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节”,最早的情人节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3月30日,是农历三月三。在大家的印象中,三月三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如壮族称为“歌仙会”,畲族称为“乌饭节”,瑶族称为“干巴节”,侗族称为“花炮节”等等。
  其实,三月三也是汉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古时称为上巳节。据传,上巳节最早的来历,是黄帝在涿鹿打败蚩尤之后,回到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在三月三这天登山祭祀天地山川,登基称帝,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王朝诞生了。后人为纪念黄帝的功德,每年三月三这天都要举行各种拜祖活动。
  上巳,在干支紀日历法中是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最初上巳节这天,人们到水边沐浴,希望洗掉往年不好的晦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兆头,称为“修禊”。《论语》中就有上巳节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月三,情人们的鹊桥之旅


  由于三月初三正是一年之始,人们又赋予了它很多新的内涵,进一步把节日搞得丰富多彩,尤其是被年轻男女演绎成了最早的情人节。传说三月三那天,众人手持兰草在水边举行祭礼活动,参加和观看修禊,成为古代未婚男女约会的好机会。《周礼·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说,这一天,父母和官府都不会阻拦未婚男女相会,互结情好。《诗经·郑风·溱洧》一诗中,就明确记载了那时上巳节青年男女约会定情的情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农历的三月三,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年轻的人儿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憧憬,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迸发。在如织的游人里,她看到了他,心为之一动。她径直上前问:“哎,去那边看看好么?”他有点惊喜,慌乱间竟傻傻地回:“已经去过了。”她一下就喜欢上了他那傻样子,仰着一张无邪的脸,调皮地说:“那就再去看看呗!”言外之意是,这次你会有收获哦。他们一路笑闹,回到水边。这首诗写得真切、生动,还衍生出了定情信物:芍药花。
  魏晋以后,人们将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日。到了唐代,上巳节在杜甫《丽人行》诗中依然是风情摇曳:“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可见唐代未婚女子春游觅偶的情况仍然很盛行。

三月三,雅士们的曲水流觞


  汉代以后,上巳节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水边不再仅仅举行沐浴祓除的修禊仪式,还把它当成宴饮游玩的好机会,于是,出现了曲水流觞项目。据《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当时达官贵人或文人骚客到水滨结伴宴饮,并引水环曲成渠,曰“曲水”,然后将盛酒的“觞”漂浮于水面,从上游放出,借助水流之力传杯送盏。当杯子缓缓经过宾客面前时,即可取过一饮而尽,然后吟诗作赋,以为娱乐,此即曲水流觞。觞,是古代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上。另外也有陶制的杯,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体积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之上,使其沿流而下。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是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后来,王羲之挥毫写下《兰亭集序》,记述了事情的缘起、时间、地点、事项、参加的人物等,并接着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次兰亭之会,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不仅是宴会中产生了《兰亭集序》的美文和“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而且改变了上巳节的形式,突出了咏诗赋文、饮酒赏景的内容。曲水流觞因此广泛流传,此后产生了大批宴会诗和诗序骈文。

三月三,文人们的赛诗大会


  唐代作为盛世,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开明,文人更是社会活动的风向标,他们以自由豪放的姿态,参与各类节庆活动,展现了文人的自由率性和才华横溢,尤其是在三月三上巳节,他们饮酒赏景,唱和赋诗,留下不少佳作。
  唐高宗调露二年的上巳节,在王明府山亭举办了一场有记载的诗会,著名诗人陈子昂等出席。诗会上陈子昂和席元明、韩仲宣、高球、高瑾及崔知贤分别赋诗一首,而且皆是四言古体诗,题目均为《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收入《全唐诗》。
  这些诗歌虽为应和之作,但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把当时上巳节的情形展示得淋漓尽致,还有诗人对生活、对现实的表白,读来很受启发,是难得的三月三上巳节诗歌史料。
  唐代诗人孟浩然也曾组织过一次上巳诗会。可是由于大部分诗友因种种原因没有到场,活动虽不成功,但他仍然兴致勃勃,题写了一首上巳节活动的诗歌:“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孟浩然在诗中表示遗憾的同时,也写出了上巳诗会文人活动的内容,包括“浮杯”、“坐歌”、“行乐”、“题序”、“解绅”等环节,可见上巳节诗会在唐代已经很普及,这种形式既可让诗人们尽情享乐,又不失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三月三,进士们的曲江盛宴


  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节之前,上巳节时,长安皇亲贵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曲江,因此上巳日举办的新科进士庆祝宴会就叫曲江大会,这更给三月三上巳节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唐摭言》记载了曲江宴的程序:“先笺教坊请奏,皇帝御紫云楼垂帘观之;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终日……敕下后,人置被袋,倒以图章(原作障)酒器……其被袋,状元录事同检点,缺一则罚金。”
  在唐代,能参加曲江宴会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盛事,曲江宴上新科进士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举行宴会时,还要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两名最年轻者充当探花使(郎),走遍长安城,把城中最美的鲜花采集带到宴会上,以示重视。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曾跟随探花使跑了一圈,写下《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曲江宴会活动丰富多彩,还设有题名席。宴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前往慈恩寺题名于塔壁,在同年中选出善书法者书写,后世称之为“雁塔题名”。题名毕,大家即乘画舫游玩。有时,皇帝高兴起来,还会优诏新进士进入芙蓉园游赏,诗人李绅就有亲身体会:“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地丛拂砌繁。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这对于新进士李绅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进士及第即意味着进入官僚阶层。正因为如此,曲江宴会之日,京城公卿之家倾城出动,“钿车珠幕,栉比而至”,争相在进士中为自家挑选“乘龙快婿”。而百姓也想一睹进士们的风采,于是曲江风景区内“车马填塞,莫可殚述”,曲江大会使本来就很热闹的三月三上巳节更加繁华了。
  然而,宋代以后,汉族的三月三节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了。不过,如今少数民族的三月三节不正是汉族三月三节的继承和发展吗?
其他文献
当电影诞生时,侦探片就作为一个最古老的片种横空出世,至今安抚人类不安的灵魂。纵观近年的世界影坛,已难觅典型侦探片踪影。若不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映,很多人都早已把侦探片和间谍片混为一谈。随着《大侦探福尔莫斯2》的上映,侦探电影、小说又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一部电影带动相关类型电影、小说的热销,足可见,侦探电影风韵犹在。   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想,反正要不了多少墨水,于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
期刊
文岚姐:  你好!最近一组关于左先生右先生的漫画火爆朋友圈,说的是当女孩感冒了,左先生说:“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我买了药和姜,不严重别吃药。”天凉了,左先生说:“记得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走,去买件羽绒服。丑?你穿个大布片儿抖成筛子就不丑了?”找工作碰壁,左先生说:“加油!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行!”右先生说:“简历发来瞅瞅,网上看到X集团在校招,要不要试试?”没完成销售任务,左先生说:“尽
期刊
2017年2月28日,知名诗人、评论家杨庆祥的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杨庆祥这样说:“诗歌是我个人疗愈的一种方式。”  当他想念某一个人或者有某种情绪的时候就会写诗,如果成功了,这种情绪就没有了,反之这种情绪就仍然存在,所以诗歌是管理情绪和自律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忧伤和痛苦,然而,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忧伤和痛苦也许是一种有价值的刺激。这种“有价值的
期刊
2017年2月,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这标志着,一场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以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的基层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是个“舶来品”,
期刊
“愛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映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  早上一睁眼,脑子里旋转的全是这几句。原谅我心情激动到语无伦次,话说前一夜,我和公司部门一群同事爆红成角儿的感觉真心不错啊!  时光倒回到一个月前,公司一年一度的年会又要开了,每个部门都得出节目。可是很不巧的是,每年公司开年会的日子,都是我们部门最忙的时候。助理姑娘抓耳挠腮想了多
期刊
幾个月前,张皓铃经历一场惨痛的车祸,整个人接近崩溃,每天都陷在痛苦和彷徨中。当她看到年轻的男男女女健康地从病房窗前飘过时,心里说不出的苦。  宋岩的出现,仿佛给她惨白的生活里添了一丝色彩。其实,也只是巧合,那天,宋岩穿着蓝白相间的病号服,误打误撞地走了进来,问张皓铃:“你见到我的书了吗?刚才不小心丢进你的窗子里。”  张皓铃眼睛一转,抬头看着他笑得阳光灿烂的脸,面无表情,手指着地上刚从窗外突然掉进
期刊
从幼儿园中班开始,我就带着儿子读古诗,读诗是我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开始小家伙只是跟着读,有样学样地摇头晃脑。上小学后,他开始不满足于跟读,随之而来的是各样小问题,读《江南春绝句》时问:“妈妈,南朝真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吗?”读《望洞庭》时问:“妈妈,古时候人用镜子还要磨吗?”读《小儿垂钓》时问:“妈妈,古时候的小孩子都不梳头的吗?”我们就这样一起读着,一起寻找着答案。  一日,我和儿子买菜回家,刚进
期刊
記得上大学时,我给自己的未来画了一幅画:以后,不做电力(我的大学专业)这乏味的工作,要找个学画的女孩做老婆。我们俩做“神经”侠侣,看这繁华世界———我写文字她摄影,生活天马行空。遇见钟意的远方,就停下来住两年,她拍图片赚路费,我写文字换酒钱。  三年前,我实现了人生小目标,与妻子一起辞职上路,创办微信公众号“侣行记艺”,开始一路追寻“情侣旅行,寻访民艺”的生活。师之惑,匠之路  曾经,我的人生目标
期刊
我跟彬彬认识有十多年了,还记得中学毕业写同学录评语,班上大部分同学对彬彬最深的印象就是饭量大、能吃,当时我们都笑她:“你个小姑娘这么能吃,将来男朋友压力可大呀!”  彬彬常跟我们这帮朋友们念叨,作为超级吃货,光是爱吃、会吃还不够,还要吃出境界来,让吃不再是传统观念上解决温饱那么简单,而是赋予美食更多诗情。  每次去逛图书馆或是书店时,彬彬都会有意识地搜寻和美食相关的古诗词,静心思考当时诗人看到这些
期刊
李星宇自称是个搜集声音的人,出门习惯带一个立体声便携式录音机,随时记录城市和自然的声音。他用声音记录过北京CBD屋顶的清晨,记录过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信徒,记录过乌尤尼盐湖夜晚的火烈鸟,记录过阿尔山森林的落雪……  2016年夏天,李星宇拉上四位好友开启了“亚马逊寻声计划”,他们深入热带雨林,进行了为期15天的自然声音采集,并将在亚马逊采集来的声音创作成了一张专辑。存录来自远方的声音  从中学时候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