛采写,精心组编了反映高清发展的专栏,其中有关于高清政策的总局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2-01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3-01     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4-01     一、田山花袋の生涯    明治、大正期の小説家である。父は明治10年西南戦争で戦死した。花袋は高等小学校入学の明治19年まで、兄実弥登から漢文の素読、漢詩の作法を学んだ。明治16年に一家とともに上京した。その間に作家を志し、明治24年、21歳の時に尾崎紅葉の弟子になった。尾崎紅葉の世話で「千紫万紅」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对教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上好每堂课呢?笔者就怎样进入课堂导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 方法 课堂 标准 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21-01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的导入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6-01     《社戏》是中学语文里的一篇传统篇目,新编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又收录了这篇文章。鲁迅笔下的双喜,虽然是他塑造众多人物形象中的一个不算太起眼的人物,但鲁迅对待这样一个人物的语言,仍然是认真组织和锤炼的,仍然能体现他的运用语言精炼的特点。  鲁迅笔下的双喜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头。在《社戏》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75-01     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散文《荷塘风起》,以自然流畅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物我交融的人化自然——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浑然一体,在清新爽目的意象之中寄托着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生命的深刻思索,让我们为自然界的美丽倾心、赞美的同时,又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对现代文明侧目以观:在和谐的背后,其实漫溢着人与自
适当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不仅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