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衍情 以情育人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略与感悟,其中蕴含着各种美,隐含着各种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可从以美 冶情、以心动情、以情生情、以史明情等角度来切入。
  关键词:情感教学;语文教材
  语文课需要有温度有感情,如此学生才会畅游其中,乐此不疲。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从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和写作,喜欢思考,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有素养的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蔡元培说:“人人都有情感,情感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冶。”可见,情感是一个人对某事产生兴趣并执着追求的前提。凡被入选为教材的作品,不是经典也是典范,一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东西。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还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略与感悟,其中蕴含着各种美,隐含着各种丰富的情感因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那么,如何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呢?在教学中,笔者一般根据具体的文本,从以美冶情、以心动情、以情生情、以史明情等角度中选一个来切入。
  一、以美冶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特点是突出人文性,选文富有美感。无论是“吟诵青春”“月是故乡明”,还是“珍爱生命”“慢慢走,欣赏啊”,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爱自然、爱故乡、爱社会、爱自己的情怀。
  1936年的老舍不爱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却偏“想北平”!想北平的动中有静、书多古物多、贴近自然等自然美和人文美,平静的叙说,带给人不可抑制的爱恋。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学识渊博,率真有趣,被称为“顽童哲学家”,他跟鸡同桌吃饭,拿大石榴跟孩子们比赛,处处体现出西南联大教授的个性特征。这种人物之美,可以拿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晚年烛之武被重新起用,虽然心里有疙瘩,但经不住郑伯入情入理的劝说,同意出山!他单枪匹马地出使,也用入情入理的手法,劝服秦伯不攻打郑国,终于说退秦师!对此,教师可以借机告诉学生:人是有感情的高等动物,只要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方就会被真诚、被道理所打动。
  二、以心动情
  一个人如何走出困境?教材的许多文本中,有大量的例子存在。在《我与地坛》中,“突然残废了”的史铁生,在刚生病时,每天的工作是进地坛静享静想,为什么他写的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都呈现出颓败、缺失生命力的特征,反倒公园里的一些小动物却蓬勃着鲜活的无拘的生命力?这就是作者独特的审美之处——他要借这些小生物来启发自己,尽管残疾,显得生命卑微,却依然可以活出一个自己来!“命由天定,运在手中”,人生何处不成功?在《相信未来》中,食指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物质贫乏,爱情失去,青春消逝,依然能直面苦难,坚韧不屈,目标坚定地追求光明。这是一种对理想和真理的坚守,是对消沉的人们的热切鼓舞!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换位思考,如果是你,处于逆境之中,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写下你的未来?作业无声地告诉学生,要不惧逆境,乐观自信,遇到挫折时,要坚信困难总是办法多。
  三、以情生情
  文章何处不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文教师要抓住文章中作者感情的生发点,追溯作者之所以有这种感情的原因,以此引导学生共情共鸣。在《祝福》的教学中,围绕祥林嫂之死,笔者提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最终是谁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这个问题,不同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前者指向人,后者侧重于原因归类。笔者提出的主问题中的“谁”,带有浓重的感情倾向,它可以让学生看出人性的不足,并思考弥补的策略。
  又如上《雨巷》,在给学生播放唐磊唱的《丁香花》之前,笔者深情款款地给学生讲了这首歌曲背后的真实凄美的故事,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能没听过那首歌,更不知其中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听完歌曲,笔者提问:你觉得丁香花代表怎样的情感?学生马上答出“悲伤忧郁”。笔者追问:“那么,它在诗歌《雨巷》里又代表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学生读诗之后立即明白丁香花代表的情感是一致的。这时,笔者趁机出示丁香花开花时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阅读相关文字,有的学生马上明白是四个因素导致丁香花只能代表愁怨:开在暮春时节,花朵多结,易凋谢,花色为紫色。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笔者又出示几首与丁香花有关的古诗让学生诵读。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读起诗歌来就低沉缓慢,充满感情。
  四、以史明情
  历史意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比较欠缺,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题。所谓以史明情,就是将文本回归历史当中,尽最大可能还原当时情境,追究作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
  在《师说》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当时的老师为什么不传道?这个‘道’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道,职责所在,但当时的老师为什么不传道呢?他们不传道又在传什么呢?还原历史语境,结合当时的现实,就会发现如下几点:
  一是国学传的道不考,私塾教的又不是道——儒家经典。韩愈所处的时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塾,前者以传授儒家经典的“大学”为主,可是考试很少涉及;后者则以“小学”为主,是考试常取的内容。唐代有句名言,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年龄已经算比较大的了;而五十岁的人考取进士科,则还算是比较年轻的。它告诉我们两点:唐代考试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种。明经科较易考取,其考试内容相对较简单,注重对经文的背诵——即童子之师传授的“小学”。在明经科的考试中,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只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的本意不加重视和了解。而进士科以文章诗赋取士,文学“尚情灵,重个性发展,不重师承。时风所煽,人不相师”。《唐会要》卷《贡举》载:“开元八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灌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書》《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徒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文不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兢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宗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事资训诱,不可因循,其学生望请量配作业,并贡人参试之日,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并请帖十通五,许其入策,从此开劝,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从之。”因为多数人不愿学习那些与考取功名无关的内容,觉得那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当时考生也功利啊!由此,官学因与科举考试、进士科考的内容相离,渐呈衰颓之势。
  二是不尊师重教成为风习。如学生竟然聚众殴师:睿宗时期,阳峤为国子祭酒时“学徒渐弛,峤课率经业,稍行鞭捶,学生怨之,颇有喧谤,乃相率乘夜于街中殴之”。睿宗令对殴打监官的生徒采取杖杀的严刑,方才平息生乱。又如官学教育管理日益弛坏。开元天宝年间,国学学生互结为朋,不重学业而激扬声价,互相往还的事时有发生。在唐代后期,“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坠窥败业而利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有凌傲长上淬骂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于众人者无几耳。”唐宪宗元和元年四月,时任国子祭酒的冯伉不得不上一个奏状,其中写道:“其艺业不勤,游处非类,樗蒲六博,酗酒喧争,凌慢有司,不修法度,有一于此并请解退。”学生结朋,侮辱老师已经成为当时普遍现象。老师的地位,江河日下。
  三是门阀制度空前盛行。唐初,由于唐朝皇室的祖先是没有纯粹汉族血缘的贵族,在中国北方汉族社会中地位相对低下。因此,通过对道教的支持,高调声称自己是远古汉族圣人的后代,这对于提高皇室家族的声望是非常必要的。唐太宗、武则天为了抬高自己姓氏的地位,纷纷重修《氏族志》《姓氏录》。当时能进入太学学习的学生,大多出身名门,地位较高。韩愈在《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中引《唐六典》说:“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太学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四门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子补充。”而当时学官的官阶是比较低的,总理教育的国子祭酒也不过从三品,以下的学官官阶都比其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祖父辈的官阶要低,而“直讲”和“大成”似乎连品位都没有。在当时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就会为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为老师而感到羞愧,即“位卑则足羞”。
  综上所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为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以让学生明道理、懂感恩、爱国学,会做人。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2010年,南京市教研室与上海教科院合作,开展了运用“课堂观察”手段进行《课例式研究》的课题研究.笔者有幸参加了此课题研究,主要研究“课前与课后检测”. 在具体的课例研究中负责命制前后测试题,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根据课前检测结果对课例教学设计提建议,根据课后检测结果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笔者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个课例(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3.1 图形的旋转)的“课前检测、
期刊
副词是古汉语虚词中数量最多、范围最广、使用最为复杂的一类词。目前上古汉语副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一些重要典籍还没有进行详尽的副词统计分析。因此,研究副词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特选取《墨子》副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穷尽性研究。本文简单介绍《墨子》,论述《墨子》的研究现状及意义,阐述副词的界定与分类,提出复音副词判定标准,论述《墨子》副词的数量及音节构成情况。分析副词的词项数量与使用次数。《墨子》中的副词词项总数共有112个,其中单音副词有97个,复音副词有15个,使用总次数为4684次。
听过一张文学音乐歌碟,其中有一首歌《等等等等》: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十七年来一向如此。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等过了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他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到最后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看在
期刊
在上《桥边的老人》一课时,有一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令笔者猝不及防,因为这是在备课时不曾注意到的。学生问:“文章开头第一句‘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后面文中又出现了‘我瞧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满是尘土’好理解,因为战争逃难,但是两次出现‘钢丝边眼镜’就令人费解了,‘钢丝边眼镜’背后到底指的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  对此,笔者没有急
期刊
摘 要: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第20题,既有导向之功,又和教学脱节严重。命题时脱离学情是其弊端,解决之道是先下定义再作考查。相较而言,要发挥高考试题的教学纠偏作用,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第16题作了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高考语文浙江卷;命题;诗歌鉴赏;点染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除作文引起热议外,还有一道题目,即第20题也引人关注。试题如下:  这首诗(注:李颀的《送王昌龄》)与柳永
期刊
摘 要:《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朱自清先生心里不宁静,所以走出家门去寻找宁静。在月下荷塘里,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两次求得了心灵的安宁。在月下荷塘里,作者摆脱了生活烦扰,寻得了生活层面的自由;在江南旧事和诗文回忆中,作者更进一层,找到了哲学层面的自由。  关键词:文本解读;《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是有口皆碑的美文。宁静优美、淡雅朦胧的景物背后,是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期刊
摘 要:2018年,分析诠释型试题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分析诠释型作文题有三大特点:立意上不倡导质疑,内容上需要对核心概念和基本关系作诠释,文体上不限于论述文。写好此类作文需要在分析材料和诠释概念上下功夫,而采用“八段论”论证结构是不错的行文表达。  关键词:高考作文;分析诠释型试题;论证结构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主要有三大命题形式:一是任务驱动型,以在写作要求中出现“完成写作任务”这样的字眼
期刊
摘要:古诗词教学应有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教学思路。从“显象”出发,经过“悟意”,最后能“化言”,一首诗歌的教学才算真正结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意象;意境  据调查,当前中学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重翻译轻吟诵,重分析轻体验,重知识轻见识,重精确轻模糊,以点带面缺乏变通,拘泥单篇缺乏张力。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有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
期刊
摘要: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共鸣”是生命阅读的基础,而“共鸣”是因古诗词所蕴含的诗人的情与思与学生内心某一刻的生命经验具有某种普遍存在的相似性,因此古诗词教学要真正实现“对接学生生命经验”的目标,须走出“知识共振”的现象,走向“生命共鸣”的本色。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共鸣;生命经验  毋庸置疑,当前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在“教材”“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量的不足”——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古
期刊
【名师档案】陈爱娟,任教于浙江省绍兴鲁迅高级中学,为第二批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名师、绍兴市优秀青年教师。主持过各级课题多项,其中2006年浙江省教育学会课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实践研究”获省一等奖,2013年绍兴市级课题“构建立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获市一等奖,2016年浙江省师干训中心课题“有序提高学生议论文思辨力的对策”获省二等奖;在《教学月刊·中学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