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搞好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工作,有助于改善全民族的综合素养。须知爱国主义代表着我国伟大的传统理念,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更被视为国民统一的精神支柱还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基于此,为了更加快速地完善既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提升公民个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就需要加大对青少年教育的关注度,将此作为社会教育的基础,要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时刻承担着青少年道德还有传统教育的重大责任、义务。本文则主要探讨博物馆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91-02
  一、概述
  爱国主义是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必须拥有的良好品质,皆因为这种理念,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壮大繁荣,全国人民也顺势持续振奋精神。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有文物保管、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在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国人的爱情怀不断加强。身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能够实时性引导广大青少年熟悉传统的文明和文化,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从而令他们自主加入到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的队伍之中。由此可见,博物馆的确是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更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大众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性引导媒介。博物馆人员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促使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同时也必须正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吸引力薄弱、宣传教育理念落后、宣教方式单一、创新力不足、宣教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当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观念越来越强,处于全新趋势之下,博物馆有必要大力发挥出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避免和时代要求产生任何冲突。如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力,要尽快推行全新的宣教思维和方式,力求全面激发广大青少年群体的自主性意识,在平常的宣传教育中大力遵循人本化的管理原则,更大规模和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随后使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过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更能够随时警醒一些教育工作者,令他们主动发挥出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包括在本职岗位中尽职尽责、定期调查和掌握博物馆各类馆藏资源的情况,以及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等等。
  博物馆通过基本的陈列展览、高质量的讲解服务、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及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等方法,不断深化教育职能。因此,探讨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就变得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教育基地博物馆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有公益团体对在校大、中、小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主要了解如今大、中、小学生在爱国、理想、人生观方面的情况。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令人担忧,参与调查的部分学生以地位、金钱、享乐、豪车别墅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部分中小学生对国家、社会的感觉淡漠,总觉得自己跟社会脱节,感觉自己无所适从。有的中小学生在理想一栏填的是“没有”,他们当中一些人不知道“理想”为何物;部分中、小学生不知“核心价值观”为何物。调查中还显示,有部分中小学生从来没有到过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接受传统及其他红色教育。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爱国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已刻不容缓。
  近几来,国家通过对青少年的系列教育,调整了青少年个体的思想准则和行为价值观,使他们紧跟当前精神風貌的主流趋势,努力做到热爱祖国、积极进取、彼此团结互助、行为举止文明礼貌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频率过快,尤其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非主流思想的入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存在意义,便是实时性指导青少年去深入熟悉历史和传承优秀的革命传统,从而教会他们在平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我,慢慢培养更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懂得透过一些传统的文娱方式来陶冶个人情操,懂得在礼让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截止至今,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然发挥出无法被替代的特殊功用。
  2004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可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历史时刻,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如何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一)拓展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要敢于创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可以利用微信、网站等多媒体平台,配上色调鲜明的宣传图片,轻快的文字语言,使传统的依靠文物、文字等说教形式不再死板,使基地教育更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青少年更加愿意走进基地接受教育。工作人员应深入挖掘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展示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主动走出去深入到社区、各中小学,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每逢重要节日应积极主动组织青少年进行参观、瞻仰等活动。活动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确定鲜明的主题,赋于时代内容。可在“六一”“五四”这些节日,联合学校举行“入队”“入团”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仪式感或举办红色讲座等,让他们在革命前辈的精神中吸取营养,树立远大志向。
  (二)博物馆要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
  道博物馆里的展品十分丰富,来自不同地区朝代,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也各有不同的。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学习领悟的博物馆展品讲解课程。可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教材,寻找符合教材内容的相关展品资源,寻找与学生学习内容关联性很大的教育资源,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学习。   同时,为促进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推进他们融入生活实际,要积极开发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博物馆展品资源。
  (三)创新教育方式,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作为担负着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基地,应该不断创新、从场景设计、陈列布展和宣传讲解方面,贴近青少年的实际,将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以多维化的视角和情景化的叙述方式来演绎文物、纪念人物的精神世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使青少年更加直观更加容易接受教育。如何使未成年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首要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应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教育基地,通过各种文物、伟人事迹,直观、形象地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亲身体会数千年来中国人民所创造出的灿烂文明;让他们体会我们的先祖在反抗外来侵略,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美与丑、善与恶,形成较为完备健康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促进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使用感的养成,帮助青少年形成崇高的人格和广博的胸怀
  博物馆中爱国主义基地的建设效率和水平怎样,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一系列优秀历史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发展,更决定着青少年群体对过往革命传统的认可度和接纳度。
  客观来讲,任何国家想要坚强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必然要以稳固的爱国主义思想作为保障,博物馆内的爱国主义基地,呈现出很多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关键性轨迹,记录了一系列不可被忘记的革命遗址,这些都有助于持续调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带动他们自觉培养更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意识,辅助他们更好地健全既有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可以做到时刻联系国家利益,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性发展奋斗终生。
  此外,博物馆教育基地中还有较多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每个文物背后都反映着特别深刻的故事和情怀,能够令我们及时了解到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经历的种种挫折,自然地渗透出中华民族种种的优秀传统美德,为青少年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他们的情操得到更深层次地陶冶。好比说博物馆中记录的那些曾经为人民解放和国家昌盛等牺牲、贡献的伟大英雄,他们的种种事迹都会在青少年内心引发强烈的震撼,对青少年日后身心健康性的发展大有裨益。爱国主义是永不过时的永恒主题,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在这个科技化的社会上,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注重展品本身的保存方式科技化,采用高端技术进行展品保存,从侧面体现国家对展品的高度重视,体现国家层面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基层的讲解人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针对学生的讲解,通过播放相关文物的历史背景视频,让学生有个更进一步的历史了解,让他们更容易体会相关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利用3D技术,展示立体展品,了解展品的构造甚至工艺技术,从而达到了解展品生产条件背景,提高民族自尊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若谷.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20,03.
  [2]王洪鹏.对博物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8,(2).
  [3]黄懿.博物馆陈列展览如何更好发挥社会教育职能[J].中国博物馆,2015,(2).
  [4]杨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党史博博览,2019,(06).
  [5]荆学春.浅议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發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2.
  [6]周曼.浅谈博物馆如何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9,(23).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化生态视域下“草根歌手”当代价值给我们以深刻的文化与经济思考,然而“草根歌手文化”也同时成为当今中国文艺热点中最热门的话题。从它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去分析研究,从而使“草根歌手文化”转化其相对应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文化生态;草根歌手文化;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7-0052-02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艺术事业的进一步壮大和繁荣发展,优秀钢琴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院校的重要任务。院校作为钢琴教育的主要阵地,优化钢琴教育教学,提高钢琴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需要从钢琴教材和曲目的选择这一角度着手。结合教育培养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钢琴曲的研发。本文针对《梁祝》这一曲目展开探讨,立足于曲目分析和改编的视角,探讨《梁祝》中的钢琴语言,希望能够为钢琴曲目的
期刊
【摘要】 戏曲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育具有一定的戏曲理论相关知识,并掌握与戏曲器乐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综合型表演型人才。在戏曲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实践教学理念是该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传统的实践与理论有机互动以及实践技能培养需要理论和平台的介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出培育学生问题研究意识的实践能力培育,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索理论、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有机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
期刊
【摘要】 中国话剧表演从诞生以来,便将“斯氏体系”作为主要发展依据,二者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概述话剧表演和“斯氏体系”,围绕内在支持、外在动力两方面探究话剧表演和“斯氏体系”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斯氏体系”对于话剧表演的影响,进而定位“斯氏体系”实质精神,为中国话剧表演积累理论要素。  【关键词】 中国话剧;话剧表演;“斯氏体系”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2011年起,非连续性文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起重视。2017年非连续性文本首次进入高考,作为高考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以人物传记为主的连续性文本转到以新闻材料为主的非连续性文本。同时,在这道题的题目设置上分为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本文将从高考考纲和高考真题入手,找到解答该主观题的方略——抓、找、析关键词法。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关键词;解题突破;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比对历史上中西方国家艺术与商业文化呈现出的关系,反观当代在商业文化极度丰富的情况下,为艺术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更加多元性。与此同时泛化的艺术,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通过历史的推演,试图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商业文化与艺术之间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商业文化;艺术;哲学;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
期刊
【摘要】 自席勒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之后,审美教育一直以“心育”的形式存在着,席勒从人的感性出发,强调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完整的人。当代随着消费文化带动的对身体话语的格外关照,美育也开始重视对“身体”的培育。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首先,从审美教育对“人”本身的关怀和对完整人性的塑造,指出“人”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讨论在以“人”为本的审美教育中,在时代文化和身体美学的影响
期刊
【摘要】 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开来,给人类各项社会生产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虽然至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杜绝大瘟疫的发生,但对其特点的把握和思考从未停滞。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观点从正反两面探析其给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政治军事活动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黑死病;流感;新型病毒性肺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社会开始兴起一股创业潮,其中,大学生双创团队成为中流砥柱。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实现现代化祖国的未来。在“双创”精神下,团队合作精神是重中之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智慧却是无穷的。我们从群体博弈视域下分析大学生双创团队合作精神,更加是意义非凡,通过著名的博弈案例,例如囚徒困境等,研究团队中的每个人如何进行决策,
期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又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