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然后活读赖香吟《其后》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我不能遗忘/这纤小躯体/又怎载得起如许沉重忧伤?”这首钟梅音作词、黄友棣作曲的老歌《遗忘》,唱出面对伤感的过去,无计可消除,只求遗忘的渴望。然而若无法遗忘,只能设法疗伤,让伤口结痂。对写作者来讲,或许“伤痛书写”是最好的模式。
  都说写作如同宗教的告解,自有疗效,但赖香吟在挚友邱妙津自杀后,身为幸存者兼其遗稿的托孤者,事件之后,她陷入不能写作的失语状态,形同缴械,将近二十年来,在心灵炼狱里轮回,情何以堪?直到今年,终于挣脱出来,完成《其后》这本告别之书。
  赖香吟在书里对写作诸多质疑。
  小说中,邱妙津化身为五月,叙述者(赖香吟)如此看待五月的写作:“如果透过写,梳理了内心的纠结,原谅了伤害,她是有可能打破桎梏,穿跨到下一个阶段的。”他们彼此承诺:“写,然后活。”
  这分期待落空了,五月(邱妙津)写完《蒙马特遗书》后自尽,有人附会以身殉文学的浪漫想象,赖香吟认为,其实这本遗书“充满了求生的努力”;写作,是要走过死亡的关卡,而不是写完即功德圆满,可以寻死。
  写,未能解脱。结果是,挚友写完之后死去,而存活者自此不能写了。
  此后一二十年,漫漫长路,水里来,火里去,终于领略,无从闪避,唯有直接碰撞,正面凝视,写下挚友自杀之前与其后,创伤才能彻底复原。小说细述致力回到写作者位置、宛如努力求生的曲折挣扎,其中之顿挫,让作者留下这样的语句:“有些时候,写作未必有用,甚至更糟。”“写作未必痛若,写作生活则多半痛苦。”
  也因此,赖香吟一下笔就充满无力感。首先是“一个人如何去描述一个人?有必要吗?有权利吗?”的为难犹疑;其次是“五月形象笼罩住我,文学上,我失去了自己的角色,成了一个关系人,作品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被做了关于五月的联想与影射……”的无可奈何。如何获得重新诠释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语调发声,是当务之急。赖香吟最后以小说叙事手法,转换语言、叙事人称与文体等方式,叙述这段经验,并且借用小说被视为虚构的特质,承载被指指点点、对号入座的尴尬。是以《其后》不能简化为悼亡之书,不是回忆录,更非传记,即使因书写而疗愈,也难以归类为疗愈系小说。但作品的属性,向来留给评论界与读者去伤脑筋,不论外界如何解读,这部小说都是赖香吟不能不去处理的作品。亦即作者所云:“有些东西没写,还真到不了下一步。”
  “其后”此书名,一方面回顾那晴天霹雳的一天之后年复一年孤寂感漫天而来的情绪,一方面又有告别过去,宣示“从今而后”向前走的意味。赖香吟终于渐渐掌握到书写形式与彰隐之间的分寸拿捏,在距离前一部小说十二年之后,写出长篇小说《其后》,向死亡告别、与书写和解。书的调性也由预想的追念忆旧,升华到理解与拆解死亡这个更大的主题。整部小说摹写面对死亡的震撼与伤痛,从好友到父亲先后过世,赖香吟见识到肉身脆弱,死亡真正存在的状态,“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的震撼与伤痛,弥漫开来。透过书写,对生死大事质问、思索,并征引诸多自杀的作家对死亡的态度,经过反复提问、拆解,很多年不敢面对的,终于借着写作正视,而完成延宕已久的作品。
  不过,赖香吟也明白指出,关于同志书写,应该不是这本书的出发点。虽然小说以邱妙津之死为轴心展开,透过此书,我们也清楚可见同志运动这几年的进展。早期社会对同志议题普遍避讳,即使文学作品以同性恋为主题,论者往往避重就轻,不愿正视这一部分。《童女之舞》参加文学奖比赛时,多位评审把蕾丝边的感情状态,界定为女生相处常见的模式;若干论者谈《孽子》也有意无意地略过同志情欲,而强调文本所延伸出来的家国寓意。而对《孽子》内容更大的污名化,莫过于把(男)同志寻求认同、渴望慰藉的行为,视为金钱交易。古继堂撰写于1980年代的《台湾小说发展史》,提到新公园暗夜里同志搭讪邂逅时,多次径以“男妓”一词称之,且批评他们“犯罪”、“卖淫”、“最龌龊的勾当”。笔锋一转,不忘倒打“美帝”,说:“他们(同性恋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带有国际性的。和台北的新公园相对照,相呼应的是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于是小说中的王夔龙,便成为“勾通台北和纽约的国际男妓。”从这个角度来看,紧随《其后》出版的《人妻日记》,便格外有意义。
  陈雪与更早的许佑生一样,都是公开同志身份且举行婚礼的作家,虽然未获法律认可,却是同志平权运动的一大步。陈雪在Facebook书写,大方“晒恩爱”,所写的家居生活和异性恋家庭一样,有良好互动,也有争执,酸甜苦辣杂陈,陈雪写来语气轻松,态度平实,那份自信的坚定,以及小儿女的娇憨,一洗一般印象中同志书写的抑郁悲情,贴文以来,点阅人数甚多,集结成书,销售成绩不弱。
  从《孽子》到《人妻日记》,出版相隔三十年,同志运动虽仍有进步空间,但进展幅度不小,可惜邱妙津留得身后名,备尝生前苦,来不及享有今日的成果。这种苦,赖香吟多处描绘且多所喟叹,反复以假设句型设问:如果,如果五月还活着的话,未必如今日知名,却可能写得更多,触及更多主题:“可能为后来不断又不断的自杀事件黯然神伤,然而也有可能,后来的自杀一件一件都不会发生。”“那些折磨她的,在今天,根本都不是问题。”
  尽管如此,全书最重要的,还是这一句:“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五月的书,而是关于我自己,其后与幸存之书。”这是作者精确的告白,也是得以终卷的心境调适。
其他文献
2012年出版感慨万千,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一提。  一、有惊无险。2012年出版业平稳度过。因为经济不景气,加上不确定因素太多,许多人预言,出版已风光不再,2013年形势将更加严峻。的确,比起前几年,出版大改制、大调整、大合并、大重组、大转型轰轰烈烈的局面,2012年显然相对平淡,除了莫言的书以外,也极少出现超级畅销书,各项经济指标同比有点增幅,但幅度很少。不过2012年出版比人们预期的好,体
期刊
这一年台湾出版的不景气更甚往年。从博客来年度销售破万书种大幅下滑,显现书市没有够强的小说;书店退货率提高并加速,新书首刷量开始减少。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电子阅读瓜分了原本人数就不多的阅读者的阅读时间,这是一个出版环境大改变的年代。不过出版始终是奇妙的行业。年底时,出版人齐聚一堂听通路商的年度报告,大家一起抱怨,“市场不景气、状况不好”,可是来年,你还是在老地方见到老面孔。不一样的,可能是资深编辑人离
期刊
2012年的中国出版业仍然沿着改革的铁轨向前奔跑,虽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动,但仍可清晰地看到其背后种种力量的推动或博弈,更加精细化的行政管理、更加商业化的资本运作、更加市场化的优胜劣汰……这些或者为我们的出版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或者左右着出版业未来的方向。  总署“一号文件”力推出版走出去  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这一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对
期刊
这一年没有超级畅销书;实体书店不断萎缩;电商之间的折扣战愈打愈猛烈,“双11”当天,亚马逊针对京东直接推出“买300减150”(现金)的限时优惠活动;新书首印量越来越少;出版工作者的流动更加频繁;这一年,或大或小的出版社,都开始尝试电子出版,或与电子平台商合作内容,因为电子出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些都是图书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具体表现。  以读者平台为基础的豆瓣阅读、IT出身的多看,出版社自
期刊
柳斌杰署长接受专访畅谈新闻出版大势  新年伊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回望2011年新闻出版亮点,畅谈2012年工作的具体打算,“新闻出版全系统、全行业要用六中全会精神武装思想、振奋精神,继续巩固先进思想文化的主阵地,继续当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继续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继续做好文化厚土的坚守者,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两岸合作海峡
期刊
人生有时会因某次看似忽然做出的决定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广告公司工作八年之后的出走,开启了纪玉君人生的一段奇妙之旅。  那是十年前的深秋,在薪水与位阶都要往上走时,纪玉君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生活中除了广告之外什么都没有,连朋友都是广告圈的,她决定辞职,带上四十几万台币的积蓄进行一趟环球之旅。旅行的起点是在新买的世界地图上划定的,选的是纬度和台北差不多,对其了解仅限于1992
期刊
今年2月1日受邀参加“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论坛,发现原来“文化部”打算推动图书的“公共出借权”制度,让图书馆里面的书,每借出一次,就补贴某个金额给作家或出版社(如果以英国为例的话,每借出一次,就补贴作家约二点八元新台币)。 这实在是个很棒的政策方向,值得在此大敲边鼓。  公共出借权(Public Lending Right)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三十几个国家推行。制度的好处,是对作者更
期刊
施宏俊 北京世纪文景总经理  力争成为“阅读推广者”  2012年的图书市场确实没有大的起色,没有超级畅销书,实体书店不断萎缩,很多大众类的出版社依靠政府补贴、合作出书、馆配团购求得生存。而世纪文景2012年的新书品种也减少到了100种之内,但是出书规模和销售规模比去年增长20%,主要是重印的比例提高了,新书的平均销量也在提高。我们减少品种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图书市场的大环境低迷,实体书店式微;另
期刊
抱歉是这样的私人时刻  我却擦身过你的日常  像个匆忙的观光客  原谅我好吗,我忙着爱人  忙着吸吮世界的蜜  在“将要”和“意志”难分的瞬间  能使不消失的方法太少  唯有继续相信  直到相信将我吞噬  “爱就是生着一样的病”  我又忙着从热度中退却  像一块迷路的冰  摘了一首诗,想当作孙梓评第四本诗集的封底文案,诗名叫《使景迁》,一如他热爱谐音的写诗习惯,给旧的惯用的词新生命。他的诗有一种透
期刊
出版《最后的手稿》,就和出版《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故事一样——没有故事。恕我揣摩,严搏非先生(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三辉图书总策划人)从版权书讯的海洋里拾捡起的小说,都有些许这样的气质:在文学价值以外,它们都有更多历史和现实的指向。  于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在喜剧爱好者眼里是昏庸老头和波霸少妇的老少婚姻引发的家庭闹剧,在知识人读者那里则看出了东欧巨变和苦难的家国历史。《最后的手稿》亦如是。这部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