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班主任要善于运用精神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不断成长。
一、激活認知
很多学生只要在生活和学习中遭遇一点挫折,就心灰意懒、偃旗息鼓,久而久之,他们容易形成自我怀疑的心理,最终一蹶不振。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关注班级中因挫折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从心理和精神上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创设多种路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精神激励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展露出来的闪光点,让“后进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成长的力量。
例如,笔者的班里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性格十分乖戾,常常在课堂中破坏纪律、惹是生非,很多教师对此一筹莫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班级活动课上,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有较好的表演天赋,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于是,笔者开始将班级中的一些文艺活动交给他负责,并且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鼓励。没想到,在每次活动中,这位学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他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开始遵守课堂纪律,有时甚至会举手发言。这位同学的转变说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可以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获得更多成长的机会。
二、修复创伤
在教学实践中,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往往并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班主任有时只是粗暴的纪律管理者,和学生的感情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维护好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让学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例如,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位李同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爷爷奶奶的无效监管,李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针对李同学的情况,教师如果一味讲大道理,一定会收效甚微,因此应从情感方面入手,走进李同学的内心世界。对此,笔者引导李同学体谅父母打工的艰辛,感受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填补李同学内心的情感漏洞。之后,笔者经常和李同学谈心,一旦李同学有了进步,就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同时,笔者还与李同学的父母进行联系,建议他们经常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情况。有了父母的“回归”,有了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李同学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业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焕发动力
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天性,充分将竞赛融入班级管理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激情,唤醒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学校每年会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而不少学生不愿意报名参加竞赛项目。为此,笔者专门开展了“我为班级争荣誉”的主题班会,向学生宣讲田径运动会的意义,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较量,展示自己的体育精神风貌。如此一来,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纷纷积极报名参加竞赛项目。笔者正是巧妙借助了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挖掘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榜样,给学生明确的前进方向。班主任可以选择知名的人物作为学生的榜样,用他们优秀的品质去感染、激励学生。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号召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总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引领、点拨、训斥、监管,还需要教师的激励。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动力和自信。对于班主任而言,精神激励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获得成长的力量,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
一、激活認知
很多学生只要在生活和学习中遭遇一点挫折,就心灰意懒、偃旗息鼓,久而久之,他们容易形成自我怀疑的心理,最终一蹶不振。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关注班级中因挫折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从心理和精神上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创设多种路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精神激励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展露出来的闪光点,让“后进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成长的力量。
例如,笔者的班里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性格十分乖戾,常常在课堂中破坏纪律、惹是生非,很多教师对此一筹莫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班级活动课上,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有较好的表演天赋,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于是,笔者开始将班级中的一些文艺活动交给他负责,并且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鼓励。没想到,在每次活动中,这位学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他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开始遵守课堂纪律,有时甚至会举手发言。这位同学的转变说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可以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获得更多成长的机会。
二、修复创伤
在教学实践中,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往往并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班主任有时只是粗暴的纪律管理者,和学生的感情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维护好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让学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例如,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位李同学,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爷爷奶奶的无效监管,李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生活习惯上的问题。针对李同学的情况,教师如果一味讲大道理,一定会收效甚微,因此应从情感方面入手,走进李同学的内心世界。对此,笔者引导李同学体谅父母打工的艰辛,感受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填补李同学内心的情感漏洞。之后,笔者经常和李同学谈心,一旦李同学有了进步,就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同时,笔者还与李同学的父母进行联系,建议他们经常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情况。有了父母的“回归”,有了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李同学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业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焕发动力
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天性,充分将竞赛融入班级管理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激情,唤醒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学校每年会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而不少学生不愿意报名参加竞赛项目。为此,笔者专门开展了“我为班级争荣誉”的主题班会,向学生宣讲田径运动会的意义,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较量,展示自己的体育精神风貌。如此一来,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纷纷积极报名参加竞赛项目。笔者正是巧妙借助了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挖掘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榜样,给学生明确的前进方向。班主任可以选择知名的人物作为学生的榜样,用他们优秀的品质去感染、激励学生。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号召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总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引领、点拨、训斥、监管,还需要教师的激励。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动力和自信。对于班主任而言,精神激励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获得成长的力量,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