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才慧眼,领导必备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学生樊迟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回答说:“知人。”a这里的“知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善于识别人物”的意思。“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是孔子的名言。“善于识别人物”当然不是智慧的全部,但孔子抓住了关键。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善识人,贤愚不分,善恶不辨,那肯定做不成大事,甚至会坏了大事。所以在识人用人上的糊涂,是领导者最大的糊涂。
  我们常说“知人善任”,只有先“知人”,然后才谈得上“善任”。作为有用人权的领导者,能不能识才,结果是迥然不同的。
  据《史记·范睢列传》,范睢原是魏国人,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有一次他跟着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看出范睢是个人才,派人赐给他十斤黄金,还有牛肉和酒,范睢不敢收。须贾知道此事后大怒,因为在他看来,范睢并不是什么人才,齐襄王之所以赐给他厚礼,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范睢向齐国出卖了情报。回国后,须贾即按照自己的判断向国相魏齐作了汇报。魏齐大怒,命人把范睢打得断了肋骨掉了牙齿,奄奄一息,然后用席子卷起来,扔在厕所里。喝醉酒的宾客都对着范睢小便,故意糟蹋侮辱他。夜深之后,喝得酩酊大醉的魏齐以为范睢真的死了,同意看守把他丢出去,范睢这才得以逃生。恰在这时,秦国派使者王稽到了魏国,改名换姓的范睢设法见到了王稽。王稽并不认识范睢,也没有听说过范睢这个人。所以,王稽能不能识才,这时便成了范睢能不能转危为安、遇难呈祥的关键。史书上是这样说的:“语未竟,王稽知范睢贤。”两人交谈,话还没说完,王稽已经知道范睢是个了不起的贤能之人了,值得自己冒一定风险把他带回秦国去。结果,范睢见了秦昭王,先当客卿,后任丞相,使秦国变得更为强大。
  同样一个范睢,须贾、魏齐对他视之如草芥,弃之如粪土;而王稽与他话未说完,便知其贤。范睢在魏,备受凌辱,性命难保;而在秦,却成了秦王的座上宾,并凭借自己的才能当上了国相。很显然,像须贾、魏齐这类人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而王稽、秦昭王这样的人却是慧眼识珠。由此可见,用人者能不能识才,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得到真正的优秀人才,从而也就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其次,识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识才,才能发现人才,给优秀人才一个展示才华,为国家、社会、百姓作出贡献的机会。汉代文人邹阳有一次游说梁孝王刘武,一口气列举了七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伊尹、姜太公、管仲、百里奚、宁戚、司马喜、范睢。着重说明他们在未被发现重用之前,曾分别是奴隶、贱民、囚徒、车夫、仆役等被人瞧不起的人,有的还受尽侮辱。邹阳最后总结说:“这七位贤士,倘若不遇上圣明的君主,几乎就等于乞丐一类,就像绵软的葛麻一样枯死于旷野而无人问津。”a
  说到这里,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王充在《论衡》里说:“从前曾有人让千里马去拉重载的盐车,只见这匹马低垂着头,累得大汗淋漓,寸步难行。伯乐看到后,马上让卸掉车,由骑手王良驾驭,于是马就空身飞驰起来,因而有了千里马的美名。”a有感于此事,韩愈写了一篇《马说》,其中有句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按说,是先有千里马,相马者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而韩愈却反过来说,世上因为有了伯乐,才有了千里马。仔细想来,这话更为深刻:如果没人发现,千里马只能混迹于群马之中,了此一生。韩愈又继续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更是一半是论说,一半是慨叹,突显了识才的重要和识才者的宝贵!
  其三,识才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识才能激发人才的忠诚和奋进,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于人才来说,能否遇上识才者,对于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能遇上懂得自己价值的人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很多优秀人才可能一辈子怀才不遇,抱憾而终。所以,很多人把受到赏识和重用看作是用人者对自己的恩德,并为报答“知遇之恩”而竭心尽力,甚至死亦心甘,此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宋代大文豪苏轼任翰林学士时,有一次在皇宫中值班,被召入便殿答话。宣仁太后问苏轼:“你前年担任什么官职?”苏轼说:“臣当时任常州团练副使。”太后又问:“你现在担任什么官职?”苏轼答:“臣现在担任翰林学士。”太后复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就升到这个官职?”苏轼回答:“我遇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太后道:“不是这样的。”苏轼问:“莫非是大臣们推荐的?”太后说:“也不是。”苏轼惊慌地说:“臣虽做事不够稳当,但也不敢从其他不正当途径获得提拔。”太后说:“这是先帝(宋神宗)的意思。先帝每次读你的文章,必然感叹地说:‘奇才,奇才!’但还没有来得及提拔你,就去世了。”苏轼听到这里,忍不住痛哭失声,太后和哲宗皇帝也哭了,在场的侍从们都感动得流下泪来。a苏东坡之所以痛哭失声,是感动于宋神宗的知遇之恩;在场的人之所以受感动,是因为大家对知遇之恩有共识和共鸣。不言而喻,这种感动会极大地激发苏东坡对宋王朝的忠心,也会激励他在通往最高文学殿堂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识才如此重要,那么领导者怎样才能做到慧眼识才呢?元代做过宰相的张养浩曾说:“为宰相不难,一心正、两眼明足矣。”b当宰相的只要做到心正眼明就行,识别人才更是如此。做君主的,以及做各级领导的,要想做到慧眼识才也不难,一是自己要正,包括人品正,观点正,作风正;二是眼睛要明,就是要有一定的识才经验和能力,不能“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金镶玉”或者被蒙蔽。
  清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康熙皇帝对大学士等人有一段训话:“自古以来,帝王使用人才管理国家都靠大臣们举荐贤能”,“如果被举荐的人做官后都表现很好,那说明举荐的大臣是实心为国、公正无私的贤臣;如果被举荐的人做官后有的好有的坏,那说明举荐的大臣虽然一心为国,但识别人才的能力不够;如果被举荐的人做官后都是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之徒,那举荐的大臣就是严重玷污了做官为臣之道。”a康熙皇帝认为,举荐贤能是每一个大臣的重要职责;从所举的人是好是坏,就可看出举荐者是不是心正,是不是眼明;其中,心不正的人为害最大,他们所举之人皆不可用。   据陈登原《国史旧闻》,清代光绪朝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有个叫玉铭的木材商人,隶属内务府管辖,凭借跑关系走后门承包皇家工程,还贪污盗窃,因而拥有巨资。贪心之人总不知足,钱多了又想做官,玉铭于是捐了个道员的衔,在吏部等待选用,同时托李莲英的关系,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作为助修颐和园的经费。慈禧太后大喜,立即告诉光绪,让他任命玉铭做四川盐茶道(掌管盐茶专营的道员,是一个肥缺)。光绪看了玉铭的履历,召见玉铭问话,发现他竟是一个完全不懂政事的文盲。光绪问:“你生意挺好的,怎么忽然要弃商当官呢?”玉铭回答:“听说四川盐茶道的收益要比木材厂好数倍呢!”光绪愤怒地把他轰了出去。像这样一个只知赚钱的文盲商人,慈禧怎么看不出来,却安排他担任盐茶道的重要职务呢?原因不是别的,是这人捐出的助修颐和园的巨资起了作用。慈禧一心想住园子,谁捐钱修园子谁就是好人,谁就可以做官。所以,慈禧是心不正。
  心正并不能代替眼明。不是说,只要一心为国选才,就一定能够选到贤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需要学习和积累识才办法和经验的过程;除此之外,也确实存在一个悟性问题,有人在看人的关键方面领会得快,掌握得准,确有慧心慧眼;有人眼拙,还坚持自己的看法,听不进不同意见。这两方面的表现,历史上都不乏其人。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便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然而赵奢不认可自己的儿子,说他一旦真的领兵打仗,一定是败军之将。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军攻打赵国。这时赵奢已经去世,赵国大将廉颇率兵拒敌,采取固守的办法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睢的离间计,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的就是让赵括当将军。赵王听信谣言,便要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蔺相如对赵王说:“您根据赵括的名声而用他带兵,就好像把琴上调音的柱子粘住再弹琴,是弹不出好听的声音来的。赵括只会背诵他父亲的兵书,但不会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啊!”赵王根本听不进蔺相如的忠告。赵括的母亲也赶忙跑来对赵王说,赵括在清廉自持、爱护兵士等方面,远不及他父亲,请求不要任命儿子为帅。赵王对此毫不在意。赵母又说,如果大王一定要用赵括的话,赵括如果出了问题,不能让我老婆子连带获罪。赵王当即答应了赵母的要求,对赵母的话却很不以为然。赵括到了前线后,改变了廉颇的战法,结果一败涂地,赵军士兵被秦军活埋了四十万,赵括自己也丢了性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王起用赵括的心是真诚的,他就是急于找到一个能马上打败秦军的统帅。但是他眼不明,不会识才。最要命的是他听不进不同意见,对于蔺相如的劝阻、赵母的警示,赵王皆置若罔闻,固执己见。像赵王这样的领导,从古至今并不鲜见,这样的人永远都是眼不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
其他文献
(齐景)公曰:“请问求贤。”  (晏子)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而易退也;其下,易进而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内篇问上第十三》)  (齐景)公说:“让我向您请教怎么求贤。”  (晏子)回答说:“通过他的交游观
期刊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绯瑶,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政权更迭频繁,但思想界却并不显得暗淡,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葛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无论在中国道家思想史还是中国儒家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所要介绍的是《抱朴子外篇》。思想家葛洪与《抱朴子外篇》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一般认为他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363
期刊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治外法权”拱手让人,这既是重大的国权损失,也是莫大的民族耻辱;回溯其丧失过程,深究其时代背景,可窥见清廷君臣之短视颟顸,更可引为今鉴。  所谓“治外法权”,即免除本国法律的司法权。例如,一个甲国公民在乙国涉嫌犯罪,如果享受“治外法权”,则乙国法律不能对其进行审判,只能将其送返甲国审判。给他国公民以“治外法权”,即放弃本国法律对他国公民的司法审判权,使得他国公民得以在
期刊
凭借20多年前播出的《我爱我家》中几分钟的亮相,许久未露面的葛优葛大爷又火了一把。为什么?凭的就是他饰演的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纪春生的标志性动作“葛优躺”,其动作要领是保持从椅子上将溜下未溜下的状态,配合一脸生无可恋的放空表情。“葛优躺”一火,大家发现喜爱这样坐姿的人还真不少。的确,瘫坐在沙发上从头到脚放松,那自然很舒服,但也确实不够雅观,说白了,“葛优躺”不就是传说中的“坐没坐相”嘛。  说起“坐没
期刊
北魏(386—557)早期的历史,从道武帝拓跋珪(371—409)的建国开基,历明元帝拓跋嗣(392—423)的整固发展,到太武帝拓跋焘(408—452)的扩张并最终统一北方,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其中每一步都有汉族士人的贡献。清河崔浩(?—450)a历仕三朝,是北魏早期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分量的一个人物。崔浩之死,不仅是个人政治生涯的悲剧,也是北魏早期历史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反映。  一、崔浩的家
期刊
马背上的共和国  作者:李升泉 李茂林 著  定价:39.00元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是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年代。红军将士以奋斗、艰辛,以致生命,创造了那段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全书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为背景,以文学笔触、生动细节,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作者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寻访,又参阅大量回忆文章、地方史志,以及各类研究著作,写出这部
期刊
广义而言,茶叶采制和贮藏、饮用的器具统称为茶具。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贮茶、烤茶、煮茶和饮茶等茶具24件,真正属于饮茶的用具其实很少。我们这里所说的茶具,主要指煮茶、泡茶、饮茶时所用的茶壶、茶碗、茶杯和茶盘等。  我国古代对茶的称呼很多,一般认为,在唐代以前,广为流传的名称是“荼”,还有茗和槚等。到了唐代,荼才定型为茶。唐代以前,人们最看重的是茶的药用价值,把茶当作治病药品,只是偶尔饮茶止渴。
期刊
日前,我再次阅读了清代散文家袁枚的名篇《黄生借书说》。读毕掩卷,又默默地诵读“书非借不能读也”句,我陷入了深深的  思考。  《黄生借书说》剖析:“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完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借得者这么“虑”着,心“惴惴”,手“摩完”,担忧成为压力随即促使他“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说起来世人的心态真够奇怪的:贫困好学的年轻人买不起书却千方百
期刊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一时难以判断是好是坏。清代康熙皇帝曾说:“世人的秉性,什么样的没有?有一类性子特别拗的人,大家都认为好的,他偏说不好;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他偏说是错。这种人看上去似乎忠诚正直,如果真的重用了他们,必然坏事。所以古人说:‘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执拗逆反的性格,灾祸必定缠身。’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