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与家国情怀的交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程的学习是带中学生了解在过去的时间里,国家及世界所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渐渐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情怀,同时感知到整个世界的存在。本文将从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两个维度展开讨论,分析对增强中学生爱国思想、开阔其世界视野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世界意识
  所谓世界意识,指的是将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理解、认知,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无法分割。而家国情怀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自己国土上诞生、成长的过程中受国家文化的影响,对共同体——那个叫做“家”的地方的价值持有认同感知,并促使其朝着良性、积极方向发展。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研究
  (一) “世界意识”的内涵
  世界意识是相对于国家意识而存在的,更多指的是对世界其他各地区、各民族传统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世界观的一种体现。世界意识包含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看待其他国家发展及整个世界发展时的关注性、敏锐性及了解深度。这要求学生要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人类、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客观看待并尊重各地传统文化,虚心学习创造成果的经验。
  (二) 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意义与价值
  在深入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历史学习的必要性,通过新时代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拓宽高中生世界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开放的世界意识,了解并尊重其他地区及民族的创造成果,继承全人类发展中的美德,并从历史的曲折发展历程中理解价值和意义。首先,这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世界历史就像一条滚滚不息的长河,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便如同汇流到长河中的涓涓细流,世界历史不是各地分散孤立历史事件的堆积与罗列,而是各国历史以内在逻辑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浑然一体的历史集合。在世界历史中,任何地方、民族和国家都无法独立、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而且,越是发达,世界交流就越为密切。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师大秦,玄奘天竺求经,郑和七次下西洋等。其次,有助于学生吸纳并借鉴创造成果,增长智慧。自古以来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在求索中彰显无穷智慧,创造凝结了很多物质、精神财富,这些经验智慧不仅是所属民族的珍宝,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比如,日本学习中国文字、茶道,唐朝采取开放国策而国运昌盛。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与研究
  (一) “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基本含义之一,其强调个人素养、看重亲情、心怀家园,与民族精神、乡土观念及爱国主义等我国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传统文化的超越,更注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国民爱国意识。
  (二)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对家庭和谐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追求,树立个体对国家及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正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了解近代团结抵御入侵外敌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民族精神,進而激发中学生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内在的民族意识与自豪,转化而为奋斗动力。首先,家国情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历史教育围绕国家发展,建立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敬仰与依赖、对自己生长的家庭的爱戴与维护,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托与体现。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层推进与历史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不谋而合。十年立树,百年育人,学生教学中德育的培养是育人的根本,影响一个人成长、生活的全方面发展。从教学角度来说,中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过程中,只有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民族精神,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 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与家国情怀
  (一) 世界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关系
  世界意识是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要求学生从宏观角度感知世界人民的共同命运;家国情怀则更关注民族与国家,注重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二者之间虽看上去对立,实则是统一的辩证关系,世界意识离不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法脱离世界意识。世界意识要求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化重大问题,养成全球观念,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家国情怀是爱国爱家乡爱本民族文化,学习我中华历史发展,继承我中华传统美德。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既要平等对待其他国家、尊重他国制度文化,又要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
  (二)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世界意识和家国情怀的方法
  若想做好学生世界意识、家国情怀的培养,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便要求加强师生双方对历史学习的理解,不以应试为目的,拟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必要的时候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并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开展历史活动,排演历史故事话剧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要深刻理解整个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世界意识、家国情怀的基础是讲课老师首先要领会世界意识和家国情怀。再者,教育机构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力量,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四、 总结
  世界意识与家国情怀绝对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统一与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在宏观、全面的认知、了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起独立的世界意识,并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理解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同时建立高尚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黄山松.学习曾宪梓家国情怀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N].梅州日报,2018(1):12-26.
  [2]黎康,赵美岚.“民族意识”与“世界眼光”的交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个基本经验及规律的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8(7):144-150.
  [3]周爱霞.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的若干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11 113.
  作者简介:
  彭雪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对中国有指导作用的理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内涵和意义,从整体上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确对
摘 要:纵观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的热血志士就已经心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意识,这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人民心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华民族也不断向外衍生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加强高中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中灌输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教
在高等数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课堂焕发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思想的熏陶
福利院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困境。个案工作关注个别化的需要,能较好地恢复和发展他们的能力。本文以笔者在福利院开展的青少年个案服务为基础,分析个
“乞丐”是他的网名.rn“丑妞”是她的网名.rn乞丐给丑妞发mail:丑妞,你真是丑妞吗?rn丑妞给乞丐回mail:是!你也真是乞丐吗?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随之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在音乐文化领域。因此,声乐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日益显得广泛和重要,这就使得声乐教学从学校走进了社会,在声乐教学中,都知道声乐练声曲是声乐教学中常规的手段和方法。但是,目前人们认为教学中练声曲仅仅是声乐教学的一个形式而已,从而影响了声乐娱乐表演质量的提高。其实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旅游法》的出台,对我国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巨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许多反思和考虑.在体育旅游这个新领域,对于各个体育旅游景点及相关人员的管理,也成为了业内反
一    (一)  窗前两棵七叶枫,  三秋日日赛花红。  康桥红叶虽然好,  终让他们来梦中。    (二)  雪夜独坐月到窗,  窗上藤影龙蛇绕。  一声“剥铎”破万寂,  藤花豆荚爆开了。    这两首《双橡园追忆》的小诗,胡适偶作于1943年10月27日,他寄给杨联陞指正,说是受到了康桥诸诗人的恶影响。  由华盛顿美国国家大教堂出来,开车前行,隐约见到那个荒芜的大园子时,我不能不想到这两首
当代的主流教学策略和理论之一就是以母语为起点的、以语言交际为平台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具有创意的主流理论,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在小学
摘 要: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全体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地理这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新课程标准实施深入乡村教育这个特殊环境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分析  一、 专业地理教师严重缺乏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小学《自然与社会》等学科与期中期末考试不挂钩,教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