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杰?拜伦作品中的痉挛之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艺术家之一,罗杰·拜伦的创作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演变。他的作品介于绘画、素描、装置和摄影之间,因重视心理与空间关系的图像风格而著称。本文将通过三个部分来探讨其作品中的美感。第一部分“观念与形式的转变”指的是他从虚构纪实转变到装置摄影的阶段;第二部分是“鸟的庇难所”是他拍摄的人畜共处一室的疯癫对峙景象;第三部分是分析其作品中的美感即“痉挛之美”。
  【关键词】:罗杰·拜伦;痉挛;美
  一.个人简介
  羅杰·拜伦,195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心理学学士,矿产经济学博士,地质学硕士。后移居南非,在约翰内斯堡工作生活了30多年。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以纪实手法拍摄南非偏僻村落里白人布尔人的艰苦生活。1982年起他的创作风格也从原来的新闻摄影转变为风格独特的艺术影像,表现了人类的存在意识,从而跻身于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列。
  二.观念与形式的转变
  拜伦移居南非后,他开始拍摄那些身处边地的为人忽视的白人布尔人。这些白人的艰苦生活,使他了解到人类坚忍不拔地生存的坚毅与苦涩,也令他从中感受到一种人类的普遍意志。拜伦以拍摄布尔人的纪实肖像摄影及社会环境摄影为起点,渐渐地培养发展出一种结合了肖像、静物与环境这三者的特殊的个人风格。在过去十年里,拜伦更是着意于发展一种注重心理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摄影风格,越来越远离单纯纪实的轨道。拜伦喜欢在混乱的房间内进行拍摄,电线、涂鸦、灯泡这些线性、点状的元素,将画面、空间切割成为更为抽象的空间。他将人物分解并与动物重构组成新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荒诞而又显得真实。拜伦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美学。
  他的画面中对于形式要素的处理,也趋于越来越简洁。他往往选择在逼仄的空间里施展身手,让被拍摄对象以一种扑面而来呼之欲出的存在感,来强化一种现场感与他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在结构画面时,他经常只用寥寥数根的线条与影调丰富的块面形态来完成对于画面的处理。他畫面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形状的线条,或以一团乱麻似的漫无头绪喻示生活的困境与紊乱复杂,或以走向画面之外的线条来引出对于生活的不可把握与未知性。尽管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冷漠,动作僵硬,画面往往显得沉闷压抑,但被他摄入画面的某些物件,往往起到一种调节,使得混沌与无秩展现一线生气。他的闪光灯使用也别具一格,毫不回避投影的生硬与简单。相反,他以这种闪光灯的使用方式所形成的形态多变的阴影与影调层次,在突出了空间与人物之间的紧张之外,更被他用来生产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拜伦的摄影已经在空间的概念上完成了从威金式的“架上摄影”向他所追求的“装置摄影”的转变。而这种观念与形式的转变,也使他跻身于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列。
  三.鸟的避难所
  “鸟类避难所”是他最为震撼人心的作品之一。这个避难所位于约翰内斯堡郊外的矿堆和荒野。在这里,住着来自南非社会各式各样的人群,和他们共处的是一群野鸟,这些未被囚禁的鸟儿自由地飞翔穿梭。屋子里的许多房间破烂不堪,住户们在墙上画满人物或者脸部肖像。这既是人和鸟远离外部世界的避难所,也是一个幽闭的、超现实的场域,其中发生着不正常的事情。比如每当夜幕降临,避难所里又将发生更令外来者感到惊骇的事情:那些在白天和平共处的人与鸟,变成了捕食者与食物的关系,人们来到室外点起篝火,拿着大刀毫不犹豫地砍下鸟类的头,还仪式般让无头鸟满地乱窜直到毙命,才最终把它们烤来吃其中的物件,拜伦以 “庇难所” 为题展现了一个相对矛盾的意义。一方面,它代表着庇护和安全,另外一方便则是疯人院。体现了庇难所下出入自由的鸟类与人畜同处一室的疯癫景象是一种对峙关系。
  四.痉挛之美
  自从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勒东提出了“痉挛之美”之说后,摄影一马当先地充当了提出“惊悚之美”的急先锋。从摄影的“痉挛之美”的艺术谱系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以丽塞特·莫德尔、黛安·阿勃斯为端绪的从现实中寻找异常事物与人物,以摄影的方式,从正面直接地接纳这种怪异并定格于画面中的“痉挛之美”的路线,另一条则是以尤金·米特亚德、乔尔—彼德·威金为代表的我称之为“架上摄影”的路线,他们往往或制造惊悚人心的“痉挛之美”(如米特亚德的面具人物),或在寻找到特异的人物与事物后,再行重构画面并拍摄成照片(如威金的名画重拍)。
  罗杰·拜伦则开辟出了一种唯他独有的表现“痉挛之美”的第三条路线。如果说第一条路线是充分地运用摄影的纪实性来展示人性的话,而第二条路线则是用摄影的手法来“绘制”一种对于幻想世界的想象的摄影架上绘画的话,那么拜伦的第三条路线则是一种尝试既保持摄影记录的纯粹性与黑白摄影的传统,却又超越其局限性而达成一种充分的自我表现的努力。他现在一直在强调的是,自己的摄影实践是“在报道摄影与艺术之间的搏斗”。他的特色在于,他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以自己特有的构成手法,重新安排组织了在他面前的一切,并使之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之下的超现实景观。
  五.总结
  经过多年的缓慢探索,拜伦已无意捕捉外在的真实,而努力去呈现内在的真实。有评论说,罗杰·拜伦首先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因为在复杂的情感结构之下,他的照片有非常稳固的“地基”,它们构图严谨、层次清晰,这种精确的形式反过来加强了画面给人带来的紧张感和荒诞感。反复观看之后会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创造,还像是心理分析师的诊疗报告,它们保存住了极易消逝的瞬间。
其他文献
【摘要】: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油价断崖式下跌并长期低位徘徊,前期释放的大量装备面临过剩危机,海工主流装备市场陷入困境。因此,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春天,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国际国内市场,海上平台拆解和海底电缆铺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国家政策的出台,将成为行业提速的新引擎。  【关键词】:海工装备;发展前景  由于陆域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未来世界油气开发的目光将瞄向广阔海洋,进一步
期刊
【摘要】:“河南总修院”在历经战争炮火的几十年后,依旧散发着魅力。当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体现最多的就是在建筑上,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化吸收与相结合。本文浅析在多元化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在建筑方面设计以及表现手法、装饰图案等浅析总修院的建筑审美表现。最后试挖掘河南总修院的艺术、技术、历史三个方面价值。  【关键词】:建筑;中西合璧;文化  一、历经风雨的“河南总修院”  “河南总修院”被遗落在岁月的角落里,
期刊
【摘要】:“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连词“和”与介词“和”在形式上又都可以用在“N1+和+N2+V”結构中,这就对词性区分产生一定难度。针对“和”的连词与介词词性认定,通常可以采用“替代法”“互换法”“分解法”“插入法”进行区分,本文将对这四种方法的使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和;介词;连词;认定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和”的解释有以下两个词条:  (1)【连】表示联合;跟;与  (2)【
期刊
【摘要】:通过对某工程实例现场裂缝个现象的检测鉴定,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得到修复处理方案,为相似工程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裂缝;检测鉴定;处理方法  1引言  在建筑结构中,裂缝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裂缝的引起原因有很多[1],例如热胀冷缩引起的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构件受力引起的裂缝、施工原因引起的质量裂缝等。因此针对该问题的分析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从而也有很多处理方法应用到
期刊
【摘要】:川东北红色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川东北红色精神是其的思想和精神内核。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川东北红色文化一脉相承,两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因而,我们只有创新川东北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地促进其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川东北红色文化;川东北红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川东北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  川东北红色精神是在川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军队经过长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引进欧美影视作品数量的增多,影视翻译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总结《摩登家庭》第八季中的字幕翻译策略,并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摩登家庭》;字幕翻译  引言  近年来,国外大批电影和电视剧被引进中国,迅速在国内影视行业占领了一定的市场。这一现象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影视翻译这一领域的注意。影视翻译行业
期刊
1.引言  相对于社会上的其他行业,建筑设计领域的建筑学家们很少考虑到这种新生事物对于本行业的冲击与影响,这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必须洞察社会变革给建筑设计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讨论利用流行的互联网的思维对商品化的建筑设计进行探究。  总理在2015年两会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计划,其中“+”是传统行业与新兴互联网行业的充分融合。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基于网络互联、打破信息不对称、以用户为上帝的
期刊
【摘要】:“歌剧是一种配上音乐,通常由身穿戏装的歌者演唱并用乐器伴奏的戏剧。”歌剧中有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而歌剧本身作为一种戏剧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的音乐形式以戏剧性。合唱作为歌剧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担当起戏剧性表现的重任。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情节展开、环境氛围的营造、刻画人物的情感、推动歌剧情节发展等这些方面。  【关键词】:歌剧合唱;戏剧性;《卡门》  一、歌剧合唱的戏剧性  “歌剧(o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交叉研究选举制度中各群体的年龄界定合理性,剖析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选民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社会影响因素,证明其界定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宪法;选民;候选人  一、问题的界定与意义  从古代孔子的四十不惑;《礼记》的“四十强,而仕。”到现如今的宪法对选民、候选人年龄的规定,年龄问题一直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年龄在世界宪政中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解读宪政中年龄制度存在的
期刊
【摘要】:本论文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和结构优化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土建工程结构优化中遗传算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动态。  【关键词】:结构优化;遗传算法;改进遗传算法  在Darwin的进化论和Mendal遗传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因其具有全局收敛性、并行性,适用性广等优点,在优化、模式识别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1、遗传算法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