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课程改革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一直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可以学会学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着重进行知识点分析与练习设计,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从而形成一种定势。课改以后,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要发挥创造性,注重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首先以一堂几何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在讲初二《几何》第二册第3.12节中例4(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时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提问,“我们已经讲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什么?”有的说,“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有的说,“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有的说,“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接着,我出示题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 。”这时,只见全班多数学生都睁大眼睛盯着题目建构脑图,在脑海中搜索答案;有的小声说,“相等吧?”有的迫不及待地拿起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起图来,其他同学也陆续拿起笔来,全班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猜想结论、分析解题思路、探索猜想的正确性及其他可能答案。
  过了一会儿,我在黑板上画了几个等腰三角形和它们的底角平分线,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我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而后便请各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发言。生1:“我填的答案是相等,证明过程如下……”生2:“我填的答案也是相等,但证明方法与生1不同,我是这样证明的……”生3:“我填的答案是分两个底角成相等的4个角,理由如下……”有一个同学“噗哧”一声笑了,我问:“你笑什么?”他说:“这样的答案谁都知道,还用说吗?”我问:“你真的也想到了吗?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那同学低下了头,“大家考虑一下,这样填答案有没有道理,究竟对不对?”“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说:“能有不同见解,哪怕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能说出来就是勇敢的,我们应该积极提倡这种大胆设想、独到创新的精神,好,我们为生1、生2、生3鼓励鼓励!”一片热烈的掌声激起了许多同学的继续思考。一生举手:“老师,我还有不同想法,不知对不对?”“好,请说出来,大家评判!”生4:“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底边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理由如下……”我说:“大家说好不好?”“好!”“对不对?”“对!”“鼓励一下!”“谁还有其他想法?”生5:“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因为……”又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全班同学的积极思考、大胆设想、踊跃发言、主动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了鼓励,同学们的思维大闸打开了,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仍然处于努力探索的氛围中……我继续我的引导,实现我的课前设想。我问:“由这道题我们还可以猜想到什么结论?”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的低下头默默想……我微微一笑,一学生不假思索地举起手来,“老师,你还想说什么,快点说出来吧,我们都着急了。”我的目的达到了,继续我的启发式提问。我问:“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有什么?你们想一想,如果把角的平分线这几个字替换一下会变成什么问题呢?”生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顶点与腰的中点连线相等。”我画出图形,师生共同分析题设和结论,经过同学们讨论,答案正确。我说:“这样说意思是对的,谁还能再换个说法?”生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我说:“这种表述……”同学们说:“好!”接着,掌声又响起来了。“还有不同结论吗?”我问。生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理由是……”还没等生3走下讲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与鼓励又化作一片响亮的掌声。生4:“老师,我想提个问题,黑板上画出的图形都是锐角三角形,那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呢?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好,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说。说话时间,下课铃响了,但我们师生的思维还没有停下,还在探索、搜寻。课后,我要布置的作业早被同学们猜到了,一是整理与反思课上讨论的6个观点,二是思考分析最后一名同学所提问题。
  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真正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我作为一名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角色,通过掌声效应成功地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从而实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都蕴涵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兴趣点来创设情境,配合掌声鼓励,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大力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这种理念背景下,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和挖掘课堂中的有效资源,想方设法地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根本的改变,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更多异想不到的惊喜、亮点和效果。
其他文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判断、推理及结论的错误,使学生、教师都不胜其烦。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没有掌握概念学习的要领,而出现“概念不清楚”、“概念掌握不完整”或“概念理解错误”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概念教学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中适时补充概念  由于地区差异性,本地区生物未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所以刚升入高中的学生,生物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再加上高中生
期刊
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学到的一条重要定律,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定律内容,而是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让学生清楚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变为生成物时,只是原子间的重
期刊
【摘 要】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实现,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但这一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和辅助的层面上,应深入探究其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推进语文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期刊
管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
期刊
我听某校的一位化学老师讲过这样的例子,他们班有这样几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班主任认为这些学生是问题学生,但他认为这些学生是好学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现在是高一第二学期,可这些学生每天总是拿着复盐、混盐、络合物、氰化物的问题来问他,还和他商量研究性学习能不能做配合物的实验。当他问这些学生对配合物了解多少时,这些学生说他们在新华书店看到的。虽然这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还相差甚远,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之上,“对话”已成为广大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常用形式。然而,从教学现状看,师生对话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与文本对话明显不足且流于形式。这种“满堂对答”的教学形态,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误解,必须予以纠正。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对话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
期刊
由澧县第六中学承担的、校长柳谊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础教育应用研究领域,课题批准号:XJK08CJJ057,附件一①),历时四年研究,已基本完成研究任务,初步达成研究目标。现根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课题组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及成果从七个方面予以报告: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选定《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期刊
【摘 要】 强调写生,重视生活,是中国画的生命所在。所谓画坛上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它不生动,不会长久。而只有那些从写生、生活中来的充满新的生活情趣和崭新的时代气息的作品,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关键词】 写生 生活 趋势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中国画这门艺术也不例外。因此,深入生活不断写生,收集素材进行创作,才能使中国画艺术不断发展,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校外教育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如何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问题,使学生在新的时代中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 小学生 校外教育 语文 信息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社会的世纪,信息社会需要人才,这些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纲要中强调通过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