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起的作用,得出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从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凸显形式个性、转变服务理念等四个方面使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的途径,以达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高校社科学报作为展示高校社科学术水平、传播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窗口。只有突出自身特色,才能提升其质量,创出其品牌,从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
  
  首先,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能够促进社科学科体系的建设。高校社科学报通过开设“重点栏目”、“特色栏目”,让相关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向、研究空缺等有较详细的了解,从而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进而对该领域学科体系的建设、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能够促进社科学术观点的提出。特色化的高校社科学报可以吸纳更多优秀稿件的加入,使更多有创新性、见解性的学术观点通过其向外传播,而一种学术观点的形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是绝对的,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看法,这些学术观点的发表将会催生新的学术观点的提出,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第三,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能够促进社科科研方法的创新。特色化的高校社科学报为优秀科研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优秀的科研成果又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了新的科研方法的产生,这将会进一步促成新的优秀成果的形成。第四,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能够培养更多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秀人才。许多社科教学、科研工作人员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初级阶段,学术理念尚不成熟,研究成果也不够完善,正式通过优秀高校社科学报这个平台,让他们的学术思想不断成熟,研究成果逐步完善并得以发表,从而逐步成长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见,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编辑同行对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也进行过研究,主要从地域、学科(专业)、栏目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此,笔者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从不同的视角谈谈自己对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几点看法。
  
  二、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途径
  
  (一)优势特色:立足本地,突出重点
  目前,高校社科学报普遍存在综合性特点。综合性指学校有多少种社科专业,高校社科学报的栏目就涵盖多少专业,表现为大拼盘式的栏目格局,这也是高校社科学报区别于其他社科期刊最突出的特点。要想在这种格局中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势是指能压倒他方的有利形势(条件),它可以体现在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校的性质等方面。
  高校社科学报是立足于学校、服务于学校的,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有利地理条件,创办一些重点栏目。使社科学报在全面服务于高校的同时,不失自身的特色。如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联结两岸三地和两大三角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这一东接台湾,南北承珠三角、长三角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引起海内外瞩目,“海西”也随之成为福建省上下热度最高的名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正是顺应形势,利用福建这一优势,开设了“海峡论坛”栏目,这也引起了校内外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投稿,发表自己的观点,该栏目文章在本刊的年均刊出量约为24篇。这一栏目的创办不仅给《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添了光彩,而且对“海西”的宣传、推广以及两岸的学术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学报作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内容当然应当反映出本校的类别属性——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两大类。如福建农林大学属于农业类专业院校,农业类学科是其研究重点和优势,《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利用学校这一属性,较早开设了“农业·农村·农民”栏目,并以此为特色栏目进行重点组稿。《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农业院校类刊物,开设这一栏目不仅体现了农业类院校应有的作用,而且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作用。
  因此,高校社科学报应依据本地、本校的资源优势,恰当定位。开辟重点栏目,吸引相关专家学者来稿,集中反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然能形成自身鲜明的学术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创新特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现在“创新”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活力,才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社科学报也不例外,要想在众多的刊物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所创新。高校社科学报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载体,应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热点话题及中央最新文件、最新精神等,不断更新自己的栏目,以便吸引作者的投稿热情和读者的阅读乐趣。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为农业类院校的学术刊物,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于2006年将栏目“农业·农村·农民”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这对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十分关心的一次盛会。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08年特别开设了“十七大精神专题研究”栏目,并积极组稿,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校外有关人士的热烈响应。到目前为止,本刊该栏目共刊出稿件12篇。
  综上所述,高校社科学报应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随时掌握作者和读者需求,因时制宜,自主创新,开辟特色栏目,吸引特色稿件,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形式特色:着眼实际,灵活应对   从内容上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是社科学报创特色的基础,同时形式上的变化和改进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一定的形式,内容就无从表现。形式的独特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因素,期刊的形式一般涉及文章版式和封面、封底格式。笔者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属于比较严肃的学术刊物,不同于一般的期刊,在文章版式的设计上应相对固定,以体现其学术的庄重性。所以,高校社科学报形式特色的体现重在封面和封底设计。封面是直接接触读者的具有独特效用的窗口,应以学报特色为基调,与内容相协调,强化封面的宣传效应;多数期刊会忽略封底的重要性,殊不知读者拿到一本期刊后,首先关注的是封面,其次便是封底,可见,封底的设计也是学报突出形式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成不变的封面和封底会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给人以呆板的感觉。所以,高校社科学报封面的设计应本着服务于本校的原则,在不失其整体严肃性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以凸显学报的个性、特色,从而让读者对学报产生更多的新鲜感。
  封面的设计可以用颜色或图案等形式增强其视觉效果。如2006年是福建农林大学建校70周年,为迎接此次庆典,《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特别将封面颜色从原来的纯蓝色改为纯红色,在体现学校周年庆典喜悦的同时,也吸引了广大校友和校外人士对学报的关注。2007年为迎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刊将封面从原来的纯红色改为以学校风景照为主的半蓝色,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学校的风采,而且引起了更多作者和读者对本刊、本校的兴趣。
  学报封底的设计有别于封面,通常为纯白色,所以应充分利用其版面,主要从内容上着手,增强其宣传效果。中文版权标识和条形码是高校社科学报封底必备的内容,有的学报甚至会同时刊载英文版权标识,这些内容至多占封底版面大小的一半,其余部分可以用来刊载其他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如学报开设新栏目或稿源比较紧缺时,可以在封底刊登约稿函,以吸引来稿量;若发现有些作者的论文写作不规范、项目不齐全时,可以刊登投稿须知,以提高作者写作水平,减轻编辑人员工作量;若不存在上述问题,学报的运作相对较稳定时,可以刊登学报历年的获奖情况或被其他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加深广大作者和读者对学报的了解,增加其对学报的信心,进而达到扩大来稿量的效果。
  
  (四)服务特色:以人为本,开放办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做好我国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的根本要求。高校社科学报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服务于本校、服务于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理念,开放办刊,通过多种途径,使高校社科学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作者和读者。
  1、多途径组稿。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反映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是限制办出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转变办刊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对特色栏目进行组稿。如: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发送约稿函;通过参加这些学院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认识一些校外专家学者,向他们介绍本刊的特色栏目,并积极向其约稿;在网上或学报封底刊登约稿函,吸引校内外优秀稿件的加入;向编委和校外知名专家赠送刊物,以扩大本刊在校外的影响力;对于在特色栏目上发表的文章,可以通过适当减免版面费的形式,吸引作者更多地向本刊投稿等等。
  2、多途径缩短发表周期。考虑到作者的利益和发表文章的急切心情,高校社科学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尽可能缩短发表周期。在审稿方面,通过Email将被审文章传送给审稿专家,能够大大节约送审时间;在与作者联系方面,通过Email及时将专家审稿意见和编辑部研究处理结果通知作者,对于可以发表的稿件,要求作者修改后发回即可,这样可以减少作者往返编辑部的次数;对于审稿通过,急需评职称或毕业需要或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可以考虑优先发表;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刊期、页码等途径,缩短发表周期。
  
  三、小结
  
  高校社科学报作为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理应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高校社科学报只有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凸显形式个性、转变服务理念。才能更好地突出自身特色,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女性编辑的队伍日益庞大,对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的研究甚少。文章通过对女性编辑心理状况的分析,认为女性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女性编辑;心理状况;对策    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入编辑这一职业领域,并发展到今天在编辑领域的独当一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编辑这一职业,使女性具体地、直接地接触反映话语权的工作,真正在知识层面上与男性比肩工作。面对这一日益庞大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定量化趋势,这种定量化评价趋势对我国社科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定量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探讨了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应对期刊评价定量化趋势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社科学术期刊;期刊评价;定量化;影响因子;CSSCI    随着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定量化趋势,近些年来,以CSSCI为代表,我国社
期刊
目前,生活在陈埭的人口有40多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超过35万人。密集的人口,对社会治安、计生管理、环境卫生和劳动纠纷调处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部分企业和群众保护环境意识较差,在交通道路甚至沟渠水系直接乱扔、乱倒垃圾现象较为严重,加上陈埭主要是鞋业生产企业,固体废弃物多,各类垃圾产生速度较快,环境卫生维护难度较大。  近年来,陈埭镇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生产生活环境的协调发展,克服人口
期刊
摘要:在文化教育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组建“福建学报社”是解决福建省地方高校学报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途径。组建“福建学报社”,从根本上改变办刊模式,刊物更加专业化,整体提高学报质量,可以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时效、增加发行量,广告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有利于集约经营管理,以集团优势应对国内、国际竞争。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发展出路;福建学报社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
期刊
增刊,就是报刊逢纪念日或有某种需要时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册子。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每种期刊每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  在期刊总量控制、新刊审批从紧从严的背景下,对期刊社(或编辑部)而言,增刊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增刊资源,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用,值得认真探讨。  《收获》、《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凭借作家作品资源和成本优势,推
期刊
摘要:文章解叙了期刊编辑主体应具备自觉的创造意识,强调积极的参与意识、独立自主的主角意识。  关键词:期刊编辑;主体意识    期刊编辑首先应具备敏锐的时代感和时尚感,其次要有较强的主体创新意识。后者特指期刊编辑超前的意识和创造性意识。近年来期刊业发展很快,期刊的学术活动和交流频繁,对于经营从事期刊的编辑而言,挑战增多了。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期刊编辑手段、版式设计等都还存在差距。期刊编辑还应当在文字
期刊
期刊市场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不难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多样性及媒体走向的多元化,让许多期刊在发行、广告等方面面临着重重打击,发展步伐迈得异常迟缓,绝大多数期刊至今还在为生存问题而奔波,这样就迫使他们纷纷利用各种运营手段和媒介战略以巩固阵地。其中,利用期刊自身资源合作出版是近年曝光率极高的字眼。    合作出版的部分原因    我国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3000种发展到
期刊
摘要:网站建设是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体现,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作者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的。因此,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应当以实用性为原则,尽量不要采用华而不实的技术。网站的实用性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线服务功能、教育与培训功能、“交互式”交流功能和资讯服务功能等几个方面,突出其实用性、简洁性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实用性;在线服务;教育与培训    对于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具有多重层次内涵的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的精神文化。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先进文化是走在时代前列、引导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种力量能像文化那样,对社会产生持续而广泛、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一、媒介传播离不开语言符号    人类的传播是信息的传播,而信息要想从传播者流动至受众处,必须借助指代信息的中介,即符号。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便是语言,它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最主要的工具。语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因而,语言符号是人类传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如同其他符号一样,都具有指代性。对语言来说,词语与其所包含的意义、指说对象之间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