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教者善问,善问者必有先进教学理念、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对教材的深刻领悟,对学生知识水平、思维状态的准确把握,并能娴熟驾驭教材教法。
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容和新的培养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新课程目标,是许多政治教师所探索的问题,而运用课堂设问是其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改变政治课课堂设问方式,实现“四个转变”。
一、设问要从重结论设问向重过程设问转变
传统政治课教学,提问是嵌入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练习等教学过程之中的。从教学目标看。只是强调知识传授,忽视知识向能力转化,从学生角度看。只注重知识掌握,忽视知识内在联系。表现在课堂设问上,重结论设问,轻过程设问,不注重知识生成过程。“教条条、抄条条、背条条”是其典型表现。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过程性设问是针对知识生成过程进行设问,和结论性设问相比,它不再是简单提问课本上已写好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认知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在什么样背景下得出、为什么会得出。因此和传统设问相比较,过程性设问带有明显方法论意义和探究式思维,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我在讲“影响价格因素”的时候,不是首先提问学生影响价格有哪些要素,而是出示几个事例,和学生一同探究。
材料一:南方某地,近来阴雨连绵,蔬菜价格接连飚升;柑橘遭遇雹灾减产,价格高于往年。
材料二:冬季羽绒衣能卖出好价钱,夏天却无人问津,不得不降价出售;同一种水果刚上市时价格比大量上市后的价格要高出许多。
材料三:皮衣在东北卖得火爆,而在海南省却少有人买;海产品在沿海比较便宜,在内地比较贵。
材料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油价上涨。
问题:分析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每个材料进行归纳,找出知识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从这些事例提出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了政治课教学有效性。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
二、设问要从重问题设问向重情境设问转变
传统政治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提问重视“问题”忽视“情境”,政治教师虽绞尽脑汁从多角度、多层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但由于忽视了认知规律,违背学生学习心理,往往事倍功半。情境设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提前预备好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去,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情境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深入实践,却在短期内接触、处理到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问题情境是“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比如,在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课时,我没有简单地重复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而是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一个是一段时期来,苹果价格变化对果农生产的影响,从原来“致富果”变成后来的“伤心果”;第二个是前些年部分商家为牟利非法引进、销售原产于南美洲的“食人鱼”,给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危害,有关部门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加以清剿。依托这两个情境结合市场经济局限性进行设问,使学科知识的呈现与问题设计融为一体,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提高分析、探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能使学生思维活动由静态转化成动态,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
三、设问要从教师单向设问向教师设问、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等双向、多向设问转变
教学活动是多边的互动过程,教师、学生任何一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就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提问,教师在提问前,预先有了一个唯一确定的答案,然后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学生把教师预定的答案说出来,就算圆满完成任务。这种提问形式单一,学生思维活动封闭,思维没有收缩空间,且学生回答需符合教师框定的标准,只强调教师通过提问完成狭义教学任务,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开发,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发展。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和能力发展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敞开思维,激发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实现“教学多边互动”。要进行教学多边互动,就是要改变传统提问模式,变教师提问为教师设问、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等双向、多向设问。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在确定主题后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论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通过对问题讨论,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疑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问题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设问要从重知识立意向重能力立意转变
如果设问考查的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叫做知识立意;如重点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叫做能力立意。传统课堂提问,是为知识搬运服务,教师对问题设计是以把书面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为目标,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力设问改变了传统设问中这一弊端,它把情境的设置、知识的运用作为载体,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把课本相关知识渗透在材料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如“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内容,我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消费观,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而是以情境设置、知识运用作为载体进行设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2)当前,中学校园里出现了部分学生“消费向名牌看齐”倾向,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本题立意是联系目前出现的一些错误的消费观这一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消费观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借助这些设问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消费观的核心概念,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堂设问必须实现这“四个转变”,只有实现这四个转变,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目标,而这四个转变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
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容和新的培养目标,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新课程目标,是许多政治教师所探索的问题,而运用课堂设问是其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改变政治课课堂设问方式,实现“四个转变”。
一、设问要从重结论设问向重过程设问转变
传统政治课教学,提问是嵌入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练习等教学过程之中的。从教学目标看。只是强调知识传授,忽视知识向能力转化,从学生角度看。只注重知识掌握,忽视知识内在联系。表现在课堂设问上,重结论设问,轻过程设问,不注重知识生成过程。“教条条、抄条条、背条条”是其典型表现。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过程性设问是针对知识生成过程进行设问,和结论性设问相比,它不再是简单提问课本上已写好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认知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在什么样背景下得出、为什么会得出。因此和传统设问相比较,过程性设问带有明显方法论意义和探究式思维,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我在讲“影响价格因素”的时候,不是首先提问学生影响价格有哪些要素,而是出示几个事例,和学生一同探究。
材料一:南方某地,近来阴雨连绵,蔬菜价格接连飚升;柑橘遭遇雹灾减产,价格高于往年。
材料二:冬季羽绒衣能卖出好价钱,夏天却无人问津,不得不降价出售;同一种水果刚上市时价格比大量上市后的价格要高出许多。
材料三:皮衣在东北卖得火爆,而在海南省却少有人买;海产品在沿海比较便宜,在内地比较贵。
材料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油价上涨。
问题:分析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每个材料进行归纳,找出知识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从这些事例提出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亲身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提高了政治课教学有效性。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
二、设问要从重问题设问向重情境设问转变
传统政治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提问重视“问题”忽视“情境”,政治教师虽绞尽脑汁从多角度、多层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但由于忽视了认知规律,违背学生学习心理,往往事倍功半。情境设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提前预备好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去,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情境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深入实践,却在短期内接触、处理到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问题情境是“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比如,在讲“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课时,我没有简单地重复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而是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一个是一段时期来,苹果价格变化对果农生产的影响,从原来“致富果”变成后来的“伤心果”;第二个是前些年部分商家为牟利非法引进、销售原产于南美洲的“食人鱼”,给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危害,有关部门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加以清剿。依托这两个情境结合市场经济局限性进行设问,使学科知识的呈现与问题设计融为一体,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提高分析、探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能使学生思维活动由静态转化成动态,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
三、设问要从教师单向设问向教师设问、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等双向、多向设问转变
教学活动是多边的互动过程,教师、学生任何一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就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提问,教师在提问前,预先有了一个唯一确定的答案,然后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学生把教师预定的答案说出来,就算圆满完成任务。这种提问形式单一,学生思维活动封闭,思维没有收缩空间,且学生回答需符合教师框定的标准,只强调教师通过提问完成狭义教学任务,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开发,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发展。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和能力发展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敞开思维,激发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实现“教学多边互动”。要进行教学多边互动,就是要改变传统提问模式,变教师提问为教师设问、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等双向、多向设问。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在确定主题后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论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通过对问题讨论,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疑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问题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设问要从重知识立意向重能力立意转变
如果设问考查的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叫做知识立意;如重点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叫做能力立意。传统课堂提问,是为知识搬运服务,教师对问题设计是以把书面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为目标,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力设问改变了传统设问中这一弊端,它把情境的设置、知识的运用作为载体,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把课本相关知识渗透在材料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如“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内容,我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消费观,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而是以情境设置、知识运用作为载体进行设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2)当前,中学校园里出现了部分学生“消费向名牌看齐”倾向,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本题立意是联系目前出现的一些错误的消费观这一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消费观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借助这些设问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消费观的核心概念,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堂设问必须实现这“四个转变”,只有实现这四个转变,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目标,而这四个转变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