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一遍,其义也见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r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百遍书就真的其义自见了?我看未必,这里还有个方式方法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即使书读百遍,其义也可能不会“见”出来。作为语文老师,最烦心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不容易提高。每每遇到学生在理解上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和学生说得最多的,恐怕不是“你未认真读”,就是“你再仔细读读”等一些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缺乏底气的话;在做一些具体的阅读分析题之前,我们要求学生的也只是一些“多读几遍”,“读懂了再做”……结果常常并不令人满意。问题在哪儿呢?是不是我们太过重视老祖宗的读书之法,一味地在读书的次数上提要求,而没有向学生提供必需的可行的阅读之法呢?笔者这方面深有体会。过去只要求学生多读,往往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基本读懂上,由于缺少必要的方法,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信息少,因而在解决具体的阅读分析问题时,常常不得要领。
  要解决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的问题,我以为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更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构建立体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的概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运用在对一篇文章的阅读上,也就是在阅读时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阅读时要读出层次感
  
  虽然各类文体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但是,作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都必须反映作者的思路。无论是叙事写景,还是分析论证,或者是说明介绍,都必须有清晰的条理和层次。
  所谓层次,应该是大到文章各部分的结构。比如,有的文章是纵式结构,体现出的是层层深入的层次感;有的文章是总分结构,体现出的是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层次感;也有的文章是并列结构,体现出的是横向铺开的层次感等等。所谓层次,它也应该小到段落内部的句与句之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作者要对一个景物进行描写,选用了几个句子,这几个句子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等等。
  文章大的方面的层次结构好把握,小的方面的条理就容易看走眼。要避免看走眼,就要注意:一看词句运用有无规律特点可循;二看连接句子的关联词语;三看标点符号。
  下面是山东省2003年中考试卷选文《野菊花》中的一段:
  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褐脊背露在世间;曾经被闲逸的白云衬托得那样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腔;紫燕和鸿雁归还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路上,留下黄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层田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题目要求学生具体分析这一段衬托手法及作用。回答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要懂得文章是用什么衬托野菊花的,难点在于题目要求的“具体分析”,如果学生有了读出文章层次感的目的,下一步的具体分析理解就不会难了。
  在这个语段中,从关键词语和标点来看,写景是很有层次的,只是作者表达得不是那么直接。学生有了阅读时的层次意识,就不难理解作者以秋天为大背景,依次写了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正是通过这些景物来衬托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的。
  
  二、阅读时要读出词句的含义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丰富表现力成就了文章内涵的深邃,却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了困难。学生如果在阅读文章时懂一些阅读方法,无疑是能帮助自己较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解决具体问题的。
  怎么读出词句的含义呢?
  1.分清词性。掌握、分析常用词性并结合词性特点回答相关的问题,这对阅读理解文章是很有用的。学生阅读不同的文体应该对词性有所侧重。比如,阅读以写景记人为主的叙事类文章,应该注意描述性的动词和修饰性的形容词;阅读以说明为主的文章的时候,则要特别注意副词的运用……
  2.理解词义。阅读分析文章中有关词语的含义,不是对这个词语进行词典式的解释。某个词运用于具体的语境中的时候,词的意义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往往和工具书上的解释不一样了,甚至和字面意义完全相反。之所以这样,完全是由这个词语所在的文章的语言环境决定的。应该让学生知道,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含义: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对结构起照应连接的词语;比喻等特殊的词语……学生还应该知道,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常常是不固定的,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改变的。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其意义就不存在了。因此,阅读中回答有关词语含义的问题,答案常常就在文章中,学生所做的就是把文章读懂并依据语境组织答案回答就行了。
  比如,《台阶》一文(节选):
  大雨滂沱,我打着伞等车。雨水越积越深,快要淹没我的脚了。我四下张望,才发现不远处有一方台阶。终于,我躲过了双脚湿透的厄运。这一层台阶其实很小,仅能立足,却使雨中的我得到了安全。这方台阶便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了。
  拐角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打着伞,匆匆而来。不一会儿,我的身边就多了一把伞,原来是妈妈。也许是雨球顽皮,妈妈虽然打着伞,后背还是给雨打湿了,头发也一缕缕地贴在额头上,还不住地滚下晶莹的雨珠。她右手提着一双套鞋,夹着一件外套,胸膛还在起伏着。“还好,还好,我还担心你走了呢!来,快把套鞋穿上。要知道,病从脚上起,脚是最不可受冻的了。哦,对了!还带着衣服呢!也穿上,身体也要保护好……不错,不错,这就叫‘全副武装’!”我们俩都笑了。但也许是妈妈那一串话太长太重了,我的心总是轻松不起来。“时间快到了!我得去上班了!”妈妈又笑了一下就转身走了。很快,那把伞就隐没在拐角处。从它出现到消失,加起来也只有五分钟,而我已是“全副武装”了。我突然发现,我还有另外一方台阶。
  拐角处又出现了一把伞,伞下是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不一会儿,她走到了我的身边。她没有穿套鞋,也没有台阶可以站立,只好任那双小脚被雨水浸泡着。我随即将脚下的台阶让给了她。“那你怎么办?”她问。我指指套鞋,答道:“我有这个!”其时,我心里想的是妈妈。
  台阶确实不大,但却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甘做人们的垫脚石。我很高兴大雨让我明白了台阶的意义,更高兴的是我认识到生活中台阶的重要性后,自己也做了一回台阶。
  文章中划线的三个“台阶”,在不同的语境里含义是不同的:开头的“台阶”是本义;第二个“台阶”是指母爱;第三个“台阶”指无私的奉献、付出。
  3.注意色彩。在文章中,词语常常包含作者赋予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正话反说等,这一点学生也是必须掌握的。不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理解可能就不那么准确了。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朱自清《背影》中的对自己不理解父爱时的“聪明”之语等等。
  4.抓住文章中心句。各类文章的篇、段中往往有表达全文的核心,或揭示全文的内蕴的中心句。准确把握这些句子对阅读理解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中心句在议论文中存在较普遍,也较明显。作者议论说理,必须要围绕某个中心展开,而这个中心必须是通过某个句子表达出来,抓住这个句子就如同牵住了“牛鼻子”,全文的内容、结构便能一目了然。
  中心句在说明文中常表现为对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特征的表述。和议论文有某些相似之处,说明文对说明的内容(或中心)以及对象的特征,往往先会作出某种判断,如果对象比较复杂,那么就会有多个方面的判断,然后围绕这些判断展开具体的说明介绍。这些判断如同议论文的观点一样,作者会用一句明确的句子来表述,这些句子在哪儿?常在全文的开头,常在段落的第一句。
  和议论文说明文不同的是,叙事类文章的中心句,不表现在写人叙事上,而是体现在叙事、描写之后的议论抒情之中。作者通过抒情议论来揭示具体事件、场景的本质,表明作者的意图。当然,叙事类的中心句有时不是直露的,这还得靠多阅读,靠细细咀嚼来体会它的存在。
  5.分辨不同句式及作用。阅读分析中,学生最怕的大概是对句子的分析了,尤其是抒情散文中的句子。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常常是由含义深刻的语句组成的,理解了这些句子,理解全文就不难了。学生在阅读或做具体的句子分析题时,应该先分辨题目中要回答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形式——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还是抒情、议论、描写,然后再根据这些句子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组织语言来回答。这可用个具体例子来解释:
  2003年北京海淀中考试卷选文《夏日原野上的追赶》出了这么一道题:品味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回答这道题,如果不先分辨出划线句子是比喻句,不弄清比喻句的特点(本体和喻体)的话,学生还真不容易回答到点子上。反之则很容易:形象生动(这是比喻句共性的作用)的写出了“我”(马)在老人(风)的追赶下奔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却永远摆脱不了他的执著的追赶。
  各种句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比如,“排比”主要是加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的力度;“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议论”则归纳揭示中心等等。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注意运用这些方法,对准确理解文意是有帮助的。
  
  三、阅读时要读出文章的手法
  
  好的文章常以其独特的构思来表达中心,这构思的独特其实主要就是作者写作手法运用得好,运用得有特色。但是这些手法,往往会增加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难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各种常用手法的运用特征,掌握分析不同文体写作手法的方法。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手法比较单一,容易掌握。议论文主要用论证的方法,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方法。
  叙事文章手法多样,运用复杂。学生应主要读出以下常用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借物抒情,夸张讽刺,象征,联想,铺垫照应,对比衬托……”有些手法从大处着眼用于全文,有些从小处落笔用于局部。要记住并会写这些手法的名称,更要知道在文中是如何使用的,分析起来才言之有据。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学生更应该掌握“对比衬托”和“铺垫照应”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在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散文中使用较多,考试中常有相关的问题。从内容上看,为了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作者在对主体地表现(或对象地描述)时,最多的就是用“对比衬托”手法了。学生只要懂了这些手法的运用特征,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就得心应手了。从结构上看,好的文章必定在“铺垫照应”上做得好,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文气贯通。我们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以下都可构成“铺垫照应”:内容上,相关、相对(反);句子上,句式相似,内容相关;词语上,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近。它们在文中有相应的位置,“铺垫”对下文而言,“照应”对上文而言。这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的那样:“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半,则前注之,后顾之。”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不仅会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写作文时做到行文严谨也是有帮助的。
  
  四、阅读时要会筛选信息
  
  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一篇文章传递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要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筛选,有所选择。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注意以下信息的筛选:
  表层信息:文章写些什么,从哪些角度写,如何具体写。这种信息从字面上容易看得出来,表层信息能帮助我们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关键信息:是根据题干的指向,对题目的正确解答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对解题非常重要。
  干扰信息:试题的难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目设计时采用的干扰信息的多少。阅读中要筛掉表面相似或相近而实质上不同的信息,抓住本质,去伪存真,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隐含信息:文章的蕴含越丰富,语言的含义也越深刻,从词语的表面上看不出真实的意图和意思,即所谓的“言外之意”、“话里有话”。这样的隐含信息,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拦路虎。如果让学生在阅读中从文章手法的运用角度考虑,从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去理解,从全文整体去观照,瞻前顾后,不被一些显性的指向误导的话,是能够准确地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的。
  以上所说的阅读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系统的阅读方法的阐述。只是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一些阅读方法,着重运用本文中提出的几个方面的方法作多侧面的立体的思考,使学生在同步的立体的阅读中,提高阅读速度,能准确地按试题要求回答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阅读分析能力。当然,构建学生的立体阅读的方法,应该有个过程,就初中学生来说,灌输方法概念于初一年级,结合练习完善于初二年级,系统强化于初三年级。当学生有了这种立体阅读的方法后,做到“书读一遍,其义也见”就不是难事了。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考场作文在逐渐推陈出新。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都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大面积铺开,还是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据有关统计,材料作文在2003年中考作文中已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这种形式的变革无疑给考生大胆张扬个性,展示文采提供了广阔的游弋空间。  显然,出材料作文题的目的是让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在考场上,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令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摸不着头绪。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学校正开展作文教学研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想法。    树立作文素质教育的思想    作文素质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意义将远远超过写作的本身。现在,素质教育思想正在深入人心,作文素质教学不同于应试的作文教学,以为班上出几个作文尖子生便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全部,以能应付考试算是
期刊
作文批改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出得失,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写作的重要环节。它是作文教学的延伸,而不是终结点。现在教师抱怨批语写的多多,实际作用了了。我觉得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全能式批语:在这种批语中教师扮演“圣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生费劲心思写的几百字,教师三眼两眼即已看完,随意写上几句格式化的批语,就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学生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何谈效果?实际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写作,学生总说没的写,没论据。其实,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挖教材,积累素材,充分利用课本,发挥课本的重要作用。    一、挖掘课文,提炼写作素材    (一)认真分析课文  1、搜集整理课文的典型语言。例如《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2、收集整理课文的典型人物及事件。例如:《地坛》下肢瘫痪,不能行走,一
期刊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掌握它的工具性,就不该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听说训练要求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连贯严密的话语表述自己的思想,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它是学生情感的再体验。  在平时讲课当中,听说训练基本都穿插进行了,我
期刊
高考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考生写作要在一定限制下发挥,因此准确审题成了佳作产生的前提。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材料+提示+话题+要求”,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命题人精心挑选、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某种意图和思想倾向,例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等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要把隐含
期刊
话题作文的出现,为我们解除了作文教学中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融合了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话题作文以其开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留给了我们更多的创作空间。这是作文命题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教育的一次理性超越,另人拍手称快。欣喜之余,认真看看中考考场作文,精品佳作竟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有不少老师对如何指导话题作文也是知之甚少,认为无章法可依,无头绪可理,无东西可抓,干脆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诗
期刊
对于作文,一些中学生没有兴趣,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没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一些不正确的应付方式,抄袭作文、俗套作文、模板作文在一些学生中屡见不鲜。学生没有兴趣,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所以培养作文兴趣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因素。写出好文章需要有综合的写作能力,作文兴趣也需要全面培养。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行了探索,从写作前、写作中到写作后进行全程的兴趣激励和培养,取得了理想的
期刊
关于“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建情况和“首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河北省出版总社报刊中心、《阅读与鉴赏》杂志编辑部和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备小组,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受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建情况和“首届全
期刊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著名的七言律师,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作者时在州。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历史上有登高的习俗,此诗便是诗人重阳登高之作。写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