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插画中浮世绘艺术形式的应用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浮世绘艺术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江户时代盛行,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日本著名传统民间艺术。其对西方印象派产生影响的同时,对现代平面设计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插画设计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传统与当代相融合的新风格。本文通过探讨浮世绘艺术本身的画面、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艺术形式,分析了浮世绘艺术形式在插画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
  关键词:浮世绘;插画设计;融合与应用
  一、插画设计概述
  (一)插画的释义
  插图作为一种视觉传达手段,在我们的生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插画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llustraio”,在辞典上意为: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插画的应用可以使文本理解起来更加清晰明确。现代插画的含义不局限于对文字的解释说明,随着印刷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现代插畫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不仅用于主题的表达和场景的描绘,也具有传递信息、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在描绘故事情节的同时更加重视图像的精神内涵。
  (二)插画的发展
  随着艺术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插画设计不仅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还促进了插画风格的变化。一方面,早期插画多带有一定叙事性,镶嵌于文本之中,在增加文字可读性的同时,进一步突出文章要表达的感情。从历史来看,年代久远的西班牙洞穴壁画和日本早期的妖怪画都可被称为插画。现代插画设计的创作形式不仅仅是手绘,也包括综合材料的应用和电脑软件的后期创作。但在人们的审美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插画的功能性逐渐增强,我们需要在插画创作中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表现方式和色彩呈现方式,在展示层次丰富的画面感的同时,保留插画原有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插画设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不能脱离生活的体验,因此插画设计在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同时,需要更加多元化,能够被应用在更多的设计领域。
  二、浮世绘艺术基本概述
  (一)浮世绘释义
  “浮世绘”一词来源于佛教用语中的“浮世”。“浮世”主要是指人间、人世,而“绘”则是表面绘画的意思,与中国的“画”同义。
  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独特,在世界视觉设计界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与独特风格,而对其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便是日本民间传统文化——浮世绘艺术。浮世绘的绘画形式与西方绘画大不相同,浮世绘不强调透视与明暗,重点在于表达画家本身的主观感情和审美意趣。浮世绘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都是采用精湛流畅的线条勾勒而成,色彩的运用结合日本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亮丽,装饰性很强。浮世绘不受题材和流派形式的限制,在绘画与工艺完美融合的同时,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对艺术史上的风格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浮世绘艺术的时代背景
  浮世绘盛行于日本江户时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江户时代的日本与中国清朝十分相似,属于封建社会晚期。为了顺应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中出现了“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艺术发展也受其影响,同时期的画家、作家、歌舞伎不断增多,依托印刷技术的发展,浮世绘艺术迅速成长起来。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浮世绘的创作题材非常丰富,多为日常生活、花鸟、山水风景及人物等,囊括了社会时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图1),主要表达新兴市民阶级的各种思想,成为江户时代人们的百科全书。
  三、浮世绘艺术形式分析
  (一)造型的扁平化
  浮世绘艺术中的人物和风景,形象大多比较抽象。人物肖像采用简洁的线条描绘,风景的描绘也同样用线条抓住其特点进行表现,形成了浮世绘特有的扁平化造型艺术。早在古代,扁平化就已出现,这也是浮世绘和西方绘画不同的方面。简单图像的几何处理,不强调光、影和透视,打破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技法,具有一种现代的语言特征;视觉上的统一性,让造型、色彩和构图达到很好的平衡,简约的画面也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日本设计中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图2)。
  (二)色彩的独特性
  浮世绘在色彩上采用的手法是平涂式,没有明暗变化,配色华丽却不失素雅,和谐又稳重,是经典的日式配色。在颜色的选择上,画家通过自己的主观创造,结合原物体本身的颜色,合理地赋予画面不同的颜色,将黑色轮廓线相结合,增加画面层次感。其中最经典的配色是红色和黑色,红色象征生命力,与神秘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起到烘托画面气氛的作用(图3),蓝白的运用也十分广泛,粉色和白色的搭配则是受到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颇为清丽淡雅,这就形成了浮世绘的色彩特点——色调华丽又优雅。
  (三)结构的均衡性
  在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中,不对称均衡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利于传达精神意念、更有想象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法国批评家斯特·西诺最早将这种“左右非对称性”列为日本绘画的特点之一。构图作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其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质量,所以浮世绘画家在构图、主体动态、元素位置和组织关系等方面自然也运用了这种均衡性的形式。扁平化的造型和切割式的局部构图形式,结合人物前后关系的位置处理,让整个画面松弛有度,让观者在关注“有”的部分的同时,对“无”的部分产生想象(图4)。在浮世绘绘画中,综合其比例构图、线条色彩及均衡性,共同组成了它的形式艺术。
  四、浮世绘艺术与插画设计的结合
  (一)创作形式的应用
  当代插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传达形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其表现维度主要在二维平面中。插画创作中的二维化、扁平化特点与浮世绘有着相似之处,也正是浮世绘与插画设计的巧妙吻合之处。
  艺术创作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而与传统绘画的结合、再创新也极受欢迎。浮世绘中扁平化最直接的启发便是几何化和平面化形式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创新表现形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欣赏各种新风格、天马行空的创作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绘画的艺术精华。每幅作品都是由点、线、面组合而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在插画创作中采用非对称性的画面结构,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对空间进行大胆的分割组合。运用灵活自由、富有节奏感的线条会加强画面的装饰性,也可表现抽象概念。将色彩融合在线条中,主观安排色彩的布局,进行样式化处理,强烈的对比在丰富画面的基础上还能使画面具有统一性。在创作中要抓住浮世绘画面的共通性,结合现代材料和电脑技术来表现其色彩风格和构成。   现在已有不少插画师将浮世绘风格融入插画设计中,画面涵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以及浮世绘艺术的精致描绘。这些作品层次感分明、色彩丰富而不失淡雅,值得强调的是,要在单纯中追求丰富、简约中体现博大,形成独创的插画风格,在众多插画作品中表现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
  浮世绘艺术的创作精神是“活在当下”,这是一种坦率的生命态度,画家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生活状态、心态及情感。将其与现代插画相结合,提高了视觉丰富性、题材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艺术创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不管是从横向还是纵向上看,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作品所描绘的都是市井景象、生活百态,直观地展示出人性的好坏和光怪陆离的社会风情,并且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的政治文化现象,这也是其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之一。浮世绘艺术作为一种东方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追溯其源头会和中国古代文化有所重合,所以很多具体的细节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发掘和解析。
  根据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所有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会受到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历一定阶段,形成新的形式概念。今天的插画设计师要从中学习其思维方式,在学习技法的同时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情味,也依然包含中国当代文化精神。同时设计作品不但是视觉上的单一表现,更是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映射。“活在当下”的艺术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创作,在生活中亦是如此,用“浮世”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五、结语
  通过对浮世繪绘画和插画设计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浮世绘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现代设计领域。无论是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在设计作品中的创新,还是新艺术运动中艺术家的借鉴,浮世绘艺术一直被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反复学习着。
  所以在今天的插画设计中,要与时俱进,从浮世绘中找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部分加以融合和应用。传统文化和设计的结合是新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在浮世绘的灵感激发基础上,更深层次地通过画面传递生活体验,引发观者共鸣,创作出新的中国插画艺术风格,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
  刘晓彤,1997年11月生,女,汉族,山东济宁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张可人,1997年8月生,女,汉族,湖北荆门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杨小丽,1996年2月生,女,汉族,云南芒市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丕宇.浮世绘的源起[J].齐鲁艺苑,2001(01):16-18.
  [2]焦自英.日本浮世绘文化的影响及其启示[J].艺术探索,2008(02):44,46.
  [3]李舒妤,荣梅娟,文智.插画设计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李梦.论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对浮世绘艺术的继承[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王培娟,荀武.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日本元素[J].艺术探索,2011(2):131-132.
其他文献
摘要:“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是盛唐书家李邕的书学主张,在当时影响了一大批学书者,如今学书之人往往深陷于传统之中,正需要此类书法主张引导大家进行艺术创作。本文从“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出处与释义及其现实意义两方面对李邕的书学主张进行探析,旨在为学书者提供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关键词:俗书;化古开今;继承与创新  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出处与释意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载:“李北海书以拗峭胜,
期刊
摘要:林散之,著名诗人,号三痴。他集诗、书、画三长于一身,才华横溢,在艺坛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他主要擅长的书法是草书,所以被称为“草圣”。他的草书被人们称为“林体”,其著名作品有《中日友谊诗》。林散之的草书不仅传承了“二王”的草书风格,同时也融入了书法家米芾的笔法,从而使他的书法更加精致,用笔更加唯美。  关键词:当代三绝;草圣;南林北李  林散之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
期刊
摘要:窑变是广西钦州坭兴陶区别于其他几大名陶的主要特色。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黄涛默能把千变万化的烈焰定格在一把把茶壶上,最终烧成神秘而奇妙的“太极窑变”。他坚信不依傍字画,仅靠造型和火候烧就的素身窑变,是陶艺的最纯最高段位,黄涛默为陶艺窑变技术开启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坭兴陶;太极窑变;天人合一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同时,坭兴陶还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两件珍宝
期刊
摘要:中西方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历史背景,本文从艺术风格、成就等方面对八大山人与梵高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梳理中西绘画意象性的交叉点,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两者绘画形式不同,但是画面中都具有既抽象又具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希望这一判断能为今后绘画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梵高;八大山人;意象性  一、绘画中的意象性  (一)意象的概述  意象,在《辞海》中释义为表象
期刊
摘要:传统客家锡器是闽西客家生活的重要器具和民间工艺,在闽西客家祖辈生活的各个重要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众多锡器工艺和民间工艺中也别具一格,显现了中原器物的风格底蕴和闽西原住瑶越民族风尚相融合的独特气质。在闽西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演化传承中,闽西客家锡器为当地的能工巧匠手工所制造,满足了客家祖辈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文章着眼于探寻闽西客家锡器和闽西客家的渊源,旨在展现闽西客家人与锡器在社会
期刊
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巨匠。伦勃朗在卡拉瓦乔、鲁本斯等多位画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用光画法,人们称之为伦勃朗画法,也被称为伦勃朗光。伦勃朗画中的线条与光影相辅相成,线条融入光影之中,达到完美结合。伦勃朗的画不仅是领先17世纪的伟大创作,也是现代艺术家学习、借鉴的对象。本文从伦勃朗画中线条、光影的运用来探究其中的情感表达与魅力,剖析这位伟大艺术
期刊
摘要:过去,学界定义青花瓷一直参考三个基本要素,即:钴料、高温、釉下彩。目前,我们发现,在判断初创时期的唐代青花瓷时,釉下彩这一要素并不是绝对适用的,更多的早期青花瓷因时代、地理位置与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实际与当时流行的唐三彩、白釉蓝彩器相关,与后代标准的元青花有胎质上的不同。本文根据学界定义青花瓷的三个基本要素对唐青花进行探究,试图对唐青花的釉上彩作出解释。  关键词:唐青花;釉上彩;唐三彩;白釉
期刊
摘要:晋城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建筑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在门窗、雀替、额枋、斗拱等古建筑构件上看到精美的木雕,其雕刻题材丰富,雕刻技法多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通过探析晋城博物馆馆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展现晋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雕刻;寓意;装饰艺术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五
期刊
摘要:文博文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实践探索,不仅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更在文创产业链中起到了强力带动和优化赋能的作用。文博文创作为体现生活美学与设计价值、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值得各博物馆的重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为苏州这座城市打上了温婉旖旎的历史底色,如何发挥苏州文博的特色优势,创作出具有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
期刊
摘要:倪瓒是元代画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他独特的绘画技法、创作风格与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曾是明清大师们所效仿的对象,也为后世审美及文艺创作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倪瓒山水画的创作探究,揭示作品中形式的构建、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试图剖析倪瓒作品的绘画理念、技法、笔墨和构图形式,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和思想,并提出应用的思路,为当代艺术家提升创作能力、增强对倪瓒作品的学习、完善对自身艺术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