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旨在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实践应用,力求教与学合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本文提出相应的创设课堂情境方法,以促使数学课程教学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关键词】课堂情境 激发 中学生 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30-02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创新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如果课堂情境创设的生动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等于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因此教师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象的变化、设备的变化,灵活多样地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是驾驭好一节课的关键。如何让课堂教学活动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凸显他们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加以研究、探索的问题。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设数学课堂情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应用情景,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客观事物之间变量关系的反映,它的应用反过来又能指导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因此,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产生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讲来源,讲用处。在学习数学基本概念、公式时,教师可以设置出一系列的情节,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比如说,在学习基本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出商店交易的场景,让学生充当店员和顾客,通过交易过程来计算买卖金额。此举既训练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化解了数学知识中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有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自主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别人,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激发其创新欲望,然后把发现问题引向深入。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在教《全等三角形判定(一)——边角边》时,为了验证: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这一问题时,我首先给出一组符合这一条件的全等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学生通过探讨、争论最后得出反例,推翻了这一结论。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认知过程彼此交火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三、创设好奇情境,激发学生活跃思维
好奇是学习内部动力的源泉,课堂中好奇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可以促使学生细心观察,发现特征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去进行探索活动,这种进取精神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因而教师在课堂应爱护并注意激发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在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模型、图表、讲述故事、快速抢答等新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启动,活跃思维,克服惰性心理。
四、创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与协作是现代教育的精髓。这种协作学习法,置问题于开放状态,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两种交流模式,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形式以求新求异等发散性思维为主,另一方面注意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整合,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发现最佳思路、解法或结果,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升华。
五、创设美学情境,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数学之所以给学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没有体会到数学的“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挖掘数学学科中的“美”,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现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中所蕴涵的“美”产生共鸣,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
六、创设愉悦情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出了“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的课堂教学理念,它改革了以往“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因此教师积极创设愉悦课堂氛围,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主动交流体验,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刻发展自我,只有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最大限度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情感引导和创新式启迪,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继而深入到更为广阔、深奥的数学世界中去遨游。
【关键词】课堂情境 激发 中学生 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30-02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创新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如果课堂情境创设的生动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等于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因此教师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对象的变化、设备的变化,灵活多样地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是驾驭好一节课的关键。如何让课堂教学活动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凸显他们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加以研究、探索的问题。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设数学课堂情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应用情景,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客观事物之间变量关系的反映,它的应用反过来又能指导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因此,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产生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讲来源,讲用处。在学习数学基本概念、公式时,教师可以设置出一系列的情节,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比如说,在学习基本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出商店交易的场景,让学生充当店员和顾客,通过交易过程来计算买卖金额。此举既训练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化解了数学知识中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有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自主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别人,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激发其创新欲望,然后把发现问题引向深入。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在教《全等三角形判定(一)——边角边》时,为了验证: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这一问题时,我首先给出一组符合这一条件的全等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学生通过探讨、争论最后得出反例,推翻了这一结论。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让学生在认知过程彼此交火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三、创设好奇情境,激发学生活跃思维
好奇是学习内部动力的源泉,课堂中好奇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可以促使学生细心观察,发现特征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去进行探索活动,这种进取精神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因而教师在课堂应爱护并注意激发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在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模型、图表、讲述故事、快速抢答等新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启动,活跃思维,克服惰性心理。
四、创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与协作是现代教育的精髓。这种协作学习法,置问题于开放状态,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两种交流模式,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形式以求新求异等发散性思维为主,另一方面注意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整合,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发现最佳思路、解法或结果,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升华。
五、创设美学情境,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数学之所以给学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没有体会到数学的“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挖掘数学学科中的“美”,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现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中所蕴涵的“美”产生共鸣,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
六、创设愉悦情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出了“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的课堂教学理念,它改革了以往“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因此教师积极创设愉悦课堂氛围,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主动交流体验,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刻发展自我,只有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最大限度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情感引导和创新式启迪,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继而深入到更为广阔、深奥的数学世界中去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