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倪瓒山水画中隐逸思想的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倪瓒是元代画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他独特的绘画技法、创作风格与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曾是明清大师们所效仿的对象,也为后世审美及文艺创作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倪瓒山水画的创作探究,揭示作品中形式的构建、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试图剖析倪瓒作品的绘画理念、技法、笔墨和构图形式,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和思想,并提出应用的思路,为当代艺术家提升创作能力、增强对倪瓒作品的学习、完善对自身艺术价值的探索以及加深对山水画创作的理解等方面提供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隐逸;艺术价值
  倪瓒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人画家,长期以来受到后人的不断关注与研究。一般来说,对于山水画入门,首先要求画家学习传统、学习先贤,认真研究古代巨匠的笔墨精髓和师法自然的理念,再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体会,融入生活体验进行创作。此次研究怀着对倪瓒这位大师的敬意,结合专业知识对倪瓒的山水画艺术特色及其中的隐逸思想进行了探索。
  当前学术界关于倪瓒山水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艺术风格上,关于其隐逸思想的探索还较少。因此,本研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填补关于倪瓒中国画理论研究的空白,具备科研意义。在实践层面上,剖析倪瓒作品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将有所启发,也能更好地提升当代画家对山水画的理解能力与创作能力,促使他们的实践水平有质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倪瓒的艺术风格剖析
  倪瓒的家世虽不算显赫,但也算是地方上财力雄厚的士绅,家资颇丰,足以为其求学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他也具备为自己所喜好的文物字画等建造一处收藏之所的财力。在这座建筑建成之后,倪瓒将它命名为“清闭阁”。倪瓒寄情山水之间,广交天下名士。然而在元朝统治下,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汉族人备受欺压,倪瓒的生活逐渐窘迫,尝尽物是人非的苦楚。他寄希望于画中世界,逃避现实,内心憧憬着与世无争,因此他的画总是呈现一种清幽脱俗的出世之感。
  (一)构图形式与特征
  同一种景象在不同人眼中千差万别,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绘画功底不同,对画作的思维方式、观察视角、构图形式和呈现效果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构图形式的独特性,受创作者学识素养、个人经历、自身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创作者会通过独特的构图形式展现其所处时代的经历,如“一河两岸”的构图方法,便源自倪瓒的个人感悟,是他自创的三段式构图形式。
  倪瓒的构图特点极为简洁:画作中大量留白。绘一幅树木和山坡山石时,在近树与远山之间,大片区域保留空白,会给人一种湖面烟波浩渺、云烟笼罩的观感,这种简洁空白的着画方式,也是源于其长期漫游太湖湖畔的独特体验,同样也贯穿了倪瓒的大量画作,成为其独有的创作符号。大片的留白区域和较少的树木坡石形成明显的对照,放眼望去,空荡幽深,给人以静怡之感。恰到好处的构图处理手法,使观者无不受画面传达的强烈情感的触动,置身于倪瓒创作时的“逸气”之中。
  倪瓒山水画的构图虽然简约,但其内蕴却变化无穷。他喜欢用平淡的线条来描绘远山,这样的技法,其好处是给人以淡然宽阔之感,正好与倪瓒本身的心性相照,使观者感受到倪瓒淡然、宽广的胸怀。与远山相对应的则是太湖坡石,其多使用方硬的折线绘成,暗示倪瓒对心中不满的宣泄,也暗指他对亡故亲人无法释然的追思。这种构图方式倪瓒应用得最为贴切,也最能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二)笔墨特征
  倪瓒的笔墨特征就是“枯墨”和“逸笔”。“枯墨”是书法用语,就是毛笔用墨比较干涩的意思,“枯墨”分为飞白、枯笔、渴笔三种。“逸笔”是一种抽象的笔法,在倪瓒看来就是“写”—“写胸中逸气”。倪瓒崇尚道家思想,内心追求自然、清静、无为的境界,这与他本人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的性格特征十分契合。轻柔简淡的枯笔意蕴,加上“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使得倪瓒的作品意境清幽静谧,充满恬淡空灵的意味。
  倪瓒称自己画画“逸笔草草”,这是他对自己笔法方面的总結。倪瓒早期的作品,以中锋用笔居多。后来,倪瓒自创“折带皴”的创作技法,运用这种创作技法所画出的线,就好比折带一般,因此被称为“折带皴”,在他后期的大部分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将山石的特征更好地体现了出来。比如他先用折带皴勾勒出山石的具体形态,再用披麻皴细致地刻画出山石的竖面,最后使用干笔来回皴擦山石的阴暗处,几种不同手法的结合将山坡的碎石、石头的质朴、景物的秀丽完美地体现出来,使作品呈现简淡、纯净之美。
  (三)以书入画
  倪瓒的作品,是“以书入画”风格的经典代表。他通常将符合绘画作品的诗文直接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布局在绘画作品中,将书法与绘画内容相互映衬,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中,书法与绘画已经浑然一体,在这两种艺术领域分别具有等高的研究价值。他的书法也带有他山水画作品的一些特点,隽秀清净,简淡超逸。倪瓒早年的书法创作还追求严谨规整,到了后期受生活环境及人生阅历的影响,书法风格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比以往的严谨规整多了一丝锐利,字体笔画都有些许夸张,锋芒毕露,展现出书写的随意性,与画作中那些随心安放的美景有着表达上的相通之处。在历经多次变故之后,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他都率性随意地创作,已经达到了简淡隐逸的境界。
  二、倪瓒山水画中隐逸思想的启示
  (一)形式的构建
  倪瓒创作山水画时追求画面简洁,用笔构形时也是处处从简,从其多数作品中可见大幅空白,这些空白给观赏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倪瓒的山水画作对形式的构建,重在着墨简洁,看似简单的几笔,却将形式完整地构建出来,达到了无形胜有形的境界。“不求形似”的构建手法,能更好地表达其隐逸思想,在优美的山水景色之间融入倪瓒的个人情感。
  (二)笔墨意识的追求   倪瓒山水画的笔墨特点,简单概括,就是“简淡”。组织简淡、穿插简淡、交叠简淡、变换简淡、墨色简淡—一切笔墨平淡而含蓄,这种笔墨特点与他所表现的意境达到了高度统一。从他简淡的笔墨,可以体会到他在画作中营造出的幽远、萧瑟而荒寒的意境,了解到他淡泊名利的内在品格。
  (三)意境的营造
  倪瓒在作画时,多将心境化作山水的飘逸淡雅,崇尚山水为卷、一气呵成的泼墨风格。以《雨后空林》为例,画面起势于近处的山脚,放眼望去,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岭间,激荡的瀑布穿石而出,归于山脚的水潭;小溪迂回弯曲,静静流淌,入眼之处,小石桥横贯其上。画面乍看平平无奇,仔细观摩,却有潮奔浪涌般的情感共鸣和内心触动。倪瓒通过横岸与斜坡来构图,在其间融入山川树木,迂回弯曲的溪水,形成一幅延展无限、层次清晰的画作,颇有桃花源的意境。经后世考证,画中景致位于苕溪。这一时期的画作也表明,倪瓒在实物创作方式上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其笔墨也多受益于自然,以实物为师,自成一体,作品中也常常带有更多的情绪与追思。
  三、对倪瓒作品中隐逸思想的感悟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一种意境的表达,而非画作本身的创作技法。倪瓒的眼光独到,意境营造能力绝伦,轻描淡写下是反映他深厚功底的深挚刻画,极简的勾勒恰如其分,正是艺术家将内心积淀外化的过程。他的作品,意蕴表达充沛丰满,将“逸笔”的恰当、写意趣味完美呈现,对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也为追求传统艺术美感的观众带来了遐想空间。
  重新解读倪瓒的隐逸思想,从倪瓒独有的艺术天赋角度作出诠释,可以为后人的创作找寻更好的寄情之处。一些现代的艺术设计,虽然融入了淡漠、寂寥、悠长的情感表达,试图在创作中诉诸更多的内心感悟,但并没有学到倪瓒独有的三段式构图的精髓。倪瓒的画作给艺术家的启示是,虽然现代人所处的时代和倪瓒的生活的时代大相径庭,难以亲身体会他的人生经历,但是艺术家自身或平凡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能赋予作品属于艺术家自身的思索。倪瓒寄情于画作的情感宣泄,构造独特的“逸”境,深悟精神世界的奥妙,将思想注入笔墨,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创作出有意境的画作。每个画家的创作之路都很漫长,他们可以循着倪瓒的“逸”,探索自我的“意”,不断完善自我,发现自我。
  倪瓒的创作风格为后人所仰慕,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可以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和一丝简淡、疏远的荒凉,所传递出来的这些感受也正是倪瓒内心的真实写照。深层次探究倪瓒的作品中蕴含的艺术风格,对其作品的构图、笔墨以及以书入画的创作特点作出诠释,分析如何更好地在实践中对倪瓒隐逸思想进行运用,能够提升创作者的绘画技巧,丰富创作者的美学知识,促进当代诗画艺术的推陈出新。
  作者简介
  迟琮霖,1997年10月生,男,满族,山东青岛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艺术。
  参考文献
  [1]苏雅婷.探析倪瓒诗画艺术的交融[J].艺术评鉴,2020(1):59-60.
  [2]刘永亮.浙江山水画的美学意蕴及笔墨精神[J].九江学院学报,2019(4):94-98.
  [3]张孝玉.聊写胸中意气耳—元代倪瓒书法分期特点研究[J].书法教育,2019(6):41-48.
  [4]王依林.从题画诗看倪瓒的诗意山水[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董一峰.扁舟漂泊是一时—倪瓒晚年隐逸生活[J].荣宝斋,2019(9):260-267.
  [6]曹斌.論倪瓒的“不求形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8):125-127.
  [7]陈纯.倪瓒山水画中的生命意识[J].西部皮革,2019(14):115.
  [8]王惠.由“法”到“意”的飞跃—倪瓒山水画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9(3):96-101.
  [9]陈洋.倪瓒山水画图式语言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
  [10]鲍婉.倪瓒《虞山林壑图》之我见[J].名作欣赏,2020(5):71-72.
其他文献
有位艺术名家讲过,绘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是画家审美取向、自身修养以及艺术追求的外在体现,每一处笔墨都蕴含着画家的思考,无论是诗境还是画境,都是画家的心境营造。南京实力派画家曹长林先生就是一位善于营造心境的画家。曹长林注重作品的传神达意,通过笔墨形式展露自己的气质、情趣和精神,这是每一位画家心中的真挚追求。他的作品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诗情,展现了一派恬静和谐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期刊
摘要:“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是盛唐书家李邕的书学主张,在当时影响了一大批学书者,如今学书之人往往深陷于传统之中,正需要此类书法主张引导大家进行艺术创作。本文从“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出处与释义及其现实意义两方面对李邕的书学主张进行探析,旨在为学书者提供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关键词:俗书;化古开今;继承与创新  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出处与释意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载:“李北海书以拗峭胜,
期刊
摘要:林散之,著名诗人,号三痴。他集诗、书、画三长于一身,才华横溢,在艺坛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他主要擅长的书法是草书,所以被称为“草圣”。他的草书被人们称为“林体”,其著名作品有《中日友谊诗》。林散之的草书不仅传承了“二王”的草书风格,同时也融入了书法家米芾的笔法,从而使他的书法更加精致,用笔更加唯美。  关键词:当代三绝;草圣;南林北李  林散之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
期刊
摘要:窑变是广西钦州坭兴陶区别于其他几大名陶的主要特色。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黄涛默能把千变万化的烈焰定格在一把把茶壶上,最终烧成神秘而奇妙的“太极窑变”。他坚信不依傍字画,仅靠造型和火候烧就的素身窑变,是陶艺的最纯最高段位,黄涛默为陶艺窑变技术开启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坭兴陶;太极窑变;天人合一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坭兴陶还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两件珍宝
期刊
摘要:中西方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历史背景,本文从艺术风格、成就等方面对八大山人与梵高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梳理中西绘画意象性的交叉点,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两者绘画形式不同,但是画面中都具有既抽象又具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希望这一判断能为今后绘画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梵高;八大山人;意象性  一、绘画中的意象性  (一)意象的概述  意象,在《辞海》中释义为表象
期刊
摘要:传统客家锡器是闽西客家生活的重要器具和民间工艺,在闽西客家祖辈生活的各个重要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众多锡器工艺和民间工艺中也别具一格,显现了中原器物的风格底蕴和闽西原住瑶越民族风尚相融合的独特气质。在闽西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演化传承中,闽西客家锡器为当地的能工巧匠手工所制造,满足了客家祖辈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文章着眼于探寻闽西客家锡器和闽西客家的渊源,旨在展现闽西客家人与锡器在社会
期刊
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巨匠。伦勃朗在卡拉瓦乔、鲁本斯等多位画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用光画法,人们称之为伦勃朗画法,也被称为伦勃朗光。伦勃朗画中的线条与光影相辅相成,线条融入光影之中,达到完美结合。伦勃朗的画不仅是领先17世纪的伟大创作,也是现代艺术家学习、借鉴的对象。本文从伦勃朗画中线条、光影的运用来探究其中的情感表达与魅力,剖析这位伟大艺术
期刊
摘要:过去,学界定义青花瓷一直参考三个基本要素,即:钴料、高温、釉下彩。目前,我们发现,在判断初创时期的唐代青花瓷时,釉下彩这一要素并不是绝对适用的,更多的早期青花瓷因时代、地理位置与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实际与当时流行的唐三彩、白釉蓝彩器相关,与后代标准的元青花有胎质上的不同。本文根据学界定义青花瓷的三个基本要素对唐青花进行探究,试图对唐青花的釉上彩作出解释。  关键词:唐青花;釉上彩;唐三彩;白釉
期刊
摘要:晋城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建筑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在门窗、雀替、额枋、斗拱等古建筑构件上看到精美的木雕,其雕刻题材丰富,雕刻技法多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通过探析晋城博物馆馆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展现晋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雕刻;寓意;装饰艺术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五
期刊
摘要:文博文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实践探索,不仅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更在文创产业链中起到了强力带动和优化赋能的作用。文博文创作为体现生活美学与设计价值、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值得各博物馆的重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为苏州这座城市打上了温婉旖旎的历史底色,如何发挥苏州文博的特色优势,创作出具有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