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一时难以判断是好是坏。清代康熙皇帝曾说:“世人的秉性,什么样的没有?有一类性子特别拗的人,大家都认为好的,他偏说不好;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他偏说是错。这种人看上去似乎忠诚正直,如果真的重用了他们,必然坏事。所以古人说:‘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执拗逆反的性格,灾祸必定缠身。’说的就是这种人。”a康熙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碰到这种识人不深、判断失误的情况。元代人胡祗遹在这方面论述更为全面,他说:“辨识人才最为困难,因为有些事情往往似是而非:有人刚直开朗,看上去像是说话刻薄不留情面;有人柔和懦弱,看上去像是忠厚老实;有人廉洁守法,坚持原则,看上去像是保守固执;有人头脑清楚而拙于言辞,看上去像是无能;有人并无真才实学而能言善辩,看上去像是很有才能;有人头脑迟钝、不学无术,看上去像是城府很深;有人总爱攻击、诽谤别人,看上去像是端方正直;有人对人比较厚道,隐恶扬善,看上去像是讨好拉拢别人。一一考校起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人才的优劣真伪,往往混淆不清,难以辨识。”a这里列举了辨识人才中容易混淆的八种表现,真实地说明了辨识人才之难。
辨识人才不容易,那么古人有何经验之谈呢?古代与现代一样,辨识人才,最靠谱的办法离不开实际考察。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在晚年为选拔接班人,曾广泛征求意见,左右给他推荐了几个,他都认为不行,尤其是有人推荐了尧的儿子丹朱,尧坚决反对,说他是一个“顽凶”,不能用。可见尧对选拔接班人有明确的标准,并坚持原则,他决心要找一位真正能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大家推荐了生活在民间的舜,尧说自己也听说舜的品质很好,但也不能盲目地用,要考验考验他。尧是怎么考验舜的呢?他采取了五项措施:第一,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她们来观察舜的品德(尧为了考察接班人,真是下了本钱)。结果舜处置得当。第二,让舜在百姓中推行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结果百姓都能遵从。第三,让舜承担各种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第四,让舜到四门主持接待宾客的事,结果四门的接待工作都搞得很好,来朝贡的诸侯和远方的客人对舜很敬重。第五,尧又让舜到山林大泽之中去办事,正遇上狂风暴雨,舜仍然镇定前行,不慌张迷乱。经过这些考验,尧认为舜是圣人,于是召见舜说:“你考虑事情周到细致,而且很有成绩,已经三年了,你登帝位吧。”我们可以看到,尧采取的这五项考验措施,除了嫁女之外,其他几项都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实际考察办法:让舜经过多个岗位的轮换,并经过艰苦地区的锻炼。
如果是选拔一般人才,虽然用不着像尧选拔接班人那样费时费力,但采取实际考察的办法仍然是最有效的。清朝大臣赵尔巽,在他刚到四川担任总督时,为整顿官员队伍,对县级官员进行了一次考察。在官员进见时,每八人分成一组,从书架上随机抽取几份公文,发给他们批答,以此观察他们的才识能力。办法虽简单,然而闹笑话的人却很多。有一次某县令来拜见,刚坐定,赵尔巽就给他一份呈报来的文件,并说自己连日事多,此件很久没有处理,今天正好县令你来了,借重你的大才,代我写个批语吧。这个县令拿着文件反复审看,很久也没有写出一句批语,脸上的汗却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通过实际考察、实践检验来辨识人才,而不是单凭主观印象,更不凭道听途说或者请托介绍,这是古人辨识人才的基本方法。许多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此都有明确的论述。元代名相张养浩曾经讲过:“皇帝的职责,没有比选择宰相更重要的了;宰相的职责,没有比任用贤才更重要的了。然而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人贤不贤呢?询问众人就可以知道,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知道,看他举荐什么人就可以知道。”a
古人关于通过实际考察来识别人才的论述,即使今天读来,仍大受启发。比如,我们现在考察干部,有一条“群众公认”原则。这条原则无疑是坚持了实际考察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也主张群众公认原则,尽管他们的说法或思想可能与当今有所差别。
《论语》里,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还不行。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a这就是分析的观点,光说“群众”不行,要分析是什么样的群众。
这还不够,孔子又说:“众人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众人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b就是说,即使事先听到了群众意见,也不能代替实际考察。因为只有通过实际考察,才能知道事先听到的群众意见是否真实;是哪些群众喜欢他,哪些群众厌恶他;大家为什么喜欢他或者厌恶他。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他说:“左右(跟前的人)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上层人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发现真的好),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c孔、孟的这些论述涉及两个用人原则:第一,“国人皆曰贤”,这类似于“群众公认”原则。其中对“群众”要作分析,光是领导身边的人不行,光是领导干部也不行,应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第二是全面考察(考核)原则,孔、孟都强调,知晓了群众意见之后,还必须进行实际考察,只有通过全面考察,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全面情况,并决定用与不用。
汉初贾谊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孔孟的观点,明确提出“察吏于民”。他说:“英明的君主在选拔官吏时,必定要使百姓参与其事。凡是士人和普通百姓交口称赞的人,英明的君主就加以考察,如果他确实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就提拔重用。凡是士人和普通百姓表示反感的人,明主也要加以考察,如果百姓都说他不好,就将他降职或罢免。所以仁义之君选用官吏,决不会草率胡来,必然要得到百姓的赞成,然后加以任用,这便是百姓和君主的一唱一和。所以,了解百姓的意见,是选拔官吏的必经程序,先要‘察吏于民’,然后再予选拔或降免。”a贾谊这段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应当把了解百姓意见作为选拔任用官吏的必经程序,二是要把百姓赞成不赞成作为对官吏提拔重用或者降职罢免的基本依据。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颇具深度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说过:“众人都憎恶的人,即使领导一人喜欢,但他未必是好人;众人都喜欢的人,即使领导一人讨厌他,但他未是必坏人。因为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b
古人除了提倡在实际考察中重视群众意见外,还提倡在实际考察中重视人在自然状态下基本品质的表现。据记载,赵匡胤还没当皇帝时,是周世宗手下的大将。当时曹彬是周世宗的亲信官员,掌管宫廷里的茶酒。有一次赵匡胤向曹彬讨酒喝,曹彬说:“这是公家的酒,不能给你喝。”然后自己买酒给赵匡胤喝。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对曹彬倍加称赞,并视为自己的心腹。还有一个故事,赵匡胤带兵打下滁州,周世宗派窦仪去登记滁州原来官府库藏的财物。过了几天,赵匡胤派亲信来取些库藏的丝绢。窦仪说:“现在既已登记在册,就是官家的东西了,没有皇帝的指示是拿不走的。”赵匡胤当皇帝后,多次称赞窦仪坚持原则。a从识才的角度来看,赵匡胤发现曹彬、窦仪这两个人才,并不是在他当皇帝之后通过正规考察发现的,而是在当皇帝之前与两人没有隶属关系时,通过一般交往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无疑更加真实。
从以上记述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四点启示:
其一,辨识人才要重视实际考察,不能仅凭个人恩怨好恶主观臆断,也不能根据道听途说妄下断言。
其二,在实际考察中要重视群众意见。孔子重视“乡人”的意见,孟子强调“国人皆曰贤”,贾谊提出“察吏于民”,朱元璋明确主张:“出于众人为公论。”
其三,在重视群众意见的同时,对“群众”要有一定分析。孔子认为,光是说“乡人”赞成还不行,“乡人”还分“善者”和“不善者”,只有好人赞成的人才行。孟子认为,光身边的人(“左右”)说好不行,光是有身份的领导干部们(“诸大夫”)说好不行,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国人”)说好。贾谊讲的“察吏于民”更明确,他主张要根据“士民誉之”还是“士民苦之”来判定官吏的好坏。
其四,识别人才,不但要重视有组织地集中考察,也要重视随时随地的观察。日常的观察也是实际考察,而且得出的印象往往
更可靠。
辨识人才不容易,那么古人有何经验之谈呢?古代与现代一样,辨识人才,最靠谱的办法离不开实际考察。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在晚年为选拔接班人,曾广泛征求意见,左右给他推荐了几个,他都认为不行,尤其是有人推荐了尧的儿子丹朱,尧坚决反对,说他是一个“顽凶”,不能用。可见尧对选拔接班人有明确的标准,并坚持原则,他决心要找一位真正能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大家推荐了生活在民间的舜,尧说自己也听说舜的品质很好,但也不能盲目地用,要考验考验他。尧是怎么考验舜的呢?他采取了五项措施:第一,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通过她们来观察舜的品德(尧为了考察接班人,真是下了本钱)。结果舜处置得当。第二,让舜在百姓中推行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结果百姓都能遵从。第三,让舜承担各种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第四,让舜到四门主持接待宾客的事,结果四门的接待工作都搞得很好,来朝贡的诸侯和远方的客人对舜很敬重。第五,尧又让舜到山林大泽之中去办事,正遇上狂风暴雨,舜仍然镇定前行,不慌张迷乱。经过这些考验,尧认为舜是圣人,于是召见舜说:“你考虑事情周到细致,而且很有成绩,已经三年了,你登帝位吧。”我们可以看到,尧采取的这五项考验措施,除了嫁女之外,其他几项都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实际考察办法:让舜经过多个岗位的轮换,并经过艰苦地区的锻炼。
如果是选拔一般人才,虽然用不着像尧选拔接班人那样费时费力,但采取实际考察的办法仍然是最有效的。清朝大臣赵尔巽,在他刚到四川担任总督时,为整顿官员队伍,对县级官员进行了一次考察。在官员进见时,每八人分成一组,从书架上随机抽取几份公文,发给他们批答,以此观察他们的才识能力。办法虽简单,然而闹笑话的人却很多。有一次某县令来拜见,刚坐定,赵尔巽就给他一份呈报来的文件,并说自己连日事多,此件很久没有处理,今天正好县令你来了,借重你的大才,代我写个批语吧。这个县令拿着文件反复审看,很久也没有写出一句批语,脸上的汗却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通过实际考察、实践检验来辨识人才,而不是单凭主观印象,更不凭道听途说或者请托介绍,这是古人辨识人才的基本方法。许多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此都有明确的论述。元代名相张养浩曾经讲过:“皇帝的职责,没有比选择宰相更重要的了;宰相的职责,没有比任用贤才更重要的了。然而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人贤不贤呢?询问众人就可以知道,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知道,看他举荐什么人就可以知道。”a
古人关于通过实际考察来识别人才的论述,即使今天读来,仍大受启发。比如,我们现在考察干部,有一条“群众公认”原则。这条原则无疑是坚持了实际考察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也主张群众公认原则,尽管他们的说法或思想可能与当今有所差别。
《论语》里,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还不行。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a这就是分析的观点,光说“群众”不行,要分析是什么样的群众。
这还不够,孔子又说:“众人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众人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b就是说,即使事先听到了群众意见,也不能代替实际考察。因为只有通过实际考察,才能知道事先听到的群众意见是否真实;是哪些群众喜欢他,哪些群众厌恶他;大家为什么喜欢他或者厌恶他。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他说:“左右(跟前的人)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上层人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发现真的好),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c孔、孟的这些论述涉及两个用人原则:第一,“国人皆曰贤”,这类似于“群众公认”原则。其中对“群众”要作分析,光是领导身边的人不行,光是领导干部也不行,应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第二是全面考察(考核)原则,孔、孟都强调,知晓了群众意见之后,还必须进行实际考察,只有通过全面考察,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全面情况,并决定用与不用。
汉初贾谊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孔孟的观点,明确提出“察吏于民”。他说:“英明的君主在选拔官吏时,必定要使百姓参与其事。凡是士人和普通百姓交口称赞的人,英明的君主就加以考察,如果他确实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就提拔重用。凡是士人和普通百姓表示反感的人,明主也要加以考察,如果百姓都说他不好,就将他降职或罢免。所以仁义之君选用官吏,决不会草率胡来,必然要得到百姓的赞成,然后加以任用,这便是百姓和君主的一唱一和。所以,了解百姓的意见,是选拔官吏的必经程序,先要‘察吏于民’,然后再予选拔或降免。”a贾谊这段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应当把了解百姓意见作为选拔任用官吏的必经程序,二是要把百姓赞成不赞成作为对官吏提拔重用或者降职罢免的基本依据。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颇具深度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说过:“众人都憎恶的人,即使领导一人喜欢,但他未必是好人;众人都喜欢的人,即使领导一人讨厌他,但他未是必坏人。因为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b
古人除了提倡在实际考察中重视群众意见外,还提倡在实际考察中重视人在自然状态下基本品质的表现。据记载,赵匡胤还没当皇帝时,是周世宗手下的大将。当时曹彬是周世宗的亲信官员,掌管宫廷里的茶酒。有一次赵匡胤向曹彬讨酒喝,曹彬说:“这是公家的酒,不能给你喝。”然后自己买酒给赵匡胤喝。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对曹彬倍加称赞,并视为自己的心腹。还有一个故事,赵匡胤带兵打下滁州,周世宗派窦仪去登记滁州原来官府库藏的财物。过了几天,赵匡胤派亲信来取些库藏的丝绢。窦仪说:“现在既已登记在册,就是官家的东西了,没有皇帝的指示是拿不走的。”赵匡胤当皇帝后,多次称赞窦仪坚持原则。a从识才的角度来看,赵匡胤发现曹彬、窦仪这两个人才,并不是在他当皇帝之后通过正规考察发现的,而是在当皇帝之前与两人没有隶属关系时,通过一般交往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无疑更加真实。
从以上记述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四点启示:
其一,辨识人才要重视实际考察,不能仅凭个人恩怨好恶主观臆断,也不能根据道听途说妄下断言。
其二,在实际考察中要重视群众意见。孔子重视“乡人”的意见,孟子强调“国人皆曰贤”,贾谊提出“察吏于民”,朱元璋明确主张:“出于众人为公论。”
其三,在重视群众意见的同时,对“群众”要有一定分析。孔子认为,光是说“乡人”赞成还不行,“乡人”还分“善者”和“不善者”,只有好人赞成的人才行。孟子认为,光身边的人(“左右”)说好不行,光是有身份的领导干部们(“诸大夫”)说好不行,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国人”)说好。贾谊讲的“察吏于民”更明确,他主张要根据“士民誉之”还是“士民苦之”来判定官吏的好坏。
其四,识别人才,不但要重视有组织地集中考察,也要重视随时随地的观察。日常的观察也是实际考察,而且得出的印象往往
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