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开展的课间操与体育活动课都是体育课程的一种延伸,不仅对高中生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还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课间操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活动课可以把体育课程中的重点部分加以巩固、提高。本文对高中课间操与体育活动课对高中生的影响与作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高中体育课程 课间操 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125-01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这一人生的转折,所以在体育课程的眼神中添加了课间操与体育活动课,这是体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课间操与活动课程的开展,不仅调动了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高考。
1.高中体育课程延伸的当前状况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生长的重要时期,而且还要面临高考这一转折点,所以这一阶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高中体育课程的创设与内容的安排也正是为了迎合高中生这一特殊阶段而开展的,好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所以老师与家长都应当对这一问题加大关注的力度。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却持续下降,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高中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忽略了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这就导致生活质量提高却没有带动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高中生应当从心里注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大脑、提高身体素质。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大课间的时候,会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操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调整状态、放松大脑,有利于学生进行好后面的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课间操活动是抵触的,身体发懒不愿意运动,在学生心理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在做课间操的时候,身体姿势不标准、动作不达标等情况频出。在体育活动课中也一样,高中生没有运动的自主性,男生还能去运动一些球类的项目,女生大多会几个人一群在一边站着聊天。高中生目前的运动状态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老师要积极地调动起学生们的运动自主性,才能够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高考。
2.课间操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各个学校中,对于上午大课间的时间安排,通常是让学生进行课间操活动,这种简单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们上课的疲劳,调整好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们在教室里听课,几十分钟的课程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大脑皮层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疲劳,学习的状态与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在大课间的时候,进行课间操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大脑得到休息、缓解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教室里人数众多,时间长了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就增高,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久了,大脑容易反应迟缓,在课下到操场去做课间操,不仅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氣,还能做有氧运动,有效的改善大脑的供氧情况。
课间操是8节徒手体操,主要是为了关节、骨骼以及大肌肉群等部分进行有效的锻炼,整套体操动作幅度比较大,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运动,并确保人体的体统能够得到足够的运动。整套广播体操动作简单、音乐轻快优美,对身体锻炼的负荷强度适中,有效的促进高中生骨骼的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于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老师以及班主任都要积极地调整学生的心态,让高中生能够重视课间操环节,把身体素质锻炼好,好的身体是学习的支柱。
3.体育活动课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影响
当前高中开设的体育活动课,都是以班级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内容并没有刻意的安排与设置,学生们在场地中活动,老师参与的比较少,自由活动的状态。以往的体育活动课中,老师会让体育委员在体育组借好器材,为各班安排好活动的场地,学生们就在规定的场地内结合器材,自由活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们解散,体育委员把器材归还体育组,这一节活动课就算结束了。这样的活动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活动力度不够,而且对于身体的锻炼程度也不够,所以体育老师应当积极地打破这种活动形式,把活动课程的内容安排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良好的锻炼。
我在安排学生活动课程的时候,会对上课的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观察,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安排活动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得到实践的机会,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机能。比如在活动课中,我为学生安排了羽毛球、足球、篮球等项目,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还能让学生在课程中锻炼身体。体育老师要利用好活动课程时间,把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才是活动课程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因此学校和老师们都要重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抓好课间操与活动课的时间,缓解学生们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让高中生能够有更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去迎接高考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周鹏.学校体育改革视角下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趋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李江炎.高中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4
高中体育课程 课间操 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125-01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这一人生的转折,所以在体育课程的眼神中添加了课间操与体育活动课,这是体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课间操与活动课程的开展,不仅调动了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高考。
1.高中体育课程延伸的当前状况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生长的重要时期,而且还要面临高考这一转折点,所以这一阶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高中体育课程的创设与内容的安排也正是为了迎合高中生这一特殊阶段而开展的,好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所以老师与家长都应当对这一问题加大关注的力度。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却持续下降,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高中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忽略了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这就导致生活质量提高却没有带动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高中生应当从心里注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大脑、提高身体素质。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大课间的时候,会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操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调整状态、放松大脑,有利于学生进行好后面的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课间操活动是抵触的,身体发懒不愿意运动,在学生心理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在做课间操的时候,身体姿势不标准、动作不达标等情况频出。在体育活动课中也一样,高中生没有运动的自主性,男生还能去运动一些球类的项目,女生大多会几个人一群在一边站着聊天。高中生目前的运动状态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老师要积极地调动起学生们的运动自主性,才能够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高考。
2.课间操对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各个学校中,对于上午大课间的时间安排,通常是让学生进行课间操活动,这种简单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们上课的疲劳,调整好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们在教室里听课,几十分钟的课程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大脑皮层一直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疲劳,学习的状态与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在大课间的时候,进行课间操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大脑得到休息、缓解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教室里人数众多,时间长了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就增高,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久了,大脑容易反应迟缓,在课下到操场去做课间操,不仅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氣,还能做有氧运动,有效的改善大脑的供氧情况。
课间操是8节徒手体操,主要是为了关节、骨骼以及大肌肉群等部分进行有效的锻炼,整套体操动作幅度比较大,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运动,并确保人体的体统能够得到足够的运动。整套广播体操动作简单、音乐轻快优美,对身体锻炼的负荷强度适中,有效的促进高中生骨骼的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于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老师以及班主任都要积极地调整学生的心态,让高中生能够重视课间操环节,把身体素质锻炼好,好的身体是学习的支柱。
3.体育活动课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影响
当前高中开设的体育活动课,都是以班级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内容并没有刻意的安排与设置,学生们在场地中活动,老师参与的比较少,自由活动的状态。以往的体育活动课中,老师会让体育委员在体育组借好器材,为各班安排好活动的场地,学生们就在规定的场地内结合器材,自由活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们解散,体育委员把器材归还体育组,这一节活动课就算结束了。这样的活动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活动力度不够,而且对于身体的锻炼程度也不够,所以体育老师应当积极地打破这种活动形式,把活动课程的内容安排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良好的锻炼。
我在安排学生活动课程的时候,会对上课的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观察,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安排活动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得到实践的机会,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机能。比如在活动课中,我为学生安排了羽毛球、足球、篮球等项目,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还能让学生在课程中锻炼身体。体育老师要利用好活动课程时间,把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才是活动课程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因此学校和老师们都要重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抓好课间操与活动课的时间,缓解学生们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让高中生能够有更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去迎接高考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周鹏.学校体育改革视角下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趋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李江炎.高中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