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卖亦曰‘叫卖’。凡华洋家什货物,俱可拍卖。先期粘贴告白,定于某日几点钟。是日悬旗于门。届时拍卖者为洋人,高立台上,以手指物,令看客出价,彼此增价争买,直至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槌拍案一声为定,即以价高者得货耳。”
旧时拍卖
拍卖最早兴起于古巴比伦。但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也曾有过拍卖活动。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在古印度佛教转变为中国佛教的过程中,出现了拍卖的初始形态——“唱卖”,或者“唱衣”。唱卖发端于古印度佛教处置去世僧人遗留衣物的制度。
按照佛教律藏的有关规定,僧侣圆寂后,其衣物等便分给别的僧众。当分配不均时,可能就采取竞卖的办法,将亡僧的遗物变卖,然后由僧尼均分钱财。“唱衣”不是某一个寺院的单独活动,唱卖所得也不是货币,而都是麦粟、绢帛,布疋等实物。
17世纪,欧美国家的拍卖业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其中,百年老店索斯比(香港译为苏富比拍卖行)创立于1744年。它的创始人塞缪尔,贝克是一个书商。他把荷兰传入英国的价格从上至下的拍卖方式进行了改革,这就是沿用至今的“苏格兰拍卖方式”。
当今世界上另一大艺术品拍卖行克里斯蒂拍卖行(香港译为佳士得拍卖行),在1766年同样创立于伦敦。当时,它规模不大,但它的创始人詹姆斯,克里斯蒂运用其智慧和辛劳,很快将其经营得风生水起。詹姆斯,克里斯蒂喜欢与上层人士打交道,并在最初的拍卖业主中引入了绘画产品。
拍卖进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此时,西方国家的剩余物资大量进入中国,拍卖机制也流入中国,在广州,外商经常以拍卖方式销售鸦片等外来商品。当时天津也出现了外商主持的俗称“卖叫货行”的拍卖行。
据《津门纪略》中的《洋务门,叫卖》记述:“拍卖亦曰‘叫卖’。凡华洋家什货物,俱可拍卖。先期粘贴告白,定于某日几点钟。是日悬旗于门。届时拍卖者为洋人,高立台上,以手指物,令看客出价,彼此增价争买,直至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槌拍案一声为定,即以价高者得货耳。俗名‘卖叫货’”。拍卖被当时的天津人叫做“卖叫货”,而同时期在上海则被说成是“拍叫货”。
中国古代从古印度引进了拍卖的雏形,“唱卖”。而从18世纪来的“卖叫货”和外商拍卖活动的登陆,中间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时间会这么漫长,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的贸易习惯是讨价还价,袖里吞金,甚至有暗箱操作,对于这样公开的交易方式,人们还很难接受。
1874年,英国的一家拍卖公司在当时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开设了一家远东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洋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拍卖行。
随后,英国商人开办的“瑞和洋行”,“罗森泰洋行”,法国商人开办的“三陆洋行”等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包括没收物质、银行委托的抵押品等也请洋行代为拍卖,而在洋行经营的初期,多是拍卖商人和少数旧货商贩前往参加竞买。
广州的拍卖始于19世纪末。光绪末年,北京出现了最早的拍卖行,是在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的鲁麟洋行,经理是德国人:由口齿伶俐,眼疾手快的伙计当拍卖师,当场成交,当场交款,拍卖行按照比例抽取佣金。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拍卖市场也受到冲击。1949年前后,上海有25家拍卖行,都是私营企业。1952年,上海最大的“鲁意斯摩拍卖行”老板苏鸿生自杀,1953年,在行业整顿经营作风中,又有无数作风恶劣的拍卖行被停业。
到1958年,北京最后一家拍卖行歇业。至此,中国现代拍卖业悄然消失了。
中国拍卖复苏
一位面色红润,气宇轩昂的儒雅长者疾步步入北京长城饭店。
“先生,请留步!”长城饭店的张磊女士一见到这位长者,立即眼前一亮。她受某拍卖公司所托,为他们物色一位气质出众,声音洪亮的拍卖师人选。
那是1993年的春天。当时已经60岁的高德明先生到长城饭店办事。就是这偶然的一个打量,高德明的拍卖师生涯从此开始。通过自学和领悟,他后来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公认的“首席拍卖师”。
为什么中国“首席拍卖师”的成长如此具有戏剧性?事实上,中国拍卖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和成长,也有几分“大器晚成”的意味。
1958年之后,中国拍卖业式微。对于这些“资本主义”的东西,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里,人们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1979年,我国的权威工具书《辞海》对它给出的定义是:“拍卖,亦称竟卖,资本主义商业的一种买卖方法。”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辞海》修订再版时,上述定义就改成了:“拍卖,亦称竞卖…是商业中的一种买卖形式”。我国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对拍卖的定义是:“拍卖是以公开竟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从定义上的细微变化,可以看出拍卖与我国市场经济总是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拍卖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也依稀可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类似“投石问路”的拍卖活动又在北京举行了,那就是“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召开的邮品拍卖会。这次拍卖的成交额只有652元,但是无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此时,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的拍卖行,民间组织的活动对中国的拍卖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8年5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陆宇澄宣布,北京市拍卖市场正式开业。为什么不叫拍卖行或者公司,而叫市场?据说当时讨论名字时争议很多,后来一位领导顺应全国各种市场风起云涌的趋势,拍板定了这个名字。这家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绝响了近30年的中国拍卖业的槌声,再次从北京传出。
一个月后,北京市拍卖市场与北京市文物商店联合举办了一次文物专场拍卖会,并于1991年开始不定期地举行联谊拍卖会。不少中外各界名人开始对中国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有所关注,随着活动的推进,对中国拍卖业有着重要影响的“92北京拍卖会”也开始萌芽了。
“92北京国际拍卖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1992年10月11日上午10时52分,在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院,敲响的拍卖槌声将“92北京国际拍卖会”拉开了帷幕,这也是中国拍卖界举办的第一次面向海外的开放型大型国际拍卖活动。
这次拍卖会前所未有地配备了近百名治安警察和70多位翻译,所有买家要购票入场,门票价格达450美元一张!拍卖会上,成交的第一件拍品是明初的“白玉龙串花瓦子”,最古老的一件文物则是西周的“云纹青铜爵杯”。拍卖会上也冷门频出,其中最大的冷门是一只文革瓷瓶,身价由300美元上涨到5000美元,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92国际拍卖会”共成交了902件拍品,成交金额达235万美元。步履蹒跚的中国拍卖业由此迈出了关键一步。
槌起槌落竟风流
对很多醉心于拍卖业的人来说,这些数据和现象,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曙光和未来。 1993年5月18日,中国嘉德文化珍品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来成为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一任董事长的陈东升曾这样回忆:“我经常看到国外艺术品拍卖的镜头,那富丽堂皇的场面,衣冠楚楚的人群,画外音里‘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5000万英镑的价格成功拍卖了梵高的作品,创造了印象派油画成交价新的世界纪录’的声音,那高贵,神秘以及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4年,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成立。这一年,嘉德与瀚海两家拍卖公司你来我往,全年拍卖总成交额近1.1亿元。也是从这一年起,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开始沿袭国际上的惯例。按照春秋两季划分举行专场拍卖会,这就是让人惊艳的春拍和秋拍的起步。
槌声响过之处,不少新的拍卖公司也“应声而起”。1995年,北京新成立了3家主要从事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行:中商盛佳国际拍卖公司,北京荣宝艺术品拍卖公司和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7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几大拍卖公司的春秋两季拍卖盛宴中,不少珍品开始问鼎千万级高价,并产生了“红色经典”、“当代官窑”等概念。
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中国拍卖业经历了发展,下滑,调整、稳定等阶段。以北京为例,1994年成交额1.1亿元,2002年达到10.4亿元,随后一路上扬,至2005年时飙升至92亿元,2006年、2007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86.9亿元和72亿元的高点上。到2009年,嘉德秋拍创下了15.33亿元的业绩,保利秋拍落槌15.78亿元,震惊海内外。
通过上拍卖会,不少艺术珍品得以揭开其神秘面纱,甚至不少流失到海外的珍品也开始回流,出现在中国的拍卖会上。1995年,北宋《张先十咏图》成交价1980万元,1996年,傅抱石的《丽人行》,1078万元……此后每年几乎都有千万级拍品在不断地刷新纪录,2009年11月22日,保利秋拍的中国绘画艺术夜场以9.12亿元的成交额创造全球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纪录,同时,此次拍卖也创造了两个世界拍卖史单品纪录。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并唯一得乾隆御题的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打破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并荣膺国内单件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珍品的背后,既是一个个让人惊叹的天文数字,也是一个个记载着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迷人故事,因为拍卖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故事性和审美性。反观拍卖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商业精神的进步。
有句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如今,越来越多的珍惜藏品,通过拍卖从历史中走来,它们抖落尘埃,带着传奇走上台前,享受到它们应有的高贵和珍视。越来越激越的槌声,仿佛时代的心跳,意味深长。
旧时拍卖
拍卖最早兴起于古巴比伦。但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也曾有过拍卖活动。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在古印度佛教转变为中国佛教的过程中,出现了拍卖的初始形态——“唱卖”,或者“唱衣”。唱卖发端于古印度佛教处置去世僧人遗留衣物的制度。
按照佛教律藏的有关规定,僧侣圆寂后,其衣物等便分给别的僧众。当分配不均时,可能就采取竞卖的办法,将亡僧的遗物变卖,然后由僧尼均分钱财。“唱衣”不是某一个寺院的单独活动,唱卖所得也不是货币,而都是麦粟、绢帛,布疋等实物。
17世纪,欧美国家的拍卖业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其中,百年老店索斯比(香港译为苏富比拍卖行)创立于1744年。它的创始人塞缪尔,贝克是一个书商。他把荷兰传入英国的价格从上至下的拍卖方式进行了改革,这就是沿用至今的“苏格兰拍卖方式”。
当今世界上另一大艺术品拍卖行克里斯蒂拍卖行(香港译为佳士得拍卖行),在1766年同样创立于伦敦。当时,它规模不大,但它的创始人詹姆斯,克里斯蒂运用其智慧和辛劳,很快将其经营得风生水起。詹姆斯,克里斯蒂喜欢与上层人士打交道,并在最初的拍卖业主中引入了绘画产品。
拍卖进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此时,西方国家的剩余物资大量进入中国,拍卖机制也流入中国,在广州,外商经常以拍卖方式销售鸦片等外来商品。当时天津也出现了外商主持的俗称“卖叫货行”的拍卖行。
据《津门纪略》中的《洋务门,叫卖》记述:“拍卖亦曰‘叫卖’。凡华洋家什货物,俱可拍卖。先期粘贴告白,定于某日几点钟。是日悬旗于门。届时拍卖者为洋人,高立台上,以手指物,令看客出价,彼此增价争买,直至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槌拍案一声为定,即以价高者得货耳。俗名‘卖叫货’”。拍卖被当时的天津人叫做“卖叫货”,而同时期在上海则被说成是“拍叫货”。
中国古代从古印度引进了拍卖的雏形,“唱卖”。而从18世纪来的“卖叫货”和外商拍卖活动的登陆,中间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时间会这么漫长,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的贸易习惯是讨价还价,袖里吞金,甚至有暗箱操作,对于这样公开的交易方式,人们还很难接受。
1874年,英国的一家拍卖公司在当时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开设了一家远东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洋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拍卖行。
随后,英国商人开办的“瑞和洋行”,“罗森泰洋行”,法国商人开办的“三陆洋行”等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包括没收物质、银行委托的抵押品等也请洋行代为拍卖,而在洋行经营的初期,多是拍卖商人和少数旧货商贩前往参加竞买。
广州的拍卖始于19世纪末。光绪末年,北京出现了最早的拍卖行,是在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的鲁麟洋行,经理是德国人:由口齿伶俐,眼疾手快的伙计当拍卖师,当场成交,当场交款,拍卖行按照比例抽取佣金。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拍卖市场也受到冲击。1949年前后,上海有25家拍卖行,都是私营企业。1952年,上海最大的“鲁意斯摩拍卖行”老板苏鸿生自杀,1953年,在行业整顿经营作风中,又有无数作风恶劣的拍卖行被停业。
到1958年,北京最后一家拍卖行歇业。至此,中国现代拍卖业悄然消失了。
中国拍卖复苏
一位面色红润,气宇轩昂的儒雅长者疾步步入北京长城饭店。
“先生,请留步!”长城饭店的张磊女士一见到这位长者,立即眼前一亮。她受某拍卖公司所托,为他们物色一位气质出众,声音洪亮的拍卖师人选。
那是1993年的春天。当时已经60岁的高德明先生到长城饭店办事。就是这偶然的一个打量,高德明的拍卖师生涯从此开始。通过自学和领悟,他后来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公认的“首席拍卖师”。
为什么中国“首席拍卖师”的成长如此具有戏剧性?事实上,中国拍卖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和成长,也有几分“大器晚成”的意味。
1958年之后,中国拍卖业式微。对于这些“资本主义”的东西,在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里,人们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1979年,我国的权威工具书《辞海》对它给出的定义是:“拍卖,亦称竟卖,资本主义商业的一种买卖方法。”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辞海》修订再版时,上述定义就改成了:“拍卖,亦称竞卖…是商业中的一种买卖形式”。我国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对拍卖的定义是:“拍卖是以公开竟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从定义上的细微变化,可以看出拍卖与我国市场经济总是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拍卖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也依稀可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类似“投石问路”的拍卖活动又在北京举行了,那就是“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召开的邮品拍卖会。这次拍卖的成交额只有652元,但是无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此时,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的拍卖行,民间组织的活动对中国的拍卖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8年5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陆宇澄宣布,北京市拍卖市场正式开业。为什么不叫拍卖行或者公司,而叫市场?据说当时讨论名字时争议很多,后来一位领导顺应全国各种市场风起云涌的趋势,拍板定了这个名字。这家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绝响了近30年的中国拍卖业的槌声,再次从北京传出。
一个月后,北京市拍卖市场与北京市文物商店联合举办了一次文物专场拍卖会,并于1991年开始不定期地举行联谊拍卖会。不少中外各界名人开始对中国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有所关注,随着活动的推进,对中国拍卖业有着重要影响的“92北京拍卖会”也开始萌芽了。
“92北京国际拍卖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1992年10月11日上午10时52分,在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院,敲响的拍卖槌声将“92北京国际拍卖会”拉开了帷幕,这也是中国拍卖界举办的第一次面向海外的开放型大型国际拍卖活动。
这次拍卖会前所未有地配备了近百名治安警察和70多位翻译,所有买家要购票入场,门票价格达450美元一张!拍卖会上,成交的第一件拍品是明初的“白玉龙串花瓦子”,最古老的一件文物则是西周的“云纹青铜爵杯”。拍卖会上也冷门频出,其中最大的冷门是一只文革瓷瓶,身价由300美元上涨到5000美元,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92国际拍卖会”共成交了902件拍品,成交金额达235万美元。步履蹒跚的中国拍卖业由此迈出了关键一步。
槌起槌落竟风流
对很多醉心于拍卖业的人来说,这些数据和现象,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曙光和未来。 1993年5月18日,中国嘉德文化珍品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来成为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一任董事长的陈东升曾这样回忆:“我经常看到国外艺术品拍卖的镜头,那富丽堂皇的场面,衣冠楚楚的人群,画外音里‘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5000万英镑的价格成功拍卖了梵高的作品,创造了印象派油画成交价新的世界纪录’的声音,那高贵,神秘以及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4年,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成立。这一年,嘉德与瀚海两家拍卖公司你来我往,全年拍卖总成交额近1.1亿元。也是从这一年起,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开始沿袭国际上的惯例。按照春秋两季划分举行专场拍卖会,这就是让人惊艳的春拍和秋拍的起步。
槌声响过之处,不少新的拍卖公司也“应声而起”。1995年,北京新成立了3家主要从事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行:中商盛佳国际拍卖公司,北京荣宝艺术品拍卖公司和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7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几大拍卖公司的春秋两季拍卖盛宴中,不少珍品开始问鼎千万级高价,并产生了“红色经典”、“当代官窑”等概念。
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中国拍卖业经历了发展,下滑,调整、稳定等阶段。以北京为例,1994年成交额1.1亿元,2002年达到10.4亿元,随后一路上扬,至2005年时飙升至92亿元,2006年、2007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86.9亿元和72亿元的高点上。到2009年,嘉德秋拍创下了15.33亿元的业绩,保利秋拍落槌15.78亿元,震惊海内外。
通过上拍卖会,不少艺术珍品得以揭开其神秘面纱,甚至不少流失到海外的珍品也开始回流,出现在中国的拍卖会上。1995年,北宋《张先十咏图》成交价1980万元,1996年,傅抱石的《丽人行》,1078万元……此后每年几乎都有千万级拍品在不断地刷新纪录,2009年11月22日,保利秋拍的中国绘画艺术夜场以9.12亿元的成交额创造全球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纪录,同时,此次拍卖也创造了两个世界拍卖史单品纪录。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并唯一得乾隆御题的吴彬作品《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成交,打破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并荣膺国内单件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珍品的背后,既是一个个让人惊叹的天文数字,也是一个个记载着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迷人故事,因为拍卖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故事性和审美性。反观拍卖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商业精神的进步。
有句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如今,越来越多的珍惜藏品,通过拍卖从历史中走来,它们抖落尘埃,带着传奇走上台前,享受到它们应有的高贵和珍视。越来越激越的槌声,仿佛时代的心跳,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