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我的课堂”教学案例及分析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体现个性发展的舞台,这就是学生口中所说的“我的课堂我做主”。
  在江苏省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无机框图推断题是必考题,该题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往的教学就是把所有元素化合物知识统统“灌”给学生,让他们花时间去记、去背,但最后的结果是学生错误频出,能力也没得到提高。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从提高学生能力的长远角度去考虑。本文就以“无机框图推断”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将“我的课堂”理念落实到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过程
  1.课前积极参与
  所谓的课前参与其实就是课前自学并完成相关试题,这是本堂课能否顺利并成功进行的首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他们所具备的相关能力。精选试题,不仅要让学生在复习和回忆中完成框图推断题,还要让他们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及时总结自己在解题上的困惑和心得。
  2.课堂反馈总结
  进入课堂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课前完成的推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进行相互评价是否正确。学生课前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存在的疑惑,所以当部分学生把在推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呈现出来后,马上就会有学生进行解答并提出自己在推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有学生所不能的解答的,教师在一旁做好引导和解答,及时化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时,教师适时进行反馈总结,并对学生的观点和小结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于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特点、解题关键、解题“突破口”以及正向、逆向和统摄等多种推理形式都有了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3.课堂能力拓展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呈现并解决了无机框图推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总结了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的关键就是找到“突破口”或是“题眼”,也清楚了推断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自主编制框图推断题,完成后再作展示,由其他小组来完成推断,最后小组间再相互探讨试题编制的优缺点,在这样的“编题-解题-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化学知识,学会了如何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合理地评价问题,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合理运用化学知识。
  4.课后评价反馈
  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推断题的解答、质疑、总结和编制,课后让学生相互交流。“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你认为要能正确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你要具备哪些化学知识和能力?”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培养了学生养成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会了自我反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解答此类题时还存在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特点
  通过认真观察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用三个字“等、实、活”来描述课堂特点。
  1.“等”——师生关系和谐而平等
  细看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而和谐的新关系。在学生的展示、交流和互评等个环节中,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分析学生的每一个思想火花,并给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在学生编制试题和进行展示时,教师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认真观察学生的编制过程,分析他们的思路,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设计问题才能将无机框图推断题编制得更为合理而巧妙。所以在这样轻松、和谐而平等的氛围中,师生间的互动变得频繁而有效。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 “我的课堂”能顺利推进的前提保证。
  2.“实”——课堂教学实而不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都会观摩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但是,在这些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某些课堂表面上看似学生活动较多,但是仔细观察分析会发现这些课堂教学只图于表面的热闹,单纯追求形式,却忽视了教学的实质,使课堂教学变得华而不实。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从他们的长远发展去考虑,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细观本节课,可以发现,学生的活动、思考、讨论和互评等各个过程,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并不是哗众取宠的“作秀”;在课后的自我反思中,小组里每一个成员都做了认真而仔细的课堂总结和自我分析,所以说课堂教学实而不华。“实”是“我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
  3.“活”——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活跃
  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前提下,师生间多向的、可变动的、多中心的交互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再仔细观察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多感官的参与,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如展示、交流、编制试题及相互评价这些细节,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大提高,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等”、“实”、“活”是“我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根本和提高,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前提,实而不华的教学为根本,才能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夯实基础和活跃思维的情境下去追求自主创新,这才是“我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课堂教学反思
  1.“我的课堂”需要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并提高自我能力的平台。本节课中,学生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如课前的解题质疑,课堂的作业展示与互评、困惑呈现与心得体会的总结、试题编题与评价,课后的交流与自我反省,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我的课堂”理念。从整个课堂氛围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如在总结解无机框图推断的关键点,学生不但提出要找到“突破口”,而且还细化了具体的“突破口”:可以是物质的特征性质,如颜色状态:黄绿色的气体是Cl2,红棕色气体是NO2,唯一的碱性气体是NH3,淡黄色的粉末可能是Na2O2也可能是S;“突破口”还可以是特征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催化剂反应条件是合成氨反应,放电条件是N2和O2的化合等。在自主编制试题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高,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编制,希望自己的试题能难倒其他同学。之后的试题编制评价中,学生也是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所以细看这些课堂细节,深刻认识到:只有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动力,让他们认识到课堂是他们的发挥聪明才智,展现能力的舞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真正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2.“我的课堂”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执行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压制。真正体现学生心中的“我的课堂”,教师就应该是课堂的研究者、合作者和反思者。作为研究者,在本节课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情况,不仅要精选试题,而且要对整个课堂的结构和实施进行规划和预测,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合作者,进入课堂后,教师对于学生的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广度并加深学生的认知深度。作为反思者,在课堂结束后,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预料中和预料外的细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这样不仅利于以后的教学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对学生的小组活动作出正确的指导,对他们的课堂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其次要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不仅能对课堂作出细致的规划与安排,还要能及时并正确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能顺利推进层次性的教学任务。
  3.“我的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内容的呈现多以知识的讲解传授为主, “还原”课堂本质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呈现则变得多样化。在本节课中,首先是让学生课前进行复习和回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并完成相关试题;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作业自我展示、相互评价,接着学生呈现解题疑惑并讨论解题方法与技巧,之后让学生编制框图推断题再相互解答并讨论试题编制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反省。所以本节课采用了课前参与、课中展示、交流、合作、讨论、总结和课后反思等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当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非常充裕,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敢于质疑,愿意和同伴交流发表不同见解,并变得乐于表现自我,所以“我的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4.“我的课堂”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评价方式都是单一、简单化的,而且注重终结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方位的教学内容呈现,我们就需要采用多元角度的评价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节课上,需要认真检查学生课前的参与情况,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自我展现、交流与合作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方方面面,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需要对学生的每一环表现都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真正符合“我的课堂”教学理念。
  总而言之,要真正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我的课堂”教学落实到每一节常态课上,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提高研究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我,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更多更广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5-06-16)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各版本高中教材都有铜锌原电池实验,即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预期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锌片没有气泡。但实际情况是不仅铜片上有气泡,而且锌片也有气泡。教师们想了各种办法,如降低硫酸的浓度、更换不同的锌片、减小锌片面积或增大铜片面积等,结果都无济于事,锌片上依旧有气泡。对于锌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锌片不纯净,内部有杂质,自身形成了很多
期刊
新课程改革发展中,高考命题逐渐趋向于开放性试题的考试,对于化学而言,如何做好高考开放性化学试题的教学始终是高中化学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我国科技战略性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模式的形成与脑的成熟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如皮亚杰将人的思维发展分为了多个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它是说人的思维总是会经历从具体物质(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画、电子模拟等)向形式运算(即我们通常说的抽象思维)过渡。具体物质或是文字等,对我们人的刺激不同,我们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实物的刺激大于图形图表的刺激,图形图表的刺激大于纯粹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更应注重实验探究,也更得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现以苏教版《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课堂教学为例,与大家交流。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过程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打破了以往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着手,引发学生了解化学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期刊
近年来,以过氧化物为素材的信息型实验探究题在中考命题中频频出现,考生尽管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都比较扎实,但对于文字的表达就出现了词不达意、操作过程的逻辑顺序不能准确表达、遗漏重要操作步骤的情况,造成了失分。因此了解这类信息型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特点,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是实现中考化学高分的重要策略。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们从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正是先进技术的代表,正逐步进入学校教学课堂并得到快速推广,它将取代传统的黑板和投影幕布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迈入交互式白板时代。  笔者所在学校跟紧时代的步伐,于2014年下半年首先在高一年级引入“西沃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新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尝试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一致的。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图形图表的数据处理环节。高考对中学化学教学具有权威的指向功能,图形图表类试题作为热点承载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任。
期刊
题目如取100 mL 3 mol/L的H2SO4溶液(密度为1.18 g/cm3)与足量的锌反应,冷却至10℃,计算理论上能生成七水合硫酸锌的质量)(1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是32 g)。     解法一设此硫酸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可生成硫酸锌x g,ZnSO4·7H2O y g。  Zn+H2SO4ZnSO4+H2↑  1 mol161 g  3×0.1 molx  1∶161=3×0.1∶xx=48
期刊
在化学高考选择题中,学生感到最棘手的是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此类题中,有酸、碱、盐溶液混合产物的判断和剩余酸、碱再电离或盐的水解的判断;有pH大小的判断及水的电离的判断;有等量关系的判断和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还有中和滴定的图像分析等。因此,关系复杂,难度大,往往无从下手。现介绍突破此难点的步骤方法如下。  一、根据反应物混合的量比确定溶质的组成及原始量比  例10.2 mol·L-1 CH3CO
期刊
一、问题提出  任何化学反应都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贯穿于化学反应的始终,是学生理解化学现象的基础。同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也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的学生实验,该实验内容也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学习的重要部分。所以本文将通过手持技术,以“中和反应热的测定”为主线结合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探讨如何利用“四重表征”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构建完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