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关键,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知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卓越教师理念,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路径探索、保障机制构建三个维度,对实践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路径探析。
关键词:卓越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教师职业的情感、态度和信念。为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1]提出“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13号)[2]提出“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路径探索、保障机制构建三个维度,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路径探析。
一、实践课程设置
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自2017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2+2”培养模式,实施“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既适应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本质,又符合教育部“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将实践性课程贯穿在人才培養的全过程之中,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校地合作,以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与终身学习为导向。其中实践教学课程由课含实践、教师技能课程、艺术类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八部分构成。
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课程的全程贯穿,结合《书写技能》、《汉语基础》、《数学基础》、《英语基础》、《乐理与视唱》、《手工制作》、《儿童美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同时开设“第二课堂”,以技能比赛等多种全程训练,最大限度保证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的形成。该实践课程的考核必须在第六学期前完成,第3、4、5学期安排在第12周进行考核。
二、实施路径探索
(一)名师大讲堂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育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和教学的思路,提升专业建设的质量。2017年12月开始邀请教学一线专家与高校科研专家,开展“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系列讲座,从各自不同的研究与实践领域,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冲击与视域,让学院师生从教学实际更深入地了解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新课改实施情况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了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更好地加快孩子们的成长等实践教学经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提升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共有四次,分别安排在第2、3、4、5学期的第8周进行,为期一周。教育见习1,走进教育现场,感受师德师风;教育见习2,深入课堂教学,熟悉教育学;教育见习3,进行角色转换,教学实践体验;教育见习4,不断实践反思,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构建螺旋式上升的教育见习体系。教育实习实行“双循环”制,第6学期安排教育实习18周,第8学期安排教育研习6,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育实习体系。
(三)教师专业技能训、考、赛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内容分为三类十一项:第一类,书写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意大利斜体书写、几何图形绘制五项,于第3学期开展;第二类,艺术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教学简笔画、手工制作、音乐能力展示三项,于第4学期开展;第三类,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三项,于第5学期开展。结合“技能周”,以考促练、以赛促考,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
自2018年9月开始,小学教育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首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以项目为支撑,以教学为转手,逐步探索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如秦积翠老师主持的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教师关键力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实践研究”;其次,基于“对分易”、“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线下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老师学生相结合的混合式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如高丽萍老师主持的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在线混合式网络教学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导师制,小学教育系的每位教师负责8-9名学生的技能训练及考核,线上每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及评阅,线下定期对学生进行面授,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考核辅导,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素养。
三、保障机制构建
(一)协同育人基地
积极与教育局、教育集团、一线小学建立“协同育人基地”,协同实施“卓越教师成长加油站计划”,构建“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共同审议作为一名职前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和培养策略,在教师招考制度和职前教师的培养之间实现平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小学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提供见习、实习的环境,为师范生提供职前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联合培养卓越小学师资力量,同时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在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育实习远程管理平台
针对学生同时在甘肃、新疆和广州地区多地实习的地域特征,小学教育系自2015级学生始,引入云智习柚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建设师范生教育实践管理系统和教师成长数字化档案,做到实习前由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
在实习前负责进行实习类型配置、实习任务发布、学生实习报名、实习单位分配、实习资料的上传及审核。顶岗实习过程中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签到、顶岗实习查岗、实习日志的评阅推优、实习总结的评阅推优、实习成果记录、实习过程指导、安全预警、数据统计与分析、实习信息(單位、地点、岗位等等)变更与审核,在实习后负责实习总结评阅推优、实习报告评阅推优、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实习成果记录、实习过程信息导出、实习效果评估。更加方便顶岗实习生和大学的指导老师之间的管理,强化了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体系,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三)小学教师职前专业技能虚拟仿真训练与考核平台
2018年7月开始建设的“小学教师职前专业技能虚拟仿真训练与考核平台” 是基于全面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师技能的需要、依托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书写技能训练室、艺术技能训练室等成立的“虚实互补,相互支撑” 的一体化实验教学资源格局。主要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考核,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理论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能力素质,使他们初步形成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以后踏上教师岗位卓有成效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平台以虚实结合、训练与考核结合、高校与一线小学结合的三结合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分项目逐步达标,使学生技能训练成为常态,最终形成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具体做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式教学法,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小组交流、研讨、合作、评价、反思,相互讲课、听课、评课,小组内角色扮演、工作坊,建立师生、学生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实现在线互评互教实践中共同发展;以体验式教学法开展,经历了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实践和师生的在线感悟交流三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作最直接的接触,是集知识、实践和反馈于一体的一种效力更持久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引入的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建立了自主式的实验项目导师制,加强学生实验设计及创新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基本实验资料、各种实验仪器及相应的仪器说明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内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逐步完善;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N/OL]·(2014-08-18)/[2020-06-1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7011/201408/17430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N/OL]·(2018-09-30/[2020-06-18].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 html
作者简介:
高丽萍(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卓越教师”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反思与构建GS[2017]GHB0353;兰州城市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实证研究LZCU-QN2017-06。
关键词:卓越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教师职业的情感、态度和信念。为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1]提出“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13号)[2]提出“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路径探索、保障机制构建三个维度,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路径探析。
一、实践课程设置
兰州城市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自2017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2+2”培养模式,实施“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既适应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本质,又符合教育部“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将实践性课程贯穿在人才培養的全过程之中,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校地合作,以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与终身学习为导向。其中实践教学课程由课含实践、教师技能课程、艺术类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八部分构成。
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课程的全程贯穿,结合《书写技能》、《汉语基础》、《数学基础》、《英语基础》、《乐理与视唱》、《手工制作》、《儿童美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同时开设“第二课堂”,以技能比赛等多种全程训练,最大限度保证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的形成。该实践课程的考核必须在第六学期前完成,第3、4、5学期安排在第12周进行考核。
二、实施路径探索
(一)名师大讲堂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育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和教学的思路,提升专业建设的质量。2017年12月开始邀请教学一线专家与高校科研专家,开展“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系列讲座,从各自不同的研究与实践领域,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冲击与视域,让学院师生从教学实际更深入地了解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新课改实施情况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了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更好地加快孩子们的成长等实践教学经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提升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共有四次,分别安排在第2、3、4、5学期的第8周进行,为期一周。教育见习1,走进教育现场,感受师德师风;教育见习2,深入课堂教学,熟悉教育学;教育见习3,进行角色转换,教学实践体验;教育见习4,不断实践反思,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构建螺旋式上升的教育见习体系。教育实习实行“双循环”制,第6学期安排教育实习18周,第8学期安排教育研习6,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育实习体系。
(三)教师专业技能训、考、赛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内容分为三类十一项:第一类,书写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意大利斜体书写、几何图形绘制五项,于第3学期开展;第二类,艺术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教学简笔画、手工制作、音乐能力展示三项,于第4学期开展;第三类,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三项,于第5学期开展。结合“技能周”,以考促练、以赛促考,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
自2018年9月开始,小学教育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首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以项目为支撑,以教学为转手,逐步探索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如秦积翠老师主持的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教师关键力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实践研究”;其次,基于“对分易”、“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线下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老师学生相结合的混合式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如高丽萍老师主持的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在线混合式网络教学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导师制,小学教育系的每位教师负责8-9名学生的技能训练及考核,线上每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及评阅,线下定期对学生进行面授,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考核辅导,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素养。
三、保障机制构建
(一)协同育人基地
积极与教育局、教育集团、一线小学建立“协同育人基地”,协同实施“卓越教师成长加油站计划”,构建“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共同审议作为一名职前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和培养策略,在教师招考制度和职前教师的培养之间实现平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小学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提供见习、实习的环境,为师范生提供职前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联合培养卓越小学师资力量,同时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在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育实习远程管理平台
针对学生同时在甘肃、新疆和广州地区多地实习的地域特征,小学教育系自2015级学生始,引入云智习柚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建设师范生教育实践管理系统和教师成长数字化档案,做到实习前由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
在实习前负责进行实习类型配置、实习任务发布、学生实习报名、实习单位分配、实习资料的上传及审核。顶岗实习过程中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签到、顶岗实习查岗、实习日志的评阅推优、实习总结的评阅推优、实习成果记录、实习过程指导、安全预警、数据统计与分析、实习信息(單位、地点、岗位等等)变更与审核,在实习后负责实习总结评阅推优、实习报告评阅推优、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实习成果记录、实习过程信息导出、实习效果评估。更加方便顶岗实习生和大学的指导老师之间的管理,强化了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体系,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三)小学教师职前专业技能虚拟仿真训练与考核平台
2018年7月开始建设的“小学教师职前专业技能虚拟仿真训练与考核平台” 是基于全面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师技能的需要、依托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心、书写技能训练室、艺术技能训练室等成立的“虚实互补,相互支撑” 的一体化实验教学资源格局。主要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考核,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的理论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能力素质,使他们初步形成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以后踏上教师岗位卓有成效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平台以虚实结合、训练与考核结合、高校与一线小学结合的三结合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分项目逐步达标,使学生技能训练成为常态,最终形成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具体做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式教学法,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小组交流、研讨、合作、评价、反思,相互讲课、听课、评课,小组内角色扮演、工作坊,建立师生、学生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实现在线互评互教实践中共同发展;以体验式教学法开展,经历了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实践和师生的在线感悟交流三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作最直接的接触,是集知识、实践和反馈于一体的一种效力更持久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引入的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建立了自主式的实验项目导师制,加强学生实验设计及创新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基本实验资料、各种实验仪器及相应的仪器说明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内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逐步完善;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N/OL]·(2014-08-18)/[2020-06-1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7011/201408/174307.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N/OL]·(2018-09-30/[2020-06-18].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 html
作者简介:
高丽萍(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卓越教师”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反思与构建GS[2017]GHB0353;兰州城市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实证研究LZCU-QN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