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北朝:名士风流与民族融合(九)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一姐”:冯太后及其改革事业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固之妹班昭作《女戒》七篇,提倡女子唯美以柔德,可是她的“闺蜜”邓绥邓太后,却是东汉最有权势和政绩的皇太后。可见女性的刚或者柔,端的看自己身居何位,而不完全由教育决定。北朝女子的强悍能干,在《颜氏家训》中有清楚的记载,其中北朝“一姐”,非冯太后莫属。在中古历史上,冯太后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一、太后是如何炼成的?
  冯太后(442—490),名叫淑仪,长乐信都(今河北衡水冀州市)人,祖父冯跋是北燕(407—436)的开国国君。北魏灭北燕,淑仪的父亲冯朗降魏后,曾任北魏秦州、雍州刺史。冯太后本人出生于长安,大约就是出生在父亲在此任职的时候。母亲王氏,可能是一位出身于高句丽的姑娘,系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人。
  冯氏入宫时,只有14岁,封为贵人,丈夫文成帝拓跋濬(440—465)比她年长两岁。根据北魏的习俗,贵人被选为皇后,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不能生儿子,因为生了儿子,特别是儿子被立为太子,生母就得自尽。这样的事情在汉武帝时是出现过的,北魏自道武帝后,却被立成了“家规”。第二个条件是亲自成功地铸造自己的铜像(金人),若不成功,表明神灵不佑。冯淑仪没有子嗣,第一个条件满足了,可是,铸造金人,对于一位稚嫩的美女来说,确实不容易。冯后的亲姑妈在北燕亡国时就没入宫廷,其时为贵人。冯贵人是过来人,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比一个小姑娘要强。大约有姑妈的帮助,淑仪居然铸造金人成功,因而被文成帝立为皇后。这一年是456年,她刚15岁,丈夫17岁。
  文成帝与冯皇后生活美满,这个时候的北魏没有大的战争。465年,26岁的文成帝突然崩驾,不到24岁的冯皇后年轻守寡,悲痛欲绝。按照北魏的制度,皇帝崩驾,其所御用之物,都要予以焚烧。面对燃烧旧物的烈焰,冯皇后突然纵身一跳,投入烈火中,要随文成帝而去。左右贵族大臣及宫廷宦者,无不大吃一惊,手忙脚乱地把皇后救了出来。幸好抢救及时,冯皇后留下了性命。朝野胡汉臣僚,无不为冯后的深情和勇敢而震动。这一跳也奠定了冯后在朝廷莫与之争的地位。
  献文帝拓跋弘(454—476)即位,冯淑仪被尊为皇太后。其时皇帝只有12岁,孤儿寡母,宰相太原王乙浑“专制朝权,多所诛杀”,甚至图谋不轨,要“为其妻求称公主”,侍中拓跋丕告乙浑谋反,冯太后果断出手,抓捕了乙浑,诛之。a于是,太后临朝称制。
  献文帝拓跋弘逐渐成年,冯太后还政。特别是孙子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出生之后,冯太后一心教育孙子,不问朝政。这时的冯太后年纪尚轻,英俊而有才华的青年军官李弈,是其内宠,外面颇有风言风语。献文帝大约不仅仅是觉得难堪,而且担心太后与外臣关系过于密切,会影响其行政,于是找了个借口,把李弈给杀了。
  我不问政事,你却要干预我的私事,冯太后心中很是不得意。于是,471年,冯太后迫使献文帝禅让,传位给年仅5岁的孝文帝拓跋宏(467—499)。献文帝并没有完全放弃权力,却于476年不明不白地死去。《魏书·冯太后传》只是说,“时言太后鸩之也”。《资治通鉴》则干脆说,“魏冯太后内行不正,以李弈之死怨显祖(献文帝),密行鸩毒”a。于是,太后再度临朝称制,次年(477),改年号太和。芳龄35岁的冯太后,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表面上的皇帝是冯太后的孙子、12岁的孝文帝,但是,太皇太后冯淑仪“临朝专政”,史称“高祖(孝文帝)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b。《资治通鉴》记述冯太后的驾驭之术说,她首先是赏罚分明;其次是重用情人李冲、王睿等,但是,这些人都是优秀的人才,并不仅仅是私宠;第三,既豁然大度,又严格管控。“太后自以失行,畏以议己,群下语言小涉疑忌,辄杀之。然所宠幸左右,苟有小过,必加笞棰,或至百余;而无宿憾,寻复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富贵。故左右虽被罚,终无离心。”c
  在日常生活中,冯太后崇佛,生活节俭,性格宽和。一次厨师进食,有一个小虫子在粥里,孝文帝大怒,欲加以极刑,太后却一笑了之,宽恕了厨师。
  二、冯太后改革: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从北魏统一到冯太后执政的时代,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若从拓跋珪建国算起,则将近百年。现在的北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北方胡族政权,而是统治着广袤北方地区的中原王朝。但是,北魏的国家制度依然处在草创阶段,从打天下过渡到治天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基本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这个责任就落在了冯太后身上。
  冯太后的改革从最基本的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包括俸禄制度、均田制度、三长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为了解决国家机器运作的机制
  问题。
  太和八年(484),“始班俸禄”a,即建立正式的俸禄制度。做官应该有俸禄,就是我们说的薪水。可是,此前北魏官员的收入主要不是工资收入,鲜卑贵族马上打天下,依靠征战发财,他们的财富主要是抢夺而来,是血红色的。可是要统治中原内地,必须有文官治理,如果没有合理合法的收入,则必然有黑色或者灰色收入,这对于长治久安不利。所以,冯太后把俸禄制度的建立,即官员薪酬制度的规范,放在了启动改革的首要位置。这年九月,朝廷“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b,重点打击官吏贪污枉法行为。
  太和九年(485),颁行均田制度,解决耕者有其田的问题。从西汉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始终是中原王朝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曾经用极端的平均主义手段实行“王田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不具有可行性,反而使问题更糟。现在鲜卑入主中原,北方人口大量流失,冯太后从古人的人丁百亩的理念出发,施行均田制。这年十月,她接受了李安世的建议,“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对于“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c。这个制度照顾了富裕地主的利益,也为普通农民提供了不再依附豪强的可能条件。   太和十年(486),推行“三长制”,即重建基层政权。自五胡乱华以来,魏晋时期传统的统治秩序,在北方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豪强隐蔽民户,十分严重。十六国到北魏初期,中原地区,“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宗主与依附人口居住在坞堡之中,得到隐蔽和保护,这种体制,叫作宗主督护制。a内秘书令李冲建议建立“三长”之制:“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同时,改革赋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这项建议下朝廷议论,反对者众,地方豪强尤其反对激烈。最后冯太后拍板决定。“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
  北魏第一名臣崔浩,也试图“整齐人伦”,用汉文化来促进鲜卑政权的进步,结果丢了性命。这是因为他触及的是敏感的文化与种族优劣问题。现在冯太后的改革,提供的是增量改革,不仅建立薪酬制度,解决了官员的后顾之忧,而且推动均田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三长制”和户籍制改革之初,“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b。
  总之,冯太后改革的成功,不仅因为她身居太后之尊,有崔浩完全没有的优势,而且因为她的改革,触及的是政治与经济体制转换问题,更加触及了改革的本质。
  三、改革成败:取决于是否后继有人
  商鞅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人虽亡,其政犹存,秦惠文王之后,商鞅的改革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北魏冯太后的改革之所以成功,影响及于隋唐,是因为后继有人。这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北魏的改革到了孝文帝完全执政时代,达到了高潮。
  拓跋宏是献文帝的长子,母亲李氏,中山大族李惠之女。469年,年仅3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李夫人被赐死,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亲自鞠养。本来临朝称制的冯太后,归政于年已16岁的献文帝,自己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养这个小孙儿。史称“太后以高祖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太后立文宣王庙于长安,又立思燕佛图于龙城,皆刊石立碑”。显然太后是在用儒家传统文化教育这位小皇帝。《资治通鉴》上说,拓跋宏曾吃过太后的罚杖,还一度被关了三天,被威胁要遭废黜。可见,冯太后绝对是严厉而又慈爱的
  祖母。
  家严出孝子。太和十四年(490)九月,冯太后病逝。23岁的孝文帝,对于祖母的去世悲痛欲绝,“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a。十月,葬之于永固陵,这是她本人的生前遗嘱,没有与丈夫文成帝合葬于云中的金陵。b
  含着悲痛,孝文帝继续了祖母的改革事业。孝文帝改革最重大的事件,是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迁都中原不仅仅是一个“入主中原”的象征,而且迁都也为进一步推进全面的汉化政策提供了前提。《资治通鉴》卷一三八详细记载了这次迁都的原委:“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a这一年九月,大军行至洛阳时,霖雨不止,“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迁都之后,孝文帝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首先是鼓励胡汉通婚,他自己带头娶崔卢李郑王汉族高门的女儿充后宫,同时为皇室成员娶汉族高门为王妃。其次是禁止说胡语,朝廷官员30岁以下必须讲汉语。要求鲜卑官员穿汉服,禁止穿鲜卑服饰。496年,又改鲜卑姓氏,拓跋氏带头改姓元,其他一百多个鲜卑姓氏都改成汉姓,鲜卑人的籍贯都改为河南洛阳。
  南朝北齐官员王肃(464—501)北逃,孝文帝如获至宝,王肃是东晋名臣王导之孙,孝文帝重用王肃,用中原政治制度改造鲜卑制度,包括官制仪轨、祭祀典礼、舆服制度等,君臣际遇,“自谓君臣之际犹刘玄德之遇孔明也”b。
  孝文帝改革曾遇到鲜卑贵族的反对。496年,孝文帝南征,太子恂留守洛阳,不耐洛阳暑热,穿胡服,并且逃回平城,成为反对孝文帝改革的鲜卑贵族的领头羊。孝文帝回京后,将其从平城抓回,废黜太子之位,不久又赐死。
  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但是,也留下了许多问题。太子虽然被处死,可是平城及北方六镇地区鲜卑势力仍然强大。胡汉融合问题,仍然是困扰北魏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后来一百多年的岁月中,还经历了很大的波折,经历西魏北周的磨合,民族融合问题在隋朝才得到解决,从而带来了南北统一。但是,无论如何,巾帼英雄冯太后,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其他文献
广义而言,茶叶采制和贮藏、饮用的器具统称为茶具。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贮茶、烤茶、煮茶和饮茶等茶具24件,真正属于饮茶的用具其实很少。我们这里所说的茶具,主要指煮茶、泡茶、饮茶时所用的茶壶、茶碗、茶杯和茶盘等。  我国古代对茶的称呼很多,一般认为,在唐代以前,广为流传的名称是“荼”,还有茗和槚等。到了唐代,荼才定型为茶。唐代以前,人们最看重的是茶的药用价值,把茶当作治病药品,只是偶尔饮茶止渴。
期刊
日前,我再次阅读了清代散文家袁枚的名篇《黄生借书说》。读毕掩卷,又默默地诵读“书非借不能读也”句,我陷入了深深的  思考。  《黄生借书说》剖析:“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完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借得者这么“虑”着,心“惴惴”,手“摩完”,担忧成为压力随即促使他“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说起来世人的心态真够奇怪的:贫困好学的年轻人买不起书却千方百
期刊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一时难以判断是好是坏。清代康熙皇帝曾说:“世人的秉性,什么样的没有?有一类性子特别拗的人,大家都认为好的,他偏说不好;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他偏说是错。这种人看上去似乎忠诚正直,如果真的重用了他们,必然坏事。所以古人说:‘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执拗逆反的性格,灾祸必定缠身。’说的
期刊
孔子的学生樊迟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回答说:“知人。”a这里的“知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善于识别人物”的意思。“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是孔子的名言。“善于识别人物”当然不是智慧的全部,但孔子抓住了关键。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善识人,贤愚不分,善恶不辨,那肯定做不成大事,甚至会坏了大事。所以在识人用人上的糊涂,是领导者最大的糊涂。  我们常说“知人善任”
期刊
王阳明“心学”之精髓是所谓“致良知”,倡导人生一切的努力都共同指向这三个字。达到“致良知”的目的,要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王阳明的哲学并非空谈心性、疏阔无用之学,而是入世的哲学、行动的哲学,特别是他提倡的“事上磨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很大启迪和裨益。  事上磨练,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王阳明曾两次参加会试未中,有朋友为他感到耻辱,王阳明不以为然地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期刊
魏主以平城地寒a,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b,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d:“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e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f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
期刊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a。隐心而后动b,谤议庸何伤c?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d,暧暧内含光e。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f,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文选》卷五十六)  注释:  a纪纲:纲纪,指约束言行的规则。  b隐心:审度,估量。  c庸:岂,哪里。  d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
期刊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通常称一年的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称一年的第一个月为“元月”。显然,“元”有“第一”的意思。不知你有没有思考过,“元”表示“第一”的意思是怎么来的呢?  “元”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个侧立的人的形象,上面的一横突出显示了头部所在的位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元,始也”,认为“元”最初是表示“开始”的意思。然而,很多文字学家却不以为然。从“元”的早期字形来看,认为
期刊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太白全集》)  【品读】  李太白嗜酒,时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时而和岑夫子、丹丘生宴聚,“会须一饮三百杯”;时而又山中与幽人对酌,“一杯一杯复一杯”。  幽人,在我理解就是良善美好之人,当然此处所指概为隐逸的高人。李太白虽不“隐”,但骨子里却有“逸”的东西,遂亦算得是半个幽人。二位幽人茅庵里举杯对酌着……那“山花
期刊
在传统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吏部天官”寇准,他足智多谋、风趣幽默,经常搞得皇帝、王爷、大臣们哭笑不得,却又离不开这个“老西儿”(旧时北京民间对山西人的戏称)。1997年,葛优在古装轻喜剧《寇老西儿》里面成功地塑造了聪明正直、不畏权贵的峡谷县令寇准,于是寇准作为正面喜剧角色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回归正史,会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寇准与艺术形象“寇老西儿”有着很大差距。历史上的寇准不像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