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帮扶一片情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吹响“向贫困宣战”的战斗号角,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成为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的国家六部委之一,他们心系革命老区——江西赣南,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并由此诞生了一个赣南人民耳熟能详的名称——国土资源部赣南扶贫开发中心。多少个春去春又回,他们情牵老区,心系群众,在这片红土地上,深深印下了与老区人民同心合力战贫困的足迹。地处赣南北部的宁都县东山坝镇的变迁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保住“命根子”
  
  从宁都县城出发,沿“临(川)宁(都)”公路往北30公里,就是“宁都县东山坝土地复垦”项目六个片区之一的大布片区。清明时节,站在这里极目四野,阡陌纵横,一台台耕整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行行翻起的畦土整齐有序,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那年的一场洪水把我们这里变成了一片沙滩,是国土资源部门帮助复垦过来的,现在是旱涝保收了,一季变了两季,我们是因祸得福哟,这份感激之情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啊!”正在田里翻整土地的大布村垄田村小组村民李龙华感慨万分。
  2002年6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宁都县,东山坝大布村11个小组的1600多亩稻田被冲毁,要知道,这可是村里人的命根子啊!为了生存,村民们生产自救,肩挑手扛恢复了少量的农田,但自己吃的口粮都难以保证,许多村民被迫举家外出打工谋生。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赣南扶贫开发中心的帮扶工作组来到了东山坝镇调研,他们向陷入困境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2004年,“宁都县东山坝土地复垦”项目向国土资源部申报,被批准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2005年3月开始实施,项目区复垦水毁耕地7335亩。
  在帮扶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发复垦整理项目以“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产能增”为目标,农业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大布村和里小组村民曾美荣扳着手指算了一笔帐:以前,他们村的田只能种一季水稻,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全种上双季稻了,他家3亩田每年多收1400多公斤稻谷,一年就增收2000多元。
  李龙华则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了土地复垦带来的好处。土地复垦后他家的水稻面积增加了3亩,还种双季稻,但他却觉得干农活更轻松了:“现在农机可以进入每一丘田,栽插、收割都可以机械作业,我们作田人也不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了。”
  
  铺通“富路子”
  
  因为复垦项目,赣南扶贫开发中心与东山坝的缘分越结越深,这是一个专事扶贫的工作组,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的职责,来大布村和里社区多了,他们发现这里的主要产业就只有一项传统的水稻,他们要为村民们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在村后的山坡上,2005年种植了部分温柑,为此,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对这里的山地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这里适宜柑桔类生长,为此建议扩大柑桔产业规模,如今在这个村周边已规划建设6000亩温柑、加工脐橙基地。这里曾经有种植甜叶菊的习惯,但因原来的厂家撤离而萎缩,工作组利用自己信息灵通的优势,联系上生产厂家,为村民跑来了订单,今年,甜叶菊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亩,并规划了1000亩的种植基地。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其实,赣南扶贫开发中心与东山坝的结缘还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东山坝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极其落后,仅有6间土木结构的平房教室,教师的办公室还兼做宿舍,校园内地面高低不平,满地黄泥。1998年,国土资源部投入资金70万元,新建了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国土希望小学”,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这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在当时是全县最好的小学,教师队伍得到稳定,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小学毕业生升学考试,连年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引领“好日子”
  
  “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在改善,可以吃饱吃好了,接下来,还要走好路,住好房,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2008年春节前后,赣南扶贫中心常务副主任方飞、副主任曾本金几次来到大布村和里社区,趁着外出务工的村民大都回家这一有利时机,他们与村民座谈交流。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他们要引领村民往好日子想,为好日子干,朝好日子奔。“村前是金黄的稻田,村后是绿色的橘园;环绕村庄是玉带般的水泥路,连接全村是五纵两横的公路网;古老的祠堂修旧如旧,新建的楼房整齐划一;成荫的绿树,整洁的村庄,那时,全村就像一个大花园。”他们领着村民从村里走出村外,把一幅美丽的新农村蓝图展现在村民面前。
  村民们心动了,开始行动了!
  4月上旬,我们走进和里社区,但见原来混杂在村中住房间的牛栏猪圈,已经全部拆除,五纵两横的公路网路基已见雏形,村里请来的专业队正在搭建脚手架,准备粉刷墙体。社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罗林生说:“我们社区246户人家是100%签名要求列为新农村建设点,全村男女老少都动起来了,整个村300多间猪牛栏、空心房共1万多平方米,10天时间就拆除到位了。”
  通村公路有一段需要填土,村民们一呼百应齐上阵,一些要外出打工的村民,起早摸黑主动加班,他们说:“这是为我们全村办好事,一定要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新规划的环村公路,要经过罗连生、曾美荣两家3年前新建的砖混结构厨房,他们二话没说,拆迁补偿条件还没谈,就自己主动拆除为公路让道。
  虽然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但村民们心里已经形成了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古老村寨,定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红桔满园、楼房林立、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村,将出现在美丽的梅江河畔。
  
  [作者简介]杨跃荣,廖 毅,男,江西省宁都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建平]
其他文献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革命游击纵队的老根据地之一,境内山脉蜿蜒,是浙江省委命名的革命老区市(县),辖属31个乡镇,910个行政村,ll7万人,其中老区乡镇23个,老区村535个,93万人,占总人口的80%。由于老区受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老区人民生活水平低,与本市经济发展好的区域比照贫富差距大。要加快乐清全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扶贫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缩小贫
期刊
井冈山市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中国革命的摇篮、4A级风景旅游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土地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14534.2公顷,耕地面积9666.1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88%和7%,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农业山区贫困县(市)。近些年来,井冈山市在认真做好整村推进扶贫的同时,以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設为抓手,加大了产业化扶贫力度,着力抓好了农业
期刊
国际粮农组织贸易统计显示,喀麦隆每年进口价值70万美元的蜂蜜,这并不能反映在本国生产和消费的蜂蜜总量。喀麦隆人习惯于从野生蜂群获取蜂蜜。蜂蜜在这里当作饮料消费,以及用于一些传统药物的配制。本文主要阐述养蜂在保护喀麦隆生物多样性和减少贫困方面的作用。    一喀麦隆地理概况    喀麦隆位于中非,约有1600万人口,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约40%生活在每天0.8美元的贫困线下。喀麦隆有着丰富多样的
期刊
天心镇位于安远县东北部,与会昌县接壤,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其中居住在深山区的人口就达9600人,深山区居住人口较多,移民扶贫工作任务较重  自实施深山区移民扶贫工作以来,天心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移民扶贫工作部署,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移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效果明显2005年至2007年共安置移民1437人
期刊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监督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  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检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情况,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监督工作计划  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2008年8月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重点报告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通过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
期刊
扶贫开发工作面对的是贫困群体,使扶贫开发政策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群体,使贫困群体享受改革的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贫困户建档立卡和管理是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不仅能找出贫困户致贫症结,对症下药,更是扶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最近我们对海东地区的互助县循化县平安,海西州的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德令
期刊
星子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农村人口20.6万,耕地面积14.3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7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农业县近几年,星子县积极统筹城乡发展,鼓励引导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走出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9万余人从事经商务工等,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6.1%,年创汇收入5.8亿元以上,占全县农民纯收入
期刊
[摘 要] 修水县深山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产困境共同表现为“一少一差一分散,生产生活有六难”,贫困程度共同表现为“两低一落后”。本文在分析深山区群众生存现状和搬迁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深山区;生存状况;搬迁意愿;江西修水    修水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群众较多。从2003年开始,修水
期刊
这是一封来自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枫梓村的农民的信。一位最基层的农民对本刊的厚爱、对学习的热情,令我们鼓舞,令我们感动,这成为我们办好刊物的巨大动力。作为一份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为扶贫开发服务的刊物,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作者朋友能给我们多多来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把《老区建设》杂志办好。    尊敬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  我是贵刊的老读者,五年多
期刊
实施移民搬迁,是解决居住在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的有效举措。200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移民扶贫的重大决策。遂川县作为移民扶贫试点县,通过近四年的实践,不仅在移民搬迁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在加强搬迁移民后续管理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截止2006年底,遂川县共完成移民搬迁3303户15154人,高标准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97个,安置点移民基本实现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了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