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庆 到了黄河心不死的创业者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王伯庆博士年满52岁。这一年他从美国老当益回国创业,被海归们戏称为“年龄最大的海归创业者”。
  王伯庆现在租住在北京的一套50多平米公寓里面,月租三千多。他说北京的房价太贵了,他根本买不起,比他在美国西雅图买的房子贵多了,所以,他决定在北京不买房也不买车。
  王伯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作者。这本书,2009年版于6月第一次正式出版,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就业蓝皮书,目前已连续发布两年,他的麦可思团队为中国各级政府教育与人力管理部门、中国社科院、世界银行、70多所高校提供数据为依据的分析。
  别看“麦可思”名气大,其实这个公司在一年多以前一直是捉襟见肘,至今事业刚进入良性进展。前期近千万的投资,让王伯庆负债累累,但他仍然很乐观,他说当初回国的动机就是为了要做一份对社会有贡献的事业,并且他对这份事业充满了信心。
  王伯庆做起事情来有着四川人特有的执着,不过,他是特别的执着,别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他则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
  
  回国创业的动机:要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2003年,女儿考进了美国哈佛大学,和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告一段落时,就开始思索起自己的人生。回国,一直是王伯庆的梦想。
  在国内不少人看来,王伯庆是成功的:出国读博士,拿到绿卡,有一份薪金优厚的工作,买了房……。但,王伯庆却没有一点成就感,他认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一定是要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而在美国,即便自己做了有贡献的事,还是找不到感觉,只有在生养自己的国土上能找到。他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帮助国内在某些方面的进步。回国创业选择什么样的事业呢?王伯庆已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来源于两件事:一是2003年这一年,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毕业了。大学生就业开始成为问题。二是,由世界银行参与的、在1986年就启动的一项关于职业与能力的研究成果终于在2003年开始试用,这项成果为美国研究高等教育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美国的咨询公司便开始对美国大学提供就业跟踪研究的服务。他们跟踪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能力和知识对工作的满足程度。大学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来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改进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
  王伯庆一直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专注于教育和就业问题。而他就是要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最新科学方法和自己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带回国内。
  出国前,王伯庆在西南财经大学当老师,所以他就先跟西南财大联系回国事宜。2004至2005年,王伯庆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回到西南财大讲课,他想和国内多接触一段时间再彻底回国创业。至于每年回国的那两个月,美国那边的工资就停发了,西南财大也就给一点酬金。王伯庆把金钱看得很淡,他在美国选单位时就不以薪资高低决定,他喜欢搞研究工作。2006年,王伯庆彻底回到国内,在西南财经大学做特聘教授,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给予王伯庆的时间很宽松,这也是王伯庆和学校之前就谈好的,他需要有时间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王伯庆本想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项目,但这两个基金钱太少没法做数据库。要做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需要近千万元的投入。西南财经大学的党委书记封希德帮助了他,在他的强力推荐下,引入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006年10月,麦可思公司成立了。
  取名“麦可思”的涵义很简单,就是My China Occupational Skills(我的中国职业技能)的缩写,非常中国的英文名字。王伯庆开始了创业之路。他所做的高校管理咨询产业在国内尚是空白。
  
  三年时间都在提供免费服务
  
  王伯庆这样形容称麦可思公司的起步:“一、二、三,开步走”。是因为麦可思是从一间教室、两部电话、三台电脑起步的。王伯庆说,创业的过程非常艰苦,如果事先知道这么多困难,他肯定不创业了。但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他是一定不会再回头的。
  创业之初的投资,主要是来自于王伯庆在国内的朋友和西南财大的研究生同学帮忙,当然,还有自己在西南财大的工资。开支是巨大的,他在北京和成都的两个公司现在每个月支出的費用就高达五十万,王伯庆还引进了一些人才到公司,有个别员工的最高年薪达20万。那时,麦可思公司出去开展工作都是公益性的,王伯庆带着大家做全国、各省的大学生就业研究,然后再把调查报告免费送给各省。完成调查报告的工作庞大的繁杂:由麦可思至少50个人组成团队,追踪样本中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比如就业状况,薪资,专业对口,离职,去了什么行业、企业和城市,从事什么职业,是否满意目前的工作及对学校满意状况等等,最后写一个分析报告。调查跟踪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江苏省的调查报告就有400多页。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庞大的支出到最后却没有收入,尽管王伯庆自己根本就不从公司拿一分钱,但作为老板的他还是差点崩溃了。最困难是2008年,说好的第二笔投资款没有了,开支又上去了。那个时候,王伯庆对天亮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天亮了可以享受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怕的是天亮了就要面对现实,要给职工发工资。最初的投资很快花完了,然后就垫进自己的储蓄、借朋友的钱,有时职工当月的薪资都没有着落。王伯庆还怕天亮打开E-mail,看见又有职工辞职了。
  王伯庆忘不了2008年IT团队集体辞职一事,那事对王伯庆的打击太大了。团队对王伯庆解释说,辞职的理由是太累。但他心里也明白,辞职的真正原因还是不看好这个公司,他们觉得这个公司不赚钱,看不到希望,靠不住。尽管王伯庆苦口婆心地说服离职的员工,向他们描述公司美好的未来,但大家都不信任他,最后弃他而去。王伯庆也真是“倔”和“乐观”都到了家,员工辞职了,他就招人,又辞职了,他又招,就这样周而复始、从不放弃。遇到没钱的时候也是这样,没有钱就去找朋友借,借不到就换个人借。
  王伯庆说自己很多时候能从同学那里借到钱,一是因为大家对他信任,他在大学时是研究生会的头头,大家都信任他能把事情做成,而且借的钱也会还的。二是他从来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关键时刻总有人来帮助他。有一个西南财大读研究生的同学,现是一家工厂的老板,年利润三千多万。2008年最困难时想跟同学借钱又不好意思开口,怕万一人家不借,大家都很尴尬。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王伯庆每天半夜就起来在床边走来走去,琢磨怎么开口借钱。最后,终于把同学请到办公室来,说你能否借我一点钱?对方说,借多少?王伯庆说50万。同学丝毫没有犹豫地答应了。王伯庆当时就很恨自己怎么不借500万呢,同学答应得那么爽快。这笔钱,本说好半年就还的,可到现在两年多了还没有还。2009年,王伯庆生病了,这个同学来看他,王伯庆以为同学是来要钱的,结果同学告诉他,借钱时就没有想到要他还。还说当年王伯庆出国前身上只有300美金,还送了200美金给他去考托福。王伯庆听后才想起自己当年还帮过这个同学,许多年了,自己都给忘了。
  
  负债累累,乐观创业
  
  从2006年到2009年,通过借款和投资支撑,王伯庆步履艰难地走了过来。
  王伯庆说,创业者要有傻呼呼的乐观,还要有到了黄河心不死的执着。正因为有这一番“傻劲”,王伯庆才有勇气走到了今天。
  2009年6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出版成为王伯庆事业的转机,这本书获得了许多政府官员和学者的极高认同。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研究所的所长余舰对王伯庆说,这本书的分析方法很系统、科学。他还说自己看这本书时就猜到作者很可能是一个海归,因为那是一种国际化的写法,国内学者是不太会用这个方法来写的。之后,王伯庆每年都出版一本当年的年度报告。另一个转机则是金融危机来了,全国上下都重视大学生就业了。就这样,开始有高校付费请麦可思做数据分析了。至今,麦可思已为国内70所大学做了分析报告。同时,麦可思也被许多地方政府所关注。从2009年至今,已有四川和江苏教育厅、宁波教育局等请麦可思做调查报告。   就这样,公司开始渐渐有了收入,但这些收入也只能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王伯庆本人还是从公司拿不到钱。回国几年来,王伯庆恨不得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从来都不敢乱花一点钱,因为目前的经济状况,太太也只好留在美国工作,支付在美国的房子月供等费用,一年只能有两三次回国来看王伯庆。公司要真正赢利还清近千万的投资,还得有一段时间。就如王伯庆对这份事业的信心一样,他也坚信能在很快时间还清欠款。他总是很乐观,任何时候有人问起他“近期还好吗”,他总是说很好!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这么说。
  2009年5月的一天,就在王伯庆终于开始拥抱创业的春天时,他突然站不起来了,北医三院诊断为“腰椎肿瘤”,做手术得八小时,术后可能会影响走路。王伯庆在北京一躺就是一个月,不甘心做手术,担心再也回不到公司了。他的家还在美国,医疗保险也在美国,就回美国诊断,美国医生说暂时不做手术。总共躺了两个月,把事情全耽误了,团队也失去了指挥。89岁高龄的老母亲知道王伯庆生病一事后,一只眼都给急瞎了。那段时间的王伯庆是真正的伤心了。
  身体好一点的时候,王伯庆又开始天南地北地到处飞,还受很多大学之邀去演讲。医生告诫他说,他的病是因为太累和压力大造成的,让他工作悠着点,可他怎么也停不下来,一想到自己这份事业将为社会带来的贡献,他就整个人精神百倍。他说,回国创业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不过,回国创业这事一直都瞒着在成都生活的老母亲,老母亲以为他这些年只是回国来做点事,然后就回到美国去过着不会为钱发愁的日子呢。
  王伯庆自称很实际,凡事都会一步一步地去做,从没想过“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人到中年,他還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一份青春的冲动,总在心头盘算着5年大计、10年大计。
  人物链接:
  王伯庆,美籍华人,生于四川成都。在中国获材料工程学士和工业经济管理文科硕士、在美国获统计学理科硕士和经济学博士。曾当过工人,助理工程师,讲师,资深经济学家,现任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及教育需求研究中心主任。业余爱好写作,著有随笔集《十年一觉美国梦》、《我家有个小鬼子》等。2009年被专家和媒体选为“2009年腾讯回响中国三大教育年度致敬专家”,致敬辞为:“用诚实的数字揭示现象的本质,用公正的表格诠释难解的疑团,用热情的演讲传达教育的真相。于是,我们用他借给的一双慧眼,看清教育”。
其他文献
用思想凝聚精神    走进大连三十六中,像走进了一个多彩的画廊,我不顾门卫的询问而浏览着,最后定格在张有林不同寻常的校长寄语上,让我未见其人却感悟其思想。当看到了稳健、踏实、热情的张有林,听他谈学校、谈自己如数家珍时,更感受他深厚生活积淀和独到的思维形式。  今年四十五岁的张有林,大学毕业在家乡工作了两年后,就来到了让他倾注半生心血的大连三十六中,从当数学老师开始,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直到2004年
期刊
作者简介:  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三年,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内容简介:  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产品或事业观点游说的人,这都是一本最基本的书,是你理解人们心理的基石。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
期刊
火红的八一军旗,已经整整高扬了84年。  每当我们一次次看到三军仪仗队高举军旗,升起国旗时,每当我们听到或唱起一首首军旅歌曲时,每当国家有难、人民遭灾的危急时刻,无数军人一马当先冲锋在抗洪、抗震、抗非典等救灾第一线时,我们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无言的喜悦,一种自信的放松,因为有了人民军队,有了这样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祖国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有了屏障和保证。  在军绿色长城的威武行列中
期刊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拉尔边防检查站诞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共和国成立最早的边检站之一,也是自治区唯一一个既有航空口岸又有陆地口岸,是既对俄罗斯又对蒙古国的边检窗口单位。  随着我国进一步“向北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海拉尔边检站加强党委建设,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旅客满意”做为目标,营造出和谐警民关系,全力打造业绩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边防检查站,为促进驻地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
期刊
“哒哒”的拖拉机声敲碎了村庄的夜晚,零星的一两声鸡鸣单薄地夹杂在机器声中。一到傍晚,扬起满天尘土的羊群不见了,路上飞奔的拖拉机一样可以制造如此效果。牵着老牛回家的场景基本是在回忆的胶片里,五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借助图画以及电视认识那个庞大而善良的动物。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孩子看见一匹马跑过来,会很大声地喊“骆驼”——这是几年前流传在这个村庄的笑话,用以嘲笑那个从城里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将马认成骆驼的
期刊
2008年12月底,虽然进入了滴水成冰的冬季,牧民克热木·尼亚孜再不用像过去那样砍柴、拉煤烧炕了。而是一家大小坐在燃气取暖的楼房里喝着奶茶,看着电视。克热木·尼亚孜28岁,以前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牧民,2004年年底,他在乌鲁木齐天苑小区买了新楼房,一家人从牧区来到首府当上了城里人。  住楼房让他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过去砍柴、烧牛粪、烧煤,现在用上了天然气。他算了一笔账:“过去买煤取暖,一个冬
期刊
王彦生原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年2月4日因病去世,年仅49岁。2009年11月6日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    我与彦生的第一次见面,是1980年他刚21岁的时候。我儿子书味领他到涉县文化馆见我,说他是西安居姨家的邻居,在县化肥厂上班,爱好读书与写作。因听他是个文学青年,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喜悦。他比书味大两岁,个子也高些,宽阔的前额,大大的眼睛,浅淡的肤色,一副随份安
期刊
他曾是辅仁大学医预科和北平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他曾在抗战的硝烟中学习医学也曾远赴美国深造,他曾被国民党邀请飞赴台湾而且飞机起飞在即,他也曾经……然而当他怀揣一颗爱国之心,放下所有的一切转身回国,从此义无反顾地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站在了一起。  欧洲耳科协会会长鲍特曼教授当年在全法国耳鼻咽喉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这样介绍姜泗长:“这是10亿中国人的耳鼻咽喉科主席”。  1993年,在他“从医55周年暨80寿辰
期刊
见到黄志强,是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大楼的院士办公室内。  当时,他正坐在电脑桌前聚精会神地思考,并未发现有人进入。直到他的秘书王燕生走上前去跟他说话,他才意识到,并起身跟记者打招呼。这是一位儒雅的老人,和蔼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他指指电脑,向记者解释,他刚刚正在做一项肝胆外科研究的计算。  从1944年从医开始,黄志强已经在医学的道路上走了近70年。70年,这仿佛是一辈子的时间。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
期刊
201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又称301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付小兵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301医院诞生的第七位院士,当时49岁的年龄也刷新了院里院士的年龄纪录。  闻知喜讯时,付小兵正在实验室里和他的学生们埋头讨论,据说当时他脸上淡淡的欣喜,随即说道“是人生一个新起点”。    在另一战场上行驶军人使命    付小兵上过战场,惨烈的场面他终生难忘。  1986年,中越边境战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