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1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就诊救治过程,总结急诊救治要点。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积极建立静脉通道并予以输液输血,对于抗休克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实施动脉栓塞术,然后施行骨盆以及肢体外固定后,15例获得治愈,4例发生局部皮肤以及肌肉感染或者坏死,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2例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总成功率为90.48%。结论:盆骨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早期予以紧急救治和输液输血,及时固定止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急诊救治
骨盆骨折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挤压盆骨所致严重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以及施工中。由于盆骨骨折碎骨容易导致髂内血管刺伤而大量失血,如救治不及时发生失血性休克,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早期及时使患者脱离休克状态,积极控制盆腔脏器合并伤,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救治过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在28-51岁之间,平均为(30.34±6.79)岁;致伤原因:14例交通事故伤,6例高空坠落伤,1例重物砸伤;入院时间在15min-22h之间,平均为(6.03±0.43)h。合并伤:4例合并直肠、肛门或会阴损伤,3例合并泌尿系统损伤,2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肺破裂伤,1例合并脊柱和四肢骨折。
1.2 方法
1.2.1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对于休克患者,入室后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尽快完善补液准备,并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快速予以补液。
1.2.2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一旦确诊,应在抢救室内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并完善床旁胸片检查、彩超检查以及急诊CT检查。一旦经胸片检查观察到有血气胸或者气胸时,应视病情需要立即进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
1.2.3 对症处理
对于抗休克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应立即进行髂内动脉栓塞,常规以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健侧腹股沟部位作股动脉穿刺,对于双侧均存在肿胀者,则选择相对较轻侧穿刺。常规在X线电视屏幕监测下实施股动脉穿刺。确认导管尖端位于髂内动脉的开口部位以后,作骨盆动脉造影。发现出血位置以后,以Cobra导管实施选择性插管进行DSA造影,准确定位出血部位以后作动脉栓塞治疗。
1.2.4 急诊手术
对于并发颅脑损伤而引起脑疝形成者,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患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经血生化检验后,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术后送至ICU监护。
1.2.5 损伤控制性手术
积极处理开放性伤口,对骨盆以及四肢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合并膀胱、尿道損伤患者完善膀胱造瘘以及预防血管栓塞等治疗,为后期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1.2.6 急诊ICU监护
经综合评价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且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完善相关床旁辅助检查以及血生化检验后,送至急诊ICU监护和后续综合治疗。
2 结果
本组2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在入院1h内休克得以纠正,4例发生局部皮肤以及肌肉感染或者坏死,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2例患者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总救治成功率为90.48%,死亡率为9.52%。
3 讨论
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早期死亡多见于伤后数小时内,该阶段内死亡率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故有学者提出,在创伤后1h内进行合理有效的救治是最佳时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2]。
把握最佳抢救时机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宜遵循“抢救-诊断-治疗”的原则。对于疑似存在休克或者休克先兆患者,应立即实施抢救,入室后迅速建立2-3条有效静脉通道完善抗休克治疗。同时,应完善各项床旁检查,尤其失血性休克较为严重,出现脑缺氧缺血症状、意识障碍甚至是深度昏迷看患者,应及早进行颅脑CT等检查,以便明确病情并作进一步抢救[3]。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存在低血压状态,患者的血液循环障碍明显加之器官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大量失液、失血极易导致机体的循环血量不足。因此,早期快速补充足够的血容量非常必要。首先应补充平衡盐溶液,以便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迅速补充组织间隙内丢失的液体。但大量补液可能导致软组织水肿,故近年来临床推荐使用小容量液体复苏治疗,即7.5%氯化钠联合6%羟乙基淀粉或者右旋糖酐,以快速有效地恢复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提高心脏循环功能[4]。对于经抗休克治疗未见逆转者,应及时完善DSA检查,在明确出血部位后立即实施动脉栓塞,以便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同时,由于骨盆骨折的失血量较大,早期应及时做好输血准备。对于存在合并伤的患者,应邀请多科室进行会诊治疗,在完成急救和复苏以后,完善特殊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作紧急处理[5]。本组21例患者在经早期快速有效的急诊急救、小容量液体复苏、多科室会诊等综合处理后,90.48%的患者救治成功,死亡率为9.52%。
综上所述,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在严格掌握急救最佳时机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急诊综合治疗,能够确保救治的及时性、完整性与连续性,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子明,罗小波,杜全印等.骨盆型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容量复苏[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32-34.
[2] 赵海娟.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55-356.
[3] 金少君.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6):40-41.
[4] 范海鹏,岳茂兴,吴耀建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早期的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5):419-421.
[5] 吴燕生,李金雨,李昌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614-615.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急诊救治
骨盆骨折多是由于直接暴力挤压盆骨所致严重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以及施工中。由于盆骨骨折碎骨容易导致髂内血管刺伤而大量失血,如救治不及时发生失血性休克,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早期及时使患者脱离休克状态,积极控制盆腔脏器合并伤,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救治过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在28-51岁之间,平均为(30.34±6.79)岁;致伤原因:14例交通事故伤,6例高空坠落伤,1例重物砸伤;入院时间在15min-22h之间,平均为(6.03±0.43)h。合并伤:4例合并直肠、肛门或会阴损伤,3例合并泌尿系统损伤,2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肺破裂伤,1例合并脊柱和四肢骨折。
1.2 方法
1.2.1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对于休克患者,入室后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尽快完善补液准备,并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快速予以补液。
1.2.2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一旦确诊,应在抢救室内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并完善床旁胸片检查、彩超检查以及急诊CT检查。一旦经胸片检查观察到有血气胸或者气胸时,应视病情需要立即进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
1.2.3 对症处理
对于抗休克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应立即进行髂内动脉栓塞,常规以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健侧腹股沟部位作股动脉穿刺,对于双侧均存在肿胀者,则选择相对较轻侧穿刺。常规在X线电视屏幕监测下实施股动脉穿刺。确认导管尖端位于髂内动脉的开口部位以后,作骨盆动脉造影。发现出血位置以后,以Cobra导管实施选择性插管进行DSA造影,准确定位出血部位以后作动脉栓塞治疗。
1.2.4 急诊手术
对于并发颅脑损伤而引起脑疝形成者,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患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经血生化检验后,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术后送至ICU监护。
1.2.5 损伤控制性手术
积极处理开放性伤口,对骨盆以及四肢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合并膀胱、尿道損伤患者完善膀胱造瘘以及预防血管栓塞等治疗,为后期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1.2.6 急诊ICU监护
经综合评价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且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完善相关床旁辅助检查以及血生化检验后,送至急诊ICU监护和后续综合治疗。
2 结果
本组2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在入院1h内休克得以纠正,4例发生局部皮肤以及肌肉感染或者坏死,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延期好转,2例患者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总救治成功率为90.48%,死亡率为9.52%。
3 讨论
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早期死亡多见于伤后数小时内,该阶段内死亡率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故有学者提出,在创伤后1h内进行合理有效的救治是最佳时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2]。
把握最佳抢救时机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宜遵循“抢救-诊断-治疗”的原则。对于疑似存在休克或者休克先兆患者,应立即实施抢救,入室后迅速建立2-3条有效静脉通道完善抗休克治疗。同时,应完善各项床旁检查,尤其失血性休克较为严重,出现脑缺氧缺血症状、意识障碍甚至是深度昏迷看患者,应及早进行颅脑CT等检查,以便明确病情并作进一步抢救[3]。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存在低血压状态,患者的血液循环障碍明显加之器官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大量失液、失血极易导致机体的循环血量不足。因此,早期快速补充足够的血容量非常必要。首先应补充平衡盐溶液,以便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迅速补充组织间隙内丢失的液体。但大量补液可能导致软组织水肿,故近年来临床推荐使用小容量液体复苏治疗,即7.5%氯化钠联合6%羟乙基淀粉或者右旋糖酐,以快速有效地恢复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提高心脏循环功能[4]。对于经抗休克治疗未见逆转者,应及时完善DSA检查,在明确出血部位后立即实施动脉栓塞,以便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同时,由于骨盆骨折的失血量较大,早期应及时做好输血准备。对于存在合并伤的患者,应邀请多科室进行会诊治疗,在完成急救和复苏以后,完善特殊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作紧急处理[5]。本组21例患者在经早期快速有效的急诊急救、小容量液体复苏、多科室会诊等综合处理后,90.48%的患者救治成功,死亡率为9.52%。
综上所述,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在严格掌握急救最佳时机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急诊综合治疗,能够确保救治的及时性、完整性与连续性,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子明,罗小波,杜全印等.骨盆型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容量复苏[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32-34.
[2] 赵海娟.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55-356.
[3] 金少君.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6):40-41.
[4] 范海鹏,岳茂兴,吴耀建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早期的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5):419-421.
[5] 吴燕生,李金雨,李昌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