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申遗时代”与“后疫情时代”的良渚博物院转型发展之路探索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以及新冠病毒疫情暴发,良渚面临“后申遗时代”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期的双重挑战。良渚博物院作为宣传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积极求变,持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宣传展示良渚文明成就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后申遗时代”与“后疫情时代”,良渚博物院将继续创新求变,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申遗时代;后疫情时代;良渚文化;良渚博物院
  良渚遗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长最为有力的实证,而良渚博物院是宣传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进入“后申遗时代”。2020年,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良渚步入“后申遗时代”和“后疫情时代”。两个“时代”的叠加期对良渚博物院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良渚博物院想要危中求变,化危为机,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
  一、疫情对良渚博物院造成的影响
  (一)客流迅速回落
  良渚博物院自开院以来,一直是网红打卡地,单日参观客流量最高可达18 000人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良渚博物院开始严格把控预约程序,对参观客流量实行了限流措施,这使得单日参观客流量迅速减少,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实体活动受限
  疫情防控期间,良渚博物院的各种宣传教育性质的社会服务和群体活动都无法正常举办,如“第二课堂”等线下活动受阻,使社教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良渚文化的品牌塑造。
  (三)对外交流阻断
  如在疫情影响下,原计划2020年6月份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延期举办;原计划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博物馆举办的良渚文化对外交流展览可能延期或取消。
  (四)管理压力增大
  良渚博物院在有序恢复开放后,实行了预约参观制,疫情期间,每个博物馆对外开放日都需要额外组织和调配大量的人手在预约处、登记处进行执勤和服务,良渚博物院面临的人员匮乏问题非常严重。
  二、疫情期间良渚博物院的破局
  (一)苦修“内功”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疫情期间良渚博物院“闭馆不闭关”,持续开展“岗位内功大练兵”活动,内容形式主要包括座谈分享、实地讲解、业务培训,深入学习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服务接待等提高业务素质的项目,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巧,全方位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有序开放
  良渚博物院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了预约参观系统。在2020年3月21日有序恢复开放后,参访观众能够通过预约、亮码、测温、安检等系列流程,依次入场参观,这一系统既切实保障了观众的健康安全,又提升了其参观体验。
  (三)线上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良渚博物院积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牵手阿里巴巴淘宝、腾讯、虎牙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媒体,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先后共推出数十场“云看展”“云春游”“云直播”活动,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合作研究
  围绕文化遗产价值挖掘和大众知识科普,结合广大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良渚博物院顺利出版了《良渚》《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等良渚古城专刊,以及《大家谈良渚》系列图书、《良良》系列手绘本等。另外,良渚博物院以教研合作为契机,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学基地,在教学、科研、培训、实习等领域实现强强联合,共创多赢局面。
  (五)拓宽渠道
  良渚博物院坚持大宣传理念,在加强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基础上,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喜马拉雅、哔哩哔哩、小时新闻等平台,开展一系列特色宣传,充分发挥文物资源数字化的积极作用,以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六)聚焦活动
  良渚博物院会在重要的时间节点,策划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如“5·18国际博物馆日”“浙里光影,云看文博”“良渚博物院·动物森友会”“良渚博物院奇妙夜”“国潮IP《国宝的味道》”等,多形式、全方位展示良渚文化,讲述良渚故事。结合杭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良渚主场活动和“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启动”活动,良渚博物院推出考古体验、创意集市、主题研讨等一系列形式新颖的节目,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法新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良渚。申遗一周年和首个“杭州良渚日”的信息推送量逾300篇次,相关阅读量突破一亿人次。凭借着这些活动与成绩,良渚博物院将持续扩大良渚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疫情时期良渚博物院的创新思路
  (一)深挖价值研究
  为了深化对遗产宝贵价值的认知,良渚博物院创设“良渚遗址群中心区古地理环境复原研究”“良渚遗址群石器鉴定及石源研究”等课题,通过课题转化推动良渚学深入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保护、管理和利用良渚遗址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二)推动成果转化
  良渚博物院汇集了大量专家学者等学术力量,先后撰成《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实践概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启示与思考》等学术论文,系统梳理良渚遗址保护管理与展示利用的经验做法,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开展文创研发
  良渚博物院坚持围绕良渚文化,服务地方区域发展,结合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探索建立文创授权、设计、研发、销售的产业链,通过文创产品这一载体使文物活起来,形成了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完美对接。院方还对良渚文化的相关文化元素注册商标,与数十家文创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联手进行品牌塑造,开发广受市场青睐的良渚主题文创产品,使之成为对外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渠道。   (四)依托现代科技
  良渚博物院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依托互联网和云端平台,探索开发良渚石器数据库、良渚海外玉器数据库等电子系统,通过对良渚文物的系统梳理与科学分类,实现了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全面共享。此外,院方不断创新文物藏品管理模式,对藏品进行全面的三维扫描建模,为良渚博物院的长久发展提供数字保障。院方重视聚焦文化传播热点,出版数字或实体出版物,通过图文声像的多维展示,向公众呈现良渚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五)加强深度合作
  在数字技术平台选择上,良渚博物院主动与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著名的互联网企业联合,强化文化展示传播的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同时,院方也积极与其他知名博物馆进行联动。如良渚博物院曾参与两期淘宝直播,其中第一期是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国字号博物馆合作,第二期是与布达拉宫等知名文化遗产合作,活动期间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文化“云展示”,形成了文化传播的品牌化宣传矩阵,提升了良渚文化的网络传播力和渗透力。
  (六)推动跨界融合
  良渚博物院通过举办以“五千多岁了,我们依然貌美如花”为主题的良渚文创线上直播活动,尝试将良渚文化与網红直播跨界融合,邀请抖音网红主播、文创设计师等与网友进行良渚文创创意探讨,以增强公众的文化参与感。院方还联手昆曲、琵琶和古琴等乐器的表演艺术家们共同打造“良雅集中秋音乐会”,联合中国文物学会、国内知名学者和著名艺人制作“遗产里的中国—万里走单骑”节目的第一集:“良渚篇”,这是中国首档互动式探访体验遗产地的真人秀节目,这样的跨界融合有效拓展了良渚文化的推广空间。
  (七)注重互动体验
  良渚博物院在直播活动中,始终注重与网民的互动,密切关注网民弹幕,及时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网民提出的问题如“稻谷为什么是黑色的?”“神人兽面像为什么是人与兽的组合?反映了良渚先民怎么样的精神世界?”等,都会有讲解人员在直播中第一时间给予回应解答。同时,这样的互动有利于激发网民的观展兴趣,讲解人员也可以通过随机提问等方式,引导网民在线讨论。
  (八)探索数字消费
  在直播活动中,良渚博物院顺应广大网民需求,推出良渚文创产品的现场展示,进行“带货直播”。良渚文化主题马克杯、笔记本、胸针、手提包、丝巾等文创产品纷纷上镜展示,带动了良渚文创在特殊时期的销量。单次直播活动结束时,良渚博物院文创空间吸粉量就已达到10 000人,备受网民欢迎的马克杯、胸针等文创产品被瞬间购买一空。
  四、后疫情时代良渚博物院的转型发展启示
  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工作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良渚博物院将持续思考如何应对疫情下的挑战。通过宣传创新和思维突破,良渚博物院站在疫情防控时期博物馆行业宣传方式变革的风口上,掘到了“第一桶金”,这也将进一步激励良渚博物院持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总结良渚博物院的创新和转型经验,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一)以学术研究带动良渚的价值发掘
  必须围绕“做强、做大、做深、做实”良渚学研究,不断推进学术交流的常态化。良渚博物院计划在未来举办一系列“良渚学术论坛”,围绕一个构架、一个主题,举办一场研讨会,出版一本论文集,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即“四个一”活动,不断提升良渚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院方还将构建学术传播的立体生态体系,使今后出版的良渚学书籍类型既有传统纸质的,又有数字融媒体的,既有专业的、学术的,又有通俗的、科普的,力争以多种形式满足广大群众的知识阅读需求。
  (二)以数字科技带动良渚文化的推广
  数字化是各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良渚博物院转型发展的方向。良渚博物院将持续推进数字传播,转变传统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工作思路,结合广大公众的关注点、兴趣点,整合开发数字资源作品,将线下活动搬到线上,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良渚大片”。此外,院方还将积极探索AI、AR、VR、MR等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展示中的运用,做好文物“活态”利用的文章。
  (三)以市场运作带动良渚的品牌塑造
  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参观者对博物馆的喜爱程度。良渚文化的市场运作需要院方一方面持续与媒体平台合作,出版良渚学书籍,探索良渚主题的新媒体形式,给市民“文化到家”的全新体验和贴心服务;另一方面,院方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牵手知名企业共谋良渚文创产业发展,真正形成数字赋能、IP孵化、文化传播、共享体验的新型良渚文创产业模式。
  在“后申遗时代”和“后疫情时代”,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与传承利用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压力也更大,但这也促使良渚博物院顺应时代潮流和文旅融合大背景,不断转型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兴院、文化铸院、精品建院、人才强院,充分利用优质宣传资源和互联网平台,将良渚文化的延伸覆盖做优做强,通过“良渚故事”向社会呈现历史悠远的中华文明,使良渚真正成为别具魅力、独具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作者简介
  周苏,1984年生,女,文博副研究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
  黄朝伟,1984年生,男,文博馆员,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管理,文化遗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倪瓒是元代画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他独特的绘画技法、创作风格与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曾是明清大师们所效仿的对象,也为后世审美及文艺创作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倪瓒山水画的创作探究,揭示作品中形式的构建、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试图剖析倪瓒作品的绘画理念、技法、笔墨和构图形式,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和思想,并提出应用的思路,为当代艺术家提升创作能力、增强对倪瓒作品的学习、完善对自身艺术价值
期刊
摘要:浮世绘艺术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江户时代盛行,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日本著名传统民间艺术。其对西方印象派产生影响的同时,对现代平面设计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插画设计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传统与当代相融合的新风格。本文通过探讨浮世绘艺术本身的画面、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艺术形式,分析了浮世绘艺术形式在插画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  关键词:浮世绘;插画设计;融合与应用  一、插画设计概述  (一
期刊
摘要:近年来,博物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很多文物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点。为了推动博物馆藏品相关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提出可实施性较强的完整措施,以更好地推动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  在目前的文化发展中,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基层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基层博物馆
期刊
摘要:明嘉靖、万历两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重要的转捩期,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风气均发生了变动,上层士绅与估客商人之间的畛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消费性质趋同,时尚观念趋于一致。此外,作为文化象征的法书名画由明内府大批流入艺术品市场,倒卖购藏者中既有收藏宏富的王孙权贵和富商大贾,亦有普通的货郎乡绅和地方名流。其收藏的方式和途径五花八门,过程心态各有不同。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意识的出现又使书画收藏者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魂瓶的形式来源和时间线索,认为魂瓶是佛塔影响下的产物。五罐瓶与魂瓶不仅是同一种事物,还反映了佛塔在不同时期的造型差异以及佛教的本土化进程。  关键词:佛塔;五罐瓶;魂瓶  魂瓶,也被称为堆塑瓶,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一种奇特的工艺品。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以实用器作为明器的例子,如著名的鼎、簋,但是这些器皿大多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如九鼎八簋制等。这些明器或是作为死者的纪念物,如著名的司
期刊
互联网浪潮使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热点事件能引发无数网友转发和评论,“借势”宣传应运而生。在电商领域,各大品牌已将借势营销运用得炉火纯青。尽管公益性质的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仍可以充分加以运用,进行借势宣传,以实现展示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推广展览、藏品、活动等预期目标。  一、博物馆借势宣传的定义  博物馆借势宣传,是指博物馆实时捕捉社会热点或公众
期刊
摘要:南朝画家宗炳提出的“卧游”思想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巨大影响,荆浩就是受其影响较大的一位山水画巨匠,他创作了山水画《匡庐图》。本文以赏析荆浩的《匡庐图》为例,阐释“卧游”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性。一张画要达到“卧游”的标准须满足两个要求,首先作画者要做到心手同一,也就是在技法方面炉火纯青,对作画对象应目会心;其次,画面必须体现“可游性”,观画者能够体会到“人入画中游”的真实感受,可以通过作画者
期刊
摘要:基本陈列对加强博物馆与群众的联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代表着一个博物馆的形象和地位。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兴起以及高新技术在展陈行业的应用,博物馆对基本陈列的改造工作越来越重视。基本陈列改造主要分为展厅改陈和日常更新。展厅改陈是整体改造,日常更新则是局部的完善。对于基本陈列的日常更新工作,首先要明确基本陈列的定位,通过提升展陈效果、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促进基本陈列整体效
期刊
摘要: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壁画内容丰富,是选取多种壁画题材绘制而成的。文章对整个洞窟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洞窟壁画题材,从造型和技法上剖析后甬道两壁上的菩萨造像、前室、左右甬道的千佛以及券顶的宝相花纹,判定第9窟的壁画艺术风格是中原文化艺术与高昌回鹘文化艺术相融合后,继而本土化的回鹘风格。  关键词:柏孜克里克第9窟;壁画;艺术风格  一、柏孜克里克第9窟壁画现状  柏孜克里克石窟作为高昌回鹘佛教艺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多媒体和数字化等手段,可以全方位展示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笔者结合基层博物馆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陈列展览的数字化发展新模式,用科技手段展示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技术;博物馆;文物展览;应用  互联网和数字化是当今最鲜明的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