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奖励和惩罚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7o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和惩罚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属于外加的激励作用。当学生对学习没有自发的内在动机时,教师或家长常用奖励或惩罚的办法来加以激励。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正确与否十分重要,需十分慎重,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在教学中,应正确认识奖励对学生的作用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能促进学生努力向前。使用这种因素来推动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较为普遍。首先,奖励作为一种诱因,反映了学生的自尊需要,同时这种诱因又正好与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学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方可达到获奖的目标,使需要得到满足;其次,学生受到奖励往往扩大和加强他的学习动机,是由于奖励在某一时刻满足了某些内驱力,因此它们能更为持久地增强那些当时得到满足的内驱力,起到一种强化的作用。如学生取得好成绩或得到教师的赞扬,都会由衷地高兴,以后听课、做作业也更加认真。 奖励的这种外加的激励作用,虽然对学习的促进有效果,但若用之过分或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比如:
  (1)学习目标的转移。奖励如若用之不当,则可能导致舍本求末的倾向。即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专着重于当前的奖励。
  (2)物质欲望的引起。学校如若采用过分的奖励措施,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有的学生可能只贪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非真正爱好学习。如若没有奖励,则不再努力学习。
  (3)竞争的影响。在一个班级中,有奖励便有竞争,实际表明竞争结果往往产生一些消極影响:①使学习迟缓的人丧失信心;②使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引起骄傲情绪,甚至产生虚荣心;③也容易引起不合作,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个人主义倾向。
  二、在教学中,应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对学生的惩罚 对惩罚的作用,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狭义上来看,惩罚对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如对学习不及格、在班级中落后的学生进行适度惩罚,对其有一种激励的作用。学生由于成绩不好,就会产生一种不足感,适度的惩罚能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其在学习活动中,改进方法,并克服不注意、拖沓、懒散的习惯,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表明,在学校不使用这种惩罚是不可能的,外界的这种否定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惩罚对于控制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仍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因此,绝对地否认惩罚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从广义上来看,如对学生的责怪、训斥、讽刺、挖苦、施加压力、逼迫用功、体罚等,则与其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作用,不如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太严厉的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到委屈、伤心、纷乱、惶恐或忧郁、高度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惩罚可能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本来,惩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热爱学习,不致懒惰。若施之以惩罚,结果使学生更不热爱学习,甚至厌学,更不能将功课做好,加上情绪的干扰,理智便难起作用,以致学习无效。所以说这种惩罚对学生施用,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尤其是体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它会损害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奖惩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奖励或惩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均有很大的影响
  要明确的是奖惩的效果随着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知识水平、师生关系等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曾以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为例,让他们学习语文与数学问题解答。低、中年级的儿童均分为两组:一组专受表扬 ,对另一组则只矫正错误。数月之后,两组同受测验,其结果表现低年级和中年级的情况截然不同:低年级专受表扬组较之矫正错误组的成绩为优;而中年级的儿童则完全相反,矫正错误组较之专受表扬组的成绩为优。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奖励,而年龄稍长的儿童,则对教师的表扬究竟是故意或符合实际情况有新的理解。可见,奖励和惩罚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作用。又如,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使用奖励和惩罚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容易滋长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进一步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出努力的方向,激励他们继续上进;对那些个性较弱的学生,就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当处罚,否则会使他们丧失上进的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改革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在一到三年级启动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法,初步构建和探索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以此逐步转化教育评价单一的观念和做法,使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化、多元化、个性化。  关键词:思想基础和功能设计研究及特点评价作用和效果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如何在新时代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智慧和魅力的随机点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少教师的课堂点评却不尽人意:有的对学生偏、离、错的回答不敢说“不”;有的一心挑漏洞,对学生的回答轻易提出批评,甚至指责、挖苦;有的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而去征询其他同学的答案或干脆充耳不闻;有的固守自己的答案,发现与自己的答案有悖,不分青红皂白想方设法往自己的答案上引;有的把自己对学
期刊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是实践的,不只是知识与观念的。它是指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呈现出学生真实的行为矛盾和思想冲突。再通过活动体验,绘本故事等方式,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中,认识自我、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让核心素养扎实落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美好,社会的温暖……我们要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主动,积
期刊
课堂上,教师、学生都是评价者,又都是被评价者。恰当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加主动、自信地进行数学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有效地改进教学,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自我的评价。近几年的课拿评价实践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参与评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评价自己、评价伙伴的学习更接近学生的思维,更直接、直实。学生可以从同学的评价中理清思
期刊
摘要:名著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具有永恒性与普遍性的价值,反映的内涵广阔深刻,且具有典型意义,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名著阅读是初中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的特征。  关键词: 名著文学作品阅读研究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
期刊
摘要: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因素有:一、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的制约;二、不注重教学技巧;三、不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四、教学方式单一。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静听习惯,其次注重技巧并培养综合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关键词:提高 中学英语 听力  一、引言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也将听的技能放在首位。由于中学
期刊
“要想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你自己心里必须要先有阳光。”从事班主任工作,我时刻谨记这一点。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为学生的心灵播撒阳光,让每一名学生都充满自信,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超越自我,感受成功!  一、珍爱每位学生  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给同学
期刊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一门思辩能力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思辩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辩训练水平往往决定着他们以后思维的发展。因此,抓好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从低年级开始重视思辩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结合低年級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培养学生兴趣,引导思辩能力  
期刊
摘要:古今中外名著都各具特色,内容也精彩纷呈。名著是文化长河的精髓,閱读名著如与名家交谈,不但能增长见识,启迪心智,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而名著阅读又是阅读中的大工程,很多学生望而兴叹。  关键词:名著导读策略  古今中外名著都各具特色,内容也精彩纷呈。名著是文化长河的精髓,阅读名著如与名家交谈,不但能增长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