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建精神文明校园对于高校意义重大,本文以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在精神文明创建之路上所取得的成效为例,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实施的措施进行思考与凝练。
关键词:精神文明;创建;高校;科学发展
高等学校是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高校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而且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全体师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工作安排,不断探索创建环境和体制,创新创建形式和措施,引导师生奋发进取、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学院的综合实力日益凸显,和谐进取的理念成为发展共识。
一、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文明建设与工作大局相得益彰
高校建设必须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文明精神建设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文明精神建设,在创建文明精神单位的实践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文明精神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文明精神的构建又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两年来,学院着力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为学院的文明创建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学院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治院理教的能力和水平,以优秀的工作业绩赢得人心,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顺应民意,带好队伍,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工作及群众工作等优势,团结校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支具有共同意志、共同目标、能共同奋斗的大队伍和万众一心的良好格局。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创建组织领导体系,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抓好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党政密切配合,上下团结一致,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实现了文明创建与工作大局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实践活动常抓不懈,风清气正的氛围日益浓厚
学院坚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为重点,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大力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开展好学习活动的同时,分党委注重实践创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在创新中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利用“七一”或假期,组织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红歌赛、观看爱国教育题材电影等活动,让党员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增强了宗旨观念和永葆先进性的自觉性。分党委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注重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风建设,不断提高全院教职工防腐拒变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认真贯彻落实学习纪委文件精神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理论、政策和法规,不断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院坚持民主决策,在工作中,尊重、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营造宽松民主的和谐环境。
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催人奋进的学院文化孕育成形
校园文明建设是培养良好的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文明是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学习风气、文明的素质修养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2]学院在开展文明创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努力营造这种高品位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感悟、去思考、去理解,在这种氛围中净化灵魂,深化人格,完善自己。把学院文化建设作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狠抓学风、院风建设,着力培育有本院特色的、催人奋进的文化精神。注重把学院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学生,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生动的道德实践和生活方式。学院还以抓学风为切入点,将学风建设纳入学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分阶段推进学风建设。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特点和内容,出台了学生素质培养体系,旨在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问题。学风、院风良好的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四、日益丰富创建内涵,服务社会的理念得到凸显
以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为契机,激励人、鼓舞人、调动人,进一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全面调动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不仅立足校内,而且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注重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社会意义,推动创建活动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学院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学院师生作为志愿者,长期服务于福利院、各居民社区、乡镇卫生所等各级社会机构,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每年寒暑假,学院都会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把科技信息、健康理念、专业技术等送到百姓身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志愿服务队因为成绩显著,也连续两年被推选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在这种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理念的感召下,学院的教职工们也积极参与到城乡互助行动中来。在学校的“挂县带乡连村活动”中,学院多名年轻教师主动要求到医疗基础条件差的偏远乡镇进行为期一年的支医工作,他们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不断丰富创建内涵的同时,学院师生的服务能力和示范作用得到了逐步强化。
五、人才培养立意高远,师生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学院在精神文明创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要把师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多为师生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好事,使师生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细节入手,通过送温暖、献爱心,切实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把组织的关怀带给职工。定期举行的交心谈心活动、教师联谊活动、职工健身活动、青年职工座谈会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院营造了健康、快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之家的老师们,同样对学生报以慈母般悉心关爱,促进每名学生在学院健康成长,努力成才,成功就业,自办学以来连续九届本专科学生均以100%的就业率奔赴社会。06级学生任某因家境窘迫,综合素质薄弱,就业屡屡受阻,加之学生毕业在即,尚欠学费3000余元,外围巨大压力导致该生忧心忡忡,并且出现了轻微幻听及侵犯倾向,扬言说“不让老子活,毕业前要砍人”。为防止意外出现,院系安排专班对该生实行24小时密切关注,同时极力帮助该生排遣压力及不良情绪,领导老师几乎每晚都深入宿舍与之谈心谈话,让他不良情绪找到发泄的出口,防止内心积郁无处排解而导致恶性事件发生。教职工自发为他捐款筹措学费,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同时积极为他联系、推荐岗位,多次带他外出应聘,并最终帮助他顺利签约。可以说真情和爱心让他没有变成第二个“马加爵”。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两年来教职工们为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中捐款达50000余元,为困难学子捐助的衣物、生活用品等更是不计其数。教职工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周到的服务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高校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制高点和主阵地,使高校充分发挥其大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3]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合力推动高校实现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兴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10,(9)
[2]王瑾 浅谈高校校园文明建设[J] 学理论2010,(13)
[3]彭立春 论建设高校文明校园[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7)
(作者通讯地址: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精神文明;创建;高校;科学发展
高等学校是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高校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而且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全体师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工作安排,不断探索创建环境和体制,创新创建形式和措施,引导师生奋发进取、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学院的综合实力日益凸显,和谐进取的理念成为发展共识。
一、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文明建设与工作大局相得益彰
高校建设必须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文明精神建设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文明精神建设,在创建文明精神单位的实践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文明精神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文明精神的构建又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两年来,学院着力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为学院的文明创建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学院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治院理教的能力和水平,以优秀的工作业绩赢得人心,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顺应民意,带好队伍,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同时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工作及群众工作等优势,团结校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支具有共同意志、共同目标、能共同奋斗的大队伍和万众一心的良好格局。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创建组织领导体系,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抓好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党政密切配合,上下团结一致,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实现了文明创建与工作大局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实践活动常抓不懈,风清气正的氛围日益浓厚
学院坚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为重点,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大力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开展好学习活动的同时,分党委注重实践创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在创新中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利用“七一”或假期,组织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红歌赛、观看爱国教育题材电影等活动,让党员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增强了宗旨观念和永葆先进性的自觉性。分党委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注重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风建设,不断提高全院教职工防腐拒变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认真贯彻落实学习纪委文件精神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理论、政策和法规,不断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院坚持民主决策,在工作中,尊重、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营造宽松民主的和谐环境。
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催人奋进的学院文化孕育成形
校园文明建设是培养良好的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文明是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学习风气、文明的素质修养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2]学院在开展文明创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努力营造这种高品位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感悟、去思考、去理解,在这种氛围中净化灵魂,深化人格,完善自己。把学院文化建设作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狠抓学风、院风建设,着力培育有本院特色的、催人奋进的文化精神。注重把学院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学生,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生动的道德实践和生活方式。学院还以抓学风为切入点,将学风建设纳入学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分阶段推进学风建设。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特点和内容,出台了学生素质培养体系,旨在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问题。学风、院风良好的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四、日益丰富创建内涵,服务社会的理念得到凸显
以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为契机,激励人、鼓舞人、调动人,进一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全面调动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不仅立足校内,而且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注重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社会意义,推动创建活动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学院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学院师生作为志愿者,长期服务于福利院、各居民社区、乡镇卫生所等各级社会机构,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每年寒暑假,学院都会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把科技信息、健康理念、专业技术等送到百姓身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志愿服务队因为成绩显著,也连续两年被推选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在这种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理念的感召下,学院的教职工们也积极参与到城乡互助行动中来。在学校的“挂县带乡连村活动”中,学院多名年轻教师主动要求到医疗基础条件差的偏远乡镇进行为期一年的支医工作,他们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不断丰富创建内涵的同时,学院师生的服务能力和示范作用得到了逐步强化。
五、人才培养立意高远,师生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学院在精神文明创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要把师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多为师生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好事,使师生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细节入手,通过送温暖、献爱心,切实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把组织的关怀带给职工。定期举行的交心谈心活动、教师联谊活动、职工健身活动、青年职工座谈会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院营造了健康、快乐、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之家的老师们,同样对学生报以慈母般悉心关爱,促进每名学生在学院健康成长,努力成才,成功就业,自办学以来连续九届本专科学生均以100%的就业率奔赴社会。06级学生任某因家境窘迫,综合素质薄弱,就业屡屡受阻,加之学生毕业在即,尚欠学费3000余元,外围巨大压力导致该生忧心忡忡,并且出现了轻微幻听及侵犯倾向,扬言说“不让老子活,毕业前要砍人”。为防止意外出现,院系安排专班对该生实行24小时密切关注,同时极力帮助该生排遣压力及不良情绪,领导老师几乎每晚都深入宿舍与之谈心谈话,让他不良情绪找到发泄的出口,防止内心积郁无处排解而导致恶性事件发生。教职工自发为他捐款筹措学费,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同时积极为他联系、推荐岗位,多次带他外出应聘,并最终帮助他顺利签约。可以说真情和爱心让他没有变成第二个“马加爵”。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两年来教职工们为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中捐款达50000余元,为困难学子捐助的衣物、生活用品等更是不计其数。教职工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周到的服务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高校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制高点和主阵地,使高校充分发挥其大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3]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合力推动高校实现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兴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10,(9)
[2]王瑾 浅谈高校校园文明建设[J] 学理论2010,(13)
[3]彭立春 论建设高校文明校园[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7)
(作者通讯地址: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