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言,你好,我是小沫。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妈妈总是喜欢把过错怪罪在别人身上,无论这件事她是否有过失。譬如,如果她比平时晚了几分钟做完晚饭,她就会对我说:“都怪你在这打扰我,害我做饭速度慢了!”再或者,她从厨房端菜到客厅,途中如果菜汤溢出或者洒在了地上,她就会立刻冲我说:“让你催催催,菜汤撒了吧!”实际上我根本就没催她。更奇葩的是,比如她常常是用什么找不到什么,然后她就催我帮她找,但是她找过的地方绝对不许我再找,否则就暴跳如雷,意思是我再找一遍就是怀疑她的能力,就是不尊重她。实际上很多时候,那个东西明明就在她找过的地方。有时候我也会这样,比如考试没有考好,我就会埋怨是同桌太吵了,搞得我没办法安静复习。其实我自己是知道的,是我不够努力。雅言,我想知道,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呢?习惯归罪于别人是不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小 沫
小沫:
其实,你说的这些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不仅仅是你,很多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些喜欢归罪别人的例子,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人们遭遇了或大或小的挫败时,都会立即找一个身边人去怪罪,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挫败是身边的人导致的。事实上,也许他们心里很清楚问题的原因其实在于自己,只是不愿去承认罢了。因为人们倾向于把好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功劳,而把坏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他人、环境、运气等外界的不可控因素,例如考试得了一百分,人们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实至名归,而下一次考试不及格,人们又会认为是试题太难。这算是属于自我保护机制吧,生物体都拥有自我保护机制,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当你的手指被刺痛了你就知道缩回去,这就是身体上启动了保护机制。如果一件事没做好,挫败感自然会来袭,心理上也会启动防御机制,不过,这种保护机制小用怡情,如果滥用就危险了。在现实不断发出你并不是这么优秀的信号的时候,你用更加强烈的扭曲的解释来维持自利偏差,保护自我概念,你会越来越脱离现实。如果现实的打击让你无法再维持这种长久以来建立起的自我概念,那么迎接你的将是非常痛苦的经历。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例如有的人在发生某件事情后就喜欢将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而有些人喜欢归结于内部原因,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这两种归因方式都很普遍,导致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心态和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外部归因的人倾向于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既然是外部的,他们则会觉得没有自己的责任,所以不需要因此去努力和改变,这类人一般比较被动,抱怨多于行动。而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会比较积极的改变自己,既然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并且是可控的,那么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他们当然要努力去改变和提升自己,争取解决问题,这种人一般比较向上,心态也会比较健康。所以呢,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挫败,也要允许自己犯错。同时,北北也建议你与母亲相处时多与她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雅 言
Q1:伤心的时候,该不该听悲伤的歌曲?
南方姑娘: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我喜欢思考,喜欢交朋友。但每当我不开心甚至感觉悲伤的时候,我都喜欢听比较悲伤的歌曲。这样做虽然一开始会难过,甚至会流泪,但听悲伤的歌时,我会觉得歌曲里面也有一个人在难过,多一个人陪着我难过。反复听几次,我反而觉得心里便舒畅了一些。雅言,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人在难过的时候喜欢听悲伤的歌曲吗?
雅言:虽然很多人都在劝告我们,伤心的时候不要听悲伤的歌,可是很多人还是边听悲伤的歌边落泪,一边流泪一边按下replay。一项研究指出,当我们情绪失落,甚至悲伤时,我们会寻求一些替代品来填补这些失去的部分,从电影、音乐、艺术等各种美的事物中寻求陪伴和治愈。因此在难过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选择能理解我们的朋友,听与我们情绪一样悲伤的歌。因为他们懂你、戳中你、反映你的伤悲、和你一起流泪,然后弥补你心里原先需要连结的空缺。因此,悲伤的时候听悲伤的歌曲的效果等同于和朋友谈心,其实是有治愈的效果的。
Q2:发现自己后悔了应该怎么办?
木木: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容易一时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就好比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都在责怪自己。那是个周末早上,我照惯例坐在电脑前和LOL战队的小伙伴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正当我打得火热的时候,我妈进来了,看到我在打游戏,立刻冲了过来,命令我关掉电脑去学习。我无动于衷,我妈一气之下拔掉了电脑电源。要知道,游戏进行到一半,当了逃兵是会被拉黑的,像我这样一个在LOL里口碑极好玩家是绝对不允许自己被拉黑的,我顿时火冒三丈,冲我妈说了一句极其不尊敬的话就狠狠地摔门出去了。可是,事后我便后悔了。雅言,我该怎么办呢?
雅言:后悔就像是喜、怒、哀、乐一样,是每个人这辈子不可避免的经历。而后悔教会我们的是,后悔过,你就能更了解自己,并从错误中找出改善的方式,让你这次的后悔成为人生未来的垫脚石,帮助你在下一次能做出更好的决定。
Q3:为什么人会渴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呢?
慢半拍: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几乎从小学就认识了。她占有欲比较强,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她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得到,但对于她并不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她也会渴望能得到,但得到了却又不珍惜。不论我怎么劝她,她都听不进去。为什么人们会渴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呢?
雅言: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渴望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喜欢自己渴望的东西。如果我们渴望得到某样事物却特别难以获得的时候,我们内心对它的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当我们终于得到了自己渴望的东西之后,我们对它的喜爱也会随之消失。这也是人类心理的一个很微妙的地方。总而言之,心理学有关渴望和喜欢的研究明确告诉我们:“喜欢”和“渴望”是由两种不同的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喜欢”与幸福和快乐的感受相关,而“渴望”则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体验。
Q4:尴尬的时候,如何化“囧”为夷?
墨尔本独角兽:雅言,我最近发生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有一天正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的凳子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塌了,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我身上。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真想如果我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就好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状况,我应该怎么做来化解尴尬呢?
雅言:当你做了一件尴尬的事,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假装没有发生,另一种则是直接面对。但很多时候你是无法假装没有发生的,因为你自己心里首先会觉得别扭,那么解决尴尬相对比较好的策略便是坦然面对了。而解决这种局面最好的方式是自嘲。如果你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尴尬,别人也许会更愿意与你交往哦。
小 沫
小沫:
其实,你说的这些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不仅仅是你,很多人都有同样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些喜欢归罪别人的例子,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人们遭遇了或大或小的挫败时,都会立即找一个身边人去怪罪,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挫败是身边的人导致的。事实上,也许他们心里很清楚问题的原因其实在于自己,只是不愿去承认罢了。因为人们倾向于把好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功劳,而把坏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他人、环境、运气等外界的不可控因素,例如考试得了一百分,人们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实至名归,而下一次考试不及格,人们又会认为是试题太难。这算是属于自我保护机制吧,生物体都拥有自我保护机制,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当你的手指被刺痛了你就知道缩回去,这就是身体上启动了保护机制。如果一件事没做好,挫败感自然会来袭,心理上也会启动防御机制,不过,这种保护机制小用怡情,如果滥用就危险了。在现实不断发出你并不是这么优秀的信号的时候,你用更加强烈的扭曲的解释来维持自利偏差,保护自我概念,你会越来越脱离现实。如果现实的打击让你无法再维持这种长久以来建立起的自我概念,那么迎接你的将是非常痛苦的经历。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例如有的人在发生某件事情后就喜欢将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而有些人喜欢归结于内部原因,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这两种归因方式都很普遍,导致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心态和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外部归因的人倾向于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既然是外部的,他们则会觉得没有自己的责任,所以不需要因此去努力和改变,这类人一般比较被动,抱怨多于行动。而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会比较积极的改变自己,既然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并且是可控的,那么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他们当然要努力去改变和提升自己,争取解决问题,这种人一般比较向上,心态也会比较健康。所以呢,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挫败,也要允许自己犯错。同时,北北也建议你与母亲相处时多与她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雅 言
Q1:伤心的时候,该不该听悲伤的歌曲?
南方姑娘: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我喜欢思考,喜欢交朋友。但每当我不开心甚至感觉悲伤的时候,我都喜欢听比较悲伤的歌曲。这样做虽然一开始会难过,甚至会流泪,但听悲伤的歌时,我会觉得歌曲里面也有一个人在难过,多一个人陪着我难过。反复听几次,我反而觉得心里便舒畅了一些。雅言,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人在难过的时候喜欢听悲伤的歌曲吗?
雅言:虽然很多人都在劝告我们,伤心的时候不要听悲伤的歌,可是很多人还是边听悲伤的歌边落泪,一边流泪一边按下replay。一项研究指出,当我们情绪失落,甚至悲伤时,我们会寻求一些替代品来填补这些失去的部分,从电影、音乐、艺术等各种美的事物中寻求陪伴和治愈。因此在难过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选择能理解我们的朋友,听与我们情绪一样悲伤的歌。因为他们懂你、戳中你、反映你的伤悲、和你一起流泪,然后弥补你心里原先需要连结的空缺。因此,悲伤的时候听悲伤的歌曲的效果等同于和朋友谈心,其实是有治愈的效果的。
Q2:发现自己后悔了应该怎么办?
木木: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容易一时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就好比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都在责怪自己。那是个周末早上,我照惯例坐在电脑前和LOL战队的小伙伴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正当我打得火热的时候,我妈进来了,看到我在打游戏,立刻冲了过来,命令我关掉电脑去学习。我无动于衷,我妈一气之下拔掉了电脑电源。要知道,游戏进行到一半,当了逃兵是会被拉黑的,像我这样一个在LOL里口碑极好玩家是绝对不允许自己被拉黑的,我顿时火冒三丈,冲我妈说了一句极其不尊敬的话就狠狠地摔门出去了。可是,事后我便后悔了。雅言,我该怎么办呢?
雅言:后悔就像是喜、怒、哀、乐一样,是每个人这辈子不可避免的经历。而后悔教会我们的是,后悔过,你就能更了解自己,并从错误中找出改善的方式,让你这次的后悔成为人生未来的垫脚石,帮助你在下一次能做出更好的决定。
Q3:为什么人会渴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呢?
慢半拍: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几乎从小学就认识了。她占有欲比较强,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她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得到,但对于她并不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她也会渴望能得到,但得到了却又不珍惜。不论我怎么劝她,她都听不进去。为什么人们会渴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呢?
雅言: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渴望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喜欢自己渴望的东西。如果我们渴望得到某样事物却特别难以获得的时候,我们内心对它的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当我们终于得到了自己渴望的东西之后,我们对它的喜爱也会随之消失。这也是人类心理的一个很微妙的地方。总而言之,心理学有关渴望和喜欢的研究明确告诉我们:“喜欢”和“渴望”是由两种不同的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喜欢”与幸福和快乐的感受相关,而“渴望”则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体验。
Q4:尴尬的时候,如何化“囧”为夷?
墨尔本独角兽:雅言,我最近发生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有一天正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的凳子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塌了,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我身上。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真想如果我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就好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状况,我应该怎么做来化解尴尬呢?
雅言:当你做了一件尴尬的事,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假装没有发生,另一种则是直接面对。但很多时候你是无法假装没有发生的,因为你自己心里首先会觉得别扭,那么解决尴尬相对比较好的策略便是坦然面对了。而解决这种局面最好的方式是自嘲。如果你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尴尬,别人也许会更愿意与你交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