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孝”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情境
  临近重阳节,班级将举办“我看传统孝道”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参加,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乡土中国》《朝花夕拾》《呐喊》中的观点和内容,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发言稿。
  情境说明
  这是高一新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论述类文本写作练习。同学们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同时,也阅读了《呐喊》并重读了《朝花夕拾》。作为本学期读写一体化练习的一环,这次写作练习旨在以读促写,探索语言运用、思维提升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对接传统,对话时代
  近年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呼声日益强烈。然而我们也要警惕文化复古主义与文化倒退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以现代性视野厘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这次的写作任务意在借助三本书中关于“孝”的讨论,引导同学们全面、理性、辩证、具体地看待“孝”。
  “孝”作为一种互惠式情感,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关爱、感激、敬重,是道德的基础,是精神文明的起点。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经常利用这种情感,剥夺子女的权利,甚至以这种异化的亲子关系为模型,建立严密的社会礼教体系,将以“孝”为纽带的亲子关系扭曲为冷冰冰的权力结构。而近来,盲目、片面地追求所谓的“个人价值”,又使亲子关系走上另一个极端,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乃至由此引发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所以,如何批判地继承“孝”文化,使之与现代生活接轨,是当前语境下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读写评结合,课内外融通
  以写作为任务,实现对三本书相关内容的提炼、整合与迁移,打通阅读和写作的关联、经典阅读和当下生活的关联。
  完成这一写作任务,同学们首先要梳理三本书中与“孝”相关的论述和情节,提炼论述中的观点和情节背后的思想。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观点和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条件性、矛盾性和问题针对性,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将个人观点条理化,整理成发言稿。
  这种读写一体化练习,既可以帮助同学们养成深读、精思、摘抄、评点的习惯,也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对读书笔记的精细加工,合理迁移,组织成文,切实体会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道理。作为同学们高中阶段的第一次论述类文本写作练习,这一情境,实现了写作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的统一。同学们通过写作,可以切身感受到只有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多读深读、勤思多写,才能写好论述类文本。
  文体特征,场合意识
  本次发言稿写作任务,有助于同学们养成交流时关注对象、注意场合和自己的身份特征等习惯,以及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尊重他人。
  发言稿,作为现场发言的底本,既要內容充实、逻辑清晰,又要吸引听众、明白易懂,还要考虑“主题班会”这一特殊场合。班会发言必须能为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促进听众深入思考,同时要让听众愿意接受发言者的思想。根据题目中的情境,听众包括同学、家长、老师三种身份的人,发言者必须关注多数人的情感需求,选择适宜的表达技巧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不能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也不能停留在人人皆知的常识层面;同时要表达出晚辈对长辈付出的理解与感恩,在谈论亲子关系时要把握分寸。在形式上,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口语化、生动性,善用排比、疑问、设问等句式来与听众交流,不能自说自话。
  佳作展示
  我看传统孝道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7)班  王心媛
  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交流我对传统孝道的一些看法。
  “孝”是基于爱和感恩而对长辈尽心尽责,是中华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封建社会,“孝”有时变成了一副枷锁,显得冷酷迂腐,不近人情。
  “孝”的古字形是一个孩子扶着一个老人,《说文解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
  《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差序格局。在这种带有同心波纹性质的关系中,人们与父母的关系最为亲密,由此演化出一种难以变动的社会格局与框架。因此才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然而,在这私人道德的践行中,也出现了大量极端事件,例如家长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亲情绑架,违背孩子意愿做出种种决定,孩子不从即为不孝,反抗亦为不孝,酿成诸如《孔雀东南飞》之类的悲剧。
  封建孝道正是利用这种道德绑架,“要挟”子女为父母“献身”。譬如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就批判了这种愚孝。“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让人不寒而栗。鲁迅幽默地说自己已不敢当孝子,更怕父亲当孝子,并因此对祖母有了芥蒂。在《父亲的死》一文中,他以亲身经历控诉了封建孝道的残忍。父亲临终前,他听从衍太太的话呼唤父亲,未能让父亲安稳地离开。这成为鲁迅抱憾终身的“最大的错处”。衍太太等人所推崇的封建孝道是如此可怕,让人毛骨悚然。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看这社会,就连亲兄弟也成了吃人的人。封建礼教的愚昧与害处早在百年前就已被点破。封建孝道,是一种极端化的私人道德,现在我们绝不提倡。
  那么,我们应该崇尚什么样的“孝”呢?
  首先,“孝”的主体是作为子女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子女拥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以孝为名加以剥夺。因此,如果父母过分干涉孩子的选择和正常生活,子女要勇于坚持自我;如果父母违法犯罪,子女要正谏不讳。“孝”,是让彼此变得更好,而不是以伤害任何一方为代价。
  其次,这种“孝”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该关注亲子间彼此的感受。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不敬重,那养父母与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古人还说:“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孝道讲究的是心,而不是看为父母提供了多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仅看外在物质条件,那穷人家就不可能出孝子了。所以我们崇尚孝,要从心出发,尽己所能,关爱父母、尊重父母,用陪伴书写亲情。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和父母交流时,要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既要理性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又要在意父母的感受,就是孝;将来,即使我们身处另一座城市,只要能抽时间和父母打个视频电话,聊聊天,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关心,就是孝。“孝”,让我们的人格更完整,让我们更能享受家庭的温馨。
  谢谢大家!
  大家来评
  文章具体分析了传统孝道的利弊以及如何扬弃的问题,能以观点为引领,紧紧围绕观点说理。运用三本书里的素材,却不是简单地堆砌素材,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质。文章结尾的倡议,让在场的家长看到孩子们对父母辛勤付出的理解和感恩。如果能联系个人体验,会淡化说教的痕迹,更有利于拉近自己和听众的距离,更容易引发共鸣。
  你对这一话题有哪些看法?对这篇文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请写在下面,和大家一起讨论。
其他文献
在瓜分晋国的三家中,第一个强大起来的是魏。魏文侯时,魏国网罗各国人才,启用一批名臣,为魏国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魏惠王时,魏国仍然是列国中风头最盛的国家。这时,卫国有一位迫切要施展才学,实现抱负的贵族青年,叫作公孙鞅。他在众多国家中首先选择了富强的魏国,投入到魏国重臣公叔痤门下,希望能在那里有所建树。  角色档案:  人物:公孙鞅,又叫卫鞅,因被封在商於之地,世称商鞅身份:卫国没落贵族,秦国改
期刊
当我带着地球上最后一批人,到达火星毕达哥拉斯峡谷的时候,是9点58分。键入密码,隔空浮桥缓缓落下;透过操作室巨大的显示屏可以看到,这最后一批逃难者就像黑色的泡沫般,涌出悬浮在峡谷上方的、闪着银白色光泽的“类地球”飞行器。我摩挲着腕上的宝玑手表,似乎还能感受到母亲的体温——而这块表很快也将变得不值一钱:失去了我们熟悉的地球坐标和日夜喷火的太阳,分秒时还有什么意义?  “女士,长官!”一个红鼻头的俄罗
期刊
拍卖会之后,竞投者到付款处交钱,签星球买卖合约,同时办理星球所有权证。“请地球的竞投者来交钱。”欧林趴在高高的桌子上,边整理材料边喊。  “是。”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欧林先生站起来,探过身子,往下一看,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就是地球的买主?眼前的小男孩穿着黑色小西装,雪白的衬衣,乌黑柔软的头发整齐漂亮地梳到一边,露出白嫩的额头,红扑扑的脸蛋,圆溜溜的大眼睛,真是个可爱的孩
期刊
被称为夏夜小精灵的萤火虫,很多人都听说过,却没有见过。李唯宁同学想去郊外寻找它们的影踪,结果……  “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许多小灯笼。”暑假里,我和姐姐相约去寻找这飞来飞去的“小灯笼”。  夏日的傍晚,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明孝陵景区。夜幕降临,人却越来越多。原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等待与萤火虫来次偶遇。黑乎乎的山道上挤满了人,有的蹲下身子,把脑袋探进草丛;有的弯下腰三
期刊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居民看到日出的時间各不相同。当你学习了一天准备入睡时,地球另一端的一个孩子也许正听到清晨的闹钟响起……  堪察加①的年轻人  在梦里见到长颈鹿时  墨西哥的姑娘  正在晨霭中等待公交车  纽约的少女  微笑着在睡梦中翻个身时  罗马的少年  正对着染红了柱头的朝阳眨眼  在这个地球上  每时每刻都有某处在开启早晨  我们在接力早晨  从一个经度到下一个经度
期刊
牛走得很慢,以至于很少有人选择它作为交通工具,不过当它奔跑起来,也是相当令人生畏呢!这不,不知不觉间,牛牛就来到了我们面前,作为这个农历新年的主角,怎么可以不说一说“牛”(P52)呢?  新年里,敞开肚皮,大快朵颐,当然是大家的常规操作啦。不过,当我们满足口腹之欲,让美食在味蕾上尽情绽放时,也千万别忘记“过犹不及”的道理。在许多不易察觉的地方,你都吃到了“糖”(P4)。过量摄入糖分并不是一件好事,
期刊
我常和朋友说,“我不曾吹过西伯利亚的寒风,然而俄罗斯,却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  夜聆俄罗斯,似乎成了我一种秘而不宣的习惯。  每当我打开老式录音机,放入磨损得看不清原样的磁带,空灵的唱腔响起的那一刻,我知道——西伯利亚的大门向我敞开了。那是教堂、吟唱,裹挟着沙砾与寒风,在荒原上的焰火边,在金色镶边的诗集里,由鲜血和鲜花组成的一段招魂。是了,那不是天籁,那是冻土上的招魂。  俄罗斯的烈士和她的风雪
期刊
单元任务  同是写景抒情,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借鉴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换阅读,互相品评,并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把全班同学的习作编辑成册,拟定书名,撰写序言,作为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以下题目供参考。  1.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
期刊
我家的厨房很大一部分空间被那张老旧、邋遢的暖棕色餐桌所占据。  它的状况已经惨不忍睹。每次坐下来,我都会被旧油漆、热熔胶和偶尔一点指甲油(这要归功于我的姐姐们)的碎屑包围。我们有两把椅子,无论坐上哪一把,我都得格外小心,以免它们散架,因为椅子腿的固定靠的是一种由木工胶、蛮力和纯粹的使坏组成的恼人混合物。  在我生命的前半部分,这张餐桌就是我家的中心。小时候,每天晚上七点,我们(我、奶奶、爸爸和两个
期刊
关于音乐和舞蹈的成语就藏在画面中,你來找一找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