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平的砝码——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面包师,他做的面包味道特别鲜美,十分受欢迎。这不得不提到他经常光顾的那家黄油店。黄油店的主人是个农民,为人也很朴实,也很喜欢吃面包师做的面包,于是他们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可是有一天,面包师突然觉得那个农民给他的黄油似乎不够分量。于是他就找了一个秤,定期称黄油,结果发现黄油真的少了不少,也就是说每次他都多付了钱,而白白上了那个农民的当。面包师气坏了,心想亏我还那么相信他,还以为他是个老实人,哼!我可不是好欺负的。于是他决定到法院,去告那个卖给他不足分量黄油的农民。
法官把他们两个人都叫到法庭来审问。等面包师把自己的问题陈述完以后,法官开始问农民:“你有秤吗?”“我没有。”农民回答道。“那你用什么称黄油?”“我有一架天平,法官大人。”“那你的砝码准吗?”“我不用砝码。”“那你怎么称。这样不就不准了吗?”
“这好办啊,在面包师买我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经常买他的面包啊,我很喜欢他做的面包。而我每次也都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每次就用这些面包当做砝码,来称我卖给他的黄油。如果分量不够,那不是我的错,而是他的责任了。”
故事的哲理
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别忘了先审视自己,在抱怨别人时也别忘了先检讨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期待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首先怎样对待别人。管理
神龟的智慧——聪明的盲点是自己
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渔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来,想起夜间的梦,觉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左右回答说:“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
第二天,余且来见宋元君。元君问他说:“你打渔捉到了什么东西?”余且回答说:“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几次想杀掉它,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心中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占卜的结果是:“杀掉这只龟,拿它做占卜用,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剖空它的肠肚,用龟壳进行占卜,总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灵验。
后来,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却不能避免自己被开肠剖肚的灾祸。这样看来,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
故事的哲理
一个还不够聪明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聪明只适用在别人身上,而自身恰恰是自己那点聪明的盲点。而真正聪明的人,不仅懂得如何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聪明去帮助别人,更知道自己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帮助,并使之毫无保留地为自己贡献出他们的聪明。
猴子与手表一个组织不能有多重标准
哲理的故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故事的哲理
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责任编辑:张辰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面包师,他做的面包味道特别鲜美,十分受欢迎。这不得不提到他经常光顾的那家黄油店。黄油店的主人是个农民,为人也很朴实,也很喜欢吃面包师做的面包,于是他们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可是有一天,面包师突然觉得那个农民给他的黄油似乎不够分量。于是他就找了一个秤,定期称黄油,结果发现黄油真的少了不少,也就是说每次他都多付了钱,而白白上了那个农民的当。面包师气坏了,心想亏我还那么相信他,还以为他是个老实人,哼!我可不是好欺负的。于是他决定到法院,去告那个卖给他不足分量黄油的农民。
法官把他们两个人都叫到法庭来审问。等面包师把自己的问题陈述完以后,法官开始问农民:“你有秤吗?”“我没有。”农民回答道。“那你用什么称黄油?”“我有一架天平,法官大人。”“那你的砝码准吗?”“我不用砝码。”“那你怎么称。这样不就不准了吗?”
“这好办啊,在面包师买我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经常买他的面包啊,我很喜欢他做的面包。而我每次也都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每次就用这些面包当做砝码,来称我卖给他的黄油。如果分量不够,那不是我的错,而是他的责任了。”
故事的哲理
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别忘了先审视自己,在抱怨别人时也别忘了先检讨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期待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首先怎样对待别人。管理
神龟的智慧——聪明的盲点是自己
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渔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来,想起夜间的梦,觉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左右回答说:“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
第二天,余且来见宋元君。元君问他说:“你打渔捉到了什么东西?”余且回答说:“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几次想杀掉它,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心中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占卜的结果是:“杀掉这只龟,拿它做占卜用,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剖空它的肠肚,用龟壳进行占卜,总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灵验。
后来,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却不能避免自己被开肠剖肚的灾祸。这样看来,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
故事的哲理
一个还不够聪明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聪明只适用在别人身上,而自身恰恰是自己那点聪明的盲点。而真正聪明的人,不仅懂得如何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聪明去帮助别人,更知道自己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帮助,并使之毫无保留地为自己贡献出他们的聪明。
猴子与手表一个组织不能有多重标准
哲理的故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故事的哲理
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责任编辑:张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