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通过万园之园的壮丽华美与圆明园现在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從而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利用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就是引导学生知道我国这段屈辱的历史,本课是第二主题中的第一个内容,旨在使学生知道列强在圆明园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对列强的愤恨及奋发图强的志向。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提高认识,教师应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及时补充资源,丰富学生的认识。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
  2.、学情分析
  优势:在课前访谈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有初步了解,并且本校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学生初步具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是在课上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不足:由于这一历史事件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于事件背景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反思能力还很有限。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万园之园遭劫难》一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以及对比探究、查阅资料、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自主发现、填写表格、师生讨论等。
  四、技术准备
  教师自制PPT课件,资料,表格。
  五、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文物的毁灭以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痛恨侵略者的可耻行径,从而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
  2.、利用图片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3.、引导学生从对圆明园的零散认知到整体认识,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一段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与反思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1.、谈话导入,明确学习主题。
  2.、关于圆明园,你了解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的知识积累。
  (二)感受辉煌
  1.、圆明园内曾有过哪些著名的建筑?
  学生简单谈谈。
  2.、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些代表性建筑。
  3.、此时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园中建筑辉煌,实在是太壮观了!
  (三)三、对比提出重点问题
  (一) 对比现状,提出问题
  1.、万园之园现在变成什么样,试着用一个词形容。
  2.、面对这样破败的场面,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3.、归纳出重点问题
  (四)四、运用资料,小组学习,突破重点问题
  1.1、运用手里的资料解决这三个问题,填写表格 。(PPT:合作提示)
  学生小组借助资料画出重点,合作解决问题。代表汇报。
  问题A:圆明园丢失了什么文物?
  【教师】:园中的文物真是......
  生:价值连城……
  录像回顾,之后谈谈你的感受。(PPT录像)
  生a:我替我们的圆明园感到惋惜,它被毁掉真是我们的损失。
  生b:我觉得英法联军太坏了,抢完了宝物还要放火烧了圆明园,太过分了。
  问题B:文物主要流向?
  学生a: 文物都在各国博物馆里。
  【教师】:学校六年级同学利用假期走进了大英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他看见了什么?
  (播放录像,六年级学生介绍看到的大英博物馆中圆明园文物)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a:我觉得很自豪,因为我们的文物特别珍贵。
  学生b:我觉得很可惜,这么珍贵的国宝却被放在国外展览。
  小结、板书:毁灭(流失)
  2.2、抢走文物后,英法联军还火烧圆明园,这些强盗烧毁的是什么?
  生a: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生b:不仅仅是建筑的杰作,也是我国文化的结晶。
  (板书:毁坏)
  【教师】:他们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学生c:从刚刚看到的录像片段中我知道:除了掩盖罪行外,英法联军还要逼迫清政府投降,从而使自己在华的利益最大化。
  (五)五、交流表格,得出结论,表达情感
  1.、【教师】:侵略者为什么能肆无忌惮的在圆明园犯下罪行?
  学生:汇报表格
  【教师追问】:通过表格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a:清政府当时在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武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科技不但不发达,还看不起西方科技。
  【教师】:从这段历史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a: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
  学生b:我认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
  2.、学习到这儿,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PPT《少年中国说》),在学过本课后再次读来,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或想法?
  学生a:中国的未来全在少年,作为少年,我们要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
  【教师】: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
  (六)4、 总结全课
  七、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课我力求引导学生初步进行思维的建构,学习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反思能力。学生对于这段历史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上。因而在课上我引导学生交流,归纳出3个重点问题,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解决这些问题。课程最后环节的设计作不仅是历史学习的方法的回顾,更是给学生埋下思考的种子,使其不断思考,不断延伸。
  八、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已有认知,教师引领学生深化认知
  2.、以生成问题为线,真正关注学生需要
  3.、开发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教学中的缺憾
  由于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流程,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很急切,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没能深入展开,现在想来颇为遗憾。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会写“太、阳”这两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期刊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说出故事的大意。  3.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读出故事反映出的寓意。  4.会运用“读故事,知大意,读故事,明道理”的方法自  学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说出故事的大意,有感情朗读  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寓言故事,能读出故事反映出的寓意。  2.会运用“读故事,知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养成,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全面发展,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贯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本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验的设计,合理安排学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在关注应用意识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十分重视探究应用的活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发展
期刊
本节课《摘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部分迁移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感到比较容易;有少部分迁移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景,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算,方法是什么。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适当地运用估算。通过设计适当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我国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对象。同时,公民意识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这一直接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值得思考的。本文通过对昌吉州部分中学师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研究中
期刊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花,但是他们对花的结构缺乏完整的认识。有的同学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甚至认为花冠是花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观察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突出花的主要部分要使学生有序、有步骤、有重点的观察。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认真绘出花的各部分结构简图,以加深对花结构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花结构是植物生殖的基础,认识
期刊
教学目标:  1.1 读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烟囱、蹿出、  空落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而激发人们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3.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同时了解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3、.通过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次习作应把着力点
期刊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和韵路滨海小外小学二部 邮编:300467  摘要:音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音乐教学要围绕对人的教育展开进行。生态观下的教育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音乐教学已走向了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在音乐教学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中,音乐教学显得机械化,违背了音乐的内涵和自然形态。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于情感和人文价值的探索不够。生态观下的音乐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